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境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qiang6455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月亮创造出了朦胧、恬静、柔美的美学世界,它与中国传统美学尤其是唐宋词人所崇尚的美学风貌相契合,强化了他们对月亮的偏爱。月意象在唐宋词中创造出了婉约朦胧、宁静安谧、柔和温馨的审美意境。
  关键词:月意象 朦胧 恬静 柔美 唐宋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唐宋词的美主要体现在它为我们营造出以情代景、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在这意境中,月意象是不容忽视的一位美学大师。作为重要的天体之一,月亮受到古人极大关注,并以月意象的姿态进入中国诗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唐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代表,对月亮自有一如既往的深情。
   关于中国诗的审美意境,朱光潜这样论述:“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
   这段话精辟地阐释了“月景”等为中国诗人所喜好的原因。自然中的月亮创造出了朦胧、恬静、柔美的美学世界。唐宋词正是朱先生所说的“中国诗”的典范。在唐宋词中,月意象创造出了婉约朦胧、宁静安谧、柔和温馨的意境。
  
   一 婉约朦胧的意境
  
   严羽的《沧浪诗话》里说:“妙处莹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与他大约同时期的刘辰翁在为《揭 斯兄诗集序》中说:“诗欲离欲近,如水中月,如镜中花。”可见唐宋人在诗歌鉴赏的审美理论上已有明确的标准,对似隐如显、朦胧模糊的审美境界,有了自觉的追求。这种创作主张体现在诗词写作中是必然的。
   自然中的月亮,迷离中透出亮色,朦胧中闪着辉光,其缥缈惝恍之美,最适合缠绵悱恻的唐宋词,也符合唐宋词人追求的审美理想。张炎在《水龙吟·白莲》:“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把白莲置于满湖烟月之中,闪烁着莲花的神魂,而莲花却不可见,朦胧烟月,就为莲花营造出似有如无、似无还有的迷离之境,写尽了莲花的“闲情淡雅”、“冶姿清润”之态。
   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
   甫登行程,便已回首,然而如烟似雾的杨柳早已遮断了望眼,远方是“孤雁”和“寒日”,离人眼中之景与离人心中之情完全融为一体。下片全是虚景,此刻愁绪犹可,只怕到了夜间酒醒人静,潮平水落,月映清淮,月色朦胧,夜色茫茫,其寂寞凄凉之况,又何以堪?想象了未来旅程中将要面临的境况,来表现出此时心中离别的哀愁。在依稀朦胧的月光的点染之下,意境尤显凄迷幽怨、含蓄深沉。从审美心理分析,艺术空间上的婉约朦胧的物象,造成美学上一定的间隔和距离。这种心理距离,作为审美的一个因素,就像强烈的亮光一闪而过,照得那些本来也许最平常、最熟悉的物体在人们眼前突然变得光耀夺目。
  
   二 宁静安谧的境界
  
   儒、道、释三家学说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渊源有别,目的各异,在某些方面迥异其趣,甚至水火不容,但它们在最高审美理想上却殊途同归。众所周知,佛教在唐代完成了与华夏本土文化的结合,而宗道之风,在宋徽宗时达到一个高峰,南渡之后,则更加深入人心,这些均为儒、道、释三家学说在唐宋词中融合提供了沃土。
   中秋赏月拜月活动兴于魏晋,兴盛于唐宋。据《开元天宝遗事》和《东京梦华录》记载,唐宋宫廷和民间的赏月拜月风俗普遍,形式多样,骚人墨客更是登楼赏月赋诗或乘舟静观月辉。月亮在“寂寂人定初”的夜晚悄悄升起,轻轻盈盈,静静流泻,“新月娟娟,夜寒江静 山衔斗”(汪藻《点绛唇·新月涓涓》),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在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这一切共同构成一幅宁静安谧的新月江山图。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扬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夜晚,独坐中庭,欣赏幽静月色,又是一种情趣。白昼的繁忙与喧嚣需要夜晚的宁静与自适来调剂。是恬静的月亮安抚着词人的驿动的心,对静的境界审美向往必然引发对月的礼赞,观月、赏月、玩月、吟月、咏月成为唐宋词的重要内容就在所难免了。
  
   三 柔和温馨的意境
  
   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说:“中国人的心灵在许多方面都类似女性心态,只有‘女性化’这个词可以来总结中国人心灵的各个方面。”人们这种对阴柔美的追求以及女性化心态恰恰与代表阴、坤的月亮契合。原因在于阴柔美符合人们对月亮自身特点的认识:月亮这种自然天象有阴晴明暗的变化,有圆缺盈亏的周期,月光柔和暗淡,月影稀疏零落。
   远古神话也早已将月亮与女性的柔情、母性的慈爱联系在一起。因此月亮成了女性的象征,柔美的典范。唐宋词人大多数集官僚、学者、文人的身份于一身,他们的心灵冲突比前代人更加激烈,他们具有艺术化的柔弱心灵,精巧雅致的审美情趣,这种心理特征以极具婉约化、女性化的“词”这种形式表现出来。
   在唐宋词表达爱情的词作中,月意象既可以用来渲染幽会时柔情蜜意的氛围之外,也可以借月亮的皎洁无瑕来象征爱情的纯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自然中的月亮创造出了朦胧、恬静、柔美的美学世界,它与中国传统美学尤其是唐宋词人所崇尚的美学风貌相契合,强化了他们对月亮的偏爱,月意象在唐宋词中创造出了婉约朦胧、宁静安谧、柔和温馨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
   [2]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5年。
  
   作者简介:成英丽,女,1974—,陕西安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工作单位:安康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历经大萧条和二战的摧残,现代社会变得支离破碎,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是恐慌和迷茫。为追寻安全感,人们选择了一种虚幻化的态度对待世界:逃避。然而,可怕而复杂的社会却不容许片刻的逃离,人人其实都无处可逃,生存注定是一个悲剧。这种状态在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的《玻璃动物园》中得到完美展现。  关键词:逃避 幻想 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
期刊
摘要 在劳伦斯的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和演变方面,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以作品主题多样性和互相关联性”而著称的手法的应用。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对于故事主人公“眼睛”的独特描写无处不在,且意蕴深厚、耐人寻味。本文选取劳伦斯短篇小说集里的五部作品为例,探讨这一手法在剖析人物的心理、升华作品主题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劳伦斯 眼睛 心理活动 主题 短篇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劳伦斯
期刊
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讲究意境的诗化小说。在众多的意象中,花意象无疑是最具核心意义的审美意象。本文从花意象与传统文学、花意象与众女儿形象和花意象与小说的悲剧意蕴三方面关系做一探讨,力求展示花意象在《红楼梦》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花意象 《红楼梦》 悲剧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部《红楼梦》悲金悼玉,飞散着花的身影,随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大观园众儿女也都
期刊
摘要 本文讲述了《诗经·周南·关雎》中,对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中“流”“采”“芼”的真正含义。后代学者多从朱熹说,即“流”“采”“ ”词义相近,在诗中都为“采摘”之义,之所以变换文字,只是为了分章换韵而已,它对全诗情节的发展变化不起任何作用。而实际上,“流”“采”“ ”不仅词义不同,而且在用法上体现了《诗经》“比兴”的艺术手法,起到了使诗意逐层发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圣愚文化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作为出发点,以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为例,从三个纬度,即日瓦戈在事业上对自己职业的放弃、爱情和婚姻上的随意性以及对家庭缺少亲情感,论述了“圣愚”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日瓦戈 圣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关于圣愚     圣愚(疯癫)是俄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而深刻的现象,是俄罗斯东正教所特有的一
期刊
摘要 李清照以细腻执着的清思,轻灵疏淡的意象,密丽婉曲的意境,委婉清雅的风致,在宋朝词坛上独树一帜。是她,将女性脉脉似水柔情点染到极至;是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其浩然正气让须眉亦黯然失色。  关键词:宋词 魅力 人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灿若繁
期刊
摘要 《孔雀东南飞》悲剧效果突出,强化手法多样。本文简要分析了其中的传统起兴及对比手法,及其在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性格刻画上对悲剧效果的强化。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悲剧效果 强化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作为一出婚姻悲剧,其悲剧效果突出,
期刊
摘要 李商隐《锦瑟》的主旨历来存在很多争议,但是其中的美学意蕴是确实存在的,比如其中的朦胧美、悲剧美、缺憾美等,而这些给该诗增添了不少生机。作者通过这些美道出了人生的意义及人生本有的无奈。  关键词:朦胧美 悲剧美 缺憾美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
期刊
摘要 词牌是词体制和格式的基础。它的存在对于词作本身的内容和风格有着很大影响。辛弃疾作为两宋词坛的杰出代表,存词甚众,所用词牌也颇为丰富。本文从辛词的代表词牌之一的《鹧鸪天》入手,力求更为细致和全面的探究辛弃疾的小令词作的写作手法和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创作方法与词牌的内在联系,总结其艺术规律。  关键词:辛弃疾 鹧鸪天 词牌 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据邓广铭先
期刊
摘要 南朝江总历经梁、陈、隋三朝,称为一代文学辞宗,同时,其人其文却颇受争议。纵观江总的人生轨迹,其身上熔铸了多种矛盾,而这一切矛盾的根源是:江总与陈代士人遭遇生命挫折而产生的“丧失”情结。本文以江总思想为突破口,通过解读他的生命轨迹,来进一步诠释陈代文人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江总 陈代文人 丧失情结 思想考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江总(519—594),字总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