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极本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2013年也必定是超极本的时代。那么,你还记得英特尔最早对超极本制定的规范标准吗?没错,就是最厚处不得超过18mm/21mm(14英寸以下/14英寸或以上)、搭载17W的超低电压处理器、通过内置SSD实现高速响应功能,以及超过5小时的续航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超极本的尺寸越变越丰富,性能越来越强,价格也越来越低,这些本应是值得我们庆幸的改变。但是,随着超极本日趋亲民化,续航时间这个“硬”性指标却越来越“软”,特别是在主流价位的超极本阵营,真正拥有超过5小时续航能力的产品似乎越来越少。
超极本≠长效续航
最早的超极本都把苹果MacBook Air视为标杆,无论做工还是规格都与Air看齐,于是我们看到的都是以极致纤薄为目标的高端产品。为了解决纤薄和续航的矛盾,这类产品都采用了聚合物锂电池(形状可根据机身内部空间任意压缩),从而实现了最低5小时的续航能力(图1~2 )。
随后,14英寸~15.6英寸的大号超极本出现了,武装高性能独立显卡的新品也爆发了,3499元起的平民超极本也出炉了。可是你想没想过,超极本是如何获得上述新特性的?更大的屏幕让超极本变得更厚更沉(不少15.6英寸超极本甚至达到了2.4kg,只剩下厚度上的优势了),独立显卡进一步加剧了上述趋势,而不断下调的价格则是让超极本越过“底线”的致命因素。
因此,即便现在的超极本仍在遵循18mm/21mm的厚度、17W处理器和必须内置SSD硬盘等指标,但5小时起步的续航时间却被很多超极本新品所舍弃。于是,在传统笔记本身上常见的可拆卸式锂电池逐渐在超极本上蔓延(图3),这种16650圆柱电池或角形结构的电池注定无法容纳太大的电量。
续航缘何成劣势
以神舟最新推出的飞天UN47D1超极本为例,虽然配置极高(i7-3517U+GT645M独显),但却仅仅搭配了38Wh(2600mAh)锂电池(图4),4小时基本就是上限了。类似飞天UN47D1这种在续航时间上“缩水”的超极本还有很多,而14英寸以上且配备独立显卡的产品就是这个问题的重灾区。
没办法,为了在21mm的厚度内塞进高性能独显且解决散热难题,只有压缩电池容量这个看似不痛不痒的参数指标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实用性大不如前的光驱却依旧霸占着这类超极本内部那可贵的空间……因为一个内置光驱的成本远远低于改变机身结构和塞进更大容量聚合物锂电池的价格。所以,“高性能独显+内置光驱”始终是厂商们宣传的重点,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超高性能+持久续航”,如果能将光驱的空间留给电池,相信续航时间将不再是14英寸以上游戏超极本的难题。
可见,英特尔曾经三令五申的“5小时续航时间”并未得到应有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在游戏超极本阵营中更容易被妥协。游戏超极本的纤薄、性能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需要的是游戏之余还能充分保证长途外出时的工作需求,在关注超极本是否武装XX独显之余,还是再考察一下续航能力方面的指标吧。
续航能力的关键指标
问题来了,厂商在宣传超极本时对续航时间的描述总是含糊其辞,多为“3~5小时”,我们都知道这个参数存在水分,但又该如何判断某款产品的续航能力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留意电池容量信息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决定超极本真正续航时间的并非我们常看到的mAh(毫安时)这个单位,而是Wh(瓦时),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Wh=mAh×V÷1000”。根据表中的举例,虽然A电池的容量看似远远小于B电池,但最终换算出来的瓦时却远高于后者,理论上可以为超极本提供更持久的续航时间。因此,我们挑选超极本时,在配置和价格相似的情况下可优先挑选Wh单位更大的超极本。
超极本节能技巧
超极本都采用了17W的超低电压处理器,大家的理论续航时间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因此对搭配大屏幕和额外独立显卡的机型而言,有时即便配备了更大容量的锂电池,续航时间依旧比不过小屏幕的集显超极本。不过没关系,通过简单的节能技巧,我们还是能让大屏幕独显超极本体验到更大容量电池所带来的好处。
1. 一定要手动修改屏幕亮度,室内环境始终保持在50%左右足矣。要知道,屏幕最亮和最暗之间的功耗相差可达2W~3W呢;
2. 在不玩《战地3》级别的大型3D游戏时,请在NVIDIA控制面板的设置中,手动将集成显卡设置在全局模式下(强制集显工作);
3. 尽量使用有线上网,必须使用Wi-Fi上网时记得关闭蓝牙功能(很多超极本默认蓝牙和Wi-Fi是一起启动的);
4. 尽量使用耳机或外置的有源音箱取代超极本内置的扬声器,喇叭的耗电量不容小视。
总之,有些超极本在追求更强、更值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牺牲续航时间的不好的趋势,这种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毕竟超极本的主要定位就是便于用户长途跋涉时的“持续作战能力”,没有了续航时间的支撑,一切都是空谈。
健圣有话说
随着超极本取代传统本进程的加快,更高配置+更低价格的组合即将风靡。我们都知道想在超极本那纤薄身材中容下独立显卡甚至光驱模块很辛苦,但也希望笔记本厂商不要以牺牲超极本最大优势之一的续航能力为代价。
看着超极本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便宜,我们也不奢望什么“全天候续航”,就请大家严格按照英特尔最初对超极本制定的规范执行即可。5小时真的有那么难吗?没有足够的续航能力,整天背着电源适配器找插座,再纤薄的超极本又有什么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超极本的尺寸越变越丰富,性能越来越强,价格也越来越低,这些本应是值得我们庆幸的改变。但是,随着超极本日趋亲民化,续航时间这个“硬”性指标却越来越“软”,特别是在主流价位的超极本阵营,真正拥有超过5小时续航能力的产品似乎越来越少。
超极本≠长效续航
最早的超极本都把苹果MacBook Air视为标杆,无论做工还是规格都与Air看齐,于是我们看到的都是以极致纤薄为目标的高端产品。为了解决纤薄和续航的矛盾,这类产品都采用了聚合物锂电池(形状可根据机身内部空间任意压缩),从而实现了最低5小时的续航能力(图1~2 )。
随后,14英寸~15.6英寸的大号超极本出现了,武装高性能独立显卡的新品也爆发了,3499元起的平民超极本也出炉了。可是你想没想过,超极本是如何获得上述新特性的?更大的屏幕让超极本变得更厚更沉(不少15.6英寸超极本甚至达到了2.4kg,只剩下厚度上的优势了),独立显卡进一步加剧了上述趋势,而不断下调的价格则是让超极本越过“底线”的致命因素。
因此,即便现在的超极本仍在遵循18mm/21mm的厚度、17W处理器和必须内置SSD硬盘等指标,但5小时起步的续航时间却被很多超极本新品所舍弃。于是,在传统笔记本身上常见的可拆卸式锂电池逐渐在超极本上蔓延(图3),这种16650圆柱电池或角形结构的电池注定无法容纳太大的电量。
续航缘何成劣势
以神舟最新推出的飞天UN47D1超极本为例,虽然配置极高(i7-3517U+GT645M独显),但却仅仅搭配了38Wh(2600mAh)锂电池(图4),4小时基本就是上限了。类似飞天UN47D1这种在续航时间上“缩水”的超极本还有很多,而14英寸以上且配备独立显卡的产品就是这个问题的重灾区。
没办法,为了在21mm的厚度内塞进高性能独显且解决散热难题,只有压缩电池容量这个看似不痛不痒的参数指标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实用性大不如前的光驱却依旧霸占着这类超极本内部那可贵的空间……因为一个内置光驱的成本远远低于改变机身结构和塞进更大容量聚合物锂电池的价格。所以,“高性能独显+内置光驱”始终是厂商们宣传的重点,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超高性能+持久续航”,如果能将光驱的空间留给电池,相信续航时间将不再是14英寸以上游戏超极本的难题。
可见,英特尔曾经三令五申的“5小时续航时间”并未得到应有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在游戏超极本阵营中更容易被妥协。游戏超极本的纤薄、性能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需要的是游戏之余还能充分保证长途外出时的工作需求,在关注超极本是否武装XX独显之余,还是再考察一下续航能力方面的指标吧。
续航能力的关键指标
问题来了,厂商在宣传超极本时对续航时间的描述总是含糊其辞,多为“3~5小时”,我们都知道这个参数存在水分,但又该如何判断某款产品的续航能力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留意电池容量信息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决定超极本真正续航时间的并非我们常看到的mAh(毫安时)这个单位,而是Wh(瓦时),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Wh=mAh×V÷1000”。根据表中的举例,虽然A电池的容量看似远远小于B电池,但最终换算出来的瓦时却远高于后者,理论上可以为超极本提供更持久的续航时间。因此,我们挑选超极本时,在配置和价格相似的情况下可优先挑选Wh单位更大的超极本。
超极本节能技巧
超极本都采用了17W的超低电压处理器,大家的理论续航时间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因此对搭配大屏幕和额外独立显卡的机型而言,有时即便配备了更大容量的锂电池,续航时间依旧比不过小屏幕的集显超极本。不过没关系,通过简单的节能技巧,我们还是能让大屏幕独显超极本体验到更大容量电池所带来的好处。
1. 一定要手动修改屏幕亮度,室内环境始终保持在50%左右足矣。要知道,屏幕最亮和最暗之间的功耗相差可达2W~3W呢;
2. 在不玩《战地3》级别的大型3D游戏时,请在NVIDIA控制面板的设置中,手动将集成显卡设置在全局模式下(强制集显工作);
3. 尽量使用有线上网,必须使用Wi-Fi上网时记得关闭蓝牙功能(很多超极本默认蓝牙和Wi-Fi是一起启动的);
4. 尽量使用耳机或外置的有源音箱取代超极本内置的扬声器,喇叭的耗电量不容小视。
总之,有些超极本在追求更强、更值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牺牲续航时间的不好的趋势,这种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毕竟超极本的主要定位就是便于用户长途跋涉时的“持续作战能力”,没有了续航时间的支撑,一切都是空谈。
健圣有话说
随着超极本取代传统本进程的加快,更高配置+更低价格的组合即将风靡。我们都知道想在超极本那纤薄身材中容下独立显卡甚至光驱模块很辛苦,但也希望笔记本厂商不要以牺牲超极本最大优势之一的续航能力为代价。
看着超极本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便宜,我们也不奢望什么“全天候续航”,就请大家严格按照英特尔最初对超极本制定的规范执行即可。5小时真的有那么难吗?没有足够的续航能力,整天背着电源适配器找插座,再纤薄的超极本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