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的酒具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具的变化与酒的历史分不开,酒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6000余年前的大汶口遗址出土有陶制酒器,推断酒已出现;在距今5000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尊、高脚杯、酒壶等多种酒器;在河南郑州发掘出距今约3600年前的商代酿酒工场遗址。1974年在河北平山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穴中,发掘出距今2200多年的古酒。随着酿酒的不断发展,酒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讲究。古代的酒具名称较多,已知的有樽、钟、爵、盂、杯、盏、升、斗、瓢、角、斛、勺、觞、碗、尊、 瓯、觥、觯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酒具也在不断变化,不仅仅是实用功能,而且逐渐向美的方向发展。
  北京明十三陵万历皇帝定陵出土的酒具就非常精美珍贵。在这里作一下简单介绍。
  
  爵
  
  爵是古代酒具中最常见的,一般形制为圆腹,下有三足,口部有流和尾。口前端称流,可供饮酒用,另一端称尾,与流保持平衡。中缘内侧对称安置两个向上伫立的立棒,称作“柱”,旁边有柄,称“鋬”。饮酒时,可通过柱、鋬控制其倾斜程度,以控制酒液的流量。底部置三足,可供温酒用。这种形状的爵早在殷代和西周时就已盛行,一直流传到明清以至后来,说明它实用性很强。
  


  定陵出土酒具中有金爵4件、玉爵1件。4件金爵中3件为普通的爵,无装饰,一件是带托盘装饰非常精美的爵,可谓金器中的佼佼者(图一)。爵以金盘相托,盘中心立一墩形柱 ,三面分别雕出花瓶形,瓶内各插一枝嵌有珠宝的花卉,上面除嵌有红、蓝宝石外,还饰以金银锭、珊瑚、犀角等八宝装饰。托盘沿面亦镶嵌红蓝宝石。整个爵身及托盘共嵌宝石25块(其中红宝石15块,蓝宝石10块)、珍珠5颗。爵腹系双层制成,外壁刻半浮雕式的二龙戏珠及海水江牙流云纹,内壁平素光亮,三足及二柱刻龙首纹,龙首朝上;把饰云雷纹,三足上部及二柱顶端各嵌红宝石一块。托盘口沿及腹内壁刻勾连云纹,外壁饰二龙戏珠纹,底内壁刻半浮雕式的龙赶珠及云纹。中心立柱满饰如意云头纹。
  此爵虽然与普通爵相似,深腹,短尾,长流,二圆柱,三足外撇,一侧附方形把(鋬)。但别出心裁的设计,是爵坐落于墩形柱上,爵足抵盘。三足,不是一般的外撇,上部(饰有龙首的部位)较粗,下部稍内收,底部外撇。因爵足作成扁棱形,似三只脚踏在地上,富有很强的稳定感。加上华丽的装饰,饮酒人可以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酒具的别致,从而增加酒兴。
  在爵底外壁刻铭文一周:“万历年造足色金重五两一钱七分”。经实测含金量是95%,是所有金器中含金量最高的。
  另三件金爵,均素面,无托。含金量都是62%,其中两件在尾部外侧沿器口刻铭文一行:“大明万历庚申年银作局制金爵一尊重八两”。
  与金爵相媲美的还有玉爵一件,设计新颖别致(图二)。金托盘玉爵,出自万历帝棺内,白玉制成,高11.5厘米,口径长13.2厘米,宽5.6厘米,重396克。深腹,圜底,两柱作成蘑菇形,下为三柱足,一侧附透雕小蟠龙形把(图版四)。玉爵的玉质不纯,有些斑痕。在爵流和尾的外壁各刻一正面龙,龙的两只前爪上各托一字,流部为“万”字,尾部为“寿”字,两龙之间刻一组四合如意云纹,三柱足根部各刻一如意云纹,雕刻线条圆滑流利,富于动感。
  爵底部配以金镶珠宝的托盘,托中部为一树墩形柱,上有三孔,三孔中部有古钱形横隔,玉爵的三足刚好插入其间。树墩形柱的底部以三个铆钉与托盘铆在一起。柱上雕刻起伏重叠的山峰。托盘沿刻勾连云纹,盘内为沙地,由外壁向里锤打出浮雕式纹饰,主纹为二龙戏珠,下部为海水江牙,上部为云纹,取“寿山福海”之意。盘沿、爵底和墩形柱上分别嵌有红、蓝宝石共26块,将玉爵衬托得富丽华贵。
  玉爵的独特之处在于爵把,设计成透雕小蟠龙形,龙作攀附状,躬背,两只前爪抓住爵沿部,口与柱根相接,象要上来品尝美酒似的。后爪立于爵腹,尾上卷,龙腹弓起与爵壁之间有空隙,恰好容一指插入持爵,形象颇为生动。这中奇特的构思充分反映了古人的聪明才智。爵下置金托盘,不仅增加了爵的身价,而且托盘中心的墩形立柱,又使爵增添了稳定感。
  
  酒 注
  
   酒注是斟酒用具,大约始于唐代。自元代起,形制变化,并称之为“执壶”。但定陵出土的酒注和执壶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酒注是圆筒形高圈足,而执壶是矮圈足,腹部在下。
  


  出土两件酒注,一件装饰、纹饰精美,形制为直口,粗颈,方腹,圆筒形高圈足,一侧附耳形把,对称一侧有细长流(图三)。一件无装饰无纹饰,形制为直口,短颈,扁圆腹,圆筒形高圈足,一侧附耳形把,对称一侧有细短流。
  带装饰酒注上面满饰纹饰,下有底托。盖顶正中为盖钮,钮作成一花瓣形,中心嵌一长圆形白玉,玉顶镶一石榴子红宝石,似一含苞待放的花蕾。钮以金链与把相系。这一小巧装饰,使酒注整体非常协调。酒注肩部镶嵌红蓝宝石7块,增加了酒注的身价。腹部两侧各嵌玉雕正面白玉龙一条,龙头倒立,顶部嵌一红宝石,龙睛是两颗小红宝石镶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酒注的精美主要在于它通身都雕刻花纹,盖饰云纹;颈部刻如意云纹;腹部把、流两面刻二龙戏珠,另两侧在玉龙上下四角饰海水江牙及流云纹;圈足饰行龙赶珠及海水江牙流云纹,纹饰洒脱自然,龙发飘逸,龙口大张,一副张牙舞爪向前追逐火珠的场面;托底内壁刻灵芝花,外侧壁饰四组牡丹花卉纹。就连把流上都刻有云纹,而且流的根部是一倒龙首形,斟酒时似从龙口中流出。纹饰雕刻细腻,特别腹部和圈足部的纹饰,为凸起的浮雕式,这种纹饰是由内向外锤揲而成,难度非常大,但刻法娴熟。
  
  执 壶
  
  执壶亦是斟酒用具。定陵出土金执壶5件,形制大体相似,有流、把、腹,最大径在下部。造型有细长径、有短径,有的腹部两侧打成桃形。虽无珠宝装饰,但刻纹精美,多以云龙纹为主(图四)。
  出土玉执壶1件,下部有金托,出于万历帝棺内,白玉制成。执壶通高26.5厘米,口径5.3厘米。圈足径7厘米。重1550克。形制仿金执壶,子母口,细长颈,腹稍扁,椭圆形圈足,倒龙首形细长流,稍外倾,耳形把(图五)。盖为覆盆形,顶部有圆钮,钮套一“8”字形圆环与把相连。链索为十六环,长18厘米。腹两侧浅雕出寿桃形,桃内下部雕有花卉,枝繁叶茂。上部正中刻一“寿”字,两边各刻一“卍”字,形成一幅美丽的图案,寓意“万寿富贵”。
  


  杯
  
  酒杯,是古今最常用的饮酒用具,但定陵出土的这件玉酒杯不同寻常,堪称工艺珍品。镏金银托盘双耳白玉杯,出自万历帝棺内。白玉制成,形制为敞口,深腹,圈足(图六)。杯高5.5厘米,口径5.8厘米,圈足径2.9厘米,重93.5克。如果仅此而已,只不过是一见平常的玉制酒杯罢了。可是独具匠心的是设计者在杯的两侧附有透雕牵牛花形耳,而且花形设计成四瓣,分别下折。下部有叶和蔓。花芯嵌红宝石一块。这一设计,使平淡的杯子有了立体感,红宝石的点缀,使玉耳杯增加了生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玉耳杯制作虽然很精美,如果单独放在桌子上,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所以下面配置了托盘。托盘的制作也非常讲究,盘外折平沿,沿边上卷,浅弧腹,高1.3厘米,直径15.9厘米,重146.5克。盘沿浅刻双线锯齿形纹,盘底内壁为沙地,纹饰由外壁向内锤打出半浮雕式,中心突起为覆莲形杯座,座中心刻海棠花一朵。座周围为凸起的缠枝四季花纹(牡丹、茶花、菊花、莲花)。在杯座周围的莲瓣上及盘沿一周各嵌红、蓝宝石及珍珠各四颗,与玉耳杯上的红宝石上下呼应,融为一体,协调自然。将玉耳杯放在特制的托盘上,即没有了头重脚轻的感觉,又增加了玉耳杯的身价,更衬托出玉耳杯的精致华美。
  出土的这些酒具,说明万历皇帝好饮酒,否则墓中也不会陪葬如此多而精美的酒具。再翻开历史,看一看万历皇帝嗜酒的程度。
  


  对于万历皇帝的贪酒,首辅张居正曾专门为他讲过《酒告篇》,指出宴饮过度会妨废政务,损害身体。并劝告他要以宗社为重尽力戒酒,当时万历皇帝才十五岁。到了万历八年(1580年),也就是他刚满十八岁的时候,就发生了酗酒的事件。是年十一月的某一天夜晚,万历皇帝在乾清宫的太监孙海、客用的陪伴下,身佩刀剑到西城饮酒,酒至半酣,一时兴起,喻令两位小太监唱曲助兴。两位小太监不肯唱,引起万历皇帝大怒,他哗喇一声抽出刀剑,吓得两位小太监直发抖,旁边的人赶忙跪下求情,经过鞭笞之后,这才平了皇帝之怒,但到底还是把小太监的头发割下,实行“割发代首”。万历皇帝带醉回到乾清宫。此事被李太后知道后,差点将他废掉,最后还是张居正代他写了《罪己手诏》,将两位小太监逐斥,才算了结。但此事并未引起万历皇帝的重视,他酗酒反而愈演愈烈。万历十七年雒于仁上疏指出万历皇帝患有酒、色、财、气四种病症,首当其冲就是饮酒无度,日饮不足,继之长夜。万历二十年一月,御史冯从吾在奏疏中指出:“陛下每餐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左右一言稍违,辄毖杖下,外庭无不知者”(《明史·冯从吾传》)。这些出土的酒具正是万历皇帝好酒的证据。
其他文献
一个人集智慧、美貌和富有于一身,自然引得众人艳羡。  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得王一涵从幕后渐渐显现。王一涵履历非常简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研究生毕业,1998至2000年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2001年至2005年6月任北京索卡艺术中心总经理及艺术总监,同时于2002年初出任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会监事,2005年7月至今担任中艺博文化传播公司法人代表及执行董事,负责
期刊
2月25日,是丁亥年春节国定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国最著名的鉴玉大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永昌先生于18:30与世长辞,享年85岁。这是中国文博事业的巨大损失。  天地有灵,3月1日大殓,之前尚且阳光普照,春风拂面,入暮竟一夜狂雨,淅淅沥沥直到仪式完全结束。    曾有评论家说,陆俨少的逝世代表着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家的消亡,厉慧良、张君秋的相继病殒,使中国京剧界进入了“没有大师的时代”……永
期刊
董梦阳自称是个晚熟的人。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时的董梦阳曾一心想着能在北京当画家。1992年毕业后,董梦阳如愿以偿地落户北京,却阴差阳错地成了组织画展的策展人。在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工作的董梦阳参与策划、组织了1993年至2002年十届中国艺术博览会。2002年,董梦阳参与组建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策划了2004年和2005年两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后,2006年,他再次另起炉灶,创立艾特
期刊
坡屋顶阁楼  内心深处一直藏有理想的居住形式。劳顿、烦躁时,那个美丽的模型就在眼前浮现。似乎在说,我会等着你,慢慢来,我会等着你哦。每每这时,我就像个建筑师,脑海里不断设计着房屋的空间,直到满意了,也就暂时平静了。于是,便像得了安慰的孩子,嘴角挂起会心的微笑,继续着热爱生活的节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以,满足了基本需求后,我对将要置换的房屋慎而又慎,不断悄悄告诉自己:  慢慢来,心莫急,即使
期刊
十七岁生日那天,我趴在卧室那个带着四个虫眼的嘎嘎木窗户前往外看,觉得一切都平淡无奇。风拂动破旧的白布叶窗帘,带来丛林的气息。我不由得嘆了口气:这一切都不像这窗户和窗帘都还是新的时候有趣——那时我七岁,是一个因搬新家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趴在窗口看月亮以及月光照耀下寂静丛林的小屁孩。  现如今,这个窗户架只能勉强放下我因每天砍木头劈柴火而变得粗壮的胳膊,放了左边那只就放不下右边那只。我们的窗户总是做得
期刊
磨光式发型     十六国时代到北魏初期,即4-5世纪时,在贷款及壁画上佛像的头部一般不表现头发的纹路,肉髻也是光滑如球状,俗称为磨光肉髻。   这方面的例子可从十六国时期到北朝河西地区的石窟造像上看得很清楚,典型的如甘肃炳灵寺169窟(公元4世纪前半)内的各尊彩塑佛像和云冈第20窟大坐佛(460年—465年前后),其磨光式肉髻清晰可见。(图1-2)    作为武周山石窟如此重要的国家工程,佛像图
期刊
不久前,在一家旧货市场上不经意间发现一尊石雕造像。或许是有“缘”,市场上摆满了那么多的古玩旧货,但第一眼看到它,我就被吸引了过去。当时我就毫不犹豫地花重金请走了这尊佛像。  此佛像石灰岩质,坐姿,佛面鼻直口方,慈祥谦和。通高30.5厘米,最宽处19.5厘米,最厚处13厘米。高肉髻,右袒,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佛身上部与头部略前倾,体态偏瘦,胸薄腰细。从整体外形上看,它不具备南北朝时期的瘦骨清像与
期刊
香港佳士得 (CHRISTIE’S) 将于5月27至3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春季拍卖会,将呈献精彩的亚洲艺术、珠宝和名表。拍卖珍品将于5月在上海、北京、台北及香港公开展览。    “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及“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5月29日举行的“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及“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预料将引起全球藏家的激烈竞投。其中一件十分稀有的清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估价待询,其
期刊
尽管扇画被人们公认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在中国传统书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但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较之手卷、册页,中堂、条屏、楹联看,市场价位如同其自身的偏小幅式,在人们的眼里始终是个“小家碧玉”,难以挤进“大家闺秀”的行列,趋于相对走低的态势。如中贸圣佳2005春季拍卖会中国扇画专场上,清代“四王”之一王原祁的《仿梅道人笔意山水》扇面(水墨金笺)以66万元成交,近现代画家齐白石《
期刊
此木雕十二扇屏风高345厘米,宽624厘米,形体高大,精雕细镂,气势恢宏。屏风所雕刻的题材丰富多彩:有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有耳熟能详的戏曲情节,有百看不厌的历史小说,诸如“二十四孝”、“蓝关雪”、“三娘教子”等等,更有直接反映当时社会民众生活的渔、樵、耕、读等现实题材;还有梅、竹、牡丹、龙凤、狮、虎、仙鹤、灵芝等名花异卉、奇珍瑞兽,以至博古器物等等,尤为突出的是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核心的“孝道”的“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