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其综合性、参与性、原本性和创造性。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以即兴创造为核心,以简单、灵活多变为原则,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性;早期儿童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年)终其一生所创立的音乐教育的综合体。正如奥尔夫转的作者托马斯说的:奥尔夫的思想是建立在人类学的基础上,并以儿童的自然特点和生理特点为出发点。自我游戏、说话和发出乐音都是未成年人对自己定位和对世界定位的原始表现,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社会交际的最初经验。从世界音乐角度发展看,该教学法已成为二十世纪至今在全球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该教学法自上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在中国近30年的发展时空中,被广大的音乐教师所接受,吸引着愈来愈多的音乐教师学习、研究,已形成具有非常影响力的一种国外教育体系,推进着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人类学的“原本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为音乐教育哲学基础,可用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阐释的音乐教育体系,它具有综合性、参与性、原本性、创造性、本土化等基本特点。
(一)、以人类学为基础的“原本性”音乐教育。以人类学为基础的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就是他首先从人性发展的开端、从人之初的教育做起。奥尔夫说,“我所有的观念,是关于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原本的拉丁文是elementarius,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合于开端的。”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是合乎儿童天性的。
(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整个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是在人们为了使教育适应“后工业社会”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于现代性下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而言,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边缘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对于基础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美国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美国哲学家埃利亚特(David J·Elliot)明确提出“音乐是一种有目的人类活动”,并将这种观点称为“实践论”,他强调行动、看重过程,主张学生通过亲身的表演参与音乐学习,改变被动欣赏为主的音乐学习方式,认为音乐的学习在于实践,在于做。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及其“本土化”
与其说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纯粹的严格意义的教育体系,不如将其视为体现某种观念、并将其作原理来应用的音乐教育行为方式。
1.朗诵节奏教学。上世纪20年代,奥尔夫受达尔克罗兹教育思想的影响,萌发了“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育”的念头,把音乐教学的重点“从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奥尔夫语)一般心理学理论认为,节奏是通过声音的长短和有规律的轻重反复及其各种变化组合,而在听觉心理上形成的感觉,是音乐中时间移动的时值表现。具体由节拍、速度、律动等多种要素构成。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切有规则以及各类变化的节奏型,诸如日落日出、钟表、脉搏、潮汐等。而节奏在音乐中,是音乐进行的时间的组织者,是音乐的骨架。
奥尔夫强调在音乐教育行为上融语言、动作、音乐为一体,在教师指导下,有学生产生自纯粹的内心需要,甚至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这种表现产生自纯粹的内心需要,即是从本能中被诱发出来的,而能够把语言、动作、音乐融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的目的,就是释放人类本身具有的节奏潜能,培养身心均衡发展、自控把握以及创造能力。
将语言引入音乐教育是奥尔夫对学校音乐教学的一项卓越贡献,他把节奏训练提前到学龄前儿童,把呼唤、诗词、童谣、儿歌和歌唱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认为这是儿童容易进入的一个天地。音乐作品的创造与表演都是通过语言中的语义、语调、语气,音乐音响构成中的音高、音长、音量、音色以及情绪风格特征。每个人出生后都需要一种“学说话”的基本能力,因此利用作为初始的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地熟悉和亲切,从本民族的、本土的“母语文化”出发,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例如从字词和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
2.结合动作。动作教学的目的是促进身心和谐,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训练节奏感,发展音乐感以及创造能力的基础教育,主要教学内容为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这是人类宣泄、表现、交流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产生自语言之前,无需任何的教具、乐器每个儿童都会轻松的使用。具体包括四项基本部位的动作:跺脚、拍退、拍手和捻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声势形成固定节奏型,进而进行多声部的合奏、节奏卡农、节奏接龙等游戏,发展孩子的即兴创造能力最终可形成一种无意识的唱、动、奏于一身的、一脑多用的综合能力。
3.奥尔夫乐器教学。奥尔夫乐器的发明是基于“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的教育原理。奥尔夫曾经这样描述他创造乐器的过程:我拜托了动作训练只是用钢琴的办法(这在当时是普遍的,包括达尔克罗兹体系),而我追求的却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静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创造)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案例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原始乐器,和(人的)机体相近的乐器……于是,首先制造了旋律性强的乐器:用木条或金属片敲奏发响的音条乐器——各种木琴和钢片琴这样一些构造的乐器(奥尔夫《<学校儿童音乐教育>》回顾与展望1961年)。后来人们咋奥尔夫教学法中使用打击乐器包括有音高和无音高的,这些也被称为广义上的“奥尔夫乐器”。具体包括两大类: 1. 打击乐器。给人以稳定拍感适合低声部的鼓类(手鼓、铃鼓、大小军鼓、定音鼓等);节奏清脆干净、速度较快的木质类(单双响桶、蛙鸣桶、木鱼、梆子等);绵延音长、穿透力强、音声明亮的金属类乐器(三角铁、碰铃、钹等);声音细碎、音量较小的散响类(串铃、希斯特、沙锤等)。
2. 音条乐器。钟琴:持续音长、声音清脆明亮、富有诗意和儿童幻想气息,是音条乐器中的高声部。有13个左右的金属(镀镍)音条,一般用木质槌头敲击。钢片琴:持续音更绵延和强烈,音色柔美同时具有神秘色彩,不宜使用木锤头敲击。一般有11-13个音条,配有共鸣箱分高中低音三种,此外,还包括一个音一块的游戏式音块,小朋友可以拿在手上。木琴:是整个合奏的中心,音色柔和,由硬木(红木、紫檀木)制成,带有共鸣箱,分高中低三种。
这些音条乐器均可自由的装卸和更换。可用于教学中的节奏训练,为朗诵歌曲、声势、伴奏,音乐戏剧表演等游戏和活动中。
即兴是人人皆有的本能,是人类情感和心理表达的必然行为方式。而即兴几乎贯穿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每个环节(语言、歌唱、奏乐),即兴创造是释放孩子潜能、回归原本、唤起灵性的核心行为表达方式。这也正是奥尔夫教学理念的灵魂所在。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套综合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仅包括音乐学习的各个元素,还涉及到姊妹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综合,强调节奏、身势与即兴创作,具体结合舞蹈、戏剧表演、美术、文学。上述7方面音乐对人大脑神经系统的影响无不贯穿、渗透在奥尔夫教学当中,使孩子们不仅体验到愉快的音乐艺术,同时个人各方面的能力和德性都得到提高和完善。
总之,奥尔夫以其无穷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怀广纳一切适合人的发展的、自然的生活素材,以回归人性的原本思想出发,以即兴创造为核心,以简单、灵活多变为原则,是与中国道家传统文化精髓如出一辙的,即朴素简单的道法自然运转法则以及天地人合一的智慧思想,教人如何通过音乐回归人性智慧、愉快的生活,探索人的本质、世界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戴维·埃里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音乐出版,2009.
[3]何军.敲开音乐想象的大门[J].儿童音乐, 2009(10).
(作者简介:李铁林(1987-),男,河南商丘人,音乐学硕士,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主要从事流行音乐、音乐剧表演研究。)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土性;早期儿童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年)终其一生所创立的音乐教育的综合体。正如奥尔夫转的作者托马斯说的:奥尔夫的思想是建立在人类学的基础上,并以儿童的自然特点和生理特点为出发点。自我游戏、说话和发出乐音都是未成年人对自己定位和对世界定位的原始表现,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社会交际的最初经验。从世界音乐角度发展看,该教学法已成为二十世纪至今在全球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该教学法自上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在中国近30年的发展时空中,被广大的音乐教师所接受,吸引着愈来愈多的音乐教师学习、研究,已形成具有非常影响力的一种国外教育体系,推进着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人类学的“原本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为音乐教育哲学基础,可用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阐释的音乐教育体系,它具有综合性、参与性、原本性、创造性、本土化等基本特点。
(一)、以人类学为基础的“原本性”音乐教育。以人类学为基础的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就是他首先从人性发展的开端、从人之初的教育做起。奥尔夫说,“我所有的观念,是关于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原本的拉丁文是elementarius,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合于开端的。”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是合乎儿童天性的。
(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整个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是在人们为了使教育适应“后工业社会”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于现代性下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而言,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边缘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对于基础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美国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美国哲学家埃利亚特(David J·Elliot)明确提出“音乐是一种有目的人类活动”,并将这种观点称为“实践论”,他强调行动、看重过程,主张学生通过亲身的表演参与音乐学习,改变被动欣赏为主的音乐学习方式,认为音乐的学习在于实践,在于做。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及其“本土化”
与其说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纯粹的严格意义的教育体系,不如将其视为体现某种观念、并将其作原理来应用的音乐教育行为方式。
1.朗诵节奏教学。上世纪20年代,奥尔夫受达尔克罗兹教育思想的影响,萌发了“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育”的念头,把音乐教学的重点“从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奥尔夫语)一般心理学理论认为,节奏是通过声音的长短和有规律的轻重反复及其各种变化组合,而在听觉心理上形成的感觉,是音乐中时间移动的时值表现。具体由节拍、速度、律动等多种要素构成。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切有规则以及各类变化的节奏型,诸如日落日出、钟表、脉搏、潮汐等。而节奏在音乐中,是音乐进行的时间的组织者,是音乐的骨架。
奥尔夫强调在音乐教育行为上融语言、动作、音乐为一体,在教师指导下,有学生产生自纯粹的内心需要,甚至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这种表现产生自纯粹的内心需要,即是从本能中被诱发出来的,而能够把语言、动作、音乐融在一起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的目的,就是释放人类本身具有的节奏潜能,培养身心均衡发展、自控把握以及创造能力。
将语言引入音乐教育是奥尔夫对学校音乐教学的一项卓越贡献,他把节奏训练提前到学龄前儿童,把呼唤、诗词、童谣、儿歌和歌唱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认为这是儿童容易进入的一个天地。音乐作品的创造与表演都是通过语言中的语义、语调、语气,音乐音响构成中的音高、音长、音量、音色以及情绪风格特征。每个人出生后都需要一种“学说话”的基本能力,因此利用作为初始的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地熟悉和亲切,从本民族的、本土的“母语文化”出发,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例如从字词和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
2.结合动作。动作教学的目的是促进身心和谐,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训练节奏感,发展音乐感以及创造能力的基础教育,主要教学内容为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这是人类宣泄、表现、交流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产生自语言之前,无需任何的教具、乐器每个儿童都会轻松的使用。具体包括四项基本部位的动作:跺脚、拍退、拍手和捻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声势形成固定节奏型,进而进行多声部的合奏、节奏卡农、节奏接龙等游戏,发展孩子的即兴创造能力最终可形成一种无意识的唱、动、奏于一身的、一脑多用的综合能力。
3.奥尔夫乐器教学。奥尔夫乐器的发明是基于“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的教育原理。奥尔夫曾经这样描述他创造乐器的过程:我拜托了动作训练只是用钢琴的办法(这在当时是普遍的,包括达尔克罗兹体系),而我追求的却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静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创造)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案例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原始乐器,和(人的)机体相近的乐器……于是,首先制造了旋律性强的乐器:用木条或金属片敲奏发响的音条乐器——各种木琴和钢片琴这样一些构造的乐器(奥尔夫《<学校儿童音乐教育>》回顾与展望1961年)。后来人们咋奥尔夫教学法中使用打击乐器包括有音高和无音高的,这些也被称为广义上的“奥尔夫乐器”。具体包括两大类: 1. 打击乐器。给人以稳定拍感适合低声部的鼓类(手鼓、铃鼓、大小军鼓、定音鼓等);节奏清脆干净、速度较快的木质类(单双响桶、蛙鸣桶、木鱼、梆子等);绵延音长、穿透力强、音声明亮的金属类乐器(三角铁、碰铃、钹等);声音细碎、音量较小的散响类(串铃、希斯特、沙锤等)。
2. 音条乐器。钟琴:持续音长、声音清脆明亮、富有诗意和儿童幻想气息,是音条乐器中的高声部。有13个左右的金属(镀镍)音条,一般用木质槌头敲击。钢片琴:持续音更绵延和强烈,音色柔美同时具有神秘色彩,不宜使用木锤头敲击。一般有11-13个音条,配有共鸣箱分高中低音三种,此外,还包括一个音一块的游戏式音块,小朋友可以拿在手上。木琴:是整个合奏的中心,音色柔和,由硬木(红木、紫檀木)制成,带有共鸣箱,分高中低三种。
这些音条乐器均可自由的装卸和更换。可用于教学中的节奏训练,为朗诵歌曲、声势、伴奏,音乐戏剧表演等游戏和活动中。
即兴是人人皆有的本能,是人类情感和心理表达的必然行为方式。而即兴几乎贯穿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每个环节(语言、歌唱、奏乐),即兴创造是释放孩子潜能、回归原本、唤起灵性的核心行为表达方式。这也正是奥尔夫教学理念的灵魂所在。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套综合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仅包括音乐学习的各个元素,还涉及到姊妹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综合,强调节奏、身势与即兴创作,具体结合舞蹈、戏剧表演、美术、文学。上述7方面音乐对人大脑神经系统的影响无不贯穿、渗透在奥尔夫教学当中,使孩子们不仅体验到愉快的音乐艺术,同时个人各方面的能力和德性都得到提高和完善。
总之,奥尔夫以其无穷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怀广纳一切适合人的发展的、自然的生活素材,以回归人性的原本思想出发,以即兴创造为核心,以简单、灵活多变为原则,是与中国道家传统文化精髓如出一辙的,即朴素简单的道法自然运转法则以及天地人合一的智慧思想,教人如何通过音乐回归人性智慧、愉快的生活,探索人的本质、世界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戴维·埃里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音乐出版,2009.
[3]何军.敲开音乐想象的大门[J].儿童音乐, 2009(10).
(作者简介:李铁林(1987-),男,河南商丘人,音乐学硕士,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主要从事流行音乐、音乐剧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