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提到了又一个新高度,绘就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蓝图。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研究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新理论,探讨国内外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经验,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2012年11月17日至18日在苏州科技学院召开了以“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苏州科技学院副院长吴健荣教授致欢迎辞。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国聘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本次学术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来自全省30余所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一、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历程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是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集中探讨的问题。
南京大学林德宏教授指出,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其深层的根源在于人性的劣根性。要保护生态,必须节制生存性物欲、享乐性物欲,禁止奢侈性物欲。近代以来,技术创新越来越快。技术的一个重要负面效应,就是使人的物欲加速膨胀,从而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也是技术的悲剧含义,但技术的辉煌成就常常掩盖了它的悲剧含义。若听任物欲恶性膨胀、技术畸形发展,那么二者的联手必将构成对人类命运的严重威胁。哲学工作者应本着对人类的责任心和学术良心,对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行理性的反思,以弥补技术专家、经济学家与企业家对此的漠视。
南京理工大学刘魁教授指出,科技创新对现代化进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科技创新具有两面性,它在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悄然颠覆着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及其现代化进程,导致现代化进程的自反性——现代化进入了一个自我反对、自我削弱甚至可能自我毁灭的阶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创新行为进行重新定位和价值评估,需要通过建立生态文明体系、加强文化传统的传承性与现代化进程的自主性来克服科技创新的颠覆性和现代化的自反性。对中国来说,我们还需要加强现代化的现代性与本土性建设。
淮阴师范学院王荣江教授指出,现代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的重要方面是其发展的计划性和自主性,正是现代技术这种特征,展现出技术发展的二律背反:一方面,技术是人类理性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不断实现着人类的理想;另一方面,技术又成为一种自主的力量并按照自己的积累方式演化发展着,离人类的意旨越来越远,成为某种试图将其自身规律强加于人类之上的外在控制力量。技术发展的二律背反是现代性困境的根源,一个可能的出路是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有意识地揭示技术发展的诱导作用,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江苏大学吕国忱教授认为,科学技术正确解释和运用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在为人类营造美好家园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其负面效应随着社会发展日益显现。盲目地以古自居、强调价值多维和结构理性差异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历史、经济和认识原因。通过实践的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为科技和生态的互补性提供坚实基础和力量支撑,才能破解悖论和实现科技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此外,东南大学的吕乃基教授和夏保华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科技创新问题作了精彩的发言,河海大学丁长青教授还探讨了现代化的全球化问题。
二、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更是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变革。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探讨了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如何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观念等问题。
解放军理工大学林学俊副教授认为,人与自然和谐能促进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把经济发展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他特别强调,要培养和提高全民的生态伦理意识,为人与自然和谐提供精神保障。
东南大学的曹兴江博士和陶迎春博士指出,环境伦理学提出了与传统的人际伦理学迥然不同的两大论断:一是“理性生态人”之假定,二是“内在价值论”之确立。环境伦理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考察与省思,非但没有贬损人类尊严、漠视人类需要,反而彰显了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高贵之处;也并无拔高、提升自然位置之意,而是人类对自然价值的重新厘定与生态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薛桂波副教授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批判”思想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对抗”及其社会根源。在当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根本立足点,创造性地实现了对马克思“生态批判”思想的当代演绎。从“生态批判”到“科学发展”,蕴含着生态文明的价值愿景,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应有的生态觉悟和实践道路:确立和弘扬“生态”理念,警惕和抵制“生态霸权”,坚持和促进“科学发展”。
南京林业大学郭兆红博士指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环境保护将是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并要常抓不懈;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前景不容乐观,我们既不能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处之泰然,也不能认为解决环境问题可以“慢慢来”;既要反对“极端发展论”,也要反对“停止发展论”,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走生态文明之路。
此外,解放军理工大学钱振勤教授解读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强调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南京工业大学黄爱宝教授探讨了如何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问题。南京林业大学乔永平副教授评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 三、推进江苏的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百年梦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党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针对江苏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和环境风险挑战,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江苏的具体省情和发展实际,积极为推进江苏的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王国聘理事长指出,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江苏追求的现代化,应该是既富又绿的现代化,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能引领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现代化,必须实行“四个转变”:一是价值观念的转变。要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环境友好的新文明观,要从宣扬高欲望、高消费、高能耗、高排放的价值观,向以低碳、节制、克己、自律为荣的价值观转变。二是科技目标的转变。新的科学技术目标,除了追求“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原有的目标外,还要加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的新要求。三是制度的转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真正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四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追求数量扩张型转为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型,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江南大学张云霞教授指出,资源环境、居民收入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个主要因素。因此,苏南要提升产业结构,全力解决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要发展低碳经济,缓解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制约;要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现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各项指标的均衡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制度环境支持。
苏州科技学院王建明教授指出,苏州在全国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积极探索一条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子。针对苏州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他建议苏州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生态意识、发展绿色经济、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加快形成社会普及和公众认同的生态意识文明体系、发展协调和环境宜居的生态行为文明体系、机制完善和保障有力的生态制度文明体系。
南京林业大学牛庆燕副教授认为,为了实现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目标,江苏必须着力构建环境责任伦理体系,加大环境责任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比重,落实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培育公众的内在环境道德自律意识和环保参与意识,积极防范并主动应对环境风险的挑战。
江苏大学李丽副教授认为,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探索出自己的模式。这个模式应当立足江苏的省情,考虑江苏的区域性特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在本次学术年会期间,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还召开了理事会议,听取了研究会秘书处的工作汇报并讨论了明年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参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苏州博济科技园、苏州和合文化研究院,与企业家、企业研发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企业的发展问题。本次学术年会是江苏省科协自然科学活动月的重要活动之一。
一、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历程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是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集中探讨的问题。
南京大学林德宏教授指出,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其深层的根源在于人性的劣根性。要保护生态,必须节制生存性物欲、享乐性物欲,禁止奢侈性物欲。近代以来,技术创新越来越快。技术的一个重要负面效应,就是使人的物欲加速膨胀,从而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也是技术的悲剧含义,但技术的辉煌成就常常掩盖了它的悲剧含义。若听任物欲恶性膨胀、技术畸形发展,那么二者的联手必将构成对人类命运的严重威胁。哲学工作者应本着对人类的责任心和学术良心,对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行理性的反思,以弥补技术专家、经济学家与企业家对此的漠视。
南京理工大学刘魁教授指出,科技创新对现代化进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科技创新具有两面性,它在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悄然颠覆着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及其现代化进程,导致现代化进程的自反性——现代化进入了一个自我反对、自我削弱甚至可能自我毁灭的阶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创新行为进行重新定位和价值评估,需要通过建立生态文明体系、加强文化传统的传承性与现代化进程的自主性来克服科技创新的颠覆性和现代化的自反性。对中国来说,我们还需要加强现代化的现代性与本土性建设。
淮阴师范学院王荣江教授指出,现代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的重要方面是其发展的计划性和自主性,正是现代技术这种特征,展现出技术发展的二律背反:一方面,技术是人类理性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不断实现着人类的理想;另一方面,技术又成为一种自主的力量并按照自己的积累方式演化发展着,离人类的意旨越来越远,成为某种试图将其自身规律强加于人类之上的外在控制力量。技术发展的二律背反是现代性困境的根源,一个可能的出路是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有意识地揭示技术发展的诱导作用,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江苏大学吕国忱教授认为,科学技术正确解释和运用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在为人类营造美好家园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其负面效应随着社会发展日益显现。盲目地以古自居、强调价值多维和结构理性差异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历史、经济和认识原因。通过实践的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为科技和生态的互补性提供坚实基础和力量支撑,才能破解悖论和实现科技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此外,东南大学的吕乃基教授和夏保华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科技创新问题作了精彩的发言,河海大学丁长青教授还探讨了现代化的全球化问题。
二、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更是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变革。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探讨了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如何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观念等问题。
解放军理工大学林学俊副教授认为,人与自然和谐能促进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把经济发展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他特别强调,要培养和提高全民的生态伦理意识,为人与自然和谐提供精神保障。
东南大学的曹兴江博士和陶迎春博士指出,环境伦理学提出了与传统的人际伦理学迥然不同的两大论断:一是“理性生态人”之假定,二是“内在价值论”之确立。环境伦理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考察与省思,非但没有贬损人类尊严、漠视人类需要,反而彰显了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的高贵之处;也并无拔高、提升自然位置之意,而是人类对自然价值的重新厘定与生态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薛桂波副教授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批判”思想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对抗”及其社会根源。在当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根本立足点,创造性地实现了对马克思“生态批判”思想的当代演绎。从“生态批判”到“科学发展”,蕴含着生态文明的价值愿景,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应有的生态觉悟和实践道路:确立和弘扬“生态”理念,警惕和抵制“生态霸权”,坚持和促进“科学发展”。
南京林业大学郭兆红博士指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环境保护将是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并要常抓不懈;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前景不容乐观,我们既不能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处之泰然,也不能认为解决环境问题可以“慢慢来”;既要反对“极端发展论”,也要反对“停止发展论”,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走生态文明之路。
此外,解放军理工大学钱振勤教授解读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强调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南京工业大学黄爱宝教授探讨了如何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问题。南京林业大学乔永平副教授评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 三、推进江苏的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百年梦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党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针对江苏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和环境风险挑战,与会的专家学者立足江苏的具体省情和发展实际,积极为推进江苏的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王国聘理事长指出,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江苏追求的现代化,应该是既富又绿的现代化,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能引领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现代化,必须实行“四个转变”:一是价值观念的转变。要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环境友好的新文明观,要从宣扬高欲望、高消费、高能耗、高排放的价值观,向以低碳、节制、克己、自律为荣的价值观转变。二是科技目标的转变。新的科学技术目标,除了追求“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原有的目标外,还要加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的新要求。三是制度的转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真正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四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追求数量扩张型转为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型,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江南大学张云霞教授指出,资源环境、居民收入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个主要因素。因此,苏南要提升产业结构,全力解决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要发展低碳经济,缓解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制约;要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现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各项指标的均衡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制度环境支持。
苏州科技学院王建明教授指出,苏州在全国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积极探索一条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子。针对苏州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他建议苏州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生态意识、发展绿色经济、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加快形成社会普及和公众认同的生态意识文明体系、发展协调和环境宜居的生态行为文明体系、机制完善和保障有力的生态制度文明体系。
南京林业大学牛庆燕副教授认为,为了实现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目标,江苏必须着力构建环境责任伦理体系,加大环境责任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比重,落实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培育公众的内在环境道德自律意识和环保参与意识,积极防范并主动应对环境风险的挑战。
江苏大学李丽副教授认为,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探索出自己的模式。这个模式应当立足江苏的省情,考虑江苏的区域性特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在本次学术年会期间,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还召开了理事会议,听取了研究会秘书处的工作汇报并讨论了明年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参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苏州博济科技园、苏州和合文化研究院,与企业家、企业研发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企业的发展问题。本次学术年会是江苏省科协自然科学活动月的重要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