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玉器荟萃羊城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8000年的玉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在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历史长河中,崇玉重玉的观念风行数千年,对古玉的珍赏和追捧一直未有间断。特别是20世纪以来,研究中国玉器、收藏中国玉器的风气在全球悄然兴起,蓬勃发展,玉器与瓷器、书画一同成为中国文物的研究、收藏热门品种。在国内,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生活的繁荣,玉器研究风生水起,百家争鸣。在民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品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古代玉器收藏炙手可热,民众对高品味文化生活表现出期盼和追求。文化市场有所需求的时候,是推出相应的文化产品的良好时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省博物馆策划并主办了2006年1月15日开始的为期三个月的“贞石之语——先秦玉器展”。
  


  展览推出考古出土玉器精品270件(套),时代上启新石器时代,下至春秋战国,出土地范围遍及河南、陕西、浙江、四川、安徽、山西、湖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和广东。涉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包括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遗址、石家河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寺文化、石峡文化;夏代二里头文化;商代妇好墓、新干大墓、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河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等地商周墓葬遗址。这些墓葬遗址出土的玉器,堪称先秦时期玉器中典型、精美的上乘之作。展览工作的顺利进行,有赖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成都博物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宝鸡市考古队、宝鸡市周原博物馆、凤翔县博物馆、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曲江、三水、海丰和封开相关文博单位的通力合作。此次展览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文化类型之丰富、参展单位之众在国内同类展览中都是屈指可数的。
  


  作为专题艺术陈列,陈列主题是通过对270件(套)玉器的展示,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早期玉器令人惊叹的工艺水平和风格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更重要的,通过说明引导,向观众揭示先秦玉器所包含的“神玉文化”和“礼玉文化”内涵,不同地域的玉器虽各具特色,但不乏共性,不同时代的玉器虽风格各异,但一脉相承,无法割裂,从而印证中华玉文化的多元性、同一性和承接性。基于这样的陈列主旨,展览在结构上采取以时代序列为主线的纵式结构,将先秦玉器的发展历史作为第一层次,叙述玉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发展变化。在每一个时代当中,文物的组合则以不同文化类型或地域为单元,以平行并列的横式结构,来表现玉文化的地域特色以及共性特点,此为第二层次。这种纵横结合的叙述方式,更有利于观众在头脑中整合信息,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按照这种陈列构想,展览分为新石器时代玉器、夏商玉器、西周玉器、东周玉器。展品中一级品达65件,其中不少闻名遐迩的古玉珍品,堪称国宝,有些文物的出土轰动海内外,对于学术研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些无疑成为展览的亮点所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红山文化玉龙雕琢精细,造型古朴雄浑,为迄今所知最早出现的玉龙,极其珍贵,素有“华夏第一玉龙”的美称。辽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兽,也被称作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玉器类型,目前仅在红山文化中发现。这两件国家博物馆所藏的珍贵文物将是本次展览最吸引眼球的亮点。
  展品中出现的不同时期玉器上的龙纹,可以见证中华龙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龙的传人”这一说法因此变得更有历史依据。良渚文化素以制玉工艺精湛蜚声世界,其代表性器物玉琮也是展览中的重头戏,此次将展出来自余杭瑶山、反山出土的玉琮数件,其器表雕琢或简或繁的神人、兽面或二者的复合像,构图严谨,纹饰精细,显示出良渚人精绝的琢玉工艺。
  展览中还会出现其他地域与不同时期的玉琮,从而勾画出玉琮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尤其是金沙遗址,它是继良渚之后出土玉琮最多的一处,金沙玉琮也是颇具良渚遗风的一类。凌家滩遗址出土的一件玉人,是迄今发现最为完整的、时代较早的一件玉雕全身人像,其比例准确,体态完美,五官匀称,是原始玉雕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来自凌家滩遗址的一件石钻,两端均有螺丝纹钻头,疑为加工玉器的工具,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与史前制玉有关的工具,对于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制玉工艺有着非凡的意义。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代表着商代最高的制玉水平,现藏国家博物馆的妇好墓出土的玉凤,头顶花冠,美目流盼,身形极为优美,富有浪漫主义情趣,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三星堆古国充满神秘色彩,除了造型怪诞的青铜面具,它所出土的“牙璋”也是特色之一。四川是我国出土牙璋最多的地区,除三星堆外,金沙也有200多件牙璋出土,此次展览有多件牙璋展出,它们的用途和源起至今仍是一个谜题。玉组佩是西周最具特色的玉器类型之一,出土于西周虢国国君夫人梁姬之墓的五璜联珠组玉佩,由一件人龙合纹佩、5件形态各异的璜、368颗玛瑙珠、16颗菱形料珠串系而成,视觉效果绮丽华美,尽显墓主人地位之显赫。陕西秦公一号墓是一座发掘了10年之久的大墓,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国君陵规模之首,经过唐宋时期的多次盗掘,最终仍有近千件玉器出土,足见规模之大。此次参展的秦宫一号大墓玉器达十余件,多为玉佩,均带有鲜明的秦式玉器风格。湖北荆州出土的战国时期玉面具,出土时覆于墓主人脸部,以一块完整的玉石制作成,线条圆滑流畅,这种由一块玉石制成的玉覆面极为鲜见,应是荆楚文化的独特之处。广东出土先秦玉器虽数量不丰,品类较少,但石峡文化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此次展览中将有20余件本地出土玉器展出,其中一件石峡文化玉琮与两千公里以外的江苏吴县草鞋山出土的良渚玉琮几乎相同,让人不得不惊叹,早在远古时代,文化的交融在空间上有着如此穿透力。270件(套)参展玉器,各臻其美,共同支撑起这次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还同步推出一辑同名展品图录及《考古学家的兴奋》一书。《考古学家的兴奋》收录了十多位考古工作者的文章,他们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亲历了肖家屋脊遗址、凌家滩遗址、余杭瑶山、反山、清凉寺墓地、三星堆、金沙遗址、新干大墓、妇好墓、虢国墓、荆州秦家山、芮城清凉寺墓地、陕西春秋晚期墓葬等大型考古发掘项目,或是主持者,或是参与者。考古学家们叙述了当年参与发掘的经历体验和心理感受,亦不惜笔墨从学术角度对所出土玉器进行了分析论述,揭示出隐藏于玉器背后的古代社会、历史、艺术与宗教文化。阅读《考古学家的兴奋》一书,对于《贞石之语——先秦玉器展》的观众来说,是丰富展品背景知识、理解展品内涵较有针对性的辅助手段,也是非业界人士了解考古工作,理解考古人的捷径。
其他文献
磨光式发型     十六国时代到北魏初期,即4-5世纪时,在贷款及壁画上佛像的头部一般不表现头发的纹路,肉髻也是光滑如球状,俗称为磨光肉髻。   这方面的例子可从十六国时期到北朝河西地区的石窟造像上看得很清楚,典型的如甘肃炳灵寺169窟(公元4世纪前半)内的各尊彩塑佛像和云冈第20窟大坐佛(460年—465年前后),其磨光式肉髻清晰可见。(图1-2)    作为武周山石窟如此重要的国家工程,佛像图
期刊
不久前,在一家旧货市场上不经意间发现一尊石雕造像。或许是有“缘”,市场上摆满了那么多的古玩旧货,但第一眼看到它,我就被吸引了过去。当时我就毫不犹豫地花重金请走了这尊佛像。  此佛像石灰岩质,坐姿,佛面鼻直口方,慈祥谦和。通高30.5厘米,最宽处19.5厘米,最厚处13厘米。高肉髻,右袒,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佛身上部与头部略前倾,体态偏瘦,胸薄腰细。从整体外形上看,它不具备南北朝时期的瘦骨清像与
期刊
香港佳士得 (CHRISTIE’S) 将于5月27至3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春季拍卖会,将呈献精彩的亚洲艺术、珠宝和名表。拍卖珍品将于5月在上海、北京、台北及香港公开展览。    “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及“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5月29日举行的“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及“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预料将引起全球藏家的激烈竞投。其中一件十分稀有的清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估价待询,其
期刊
尽管扇画被人们公认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在中国传统书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但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较之手卷、册页,中堂、条屏、楹联看,市场价位如同其自身的偏小幅式,在人们的眼里始终是个“小家碧玉”,难以挤进“大家闺秀”的行列,趋于相对走低的态势。如中贸圣佳2005春季拍卖会中国扇画专场上,清代“四王”之一王原祁的《仿梅道人笔意山水》扇面(水墨金笺)以66万元成交,近现代画家齐白石《
期刊
此木雕十二扇屏风高345厘米,宽624厘米,形体高大,精雕细镂,气势恢宏。屏风所雕刻的题材丰富多彩:有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有耳熟能详的戏曲情节,有百看不厌的历史小说,诸如“二十四孝”、“蓝关雪”、“三娘教子”等等,更有直接反映当时社会民众生活的渔、樵、耕、读等现实题材;还有梅、竹、牡丹、龙凤、狮、虎、仙鹤、灵芝等名花异卉、奇珍瑞兽,以至博古器物等等,尤为突出的是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核心的“孝道”的“二
期刊
酒具的变化与酒的历史分不开,酒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6000余年前的大汶口遗址出土有陶制酒器,推断酒已出现;在距今5000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尊、高脚杯、酒壶等多种酒器;在河南郑州发掘出距今约3600年前的商代酿酒工场遗址。1974年在河北平山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穴中,发掘出距今2200多年的古酒。随着酿酒的不断发展,酒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讲究。古代的酒具名称较多,已知的有樽、钟、爵、盂、杯、盏
期刊
经过半年的筹备,北京匡时国际春拍的征集已经结束,拍卖将在6月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匡时春拍,将设6个专场,拍品1100件,总估价近2亿元。书画方面将由3个专场组成,即“大匠之门”——齐白石书画篆刻专场、“文字的力量”——中国书法篆刻专场和古今绘画专场。油画雕塑专场仍将以当代艺术为重要组成部分。瓷器工艺品专场将在去年秋拍基础上更进一步。佛教文物专场方面,匡时在去年秋拍佛教文物大获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将继
期刊
听琴图轴     画一道士装束者坐于长松之下抚琴,左右二人着官服坐于下首凝神恭听。通常认为道装弹琴者是宋徽宗,其面貌方脸微须,与南薰殿历代帝王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的宋徽宗像完全一致;右侧低头谛听的朱衣人是蔡京。图中只用一棵大松树和竹石少许表示庭院环境,悠扬的琴韵似在松竹间飘荡。这棵大树同时又加强了主人公的份量,构图凝练集中而又平衡。画面道具不多,但每一个细节(如太湖石、石座上的兽皮等)都在提示
期刊
六品佛楼是清宫重要的建筑形式,其重要性在于这种独特装修的佛楼一再出现,反映出乾隆帝对这种建筑及其内部陈设思想的重视和青睐。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针对修密者不同根机(灵性、悟性)将密宗修习内容根据程度的深浅、成就的大小分为四个层次,即下品根机者修事部密法(功行品),中品根机者修行部密法(德行品),上品根机者修瑜伽部密法(瑜伽品),上上品根机者修无上瑜伽部密法,其中无上瑜伽部又分为父续(无上阳体根
期刊
1985年7月,德兴市银城东郊虎头山在基建施工时,发现一银器窖藏,窖藏的盛器为一直径约70厘米的青釉色陶缸,上面覆盖一块青石板。陶缸中共出土银器8件,都是执壶、瓶、盘之类的日用生活器皿。其中两件錾刻人物故事图案的鎏金银质玉壶春瓶和一件浮雕凸花鎏金银盘保存较好,金光灿灿,被国家文物鉴定专家组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虽然以前见过这两件錾刻人物故事鎏金银质玉壶春瓶的图片资料,但在去年6月到德兴市博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