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发改委提出: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而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艺术专业教学中钢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本人就钢琴教学如何适应职业院校发展,培养合格艺术人才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研究
钢琴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在传授钢琴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呢?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顺应社会需求,培养特殊的音乐人才
在我国的各类院校中都有钢琴专业的教学,但是培养目标却不尽相同,比如高师院校对音乐人才的要求侧重于教书育人,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讲学,领导学生演出;艺术类院校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演奏与表演技能,目的是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音乐人才;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以美育人,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为国家、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注重基础练习,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由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生源素质较弱,在基本功方面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相比也不扎实,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否则其它深层次教学 都无法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基础练习是整个钢琴技能得到提高的根本前提,我们要本着“练习是基础,方法是根基”的原则加强钢琴音节、三度、六度、八度以及和铉、琶音的训练,将这些构成钢琴曲的每一个零件都准备好,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弹奏效果。实际上,对于钢琴弹奏来说,手指的灵活、有力、力度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先天就具有这些条件的人很少,只有通过后天训练才能实现。所以,在学生学琴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对手指的各个方面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与锻炼,只有具有坚实的硬件设施,才能顺利克服练琴之路上的各种困难,达到深层次的发展;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高职院校学习音乐的学生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在基本练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比如,有的学生坐姿不正确、手型不对、手臂的施重部位不准确、不能正确踩踏板等,此时,我们要告知学生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一、记住每首乐曲的调号标记;第二、注意每一个节拍和节奏的准确性;第三、指法要正确;第四、注意乐句的划分,也就是像朗读文章一样,注意乐句之间的标点符号;第五、在练琴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乐句的走向问题,比如,呼吸、上行、下行等等。只有按照这五点认真训练,学生就有可能获得扎实、可靠的钢琴基础。
三、训练学生技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视奏能力
所谓视奏能力,就是将乐谱符号转化为演奏动作的行为,包括对键盘位置的熟悉程度、将乐谱向键盘转化的速度、对乐曲风格的熟悉,这是一种钢琴学习者将来应用最为广泛的能力。首先,提高视奏能力可以极大的提高钢琴练习效率,丰富曲目含量;其次,视奏能力的速度决定了学生对于演奏曲目能否胜任。这一训练过程就是让学生通过对乐谱反复凝视,熟悉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旋律形态、音型、声形、演奏记号和表现术语等要素,进一步提高视奏能力和演奏水平。这不仅帮助学生打好学琴的基础,还培养了他们在短时间内熟悉各种乐器的能力,为拓展音乐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的钢琴教学不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倾向。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研读乐谱,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良好习惯,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更容易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巩固了学生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类学科的有机融合。
3、培养学生钢琴伴奏能力
钢琴伴奏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仅能给乐器、舞蹈以及声乐等艺术形式伴奏,还有助于学生增加学生将来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几率。从现在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来看,学生在增强自身伴奏能力之后有可能胜任的职位有:儿童歌曲的演唱伴奏、企事业单位额文艺汇演歌曲伴奏、艺术培训学校钢琴伴奏、酒吧或餐厅的钢琴演出等,由此可见,钢琴伴奏技能具有极强的广泛性与应用性,高职院校应该将钢琴伴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技能。
总之,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深入推广,教育形式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创新性教学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勇于革新,大胆创新,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绍文.高职高专钢琴教学策略探析[J].音乐探索,2009,1
[2]梁刚.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创新思维[J].音乐生活,2009,3
[3]张姣.在高职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要素[J].辽宁高职学报,2004,2
【关键词】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研究
钢琴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在传授钢琴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呢?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顺应社会需求,培养特殊的音乐人才
在我国的各类院校中都有钢琴专业的教学,但是培养目标却不尽相同,比如高师院校对音乐人才的要求侧重于教书育人,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讲学,领导学生演出;艺术类院校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演奏与表演技能,目的是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音乐人才;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以美育人,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为国家、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注重基础练习,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由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生源素质较弱,在基本功方面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相比也不扎实,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否则其它深层次教学 都无法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基础练习是整个钢琴技能得到提高的根本前提,我们要本着“练习是基础,方法是根基”的原则加强钢琴音节、三度、六度、八度以及和铉、琶音的训练,将这些构成钢琴曲的每一个零件都准备好,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弹奏效果。实际上,对于钢琴弹奏来说,手指的灵活、有力、力度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先天就具有这些条件的人很少,只有通过后天训练才能实现。所以,在学生学琴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对手指的各个方面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与锻炼,只有具有坚实的硬件设施,才能顺利克服练琴之路上的各种困难,达到深层次的发展;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高职院校学习音乐的学生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在基本练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比如,有的学生坐姿不正确、手型不对、手臂的施重部位不准确、不能正确踩踏板等,此时,我们要告知学生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一、记住每首乐曲的调号标记;第二、注意每一个节拍和节奏的准确性;第三、指法要正确;第四、注意乐句的划分,也就是像朗读文章一样,注意乐句之间的标点符号;第五、在练琴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乐句的走向问题,比如,呼吸、上行、下行等等。只有按照这五点认真训练,学生就有可能获得扎实、可靠的钢琴基础。
三、训练学生技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视奏能力
所谓视奏能力,就是将乐谱符号转化为演奏动作的行为,包括对键盘位置的熟悉程度、将乐谱向键盘转化的速度、对乐曲风格的熟悉,这是一种钢琴学习者将来应用最为广泛的能力。首先,提高视奏能力可以极大的提高钢琴练习效率,丰富曲目含量;其次,视奏能力的速度决定了学生对于演奏曲目能否胜任。这一训练过程就是让学生通过对乐谱反复凝视,熟悉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旋律形态、音型、声形、演奏记号和表现术语等要素,进一步提高视奏能力和演奏水平。这不仅帮助学生打好学琴的基础,还培养了他们在短时间内熟悉各种乐器的能力,为拓展音乐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的钢琴教学不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倾向。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研读乐谱,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良好习惯,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更容易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巩固了学生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类学科的有机融合。
3、培养学生钢琴伴奏能力
钢琴伴奏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仅能给乐器、舞蹈以及声乐等艺术形式伴奏,还有助于学生增加学生将来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几率。从现在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来看,学生在增强自身伴奏能力之后有可能胜任的职位有:儿童歌曲的演唱伴奏、企事业单位额文艺汇演歌曲伴奏、艺术培训学校钢琴伴奏、酒吧或餐厅的钢琴演出等,由此可见,钢琴伴奏技能具有极强的广泛性与应用性,高职院校应该将钢琴伴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技能。
总之,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深入推广,教育形式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创新性教学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勇于革新,大胆创新,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绍文.高职高专钢琴教学策略探析[J].音乐探索,2009,1
[2]梁刚.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创新思维[J].音乐生活,2009,3
[3]张姣.在高职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要素[J].辽宁高职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