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北宋时期,苏轼知密州,超然思想在此形成并影响至今,豪放词风在此发轫且余韵犹存,书法绘画在此留下墨宝丰富了当地文化。他勤政爱民,文采出众,品格高尚。其影响历千年而不衰,其贡献逾万代而不朽。
关键词:苏轼 密州文化 贡献 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罢杭州通判,十二月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任太守),虽然时间只有短短两年,却是他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文学创作笔耕不辍,佳品迭出,在某些方面达到了人生中的最高峰。据统计,苏轼两年内创作诗歌127首,词18首,文64篇,共计209篇。繁忙的政务之余,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作品问世,而且内容丰富,创新不断,凝成不少扛鼎之作。本文未敢就其坎坷的一生做全面评价,仅就其在密州的两年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 超然思想在密州形成并影响至今
苏轼三十九岁来密州,当时蝗旱交加,民生凋敝。“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不仅政务繁杂,生活也不比江南安逸,甚至到了食不饱腹的程度。
经过一年的精心治理,密州情况有所好转,百姓疾苦得到缓解。于是修葺北台,作为登览之用。旧台新成,如何命名呢?正在济南做官的苏辙(字子由)闻而赋之,道出了本意:“《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尝试以‘超然’命之,可乎?”(苏辙《超然台赋》)从中可以看出,“超然”的基本含义为“高超出众”、“离尘脱俗”之意。东坡欣然接受,遂命名“超然台”,并多次登台远眺,吟诗作词,且有《超然台记》传世。
《超然台记》开篇就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密州地处桑麻之野,生活艰苦,而苏轼却能勇于面对,随遇而安,大有《论语·雍也》所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之定力。紧接着东坡先生阐发了“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的著名论断。人类的各种欲望是无限的,而物质世界能够满足我们欲求的东西却是有限的,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是不会长久的。为何出现这种反常状况?“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因此,苏轼为政主张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超然物外。
超然台修成后,苏轼常在政务之余,携名士好友登台远眺,“放意肆志”。“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东眺卢山,想起了来此逃难的秦博士卢敖;西望穆陵,想到了周代军师吕尚、五霸之一齐桓公;北俯潍水,为汉代在潍水边立过军功的淮阴侯韩信不能善终而慨然太息!而于今,自己惟一能得到安慰的是“雨雪之朝,风月之夕”,“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相聚台上产生的这种“乐”,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到这里,不能不提到那首在超然台上作的千古名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该词读来琅琅上口,上下贯通,人见人爱。除了其字面表象,更重要的是其丰富的内涵。“明月”不明,“青天”不青,天上人间一个世道。朝廷里是什么情景,现在很难说。我不是不想“居庙堂之高”,但官场险恶,勾心斗角,令人心寒;只得在清冷的月光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做个地方官。现在还不能遁入空门,念佛修道。人之悲欢离合,月之阴晴圆缺,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只好随遇而安。兄弟二人相隔不远尚不能见面,更不论其他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美好的皎月,祝愿天下人平安健康,不管相隔千里万里,都能欣赏明媚的月光。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此说法未免绝对,却道出了苏轼这首词的杰出地位。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苏轼在词中把天上与人间、自然与社会、朝廷与地方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来的怀才不遇、随遇而安的超然思想更复杂,更丰富,非经历仕途坎坷的人不能道也。此时的苏轼,已届不惑之年,其思想基础仍然是儒家的经世济时、积极入世占主导,但不排除佛教、道教的影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曾找来佛教经典研读,也曾与常山等处的道人有过来往。概括地说,儒释道集东坡先生于一身,相互作用融汇成了超然思想。这种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为官者和读书人,也延伸到老百姓的心目中。2007年诸城市斥巨资在原址重修超然台就是一个实证。
二 救灾悯农贴近百姓的为政举措令人感动
苏轼知密州时,正赶上连续干旱,蝗虫泛滥,盗贼猖獗,民不聊生。“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面对严重的现实,苏轼决定马上给皇帝写报告,如实反应灾情,请求减免或缓缴拖欠的税款,还要适当给予救济。
苏轼在密州任上体察民情,尽职尽责。看到蝗虫漫天、禾苗萧条的景象,寝食不安。他并没有把救灾停留在上奏的公文和诗文中,而是身先士卒,带领百姓消灭蝗虫。他吸取各地捕虫经验,主张用火烧,或用泥土深埋。还实行“得米济饥还小补”的奖励办法,按捕蝗数量的多少,用小米来做实物奖励,调动百姓对捕蝗救灾的积极性,蝗灾得到了初步的控制。
为尽快解除旱灾,苏轼绞尽脑汁,不惜斋戒沐浴,率众“祈雨”。常山在密州城南二十里,因祈雨常常灵验而得名。熙宁八年四月,苏轼又到常山祈雨,天降甘霖,缓解了旱情,他十分兴奋地写下《次韵章传道喜雨》诗。为发展农事,苏轼还兴修水利。他经过实地考察,在密州施行了两项水利建设,一是改造雩泉,并修建雩泉亭;第二项是筑堤引水,壅建淇水入城。
那个年代百姓衣食无着,不能养活的孩子就弃之沟野,苏轼见了就收养。他在《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中写到:“洒泪寻城拾弃孩。”苏轼还动员老百姓收养这些孩子,并拨出粮食分给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家,就这样救活的弃孩有数千人。
苏轼在密州任上,正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苏轼看到老百姓生活艰难,提出“因法以便民”,尽量减小新法实施中给老百姓带来的压力。为根除盗贼四起的现象,苏轼严厉打击、惩治首恶,维护治安。
三 豪放词风在密州发轫,激荡文坛,余韵犹在
苏轼才华横溢,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在诗、词、文、赋诸方面皆有建树。其诗与黄庭坚齐名,世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世称苏辛;文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驾,同属“唐宋八大家”。而词这种文学体裁,兴起于晚唐,风行于五代。到北宋初年,内容还是多写儿女私情,离愁别绪。苏轼很早就开始了词曲写作,但在来密州前,尚没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为人称道。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在密州得知辽威逼宋朝割地七百里的消息后,拍案而起,率众打猎,写下了铿锵有力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和《祭常山回小猎》诗。在词和诗中,苏轼分别自比汉时魏尚与晋时谢艾,盼望朝廷能重用自己,拉弓上箭,报国安边。以下为《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时的苏轼,年届四十。当时骑马打猎被认为是青年人的事,所以自认“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擎着苍鹰,戴着棉帽穿着皮衣,像将军带领士兵冲下山岗,这是何等的气势啊!城里的百姓都出来观阵,像是看当年孙权射虎那样。酒喝到尽兴,胆子也壮了,正适合开弓放箭。鬓角有点白发,又有什么妨碍?不知朝廷哪一天能派像冯唐那样的使臣,带着皇帝的节信来起用我。那时我会拉开彩绘的强弓,像满月,朝向西北,射掉天狼星——西北入侵的敌人。
这首《密州出猎》,堪称苏轼第一首成熟而完整的豪放词,其中塑造的豪迈激昂、报效疆场的志士形象,也属词史上首次出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后世评论家对东坡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诗文作家更多受其影响。清人赵翼称赞他“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另外一层,苏轼还提倡“以诗为词”、“诗词合流”,现录《祭常山回小猎》诗为佐证: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 ,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一诗一词,内容相近,体裁不同,相互配合,共同奏响了豪放之歌。
四 提倡金石书画,弘扬密州文化
密州曾是古琅琊郡的中心地区,乃中国书法史上的圣地。苏轼到密州后,从民间访得琅琊秦碑,甚是珍重,专门请人摩勒上石,置之超然台上,并为此作记,由此可见苏轼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琅琊秦篆的神髓,便是备四时之气,真力弥漫,茂密苍浑,这与苏轼书法的风韵特点实有共同之处。他所修建的超然台其实就是密州最大的碑林,为后来的书法爱好者提供楷模,目前尚能查看的拓片还存176幅。
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善用浓墨肥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其代表作是《东武集》。黄庭坚云:“本朝善书法者,自当推(苏)为第一。”苏轼绘画,师从文同,喜画墨竹。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又善作枯木怪石,重视神似,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竹石图》。
苏轼喜爱文物,对密州金石学者产生了更大影响。这种“好古”的热情与本地实事求是的学风结合起来,使密州金石之学蔚为大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当时全国的最高水平。较苏轼稍后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编写的《金石录》就是例证。赵明诚是密州人,对苏轼十分钦佩,对他的书迹也非常珍爱。到了清代,密州金石学更是繁荣。
五 崇尚教化,尊重人才,品格高雅
北宋时期,各州都设有州学,负责培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才。密州州学里的几位教授都是饱学之士,如章传、陈开、赵杲卿等,苏轼与他们交情甚笃,经常在一起吟咏唱和,对遇到的困难尽力帮助解决。每逢初一、十五,贤达书生几十人相聚超然台上,吟诗诵词,作赋著文。密州民众重视教育,崇尚学业,蔚然成风。其弟苏辙深有感触地说:“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
苏轼知密州两年,勤政之余,还多次登临境内的卢山、常山、九仙山等,亲自主持设计,为这片热土增加了许多人文景观:熙宁八年五月,修常山庙;夏秋,筑扶淇新堤;年底,葺北台(超然台)。九年三月,建快哉亭;六月,作山堂;秋,构盖公堂。而且每兴一处,他都有感而发,饱蘸激情,留下了许多壮丽的篇章,至今广为传诵。
不止于此,更可贵的是苏轼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为官清廉,不贪财货;风流倜傥,倾倒士林。这些优秀品质和脱俗风格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继任者留下的“仰苏堂”长久悬挂在历代大堂上。
往事越千年,超然台上站。回忆苏轼不平凡的一生,令人感慨万千。现代诗人臧克家(诸城籍)生前曾写过一篇缅怀苏轼的文章,题目叫做《仰望苏东坡》,读罢令人震撼。写成本文,却觉非“仰望”二字不足以表达后人的敬佩之情!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计划项目成果,编号:S07WZ64。
参考文献:
[1] 游国恩、王起:《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 沈舟、安振兴:《文艺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 张清吉:《古郡风流》,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4] 栾凤恭、李敦景:《苏东坡的密州岁月》,南海出版公司,1995年版。
[5] 李增坡、邹金祥:《超然文丛》,西泠印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徐培富,男,1958—,山东诸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高职学院管理,工作单位: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初广永,男,1971—,山东诸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关键词:苏轼 密州文化 贡献 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罢杭州通判,十二月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任太守),虽然时间只有短短两年,却是他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文学创作笔耕不辍,佳品迭出,在某些方面达到了人生中的最高峰。据统计,苏轼两年内创作诗歌127首,词18首,文64篇,共计209篇。繁忙的政务之余,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作品问世,而且内容丰富,创新不断,凝成不少扛鼎之作。本文未敢就其坎坷的一生做全面评价,仅就其在密州的两年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 超然思想在密州形成并影响至今
苏轼三十九岁来密州,当时蝗旱交加,民生凋敝。“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不仅政务繁杂,生活也不比江南安逸,甚至到了食不饱腹的程度。
经过一年的精心治理,密州情况有所好转,百姓疾苦得到缓解。于是修葺北台,作为登览之用。旧台新成,如何命名呢?正在济南做官的苏辙(字子由)闻而赋之,道出了本意:“《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尝试以‘超然’命之,可乎?”(苏辙《超然台赋》)从中可以看出,“超然”的基本含义为“高超出众”、“离尘脱俗”之意。东坡欣然接受,遂命名“超然台”,并多次登台远眺,吟诗作词,且有《超然台记》传世。
《超然台记》开篇就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密州地处桑麻之野,生活艰苦,而苏轼却能勇于面对,随遇而安,大有《论语·雍也》所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之定力。紧接着东坡先生阐发了“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的著名论断。人类的各种欲望是无限的,而物质世界能够满足我们欲求的东西却是有限的,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是不会长久的。为何出现这种反常状况?“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因此,苏轼为政主张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超然物外。
超然台修成后,苏轼常在政务之余,携名士好友登台远眺,“放意肆志”。“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东眺卢山,想起了来此逃难的秦博士卢敖;西望穆陵,想到了周代军师吕尚、五霸之一齐桓公;北俯潍水,为汉代在潍水边立过军功的淮阴侯韩信不能善终而慨然太息!而于今,自己惟一能得到安慰的是“雨雪之朝,风月之夕”,“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相聚台上产生的这种“乐”,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到这里,不能不提到那首在超然台上作的千古名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该词读来琅琅上口,上下贯通,人见人爱。除了其字面表象,更重要的是其丰富的内涵。“明月”不明,“青天”不青,天上人间一个世道。朝廷里是什么情景,现在很难说。我不是不想“居庙堂之高”,但官场险恶,勾心斗角,令人心寒;只得在清冷的月光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做个地方官。现在还不能遁入空门,念佛修道。人之悲欢离合,月之阴晴圆缺,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只好随遇而安。兄弟二人相隔不远尚不能见面,更不论其他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美好的皎月,祝愿天下人平安健康,不管相隔千里万里,都能欣赏明媚的月光。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此说法未免绝对,却道出了苏轼这首词的杰出地位。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苏轼在词中把天上与人间、自然与社会、朝廷与地方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来的怀才不遇、随遇而安的超然思想更复杂,更丰富,非经历仕途坎坷的人不能道也。此时的苏轼,已届不惑之年,其思想基础仍然是儒家的经世济时、积极入世占主导,但不排除佛教、道教的影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曾找来佛教经典研读,也曾与常山等处的道人有过来往。概括地说,儒释道集东坡先生于一身,相互作用融汇成了超然思想。这种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为官者和读书人,也延伸到老百姓的心目中。2007年诸城市斥巨资在原址重修超然台就是一个实证。
二 救灾悯农贴近百姓的为政举措令人感动
苏轼知密州时,正赶上连续干旱,蝗虫泛滥,盗贼猖獗,民不聊生。“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面对严重的现实,苏轼决定马上给皇帝写报告,如实反应灾情,请求减免或缓缴拖欠的税款,还要适当给予救济。
苏轼在密州任上体察民情,尽职尽责。看到蝗虫漫天、禾苗萧条的景象,寝食不安。他并没有把救灾停留在上奏的公文和诗文中,而是身先士卒,带领百姓消灭蝗虫。他吸取各地捕虫经验,主张用火烧,或用泥土深埋。还实行“得米济饥还小补”的奖励办法,按捕蝗数量的多少,用小米来做实物奖励,调动百姓对捕蝗救灾的积极性,蝗灾得到了初步的控制。
为尽快解除旱灾,苏轼绞尽脑汁,不惜斋戒沐浴,率众“祈雨”。常山在密州城南二十里,因祈雨常常灵验而得名。熙宁八年四月,苏轼又到常山祈雨,天降甘霖,缓解了旱情,他十分兴奋地写下《次韵章传道喜雨》诗。为发展农事,苏轼还兴修水利。他经过实地考察,在密州施行了两项水利建设,一是改造雩泉,并修建雩泉亭;第二项是筑堤引水,壅建淇水入城。
那个年代百姓衣食无着,不能养活的孩子就弃之沟野,苏轼见了就收养。他在《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中写到:“洒泪寻城拾弃孩。”苏轼还动员老百姓收养这些孩子,并拨出粮食分给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家,就这样救活的弃孩有数千人。
苏轼在密州任上,正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苏轼看到老百姓生活艰难,提出“因法以便民”,尽量减小新法实施中给老百姓带来的压力。为根除盗贼四起的现象,苏轼严厉打击、惩治首恶,维护治安。
三 豪放词风在密州发轫,激荡文坛,余韵犹在
苏轼才华横溢,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在诗、词、文、赋诸方面皆有建树。其诗与黄庭坚齐名,世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世称苏辛;文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驾,同属“唐宋八大家”。而词这种文学体裁,兴起于晚唐,风行于五代。到北宋初年,内容还是多写儿女私情,离愁别绪。苏轼很早就开始了词曲写作,但在来密州前,尚没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为人称道。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在密州得知辽威逼宋朝割地七百里的消息后,拍案而起,率众打猎,写下了铿锵有力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和《祭常山回小猎》诗。在词和诗中,苏轼分别自比汉时魏尚与晋时谢艾,盼望朝廷能重用自己,拉弓上箭,报国安边。以下为《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时的苏轼,年届四十。当时骑马打猎被认为是青年人的事,所以自认“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擎着苍鹰,戴着棉帽穿着皮衣,像将军带领士兵冲下山岗,这是何等的气势啊!城里的百姓都出来观阵,像是看当年孙权射虎那样。酒喝到尽兴,胆子也壮了,正适合开弓放箭。鬓角有点白发,又有什么妨碍?不知朝廷哪一天能派像冯唐那样的使臣,带着皇帝的节信来起用我。那时我会拉开彩绘的强弓,像满月,朝向西北,射掉天狼星——西北入侵的敌人。
这首《密州出猎》,堪称苏轼第一首成熟而完整的豪放词,其中塑造的豪迈激昂、报效疆场的志士形象,也属词史上首次出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后世评论家对东坡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诗文作家更多受其影响。清人赵翼称赞他“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另外一层,苏轼还提倡“以诗为词”、“诗词合流”,现录《祭常山回小猎》诗为佐证: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 ,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一诗一词,内容相近,体裁不同,相互配合,共同奏响了豪放之歌。
四 提倡金石书画,弘扬密州文化
密州曾是古琅琊郡的中心地区,乃中国书法史上的圣地。苏轼到密州后,从民间访得琅琊秦碑,甚是珍重,专门请人摩勒上石,置之超然台上,并为此作记,由此可见苏轼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琅琊秦篆的神髓,便是备四时之气,真力弥漫,茂密苍浑,这与苏轼书法的风韵特点实有共同之处。他所修建的超然台其实就是密州最大的碑林,为后来的书法爱好者提供楷模,目前尚能查看的拓片还存176幅。
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善用浓墨肥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其代表作是《东武集》。黄庭坚云:“本朝善书法者,自当推(苏)为第一。”苏轼绘画,师从文同,喜画墨竹。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又善作枯木怪石,重视神似,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竹石图》。
苏轼喜爱文物,对密州金石学者产生了更大影响。这种“好古”的热情与本地实事求是的学风结合起来,使密州金石之学蔚为大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当时全国的最高水平。较苏轼稍后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编写的《金石录》就是例证。赵明诚是密州人,对苏轼十分钦佩,对他的书迹也非常珍爱。到了清代,密州金石学更是繁荣。
五 崇尚教化,尊重人才,品格高雅
北宋时期,各州都设有州学,负责培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才。密州州学里的几位教授都是饱学之士,如章传、陈开、赵杲卿等,苏轼与他们交情甚笃,经常在一起吟咏唱和,对遇到的困难尽力帮助解决。每逢初一、十五,贤达书生几十人相聚超然台上,吟诗诵词,作赋著文。密州民众重视教育,崇尚学业,蔚然成风。其弟苏辙深有感触地说:“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
苏轼知密州两年,勤政之余,还多次登临境内的卢山、常山、九仙山等,亲自主持设计,为这片热土增加了许多人文景观:熙宁八年五月,修常山庙;夏秋,筑扶淇新堤;年底,葺北台(超然台)。九年三月,建快哉亭;六月,作山堂;秋,构盖公堂。而且每兴一处,他都有感而发,饱蘸激情,留下了许多壮丽的篇章,至今广为传诵。
不止于此,更可贵的是苏轼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为官清廉,不贪财货;风流倜傥,倾倒士林。这些优秀品质和脱俗风格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继任者留下的“仰苏堂”长久悬挂在历代大堂上。
往事越千年,超然台上站。回忆苏轼不平凡的一生,令人感慨万千。现代诗人臧克家(诸城籍)生前曾写过一篇缅怀苏轼的文章,题目叫做《仰望苏东坡》,读罢令人震撼。写成本文,却觉非“仰望”二字不足以表达后人的敬佩之情!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计划项目成果,编号:S07WZ64。
参考文献:
[1] 游国恩、王起:《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 沈舟、安振兴:《文艺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 张清吉:《古郡风流》,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4] 栾凤恭、李敦景:《苏东坡的密州岁月》,南海出版公司,1995年版。
[5] 李增坡、邹金祥:《超然文丛》,西泠印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徐培富,男,1958—,山东诸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高职学院管理,工作单位: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初广永,男,1971—,山东诸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潍坊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