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态视角审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g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史讲授内容之要目。如何将彼此孤立的政治制度连缀成清晰的脉络,无疑需要教师进行一番缜密的思考与精心的设计。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及政治制度的迁嬗时说:“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突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1]这告诉我们可以用一种动态的视角审视、思考、设计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教学。所谓动态的视角,是既要关注前后制度间的衍变,也要挖掘制度内细微的量变。
  选官、用官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以此为切口,可以帮助学生从一个面相具体而深入地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意义。
  一、察举制:百弊丛生中萌发新制
  察舉制可溯源到汉初,但彼时较为粗疏散漫,尚未形成规制,直至汉武帝时期察举制渐趋制度化。教材关于察举制表述过于简略以至稍显模糊不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难免产生种种疑问:汉武帝后,察举制选用官标准是否有所调整?这些变化是基于怎样的历史环境?对选官、用官制度后续的发展又有何影响?为了在主干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渗透上述问题,笔者借助相关史料增加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材料一:东汉“阳嘉新制”
  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 [2]
  请同学们在概括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对比汉武帝时期,指出察举制的新变化?
  适当的文字疏通后,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左雄此奏,意在对地方举荐的人才增加年龄限制和进行分科考试,这也是相较于汉武帝时期察举制的创新之处。借助历史关节点的呈现,展示了察举制适应时代发展的灵动性。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察举制的衍变,笔者顺势又引入一段史料,以剖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
  材料二: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之后,复增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绝望、不满意)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后汉书·左黄周传论》[3]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二,指出察举制发展至东汉时期,有哪些问题渐次显现?
  材料信息相对隐晦,对学生而言,想要准确概括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解读材料,提炼信息。材料二反映,察举制发展到东汉出现了参与察举的人员急剧增加,以及举荐者选官不实、弄虚作假等社会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个中的关联,笔者将作进一步的拓展解读。首先,汉朝长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人口不断增加,候选者的数量急剧上升,对举荐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其次,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出现候选者矫情饰行、欺世盗名,举荐者虚报夸张被举荐者品行和才能等名实严重不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之下,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对选贤任能的察举制形成巨大的冲击。正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尚书令左雄才奏请对察举制进行必要的调整。
  通过上述两则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勾画察举制发展变化的轨迹。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挖掘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察举制的变化对选官、用官制度发展趋势的影响,尤其考试环节的增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察举不实、弄虚作假的弊端,更预示着选官制度未来的走向。正如阎步克先生所说左雄改制是“以文取人”的科举制之滥觞。[4]
  二、九品中正制:时局板荡中承先启后
  制度化意味着事物将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但是,也预示着事物极有可能日渐趋于僵化。因此,政治制度需随时移世易而及时调整。选官制度亦在其列,改革势在必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选官、用官制度发生重大转向。对于这一变化,后世多有苛责,似乎缺少一份理解之同情,如教材所述:“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5]
  关于九品中正制,笔者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察举制为何会被九品中正制取而代之?其二,九品中正制在选官制度的发展脉络中居于怎样的地位?与察举制、科举制之间有何关联?之所以着眼于此,意在将九品中正制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选官制度的发展脉络中加以考察,培养学生历史地和动态地审视政治制度的方法与能力。围绕上述问题,笔者引入以下史料:
  材料三: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晋书·卫瓘传》[6]
  阅读材料三,请同学们概括九品中正制创立的时代背景。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笔者适当的总结: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秩序濒于崩溃,无论士人、庶民大都流离徙转,脱离乡土,察举人才的基础遭到破坏,不得不改弦更张。而另一方面,由于“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历史久远,在士人中已形成共识,不可能不顾及现实凭空别立新制。因此,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兼顾了旧传统与新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品中正制最终偏离人才选拔的初衷。这与其顶层设计的失当有极大的关系。执掌搜荐、定品之权的中正,兼具中央要员和地方著姓名士的双重身份,优遇世家大族的倾向自不能免。门第高低逐渐成为定品的依据,选官的标准,终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此外,为了说明科举制绝非凭空突然地创立,在旧制度中早已萌发新生,笔者借助学者的研究成果,设置问题。
  材料四: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7]
  阅读材料四,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制度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概括导致变化的原因。
  笔者总结,新的选官制度在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中开始萌生。至隋唐之际,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以文取人”已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三、科举制:开基立业中袭旧革新
  关于科举制,教材着力于隋唐的初创及其历史作用。为了展现科举制既有对旧制的承袭,其间又“递有改革,递有演变”,笔者适当增加科举制创立之初的细节,以及隋唐以降,尤其是宋朝、明清两阶段的演变史实。
  隋唐科举制初立,“行卷”之风大行其道。所谓“行卷”,士子在应试之前,常把平时所作诗文上品投献名公巨卿,以求受卷者对自己加以关心和注意。此时,“及第虽以考试为定,但并不全以考场为定”,[8]运行过程中尚未完全排除“人”的因素的影响。在补充这一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趣味性,触发学生的思考,笔者借用“白居易应举”的故事。
  材料五:“白居易应举”
  白尚书(即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拜见)著作(官名,著作郎)顾况。顾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赞叹)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9]
  阅读材料五,请同学们指出白居易携诗文拜访顾况的意图,并分析此举对其应试是否有影响。
  学生注意到“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所以第一个问题迎刃而解。但是,由于缺少一定的知识背景,问题二学生只能猜测,无法具体分析。经提示,唐朝开科取士,糊名、誊录等措施尚未施行,部分学生豁然开通。笔者适当总结,考生在社会上的才名声望在一定程度上对考官,以及最后黜落与否都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才有科举士子千方百计向“名公巨卿”靠拢,希望获得肯定,博得声誉。
  紧接着,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科举制的创立对传统选官制度有哪些继承?
  科举制继承了东汉察举制考试选拔的方式,除此以外,唐朝开科取士,兼顾举子才能与声望的选拔标准,表明“一考定终身”的范式尚未形成,同时也反映唐代的制度中,仍存“两汉重行、魏晋重名”的遗风。[10]当然,科举制除承袭旧制,亦递有革新。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呈现这些变化,笔者用问题驱动与讲授相结合的形式。首先,在对比唐宋科举制的变化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一组数据并設计问题。
  材料六:
  请同学们概括表格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取士这一变化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
  基于学生的回答,笔者总结:宋代科举制的考试程序较之唐朝更加严格,也更为规范,所谓“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为了严防作弊,宋代采取锁院、糊名、誊录等措施将考官与举子隔绝。可以说,除了考场上的文章,其他“人”的因素几乎已淡化为零,真正做到“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明清科举制发展到定型阶段。明朝考试日益程式化,至中叶八股文体逐渐固定下来。清袭明制,直至1905年科举制废止,在文体格式上并无太大变化。除文体样式,就考试内容而言,明清科举取士以四书五经为主,内容的窄化、固化势必导致读书人以记诵应付,思想受到禁锢,创新意识渐趋萎缩。
  通过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前后制度间的演变,以及制度内在的细微变化的爬梳,粗线条地勾勒出选官制度滥觞、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使学生感受古代政治制度并非孤立的、静态的,而是彼此相关联的,且随着时空流转不断更新的。与此同时,通过对选用官制度演变脉络的梳理,对学生自觉的以动态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
  【注释】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页。
  范晔:《后汉书·左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2020页。
  转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1页。
  阎步克:《阎步克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页。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4页。
  转引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25页。
  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4、74、275页。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
其他文献
1. 割补法:主要是针对平面图形或空间图形所采用的一种几何变换,其主要思想是把不规则问题转化为规则问题,这个方法常常用来求不規则平面图形的面积或不规则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读后续写要求考生阅读一篇记叙文后,根据故事发展的脉络,进行文章故事发展的续写。本文着重谈谈如何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素材,把握套路,应对读后续写。  一、有效阅读原文,提取重要信息  记叙类文章通常以时间为顺序,用直观、形象的语言描述人物故事或事情经过。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理清原文的思路和关注故事的要素,如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考生根据逻辑,充分展开想象,发散性思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新课标卷试卷结构中的第一道客观题,目前以三个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论述类文章是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内容,其选文范围既有知识性、学术性的人文、自然科学类文章,也有探讨社会问题的评论性文章。其中,学术性色彩较强的文章成为近几年课标卷考查的高频选文。如2016年甲卷关于小说与故事的关系、乙卷关于甲骨文的选文,2015年课标甲卷关于接受美学的选文、乙卷关于宋代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选文
【原创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如果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要对旅行的目的地进行一番斟酌。对于旅行的目的地,有这样几个地方值得推荐:(1)想呼吸着每座城市的空气,想感受着每座城市的人儿,想看着每座城市的风景。(2)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3)我在时间的轨迹上徘徊,踏上每一列经过的车。沿途的风景在渐渐远去,我举着那块叫思念的车牌,等待着最后一站——故乡。
广东省2008年普通高考学科考试大纲说明近日公布。各学科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与去年基本一致,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在试卷结构上略有调整。物理科的选考内容由选择题变为非选择题,采取2题选1题的形式,赋分从总分的5%调到7%,总试题数不变。化学科的选择题从20题减至18题,赋分减少7分;非选择题题数不变,赋分则增加7分;选考内容的考查与去年相同。生物的选择题中
函数、方程与不等式是中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依互存,相帮互助,三位一体,关系密切,历年高考数学都少不了这三者的演义故事!  本文借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故事,把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分别比作刘、关、张,旨在更有趣地欣赏它们“三结义”的精彩故事,更好地感悟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三者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感受它们情同手足的兄弟情谊.  数学学习中借助古典文学里有趣的故事进行类比联想,让枯燥单一的数學学
一、选择题  1.【答案】选A. 由z=1 xi所对应的点位于第一象限可知:x>0,故选答案A.
众所周知,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最高层级的核心素养,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近期,笔者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中国教研网开展的公益性常态化在线主题教研活动,有机会探究涵育家国情怀素养的有效路径。下面以统编历史必修《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以下简称为《中华文明起源》)一课的若干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践行尝试,以求教方家。  一、心中有情:家国情怀涵育的前提 
近年,一些养老机构不时爆出护工殴打、捆绑老人的恶劣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养老机构监管问题的关注。  在本应担负照顾、爱护老人的养老机构,如何避免发生虐待老人事件?对于养老机构,如何进行科学化监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依法依规从严惩处养老服务机构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行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列为学生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并在说明其内容要点时指出,学生应“知道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基于此,在近年发表和交流的阐述历史解释的文章中,不少作者都论及历史解释多样性的成因问题。目前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作为历史解释客体(对象)的历史事物及其与之关联的史料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异性。二是历史解释主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