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成长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964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我们把学人年谱“移到”头条文章之后.这样的编排,让之前只是杂志附录的学人年谱可以被进行学术检索和引用.当然这样安排后,看到的读者也多了起来,有学者主动联系编辑部,希望也能把自己的学术年谱刊出.自己给自己做年谱,这正是我们当初策划这个栏目的目的.
其他文献
拿在手中的这本长篇传记作品《为了大地的丰收》虽不及史书典籍厚重,记录的主人公只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她的经历与传奇人物不可同日而语,取得的成就与学术大师、思想圣贤也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这部作品的分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显然并不取决于题材的重要与否,恰恰相反,正因为传主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工作精神,乐观积极、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乐于助人、热心社会的公民责任感,才具有更普遍的积极意义、更广泛的感染力、更动人的感召力.
期刊
自古吟咏南京的诗词极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都流芳百世,脍炙人口.近人咏南京之诗,曾读到赵炳麟的《金陵漫兴》,印象颇深,值得一记,兹录其三首:rn前有梁陈后福王,名流如鲫策朝堂.rn蛾眉顿使雄图歇,鸩毒江山是建康.
期刊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把英语列为主要的课程科目之一并入教学体系中,以便培养出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然而在具体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局限性,很多教师缺乏先进教学思想,停留在应试观念的束缚中,这就让很多大学生缺乏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CBI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较,CBI教学理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大学英语教学突破其局限性,提高理论知识水准,把英语教学课堂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
他是医者,被牧区群众亲切地称为“牧民的好曼巴(藏语曼巴意为医生)”。他也是科学家,为获取重要论证数据“粉身碎骨”;为揭开藏族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之谜,耄耋之年编纂340万字巨著《吴天一高原医学》,填补世界高山医学空白。  纠正学界对高原肺水肿的错误认知  1937年,在新疆伊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一个名叫依斯玛义尔·赛里木江的塔吉克族男孩呱呱坠地,随父母迁居南京后,这个新疆男孩有了汉族名字——吴天一
期刊
张勇教授的《柳宗元儒道佛三教观新论》一书以“交融”为核心,对柳宗元三教思想做出全面探讨.在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也吸收了柳宗元思想的精髓,体现着对“迹”与“心”二者的深入考察和对“文”与“道”关系的透辟阐述,即哲学研究与史学、文学研究的高度结合,以事明义,以文明道,从而新意迭出,创见纷繁,是对柳宗元学术研究的一次整体性推进.
余幼读《论语》至《子路篇》,子贡问为“士”,子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始知孝悌乃仁之行,德之本。故《孝经》开宗明义,以为“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身、家、国三位一体之制成焉。少长习《礼》,一则曰“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一则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以人体天,邈遥天壤,未得其朕。乃寻诸经解,若《白虎通义》释宗族云“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
期刊
一rn“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经典.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源自先秦儒家的四位代表人物,即孔子、曾子、子思、孟子,故又被称作“四子书”,简称“四书”.此“四子”,不仅皆有“圣”名——古人尊孔子为“至圣”、曾子为“宗圣”、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而且师承明晰,线索宛然.随着历史的推移,这四位圣贤人物及其思想言论,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日益彰显,并最终成为早期儒家“学脉”和“道统”的奠基者和代言人.
期刊
“后花园诗丛”是花城出版社2015年隆重推出的一个系列诗集品牌,曾使沉寂多年的诗歌出版在行业内部和市场中掀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在线上线下多维立体宣传全覆盖的当下去回顾6年前一个营销案例的意义何在?作为这套丛书的策划人、责任编辑和营销推广人,我认为回顾的重点不在于分享技术层面的经验,而在于发扬贯穿案例始终的认真态度和执着精神.
期刊
儒家传统理念中圣王的确立以德位兼备为前提.在今文经学视域中,孔子为圣王谱系之“集大成者”,为解决孔子有德无位所导致的理论困境,儒者创设孔子素王说以圣化孔子.自汉代董仲舒后,此论与谶纬结合,广为传播.汉人又推阐孔子为汉制法说,一方面为汉家统治提供合法性依据,另一方面又可使王道教化积极匡正现实政治.何休既认可孔子为汉制法,又强调此法贯于百王,使孔子制法兼具现实性与超越性维度,其普适性意涵得以充分彰显.作为制法者的孔子,亦成就其至圣地位,为万世所景仰.
自曾子五十九代孙曾质粹于嘉靖年间奉诏东归嘉祥故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搜辑曾氏文献、弘扬曾子思想以敦宗睦族即成为曾氏翰博的中心任务.由此,曾氏家族志的编纂成为辨证曾氏后裔世系、激励子孙、光大宗圣德业的主要途径.明万历二十三年至清光绪十六年间,嘉祥曾氏《宗圣志》共经历四次编修.一是万历二十三年李天植纂修《曾志》,二是崇祯二年吕兆祥重修《宗圣志》,三是乾隆四十六年曾毓墫编撰《武城家乘》,四是光绪十六年王定安编辑《宗圣志》.通过考察曾氏志的编纂历程、体例沿革及其长短得失,不仅可以了解曾氏家族志的具体状况,也可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