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思维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思维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数学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除了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建筑设计更受到数学思维的影响。建筑设计的发展在数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将会是建筑空间设计上的一种重大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建筑设计;数学;应用
  1建筑设计与数学的联系
  纵观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可以发现建筑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更新换代的速度也相当快。当社会经历变革时,建筑也会随之改变,建筑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审美等。随着科技的进步,意识形态的改变,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一个时期的建筑映射着与那个时期相对应的体系,各个事物、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通过对比研究众多建筑,得以发现数学思维在建筑空间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建筑学科遵循数学学科的发展变革,数学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也作为建筑师设计手法的一种方式。例如,很多建筑物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对应协调关系,几何学、微积分、透视、构图、比例、尺度等知识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都借鉴与数学思维。可见,建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相当密切,数学思维对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更为紧密。设计师将数学思维用在建筑领域,设计效率定会提高数倍,设计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突破与创新。
  2数学思维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2.1微积分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随着建筑空间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数学理论的日趋成熟,数学各方面的发展对建筑空间设计领域的影响日益频繁。其中,微积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更为普遍。
  微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基础学科。主要包括微分学、积分学及应用、极限三部分内容。微积分在十七世纪,就已经产生,是数学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在建筑设计中,对微积分中的极限概念应用最为成功。微积分几乎贯穿每个建筑设计项目中,例如:在设计高速公路、铁路、大桥时,这些设计由于自身地形地势的原因,无疑会涉及到弧度、弯道、山区隧道等,先修好再去测量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微积分相关知识去测量、计算道路的长度、弧度、开挖土方量等,再去投标实施。可见,微积分是建筑设计的有力工具。
  2.2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立体构成是数学学科的基石,是构建数学定理的逻辑基础。同时,也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立体构成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的一种构成方法,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构成之一,同样也广泛运用于建筑设计中。立体构成是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的来源,例如:蒙德里安的构成在建筑设计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也是立体构成的体现,他将内部与外部空间打通,互相贯穿,设计手法新颖;以及包豪斯校舍的设计,运用了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作为建筑的基本语言,用构成主义的手法将建筑表皮处理的很有秩序,将各种元素通过一定的构成规律进行变化,组合成别具一格的方盒子造型,为建筑设计的形态美注入了浓厚的情感魅力。
  2.3几何学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几何学是研究空间关系的数学分支,因人类生活与生存的需要,在原始社会,人类就积累了很多有关物体形状、大小和相互之间位置关系的知识。相传四千年前,埃及的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总是把两岸的土地淹没,水的退后,使土地的界限不分明。当时,埃及的劳动人民为了重新测出被洪水淹没的土地的地界,因因此产生了几何学的初步知识。在我国黑陶文化时期,人类就会运用菱形、正方形等几何图案刻画在上面,这同样运用在建筑设计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埃及金字塔的建设,正是运用了几何学相关知识,才创造出如此精美、经典的金字塔。
  3数学思维对建筑设计领域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由于数学学科源于现实世界,又应用在生活中,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为了人类的生活需要,先人经过归纳对比,进而得出概念。另外,数学如同建筑一样,既有极强的理性与逻辑,也有艺术中的浪漫,因此建筑设计中所蕴含的数学理性与数学逻辑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中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理性思维都被建筑师运用在建筑设计中,无论建筑师怎样要求建筑物的浪漫,无论建筑设计怎样随社会潮流变革,建筑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将是永远存在的,建筑设计始终是建立在数学计算基础之上的。数学学科虽然追求理性与严谨,但是严谨中带着和諧,理性中夹杂着技术魅力,逻辑中彰显着趣味性。建筑师只有具备数学中的理性思维,才能创造出合理和谐的建筑作品。
  结语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既有技术学科的理性,也有艺术学科中的浪漫。总体而言,数学具有很强的理性与逻辑性,也就是说,数学思维将是建筑设计领域发展的推动力。当今的建筑界,风格流派风起云涌,有的建筑师为了追求浪漫而失去了理性思维。建筑设计领域应根据数学理性的精神,遵循数学发展的规律,在追求艺术浪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运用理性、合理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抓住建筑设计的本质,去创造理性美的建筑。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高校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感提升其素质,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长远保障。目前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推进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宏观上由于对艺术教育的作用理解不够,艺术教育的各种配套软硬件衔接不够;微观上缺乏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就是从宏观微观出发从认识、配套和课程标准角度进行推进。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思路  1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确的认知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的基础;积极的情绪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的核心;满足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的根本;情感和需要的迁移扩散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的关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形成;机理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教育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优化教育活动,让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亲近感悦纳感,是一种有利
期刊
摘要:我们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扩展、面对着各种升学就业的压力,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及时调整心理状态,这也考验了我们的自我调控能力。这里不分人群、也不分年龄。任何事情的成因其实都能追溯到内在的心灵源头,所以说心理健康的发展体现的就是你的人格魅力和素质能力的展现。关注心理健康,力做本真自我。  关键词:心灵对话;心理健康;成长  大环境下,我们这些属于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人民需求升级的时代到来,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超过了对低成本的要求。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3月29日,总理在国家质量奖颁奖晚会上再次提到工匠精神。5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讲述了8位大国工匠的成长故事。“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工匠精神对2017年发展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弃传统文化之糟粕,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充分发挥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领作用,充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树人育人作用,构建当代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正确诚信观、金钱观、进取精神、理想信念等,也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1中华传
期刊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线条、点画的艺术。而视觉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元素就是字体设计。而书法艺术在视觉设计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品牌的塑造和视觉设计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对书法的文化内涵,思想哲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创作出具有民族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视觉设计。  关键詞:书法;平面设计;视觉传达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书法书写不止汉字,还有蒙语维语等民族文字及以汉字
期刊
摘要:新世纪以来文艺消费成为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辽宁省新世纪大学生文艺消费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文艺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文艺消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引导文艺消费积极健康的发展,并主要针对新世纪背景下大学生文艺消费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世纪;大学生;文艺消费  1净化文艺生态环境与优化大学生文艺消费空间  今天的文艺消费已经成为了资本运作的手段,文艺成为资本运转体系
期刊
摘要:90后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其成长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互联网新媒体是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思想状态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来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只用利用好新媒体才能真正做好当今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媒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着急速的变化和发展,逐渐进入一个物质和思想多元化的时代。当代大学生是最具活力
期刊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知识论从产生,到一步步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在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那里,亦是知识论的诞生地。在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中,有所萌芽,而古典时期那里正式产生。本文将着重探讨古典时期自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三位先哲对知识论的产生所做的贡献。  关键词:知识论;哲学;德性;理念  作为哲学重大范畴的知识论,是以人类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课题。知识论(Epistemology,拉丁文为
期刊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诸子百家各思想流变层出不穷,传统审美追求比比皆是。在这种文化历史人文等因素的熏陶下,中国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表现创作者的思想变化以及人格意味。文章以出世性灵为核心,通过对其产生原因和特点,结合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来展现古人对出世性灵的理解,对大自然的顿悟与热爱。  关键词:出世;性灵;隐逸;艺术审美  从诸子百家争辩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