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1世纪初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活动敲响了警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成为人类寻求自救的必经之路。而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者所提倡的“诗意的栖居”式的生态理念,对今天的生态思想和人类活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参照价值。
关键词:超验主义 生态观 诗意 栖居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一
21世纪初频繁发生的洪涝、旱灾、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敲响了警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成为人类寻求自救的必经之路。而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所提倡的人类生活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诗意的栖居”的生态理念和生存智慧,对人类今天的生态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诗意的栖居”是海德格尔借用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诗句来阐释自己的诗学理论,是相对于“技术地栖居”而言的。海德格尔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将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在主观上忽视了对自然和生态的有效保护,忽略了人与生态的动态联系和相互依存,导致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失衡。作为一种从生命最原始、最本真状态出发,尊重和维护生命之间复杂微妙的相互关联的新的生存智慧,“诗意的栖居”肯定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种“与诸神共在,接近万物的本质”的生存模式。它既体现了对人生存状态的现实关切,又表现为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
二
超验主义运动指的是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间活跃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文学、道德、宗教和哲学范围内的改革思潮,被认为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顶峰。它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底蕴,结合浓厚的宗教背景,从唯心主义的原则出发,强调人性的至高无上,同时对于人、自然、灵魂以及它们的互相关系做出了独到的阐释和论证,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和美国文学及文化的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首先,从宗教方面来看,超验主义源于18 世纪末在新英格兰兴起的唯一理教。唯一理教中关于认识人的独立精神价值的概念是对长期控制人们思想的正统加尔文教宿命论的一个沉重打击。超验主义吸取了唯一理教中的积极成分,即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和作用,号召人们跟随着心中的上帝,打破束缚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从而激发积极生活的勇气和热情。其次,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影响超验主义的一个重要部分,康德关于“灵魂”、“世界”、“上帝”三个统一的理论,对爱默生的“个体灵魂于宇宙灵魂的统一”等概念都有过启示和影响。同时,超验主义的某些观点烙有明显的东方神秘主义的印记。印度教的吠檀多派关于“梵”的概念认为“梵”即最高存在,物质世界是“梵”的一种“幻象”反映,个体灵魂与“梵”是合一的,是宗教解脱的主要途径,它宣扬通过修炼瑜珈,求得“天人合一”的涅 境界。
超验主义的发展是以19世纪的工业发展作为历史背景的。19世纪中期,美国正在经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其典型特征是:城市的出现,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交通与通讯的改善,财富的积累,教育的普及,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快速流动等。对此,超验主义思想家从维护人性完整、防止人性异化的角度出发,深刻批判了当时迅速发展的工业主义和商业主义,否定了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迷恋和追逐,号召人们回归到自然怀抱和恢复自身的自然属性,以便在一种完美的生态系统中获得崇高的精神体验。
在超验主义的改革浪潮中,拉尔夫·爱默生及其好友亨利·棱罗是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两位思想家。他们分别用他们的言行唤起人们对“个人”的关注,同时强调宇宙中的精神,即“超灵”的存在,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生态观,勾勒了一幅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的完美画面。
三
自然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既表现为一个大自然意义上的对象性的自然,又是与人的感受相关的感受性的自然,还是一个作为人的生存样态的源初性的自然。对爱默生来讲,自然是一个“绵延不绝、无可解释的上帝之网,既无起点,又无终点,却带着循环的力量,不断返回它自身”。爱默生肯定的是自然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即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统一于大自然这一循环的统一体之中。如果说这个定义非常模糊和抽象,他在《论自然》中对自然的定义则更加具体和明确,即自然是“人类未曾改变的事物本质”。
在超验主义者眼里,大自然一方面是日月星辰、树木花草、飞禽走兽、江海湖泊;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大自然并非纯粹的物质,而是无处不在的精神的外壳。这种无处不在的宇宙精神就是爱默生所谓的“超灵”,它能够对人的思想和情感产生一种正面的修炼性作用。在《论自然》中,爱默生向我们揭示出如何从茫茫无垠的自然里发掘其精神意义:
“如果人是挚爱自然的,那么他的内在感官和外在感官是息息相通的。……他与苍天和大地的神交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太阳或是夏天,一年中的每个时刻,每个季节都能令人高兴。从宁静的午间到阴森的午夜,每一变化都与心灵不同的状态相对应。”
由此可以看出,超验主义者对自然的热爱达到了宗教般的虔诚和迷恋。他们认为,自然界哺育了人类,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和自然的亲近乃是人类的必需,因为人接近自然就是接近“那生命的不竭之源泉”,人只有融合到自然中才能获得最高的精神体验。
虽然作为宇宙精神的外衣,自然被赋予某种神性,但是超验主义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人不是自然的旁观者,不是被动消极地受制于自然,而是自然美的参与者,对自然起主导作用;没有了人的存在,自然会变得野蛮而呆滞。在爱默生看来,虽然自然之美是一种客观现实,但它却时常披上人的精神外衣,其美之程度取决于人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的意识的产物。为了肯定人在对自然之美感受上的主观能动性,爱默生有明确表述:
“人类眼睛的塑性功能,使得世上的原始形式,如天空、山峦、树木、动物以其本身或者本身的目的给人一种快感。”
在《论自然》的末尾,他的表述则更加自信:
“人对自然的统治,……这现在人们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最终是一定会实现的。而且,就像一个逐渐恢复光明的盲人,人们到那时一点也不会对此感到惊奇。”
在这里,爱默生倒不是表明人对于自然的控制,而是在强调人在与自然的交融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然不是对立于人的心灵孤傲冷峻地存在,而是以其固有的灵性和神性对人起着陶冶其性情、净化其灵魂的作用。在爱默生看来,自然拥有质朴而不朽的美;同时,自然对于人有着荡涤心胸、抚慰心绪、启示美感的作用,如他所言:
“自然却纯然以它的动人的外观,……令我们感到愉悦……自然从不以吝啬的面貌出现。出现在天空的星星是美的使者,树林拥有永久的青春,自然界的无限循环滋养了人类……在那儿,我感到什么灾难也不会降临于我,没有什么羞耻,没有什么灾难是自然无法治愈的。”
所以,他呼吁人们回归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中去。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和自然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人只有融合到自然中去,才能远离嘈杂的世俗,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与美。
同爱默生一样,棱罗也十分强调自然对人的灵魂的净化和升华作用。在《瓦尔登湖》中,他这样写道:
“甚至一个可怜的愤世嫉俗的人,一个最忧郁的人也能在自然界的事物里面找到最甜蜜、最纯洁的鼓舞人的朋友。对一个生活在大自然而且还有感觉的人来说,不可能会有太过暗淡的忧郁。”
他把自然界的一树一草,一鸟一兽均视为可以信赖的朋友和伴侣,认为人在与自然的有机交流中才能领悟自然的崇高,才能达到精神和心灵的升华。
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同一,世界一体性必然衍生出人与自然本是一体,所以超验主义者提倡的也是一种近似于“天人合一”的和谐和有机。在这种交融中,他们寻求的是一种孩童般、牧歌式的愉悦,追求的是一种 “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强调的是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爱默生在《论自然》中,首先提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站在空旷的土地上,我的头脑沐浴在清爽的空气中,思想被提升到那无限的空间中,所有卑下的自私都消失了。我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眼球,我是一个‘无’,我看见了一切,普遍的存在进入到我的血脉,在我周身流动。我成为上帝的部分或分子。”
无独有偶,梭罗充分认同爱默生的观点,认为我们唯有摈弃世俗的贪婪和抵制物质的诱惑,主动地亲近和回归自然,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在《瓦尔登湖》中,他描述大自然里面的“每一事物中都存在着一种美好又仁爱的友情,它无穷无尽、难以解释”。他不仅明白了“这里存在着一种对我亲如骨肉的关系”,而且“还意识到和我血统最接近而又最富于人性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这无边无际的大自然。在梭罗看来,自然是美的,自然之中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温柔、和谐和有机的相互依存关系。就这样,梭罗弃绝了工商业背景后人们精神上的颓废,高扬起回归自然的超验主义旗帜,攀上了精神状态的高峰,践行了一种在自然中“诗意的栖居”的生态美学。
四
由此看来,美国超验主义所提倡的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式的生态观,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有着种种契合与共鸣。道家认为自然可以启发人的睿智,化育人的情性,培育人的审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 》中则说:“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这些论断足以表明道家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居于其中的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他们更不会将人与自然割裂和对立起来,他们强调的是万物相通,大化流行,天地共存,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与自然合一才是人最自然、最本真的生命状态。
中国古代诗人依然将山水自然视作为纯粹的审美和信任对象,这与美国超验主义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山水可以寄托情志,由此人们对于抛开世俗苦闷、回到自然怀抱表现出了更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这样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字里行间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渴望,又体现出自然对人性情和人格的修复作用。诗人把田园和自然比作为“旧林”、“故渊”,其目的是借其山水化其郁结,以求舒展受到压抑的精神,以求在湖光山色之间获取人生苦恼的解脱,以求在自然中获得一种崇高的精神体验和达到“天人合一”般的涅种境界。
五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总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向自然做出最大程度的攫取和掠夺,地球因人类盲目的生产活动而变得满目疮痍,人的自然性逐步失落,人的精神空间被压缩,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应有的和谐被割裂。对此,人类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洪涝、旱灾、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刻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并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从维护生命本真出发,尊重和维护人与生态的和谐依存,是人类寻求自救的先决条件,而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所提倡的“诗意的栖居”的生态理念,对今天的生态思想和人类活动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参照价值。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2] 史铁生:《务虚笔记》,《收获》,1996年第3期。
[3] Carl Bode & Malcolm Cowley,ed.The Portable Emerson.New York:Penguin Books,1981: 68
[4] 爱默生,赵一凡、蒲隆等译:《爱默生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5] 棱罗著,罗伯特·塞尔编,陈凯等译:《棱罗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作者简介:丁华良,男,1978—,四川荣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超验主义 生态观 诗意 栖居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一
21世纪初频繁发生的洪涝、旱灾、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敲响了警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成为人类寻求自救的必经之路。而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所提倡的人类生活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诗意的栖居”的生态理念和生存智慧,对人类今天的生态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诗意的栖居”是海德格尔借用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诗句来阐释自己的诗学理论,是相对于“技术地栖居”而言的。海德格尔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将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在主观上忽视了对自然和生态的有效保护,忽略了人与生态的动态联系和相互依存,导致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失衡。作为一种从生命最原始、最本真状态出发,尊重和维护生命之间复杂微妙的相互关联的新的生存智慧,“诗意的栖居”肯定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种“与诸神共在,接近万物的本质”的生存模式。它既体现了对人生存状态的现实关切,又表现为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
二
超验主义运动指的是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间活跃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文学、道德、宗教和哲学范围内的改革思潮,被认为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顶峰。它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底蕴,结合浓厚的宗教背景,从唯心主义的原则出发,强调人性的至高无上,同时对于人、自然、灵魂以及它们的互相关系做出了独到的阐释和论证,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和美国文学及文化的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首先,从宗教方面来看,超验主义源于18 世纪末在新英格兰兴起的唯一理教。唯一理教中关于认识人的独立精神价值的概念是对长期控制人们思想的正统加尔文教宿命论的一个沉重打击。超验主义吸取了唯一理教中的积极成分,即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和作用,号召人们跟随着心中的上帝,打破束缚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从而激发积极生活的勇气和热情。其次,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影响超验主义的一个重要部分,康德关于“灵魂”、“世界”、“上帝”三个统一的理论,对爱默生的“个体灵魂于宇宙灵魂的统一”等概念都有过启示和影响。同时,超验主义的某些观点烙有明显的东方神秘主义的印记。印度教的吠檀多派关于“梵”的概念认为“梵”即最高存在,物质世界是“梵”的一种“幻象”反映,个体灵魂与“梵”是合一的,是宗教解脱的主要途径,它宣扬通过修炼瑜珈,求得“天人合一”的涅 境界。
超验主义的发展是以19世纪的工业发展作为历史背景的。19世纪中期,美国正在经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其典型特征是:城市的出现,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交通与通讯的改善,财富的积累,教育的普及,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快速流动等。对此,超验主义思想家从维护人性完整、防止人性异化的角度出发,深刻批判了当时迅速发展的工业主义和商业主义,否定了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迷恋和追逐,号召人们回归到自然怀抱和恢复自身的自然属性,以便在一种完美的生态系统中获得崇高的精神体验。
在超验主义的改革浪潮中,拉尔夫·爱默生及其好友亨利·棱罗是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两位思想家。他们分别用他们的言行唤起人们对“个人”的关注,同时强调宇宙中的精神,即“超灵”的存在,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生态观,勾勒了一幅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的完美画面。
三
自然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既表现为一个大自然意义上的对象性的自然,又是与人的感受相关的感受性的自然,还是一个作为人的生存样态的源初性的自然。对爱默生来讲,自然是一个“绵延不绝、无可解释的上帝之网,既无起点,又无终点,却带着循环的力量,不断返回它自身”。爱默生肯定的是自然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即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统一于大自然这一循环的统一体之中。如果说这个定义非常模糊和抽象,他在《论自然》中对自然的定义则更加具体和明确,即自然是“人类未曾改变的事物本质”。
在超验主义者眼里,大自然一方面是日月星辰、树木花草、飞禽走兽、江海湖泊;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大自然并非纯粹的物质,而是无处不在的精神的外壳。这种无处不在的宇宙精神就是爱默生所谓的“超灵”,它能够对人的思想和情感产生一种正面的修炼性作用。在《论自然》中,爱默生向我们揭示出如何从茫茫无垠的自然里发掘其精神意义:
“如果人是挚爱自然的,那么他的内在感官和外在感官是息息相通的。……他与苍天和大地的神交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太阳或是夏天,一年中的每个时刻,每个季节都能令人高兴。从宁静的午间到阴森的午夜,每一变化都与心灵不同的状态相对应。”
由此可以看出,超验主义者对自然的热爱达到了宗教般的虔诚和迷恋。他们认为,自然界哺育了人类,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和自然的亲近乃是人类的必需,因为人接近自然就是接近“那生命的不竭之源泉”,人只有融合到自然中才能获得最高的精神体验。
虽然作为宇宙精神的外衣,自然被赋予某种神性,但是超验主义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人不是自然的旁观者,不是被动消极地受制于自然,而是自然美的参与者,对自然起主导作用;没有了人的存在,自然会变得野蛮而呆滞。在爱默生看来,虽然自然之美是一种客观现实,但它却时常披上人的精神外衣,其美之程度取决于人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的意识的产物。为了肯定人在对自然之美感受上的主观能动性,爱默生有明确表述:
“人类眼睛的塑性功能,使得世上的原始形式,如天空、山峦、树木、动物以其本身或者本身的目的给人一种快感。”
在《论自然》的末尾,他的表述则更加自信:
“人对自然的统治,……这现在人们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最终是一定会实现的。而且,就像一个逐渐恢复光明的盲人,人们到那时一点也不会对此感到惊奇。”
在这里,爱默生倒不是表明人对于自然的控制,而是在强调人在与自然的交融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然不是对立于人的心灵孤傲冷峻地存在,而是以其固有的灵性和神性对人起着陶冶其性情、净化其灵魂的作用。在爱默生看来,自然拥有质朴而不朽的美;同时,自然对于人有着荡涤心胸、抚慰心绪、启示美感的作用,如他所言:
“自然却纯然以它的动人的外观,……令我们感到愉悦……自然从不以吝啬的面貌出现。出现在天空的星星是美的使者,树林拥有永久的青春,自然界的无限循环滋养了人类……在那儿,我感到什么灾难也不会降临于我,没有什么羞耻,没有什么灾难是自然无法治愈的。”
所以,他呼吁人们回归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中去。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和自然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人只有融合到自然中去,才能远离嘈杂的世俗,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与美。
同爱默生一样,棱罗也十分强调自然对人的灵魂的净化和升华作用。在《瓦尔登湖》中,他这样写道:
“甚至一个可怜的愤世嫉俗的人,一个最忧郁的人也能在自然界的事物里面找到最甜蜜、最纯洁的鼓舞人的朋友。对一个生活在大自然而且还有感觉的人来说,不可能会有太过暗淡的忧郁。”
他把自然界的一树一草,一鸟一兽均视为可以信赖的朋友和伴侣,认为人在与自然的有机交流中才能领悟自然的崇高,才能达到精神和心灵的升华。
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同一,世界一体性必然衍生出人与自然本是一体,所以超验主义者提倡的也是一种近似于“天人合一”的和谐和有机。在这种交融中,他们寻求的是一种孩童般、牧歌式的愉悦,追求的是一种 “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强调的是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爱默生在《论自然》中,首先提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站在空旷的土地上,我的头脑沐浴在清爽的空气中,思想被提升到那无限的空间中,所有卑下的自私都消失了。我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眼球,我是一个‘无’,我看见了一切,普遍的存在进入到我的血脉,在我周身流动。我成为上帝的部分或分子。”
无独有偶,梭罗充分认同爱默生的观点,认为我们唯有摈弃世俗的贪婪和抵制物质的诱惑,主动地亲近和回归自然,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在《瓦尔登湖》中,他描述大自然里面的“每一事物中都存在着一种美好又仁爱的友情,它无穷无尽、难以解释”。他不仅明白了“这里存在着一种对我亲如骨肉的关系”,而且“还意识到和我血统最接近而又最富于人性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这无边无际的大自然。在梭罗看来,自然是美的,自然之中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温柔、和谐和有机的相互依存关系。就这样,梭罗弃绝了工商业背景后人们精神上的颓废,高扬起回归自然的超验主义旗帜,攀上了精神状态的高峰,践行了一种在自然中“诗意的栖居”的生态美学。
四
由此看来,美国超验主义所提倡的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式的生态观,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有着种种契合与共鸣。道家认为自然可以启发人的睿智,化育人的情性,培育人的审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 》中则说:“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这些论断足以表明道家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居于其中的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他们更不会将人与自然割裂和对立起来,他们强调的是万物相通,大化流行,天地共存,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与自然合一才是人最自然、最本真的生命状态。
中国古代诗人依然将山水自然视作为纯粹的审美和信任对象,这与美国超验主义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山水可以寄托情志,由此人们对于抛开世俗苦闷、回到自然怀抱表现出了更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这样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字里行间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渴望,又体现出自然对人性情和人格的修复作用。诗人把田园和自然比作为“旧林”、“故渊”,其目的是借其山水化其郁结,以求舒展受到压抑的精神,以求在湖光山色之间获取人生苦恼的解脱,以求在自然中获得一种崇高的精神体验和达到“天人合一”般的涅种境界。
五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总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向自然做出最大程度的攫取和掠夺,地球因人类盲目的生产活动而变得满目疮痍,人的自然性逐步失落,人的精神空间被压缩,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应有的和谐被割裂。对此,人类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洪涝、旱灾、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刻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并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从维护生命本真出发,尊重和维护人与生态的和谐依存,是人类寻求自救的先决条件,而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所提倡的“诗意的栖居”的生态理念,对今天的生态思想和人类活动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参照价值。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2] 史铁生:《务虚笔记》,《收获》,1996年第3期。
[3] Carl Bode & Malcolm Cowley,ed.The Portable Emerson.New York:Penguin Books,1981: 68
[4] 爱默生,赵一凡、蒲隆等译:《爱默生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5] 棱罗著,罗伯特·塞尔编,陈凯等译:《棱罗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作者简介:丁华良,男,1978—,四川荣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