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英语教学的存与废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gat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一些学校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允许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申请免修英语课程。这种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应试导向,不利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人发展。大学英语教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约下的教学效果问题,而非课程设置或“毕业”标准问题。因此,改革不应集中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存废或限制上,而是教学质量的提高上。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四级;免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35-02
  一、问题的缘起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经济领域对大量外语人才的需求,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掀起了英语热。然而,单纯就教育与就业来看,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不断提高,以及高校英语专业的大量开设和学生规模的持续扩招,英语作为一门显学开始慢慢降温。而与此同时,原先不被看好的小语种,如日语、韩语、德语等近年来不断升温,广受学生追捧。在一些尚无能力开设这些课程的院校,学生甚至愿意承担高额的学费到培训学校学习。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教学型大学,提出了新的改革方式,即限制英语教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大学英语教学。出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考虑,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大学时间,鼓励引导学生多将时间分配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化、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导致大量本科生在参加工作后,学习了十多年的英语从此便可束之高阁。一些高校这种“务实”的做法是否真能提高大学学习时间的有效利用?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是否仅具有传授语言表达技能的作用?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存在某种可以检验的“毕业”标准?以四、六级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是否科学?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到对目前一些高校正在开展的“新改革”是否科学的评价。
  二、应试导向考量:过关万岁论
  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如上海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林学院等,对大学英语进行了改革。其主要措施是规定学生通过四级考试即可申请免修英语课程。例如,宁波工程学院规定,在每年4月底之前,达到全国英语等级四级考试425分及以上的一年级学生,可在5月1日至6月10日之间申请免修大学英语Ⅲ和大学英语Ⅳ,之后自修或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二年级英语提高班,所修课程可作为全校性选修课的学分。申请免修学生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等级考试”成绩在425~461分区间的,其《大学英语》课程成绩认定为70分,462~497分区间的认定为75分,498~532分区间的认定为80分,533~568分区间的认定为85分,569~603分区间的认定为90分,604~639分区间的认定为95分,640以上认定为100分。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或假设是:四级考试的通过代表了英语的较高水平。并且,从四级考试成绩与《大学英语》课程成绩的折算方式也可以看出,四级考试的通过具有强烈的“分数导向性”。
  免修制度会在未能免修的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滋生厌学情绪。“六十分万岁”,通过四级的学生中即可在英语学习上“轻松”两年。未通过的,只能辛苦几年。由于没通过四级考试的本来就属英语成绩稍差的,如果课堂由这样一群学生组成,他们之间必然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参照,时间一长,必定产生厌学情绪。
  三、社会需求考量:英语无用论
  通过四级考试即可免修大学英语,一方面来源于对英语四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水平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来源于对英语社会需求的错误解读。这种错误解读导致近一段时间读书无用论、英语无用论甚嚣尘上。实际上,英语尽管不会成为大多数人的工作语言,但对其重要性的判断,不能基于我们是否经常使用它,而要根据我们是否在重要的时候能自由地借助它。事实上,当我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捡起已经陌生的英语时,通常都是我们处于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具有趋同性,我们在今天的国内社会面临的问题,很可能是其他国家在昨天已经面临并有效解决的。因此,通过掌握国际性语言,我们可以省去长时间摸索、反复试验的环节,直接对不同的应对方法进行比较选择,从而可以在一个相对高的起点上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人生规划考量:英语足够论
  免修制度合理性的另一种辩解或许来自于一些人认为的通过英语四级足够将来一般之需这一看法。这种观点乍看合理,细想不对。实际上,英语四级的水平完全不能满足独立、准确地获取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的需要。英语四级的水平几乎相当于国外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笔者通过对比四、六级考试的阅读理解后发现,四级考试的题目和选项设置基本上在原文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而六级考试的阅读理解的题目则需要经过分析、归纳才能理解并作答。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作为工作语言还是沟通工具,如果仅掌握其表面知识,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作用。
  五、结论及建议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对英语教学的改革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的,以探索更有效的英语教学的方法,从而解决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则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改革则是反思英语学习的注重是否矫枉过正,提出在一定条件下针对不同的学生适当减少英语的学习时间,以保证其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专业及其他知识的学习上。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的功能只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而愈加重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是行动有效性的关键。尽管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不是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外交家或翻译家,但仅就使大多数学生能使用英语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这项职能来说,在大学期间加强英语教育就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需要高度谨慎。改革的决策必须在科学合理的层面上做出,其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英语教学,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人生发展。这是改革的首要目的,也是改革的最红方向。如果脱离这一方向,改革就会失去重心,偏离正常轨道,这样就必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参考文献:
  [1]余志卫.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8,(01).
  [2]李亮.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1).
  [4]何雪梅,石坚.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向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5]徐庆宏,常漪.大学英语应试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6)
  [6]史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1).
  [7]谢玲.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作者简介:谭颖(1960-),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连市烹饪职业中专6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保知识的渴望,实践中对环保做法的总结,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的改变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同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课题的研究,学生在环保节约方面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及开展“绿色烹饪”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中职学校;环保节约;中餐烹饪课程;绿色烹饪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该文旨在探索当前MOOCs理念下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角色的转换、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提升以及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力求在教学模式与课程考核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同时结合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外教授课、网络实训,探索如何在国际化视野下进行职场英语教学。  关键词:MOOCs(慕课);网络实训;国际视野;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形式生成的一些基本规律,分析了一些中外建筑实例,以期为学生进行建筑设计构思时提供一些参考。文章结合中外建筑实例从功能、形式和细部等几方面的设计逻辑分析如何设计出好的建筑形式。  关键词:功能;形式;细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15-03   在现代高等院校设置的各类学科中,《建筑学》是一门比较特殊
摘要: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该校最早成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院之一。本文从该学院对创新班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选拔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29-02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摘要:网络媒体的诞生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但因为其趋利性以及网上虚假信息、网络侵权、恶意炒作等问题的广泛存在,公信力受到了负面影响。通过以高校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网络媒体公信力的现有水平和存在问题,就如何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推动建立一个绿色、健康、安全的虚拟空间。  关键词: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  中图分类号:TN915.0
摘要:“慕课”作为当今世界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最新形式,融入到中国高校教学改革中,正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急需突破和创新的地方。作为较能体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教学过程中的一环,实践教学更应该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利用强大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探索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教学成效,完成高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慕课;高校教学改革;实
摘要: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决定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以印尼泗水新中三语学校为例,与中国的学校教学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学习好的方面,改进弱势,发扬优势。  关键词:教学差异;中国;印度尼西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58-02   去年我们有幸被派到印度尼西亚泗水新中三语学校任教,担任七年级x
摘要:在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工程。课题组在查阅、整理有关廉洁教育相关文献,并对部分师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大学生廉洁教育问卷调研,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今后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16
摘要:本文立足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讨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首先从现状调查入手,进而对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两者协调的动力机制及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形式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类型结构方面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高校;培养机制;学术
摘要: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演示实验的设计和表演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新知识,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概念及规律,能提高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演示实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可以破除学生头脑中原有的一些错误的概念。  关键词:演示实验;物理教学;研究方法;培养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