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春江花月夜》的主旨历来被认为是“爱情”、“离愁”或“宇宙意识”、“生命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的解读,揭示《春江花月夜》的主旨,即表现漂泊者的生命激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因此,漂泊的感悟才是贯穿《春江花月夜》全诗的主线。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漂泊 主旨 主线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春江花月夜》主旨的困惑与解读误区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公认的杰作,关于它的研究文章很多,笔者在阅读时发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自1980年以后的文章,论者在分析该诗主旨时,无论持何倾向,往往都以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为参照或为起点,鲜有不提及此文者。闻一多说:《春江花月夜》“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此番言论非常精辟,把我们带到一个哲学的高度。然而,人们对他的意思也有误解,他提到此诗是为了展现宫体诗演变的轨迹,之所以强调诗中“迥绝的宇宙意识”,是因为这种宇宙意识使该诗彻底摆脱了宫体诗的病态,叩响了通往“盛唐气象”的大门。因此,《宫体诗的自赎》里的这段话不应作为对主旨的完整解读。把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诗史地位的评析当作对它主题的分析,这正是解读其主旨的误区之一。
《春江花月夜》意象化的表现手法和作品意境呈现出的多层次的意义结构,使诗歌主旨表现出特有的朦胧性和多义性。对于其主旨为何,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倾向:其一,试图从哲学层面揭示主题,认为作品主要表现主体强烈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其二,倾向于从情感层面解题,认为作品旨在表现离愁、爱情或孤独感;其三,从社会政治角度解题,认为该诗表现了初唐时期的时代精神,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述,“它上与魏晋时代人命如草的沉重哀歌,下与杜甫式的饱经苦难的现实悲痛,都决然不同”,它显示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感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
事实上,上述三种倾向并没有超出闻一多分析该诗时开拓的路径,然而闻一多的分析是在追寻《春江花月夜》的诗史意义,并非解读它的主题,这三种解读都可以揭示作品内容的某一方面,却难以圆融地解释作品各部分的关系。《春江花月夜》共三十六句,首八句描写春江花月夜之美景,次八句抒发了关于江月与人生、“无限”与“有限”的哲思,以下二十句倾诉游子与“离人”的相思。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在时间上、空间上、意义内涵方面都有巨大的跳跃性。因此,如何解释各部分的关系,如何解读各部分之间的意义“断层”、解读跳跃的意象之间的意义“留白”,成为各种分歧的焦点。“孤独感”或“爱情说”、“离愁说”难以完美地解释诗人在第一部分描写自然景观时表现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第二部分的情感向度,闻一多也认为“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也没有悲伤”,可见“愁”不能成为贯穿全篇的线索。“宇宙意识说”、“生命意识说”或“时代精神说”可以揭示诗歌表现的某种深层镜像,但这些概念又过于普泛和抽象,难以贴切地揭示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
综观全篇,《春江花月夜》并不是自由联想式的月光奏鸣曲,不是单纯抒写情、景、理的某一方面,也并非三者的糅合,而是暗含叙事的线索,表现漂泊者寻觅、探究和回归的情感历程,隐约讲述了主人公对外面世界的神往和离家、漂泊、思归的故事,当我们以一个漂泊者的视角和感受来体味,才能真正走进诗人丰富细腻的内心。该诗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所表现的漂泊者一夜赏月的情感历程,与人在生命旅程中向外探索和向内追寻的精神求索过程暗合,形成异质同构,因此,这种美才能给人一种深刻的顿悟和强烈的震撼。
二 漂泊者之歌——细解《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一部分景物描写通常被解作“破题”。沈德潜说“题中五字安放自然”(《唐识别裁》),虽称“自然”,而“安放”二字,终究让人理解为“作秀”或拼合,这样解释破坏了诗歌那种浑然天成的整体感。从作品的内在线索分析,作者之所以在第一部分描写众类纷呈宁静壮美的自然,是因为自然能让人感受世界的丰富和无限,而对无限世界的向往正是漂泊的起点和最初的动机。
漂泊使人由家走向广大的世界,这一部分正是表现旅者看见春江潮水奔向无边大海,感受到了世界的无限,仿佛生命之流与江潮融合了,他的理想与期盼像海上的明月一样与潮水升起,壮阔而豪迈。明亮的月光洒遍千万里的江面,动荡的江流绕着繁花盛开的郊野奔腾流淌。月光使一切都如透明,花丛像雪珠一般闪烁着,心灵于是变得纯洁而安静。面对春江花月夜,主人公感受到漂泊的壮阔与美丽。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这一部分表现长途漂泊的旅人想要在广大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于是在壮美中感到了孤独。孤独感在这一部分展开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个体面向宇宙时在空间上感到的孤独,这种情感自然地投射到了“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夜景中。第二个层次是在时间上感到了个体生命的短暂。然而作者一路的见闻也让他洞彻了,这孤独不是他一个人的孤独。当旅者面向江月扣问:这漂泊是从第一个江边望月的人,从月光照耀下的第一个人开始的吗?这时他顿悟了:也许漂泊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每个人都是生命的旅者,都曾经是精神的漂泊者。叔本华说:“我们的生存就像运行不止的游星,游星如果停止运行便立刻坠落在太空之中。”然而,张若虚并没有像叔本华那样走向悲观与虚无,或许是自然的启示,抑或出自深植于中国文化中的恬静圆融的智慧,张若虚比叔本华更透彻地领悟了人生漂泊的真义,犹如眼前的江流,动荡却蕴育着生活的热情,如高天明月,孤独而亮丽,生命在漂流中鲜花般开放,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代代相沿,如月亮缺而复圆。
第三个层次是面向现世人生所感到的情感孤独。如果说上一个层次写游子悟见了人生孤独漂泊的共相,这一层次则写他试图寻找温暖其孤独旅途的精神家园。游子到广大的世界去寻梦,梦却常常将他带回家,魂牵梦绕,很矛盾,也很真实。长江送流水,江月如有待,游子与伟大的自然再一次强烈共鸣,他感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无根的漂泊,就像白云一样轻飘,却无所归依,只有家中像明月一样守望着他的爱人,才是他精神的家园。青枫浦上送别的身影,时常在记忆中闪现。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孤独感唤醒了由于离家远行而藏在内心深处的爱恋,这一段描写游子和家人之间的相思,通常被解作“离愁”。本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张若虚构建的新的意义系统中,它依然表现了主人公站在漂泊者的独特视角,抒发纯真的爱与愁,思考爱情对于漂泊人生的意义。妆镜台边玲珑望月的爱人,揉碎在捣衣砧上、珠帘卷不去的相思,温暖和照亮了游子漫长的旅途,然而鸿雁不达,“相望”却不能“相闻”,无限离恨只能寄托于月光的空明。就在这虚空的想象中,爱情的纯真却得到证明。纯洁的爱让离愁很美,也让孤独旅途的意义得到升华。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一段显然抒写了归心似箭的情怀,但“归心”并非对漂泊意义的否定,而是由漂泊的感受上升到对人生整体意义的寻求。“落花”、“流春”寄托了行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里描写游子感受到了爱人穿越时空的期待和他们生命的共同流逝。他们做了同样的梦,梦中落英缤纷,梦醒时,春已过半,月将西斜,江水依然奔流不息。从自然生命的消歇中,漂泊者感到了人生匆匆,然而人毕竟不是江水只能单调地流淌,人生是丰富的,完美的人生不能没有爱,因此他想从奔跑的现实中回身,当斜月隐于江雾,游子已经启程,然而“月满江树”到底寄托了怎样的感情,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诗人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是让读者在美丽的夜景中去感受,在漂泊与回归的旅程中,生命与爱情展开了美丽的画卷。
综上所述,《春江花月夜》题旨的情感层面和哲理层面都是围绕着主人公漂泊的旅程展开的。从情感层面看,诗的开始表现个体面向广大世界时,面对千姿百态、寥廓无际的壮丽自然,内心的惊叹、静穆和欣赏,然而时空的无涯也让长途漂泊的旅人感到了个体的孤独,第二部分就是这种孤独感的展开,第三部分抒写由孤独感唤醒的纯洁的爱情、相思以及离愁、归心。从哲理层面看,诗的首八句是对人生漂泊的礼赞,次八句是对人世漂泊的普遍意义的追寻,以后二十句是漂泊者对故园与爱人的精神回望,诗的主题也由漂泊与孤独的哲思上升到对爱与人生整体意义的追寻。因此,漂泊的感悟才是贯穿《春江花月夜》的主线。
三 《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分析
《春江花月夜》的最奇妙之处在于意象的运用。对主题的解读不同,意象的分析也会有差异。
春、江、花、月、夜,在诗人笔下“环转交错,各自生趣。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夜”作为背景,使人安静、沉思,为梦想插上翅膀,使一切都变得纯净、朦胧,天人之间的界限也消失了。“春”、“花”意象,从时间的视角透视漂泊的表象,是生命“漂泊感”的呈现,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到“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写春江潮涨、花林似霰,却来去匆匆,这时间之流中匆匆绽放的华姿就是生命的姿态。“江”、“月”的组合在诗中实现了无比丰富的意蕴和美感,它融现实与梦幻、实体与象征为一体,构成了具体可感、寥廓深邃的诗美境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让人感悟了宇宙时空的永恒无涯,人类生命之流的奔腾不息;海上生明月,江流千万里,江月如有待,长江送流水,这生动的景观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漂泊的亮丽、壮美、豪迈与孤独。“月光”意象在诗中出现最多,它是静夜中的精灵,与万物共舞,使一切有了光彩,变得柔和:在“江月年年只相似”中它是永恒(时间),在“何处春江无月明”中它是无限(空间),在“海上明月共潮生”“何处相思明月楼”中它是漂泊者寻觅的梦,在“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中它是纯洁的爱,在“可怜楼上月徘徊”“落月摇情满江树”中它是五味的愁。“月”在诗境中几乎无所不在。
张若虚运用“春、花、江、月、夜”构建了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完美组合,其意蕴又构成了哲理、情感与美感的完美组合,“春、江、花、月、夜”与游子、离人的形象,构筑了“天、地、人”的奇美景观,通过月夜漂泊者的视角,展示了人与世界无穷丰富的意义。天与地,水与月,人与花,有限与无限,升与沉,开与落,爱与痛,欣喜与忧伤,在静夜中,这一切的界线都消融了,交织在一起,只有美与和谐,让心灵澄澈而又振作,壮大而又柔婉,静穆而又热烈,似梦境又是真实。
参考文献:
[1] 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 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 程千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
[4] 王文生:《从〈春江花月夜〉的解读论中西美学》,《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5] 孙绍振:《从〈春江花月夜〉看意境之美》,《名作欣赏》,2010年第22期。
作者简介:李晓丹,女,1969—,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与传播学,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漂泊 主旨 主线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春江花月夜》主旨的困惑与解读误区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公认的杰作,关于它的研究文章很多,笔者在阅读时发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自1980年以后的文章,论者在分析该诗主旨时,无论持何倾向,往往都以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为参照或为起点,鲜有不提及此文者。闻一多说:《春江花月夜》“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此番言论非常精辟,把我们带到一个哲学的高度。然而,人们对他的意思也有误解,他提到此诗是为了展现宫体诗演变的轨迹,之所以强调诗中“迥绝的宇宙意识”,是因为这种宇宙意识使该诗彻底摆脱了宫体诗的病态,叩响了通往“盛唐气象”的大门。因此,《宫体诗的自赎》里的这段话不应作为对主旨的完整解读。把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诗史地位的评析当作对它主题的分析,这正是解读其主旨的误区之一。
《春江花月夜》意象化的表现手法和作品意境呈现出的多层次的意义结构,使诗歌主旨表现出特有的朦胧性和多义性。对于其主旨为何,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倾向:其一,试图从哲学层面揭示主题,认为作品主要表现主体强烈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其二,倾向于从情感层面解题,认为作品旨在表现离愁、爱情或孤独感;其三,从社会政治角度解题,认为该诗表现了初唐时期的时代精神,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述,“它上与魏晋时代人命如草的沉重哀歌,下与杜甫式的饱经苦难的现实悲痛,都决然不同”,它显示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感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
事实上,上述三种倾向并没有超出闻一多分析该诗时开拓的路径,然而闻一多的分析是在追寻《春江花月夜》的诗史意义,并非解读它的主题,这三种解读都可以揭示作品内容的某一方面,却难以圆融地解释作品各部分的关系。《春江花月夜》共三十六句,首八句描写春江花月夜之美景,次八句抒发了关于江月与人生、“无限”与“有限”的哲思,以下二十句倾诉游子与“离人”的相思。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在时间上、空间上、意义内涵方面都有巨大的跳跃性。因此,如何解释各部分的关系,如何解读各部分之间的意义“断层”、解读跳跃的意象之间的意义“留白”,成为各种分歧的焦点。“孤独感”或“爱情说”、“离愁说”难以完美地解释诗人在第一部分描写自然景观时表现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第二部分的情感向度,闻一多也认为“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也没有悲伤”,可见“愁”不能成为贯穿全篇的线索。“宇宙意识说”、“生命意识说”或“时代精神说”可以揭示诗歌表现的某种深层镜像,但这些概念又过于普泛和抽象,难以贴切地揭示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
综观全篇,《春江花月夜》并不是自由联想式的月光奏鸣曲,不是单纯抒写情、景、理的某一方面,也并非三者的糅合,而是暗含叙事的线索,表现漂泊者寻觅、探究和回归的情感历程,隐约讲述了主人公对外面世界的神往和离家、漂泊、思归的故事,当我们以一个漂泊者的视角和感受来体味,才能真正走进诗人丰富细腻的内心。该诗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所表现的漂泊者一夜赏月的情感历程,与人在生命旅程中向外探索和向内追寻的精神求索过程暗合,形成异质同构,因此,这种美才能给人一种深刻的顿悟和强烈的震撼。
二 漂泊者之歌——细解《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一部分景物描写通常被解作“破题”。沈德潜说“题中五字安放自然”(《唐识别裁》),虽称“自然”,而“安放”二字,终究让人理解为“作秀”或拼合,这样解释破坏了诗歌那种浑然天成的整体感。从作品的内在线索分析,作者之所以在第一部分描写众类纷呈宁静壮美的自然,是因为自然能让人感受世界的丰富和无限,而对无限世界的向往正是漂泊的起点和最初的动机。
漂泊使人由家走向广大的世界,这一部分正是表现旅者看见春江潮水奔向无边大海,感受到了世界的无限,仿佛生命之流与江潮融合了,他的理想与期盼像海上的明月一样与潮水升起,壮阔而豪迈。明亮的月光洒遍千万里的江面,动荡的江流绕着繁花盛开的郊野奔腾流淌。月光使一切都如透明,花丛像雪珠一般闪烁着,心灵于是变得纯洁而安静。面对春江花月夜,主人公感受到漂泊的壮阔与美丽。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这一部分表现长途漂泊的旅人想要在广大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于是在壮美中感到了孤独。孤独感在这一部分展开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个体面向宇宙时在空间上感到的孤独,这种情感自然地投射到了“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夜景中。第二个层次是在时间上感到了个体生命的短暂。然而作者一路的见闻也让他洞彻了,这孤独不是他一个人的孤独。当旅者面向江月扣问:这漂泊是从第一个江边望月的人,从月光照耀下的第一个人开始的吗?这时他顿悟了:也许漂泊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每个人都是生命的旅者,都曾经是精神的漂泊者。叔本华说:“我们的生存就像运行不止的游星,游星如果停止运行便立刻坠落在太空之中。”然而,张若虚并没有像叔本华那样走向悲观与虚无,或许是自然的启示,抑或出自深植于中国文化中的恬静圆融的智慧,张若虚比叔本华更透彻地领悟了人生漂泊的真义,犹如眼前的江流,动荡却蕴育着生活的热情,如高天明月,孤独而亮丽,生命在漂流中鲜花般开放,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代代相沿,如月亮缺而复圆。
第三个层次是面向现世人生所感到的情感孤独。如果说上一个层次写游子悟见了人生孤独漂泊的共相,这一层次则写他试图寻找温暖其孤独旅途的精神家园。游子到广大的世界去寻梦,梦却常常将他带回家,魂牵梦绕,很矛盾,也很真实。长江送流水,江月如有待,游子与伟大的自然再一次强烈共鸣,他感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无根的漂泊,就像白云一样轻飘,却无所归依,只有家中像明月一样守望着他的爱人,才是他精神的家园。青枫浦上送别的身影,时常在记忆中闪现。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孤独感唤醒了由于离家远行而藏在内心深处的爱恋,这一段描写游子和家人之间的相思,通常被解作“离愁”。本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张若虚构建的新的意义系统中,它依然表现了主人公站在漂泊者的独特视角,抒发纯真的爱与愁,思考爱情对于漂泊人生的意义。妆镜台边玲珑望月的爱人,揉碎在捣衣砧上、珠帘卷不去的相思,温暖和照亮了游子漫长的旅途,然而鸿雁不达,“相望”却不能“相闻”,无限离恨只能寄托于月光的空明。就在这虚空的想象中,爱情的纯真却得到证明。纯洁的爱让离愁很美,也让孤独旅途的意义得到升华。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一段显然抒写了归心似箭的情怀,但“归心”并非对漂泊意义的否定,而是由漂泊的感受上升到对人生整体意义的寻求。“落花”、“流春”寄托了行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里描写游子感受到了爱人穿越时空的期待和他们生命的共同流逝。他们做了同样的梦,梦中落英缤纷,梦醒时,春已过半,月将西斜,江水依然奔流不息。从自然生命的消歇中,漂泊者感到了人生匆匆,然而人毕竟不是江水只能单调地流淌,人生是丰富的,完美的人生不能没有爱,因此他想从奔跑的现实中回身,当斜月隐于江雾,游子已经启程,然而“月满江树”到底寄托了怎样的感情,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诗人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是让读者在美丽的夜景中去感受,在漂泊与回归的旅程中,生命与爱情展开了美丽的画卷。
综上所述,《春江花月夜》题旨的情感层面和哲理层面都是围绕着主人公漂泊的旅程展开的。从情感层面看,诗的开始表现个体面向广大世界时,面对千姿百态、寥廓无际的壮丽自然,内心的惊叹、静穆和欣赏,然而时空的无涯也让长途漂泊的旅人感到了个体的孤独,第二部分就是这种孤独感的展开,第三部分抒写由孤独感唤醒的纯洁的爱情、相思以及离愁、归心。从哲理层面看,诗的首八句是对人生漂泊的礼赞,次八句是对人世漂泊的普遍意义的追寻,以后二十句是漂泊者对故园与爱人的精神回望,诗的主题也由漂泊与孤独的哲思上升到对爱与人生整体意义的追寻。因此,漂泊的感悟才是贯穿《春江花月夜》的主线。
三 《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分析
《春江花月夜》的最奇妙之处在于意象的运用。对主题的解读不同,意象的分析也会有差异。
春、江、花、月、夜,在诗人笔下“环转交错,各自生趣。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夜”作为背景,使人安静、沉思,为梦想插上翅膀,使一切都变得纯净、朦胧,天人之间的界限也消失了。“春”、“花”意象,从时间的视角透视漂泊的表象,是生命“漂泊感”的呈现,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到“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写春江潮涨、花林似霰,却来去匆匆,这时间之流中匆匆绽放的华姿就是生命的姿态。“江”、“月”的组合在诗中实现了无比丰富的意蕴和美感,它融现实与梦幻、实体与象征为一体,构成了具体可感、寥廓深邃的诗美境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让人感悟了宇宙时空的永恒无涯,人类生命之流的奔腾不息;海上生明月,江流千万里,江月如有待,长江送流水,这生动的景观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漂泊的亮丽、壮美、豪迈与孤独。“月光”意象在诗中出现最多,它是静夜中的精灵,与万物共舞,使一切有了光彩,变得柔和:在“江月年年只相似”中它是永恒(时间),在“何处春江无月明”中它是无限(空间),在“海上明月共潮生”“何处相思明月楼”中它是漂泊者寻觅的梦,在“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中它是纯洁的爱,在“可怜楼上月徘徊”“落月摇情满江树”中它是五味的愁。“月”在诗境中几乎无所不在。
张若虚运用“春、花、江、月、夜”构建了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完美组合,其意蕴又构成了哲理、情感与美感的完美组合,“春、江、花、月、夜”与游子、离人的形象,构筑了“天、地、人”的奇美景观,通过月夜漂泊者的视角,展示了人与世界无穷丰富的意义。天与地,水与月,人与花,有限与无限,升与沉,开与落,爱与痛,欣喜与忧伤,在静夜中,这一切的界线都消融了,交织在一起,只有美与和谐,让心灵澄澈而又振作,壮大而又柔婉,静穆而又热烈,似梦境又是真实。
参考文献:
[1] 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 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 程千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
[4] 王文生:《从〈春江花月夜〉的解读论中西美学》,《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5] 孙绍振:《从〈春江花月夜〉看意境之美》,《名作欣赏》,2010年第22期。
作者简介:李晓丹,女,1969—,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与传播学,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