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提倡个性化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合理调控“强”“弱”行为,努力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间的“对话意识”,并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示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我们身边,很多语文老师随着循环教学的结束熟悉了教材,却忘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清了知识结构,却遗忘了摸索探寻的心路历程;贯穿了教材体系,却失去了研究学生层次的心态。教龄增长的同时却是求知欲望的减少,满腹牢骚的增多。一旦老师目中无“生”,自然不会去关注学生的所思所需,把持着课堂的话语权,将教参内的东西悉数满堂灌,不去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剥夺了孩子的发言权,扼杀了孩子原本活灵灵的个性。
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师生在课堂中应该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适时向学生示弱,表现出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态势,以学习成员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分享探究的过程、获得成功的过程、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师“示弱”的课堂,师生易心灵相通,精神交融,學生学习的积极性则会倍增,学生就会主动与教师交换各自的想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获得认知的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本人常常采用“示弱”教学,激发学生展示欲望,同时合理控制“强”“弱”关系,适时引导,扩大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现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亮点撷取展现。
一、教师示弱,学生敢于指正名师不足
于漪老师是语文界的名师,在语文教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收录了她的散文《往事依依》,该文回忆了她童年和学生时代跟读书有关的一些往事,在串联事情的过程中巧用过渡语段,全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对初一学生不仅有着情感熏陶,更对学生的写作有着示范指导作用。因此笔者将赏析本课的过渡词句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备课过程中,个人觉得“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句和下文的内容不太协调,两句的顺序最好调换一下,但又不太敢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于是,课堂上当学生赏析到这句话时,笔者顺势抛出自己的疑惑,明确表示自己的不确定,请同学们一起帮忙考虑。笔者的示弱激发了学生的助“师”一臂之力的好奇心,他们先在小组内热烈讨论,然后积极发表看法。统一下来的情况都是觉得这句话不太妥,因为上文是讲述家乡的风景,《千家诗》则是歌咏祖国风物的,过渡句应上句承上,下句启下。有学生还提出了修改意见:“家乡的山山水水美丽非凡,祖国的大地山川更是气象万千”,如此一改,感觉跟下一句“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衔接更自然。
因为老师的勇于示弱,学生才会毫不示弱,敢于指正名师的不足。不知于漪老师得知如此改法,是否会称赞孩子们的挑战性呢?
二、大师示弱,学生勇于完善经典缺憾
沈从文先生是文学大师,他的《边城》将一个原本荒远偏僻的古镇变为世人皆知的旅游胜地,小说中的唯美爱情更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收录了小说中的节选《端午日》,作为民俗风情来让学生欣赏。但单看这三段文字,虽能了解湘地一带的端午风俗,但小说的文学魅力实在难以在此呈现,感觉一味地跟学生强调赛龙舟的场面是那么的精彩,都有些自欺欺人。
待学生赏析完赛龙舟的片段后,笔者直接发问:“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精彩吗?”有些胆大的学生在摇头咂嘴,但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流露出怯懦的表情。笔者又接着说:“沈从文先生的起始学历只有小学二年级哦,而你们已经七年级了,学历上比他高得多,你们完全可以帮他改改文章耶!”
课堂一下子沸腾了,学生脸上流露出得意的神情,个个跃跃欲试,献计献策。有学生说应该加上浪花的描写,有学生说应该描写出桨手们齐喊口号的声音,有学生说可以将梁红玉的联想片段再加上几句想象的画面……在帮助大师修改文章的同时,学生们还说出了一些写作手法,真正有了活学活用的体现。
最后,笔者采用激将法:“会说的只是嘴把式,有本事拿出来练练,你们有本事把捉鸭子片段写得更精彩”。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在扩写该场面时注意到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的运用。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呀,不是所有选入中学课本的课文都是完美无缺的范文,有时放那么一篇带有缺憾的文章,反而可以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
三、伙伴示弱,学生乐于商榷名家作品
梁衡先生的《夏》被选入苏教版后,一直作为经典篇目被各级公开课演绎过。个人也听了多堂此文的公开课,但总觉得没有自己课堂上出现的一个亮点来得精彩。
如此注重炼词的一篇散文,课堂环节自然少不了品读赏析环节。就是在这个环节,有位学生却提出了商榷之处。他认为课文中的“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应改为“还要半夜醒来听听窗纸”,如此更可体现“紧张”的旋律和农民的辛苦,不仅要早起晚睡,睡下后还要强迫自己半夜醒来注意天气变化。
如此赏读超出了备课的预设,笔者依旧将这个学生的“示弱”交于其他学生来“逞强”。“修改派”和“坚持派”各自结合文本陈述理由,“坚持派”认为从上下句式齐整的角度来看,“还要”放在“半夜醒来”的后面与上句“早起晚睡亦够苦”更协调。虽然最终没有明确的修改意见,但至少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学生掌握了话语权,成了课堂的主体。此种情况下,老师作壁上观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在这个信息化社会,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学生就有可能已经获得了教学知识,甚至获得的知识超过教师的备课量。所以,在适当的时机,教师要善于示弱,蹲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弦动乐起,学生动了,愿思肯说了,课堂才真正回归到学生的手里,教师才好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去引领牵导,深入进文本的真知。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示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我们身边,很多语文老师随着循环教学的结束熟悉了教材,却忘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清了知识结构,却遗忘了摸索探寻的心路历程;贯穿了教材体系,却失去了研究学生层次的心态。教龄增长的同时却是求知欲望的减少,满腹牢骚的增多。一旦老师目中无“生”,自然不会去关注学生的所思所需,把持着课堂的话语权,将教参内的东西悉数满堂灌,不去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剥夺了孩子的发言权,扼杀了孩子原本活灵灵的个性。
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师生在课堂中应该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适时向学生示弱,表现出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态势,以学习成员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分享探究的过程、获得成功的过程、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师“示弱”的课堂,师生易心灵相通,精神交融,學生学习的积极性则会倍增,学生就会主动与教师交换各自的想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获得认知的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本人常常采用“示弱”教学,激发学生展示欲望,同时合理控制“强”“弱”关系,适时引导,扩大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现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亮点撷取展现。
一、教师示弱,学生敢于指正名师不足
于漪老师是语文界的名师,在语文教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收录了她的散文《往事依依》,该文回忆了她童年和学生时代跟读书有关的一些往事,在串联事情的过程中巧用过渡语段,全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对初一学生不仅有着情感熏陶,更对学生的写作有着示范指导作用。因此笔者将赏析本课的过渡词句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备课过程中,个人觉得“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句和下文的内容不太协调,两句的顺序最好调换一下,但又不太敢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于是,课堂上当学生赏析到这句话时,笔者顺势抛出自己的疑惑,明确表示自己的不确定,请同学们一起帮忙考虑。笔者的示弱激发了学生的助“师”一臂之力的好奇心,他们先在小组内热烈讨论,然后积极发表看法。统一下来的情况都是觉得这句话不太妥,因为上文是讲述家乡的风景,《千家诗》则是歌咏祖国风物的,过渡句应上句承上,下句启下。有学生还提出了修改意见:“家乡的山山水水美丽非凡,祖国的大地山川更是气象万千”,如此一改,感觉跟下一句“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衔接更自然。
因为老师的勇于示弱,学生才会毫不示弱,敢于指正名师的不足。不知于漪老师得知如此改法,是否会称赞孩子们的挑战性呢?
二、大师示弱,学生勇于完善经典缺憾
沈从文先生是文学大师,他的《边城》将一个原本荒远偏僻的古镇变为世人皆知的旅游胜地,小说中的唯美爱情更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收录了小说中的节选《端午日》,作为民俗风情来让学生欣赏。但单看这三段文字,虽能了解湘地一带的端午风俗,但小说的文学魅力实在难以在此呈现,感觉一味地跟学生强调赛龙舟的场面是那么的精彩,都有些自欺欺人。
待学生赏析完赛龙舟的片段后,笔者直接发问:“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精彩吗?”有些胆大的学生在摇头咂嘴,但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流露出怯懦的表情。笔者又接着说:“沈从文先生的起始学历只有小学二年级哦,而你们已经七年级了,学历上比他高得多,你们完全可以帮他改改文章耶!”
课堂一下子沸腾了,学生脸上流露出得意的神情,个个跃跃欲试,献计献策。有学生说应该加上浪花的描写,有学生说应该描写出桨手们齐喊口号的声音,有学生说可以将梁红玉的联想片段再加上几句想象的画面……在帮助大师修改文章的同时,学生们还说出了一些写作手法,真正有了活学活用的体现。
最后,笔者采用激将法:“会说的只是嘴把式,有本事拿出来练练,你们有本事把捉鸭子片段写得更精彩”。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在扩写该场面时注意到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的运用。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呀,不是所有选入中学课本的课文都是完美无缺的范文,有时放那么一篇带有缺憾的文章,反而可以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
三、伙伴示弱,学生乐于商榷名家作品
梁衡先生的《夏》被选入苏教版后,一直作为经典篇目被各级公开课演绎过。个人也听了多堂此文的公开课,但总觉得没有自己课堂上出现的一个亮点来得精彩。
如此注重炼词的一篇散文,课堂环节自然少不了品读赏析环节。就是在这个环节,有位学生却提出了商榷之处。他认为课文中的“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应改为“还要半夜醒来听听窗纸”,如此更可体现“紧张”的旋律和农民的辛苦,不仅要早起晚睡,睡下后还要强迫自己半夜醒来注意天气变化。
如此赏读超出了备课的预设,笔者依旧将这个学生的“示弱”交于其他学生来“逞强”。“修改派”和“坚持派”各自结合文本陈述理由,“坚持派”认为从上下句式齐整的角度来看,“还要”放在“半夜醒来”的后面与上句“早起晚睡亦够苦”更协调。虽然最终没有明确的修改意见,但至少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学生掌握了话语权,成了课堂的主体。此种情况下,老师作壁上观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在这个信息化社会,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学生就有可能已经获得了教学知识,甚至获得的知识超过教师的备课量。所以,在适当的时机,教师要善于示弱,蹲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弦动乐起,学生动了,愿思肯说了,课堂才真正回归到学生的手里,教师才好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去引领牵导,深入进文本的真知。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