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提起哈罗男子中学(Harrow Sch001),几乎每个人都能跟你侃上一阵儿。褒者会眉飞色舞地讲述它400多年的传统和建筑,它和皇室的渊源,列数产自该校的历史名流:贬者则嘲笑学生过于绅士的制服和硬质草帽,特别是愤愤其天文数字般的学费(一年23625英镑,约人民币35万元),还有贵族倾向的教育。但不论怎样,哈罗男校是和伊顿公学(Eton)齐名的一所全寄宿制私立名校,绝对资深。它甚至是整个哈罗地区的地标,英国电子太百科全书称“哈罗地区以哈罗中学而闻名”。它似乎盛产首相,包括丘吉尔在内的七位英国首相,以及印度的第一任首相,都是该校的师兄弟。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也在这度过了他的孩童时代,尽管当时他并不是个好学生。这些独领风骚的人物,延续着哈罗中学的神话。
尽管是贵族学校,光有钱也不行
哈罗中学手册的首页校长致词,明确表示了其培养职业精英、业界领袖的教育目标。不过哈罗中学建立的初衷,并非如此。它的创建人约翰·雷恩,是一个有文化的农场主和慈善家,他热心教育,一生资助过30个男孩。为了给当地的普通农民和市民的男孩们一个受教育的机会,1572年约翰·雷恩在哈罗地区地势最高的山丘顶上,修建了红砖校舍。据说学校的建成受到了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授权。不知是重男轻女,还是约翰·雷恩真的了解单一性别教育的优势,他主张男女分校。尽管平民教育的理念中断了,但400多年来哈罗中学一直延续着男校传统。
包括教室、各系所、图书馆、12栋学生寝室、陈列馆、演讲大厅、教堂……都保持了都铎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的原貌。当你沿着狭窄的山地车道走上哈罗山丘的顶部,会强烈地感到一种时空的割裂,或是倒转,如果不是身边不时有巴士驶过,你会觉得似乎不经意间时光倒转7200年。就在你恍惚之间,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中的孩子们迎面走来,擦肩而过……于是那些一队队的,三三两两身着学生制服,头戴草帽的男孩们,就成了这凝固时空中一道流动的风景。
作为过客,我们满足于欣赏眼前的风景,但对于花了巨额学费的家长们,绝不会只是来欣赏风景的。没有谁可以一直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吃传统的老本,拿不出响当当的业绩,空谈过去,恐怕连没落贵族的份儿都难保。哈罗的股东深谙此理,他们采取既认钱也认人的政策,尽管学校瞄准的是大款的公子,但光有钱也没戏,你还得是块料儿。新生入学考试有相当的竞争性,每年从500人中录取160个新生,其中包括单科优异的特长生。这样从源头开始把关,保证了品种的优良。新生第一年(13~14岁)是适应期,第二第三年(14~16岁)教学的目标是针对国家的GCSE统考(近似中考),第四第五年(16~18岁)则集中备战国家A级统考(近似高考)。可见对于应试,哈罗一点都不含糊。哈罗中学教学大纲和公费学校的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他们在每年中学排名中,名列前茅。哈罗向家长保证,成绩优异的学生上牛津剑桥,即使成绩最差的孩子也会有足够的分数上一个好学校。有了这样的保证,家长才会心甘情愿的把钞票点给学校,否则他们花了大把的银子,到头来还换不来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不是比窦娥还冤吗?
哈罗帮助你成为社会精英
故事讲到这有了相当的说服力,因为哈罗保证了一个短期的现实的利益。更为诱人的是,它还许给孩子们一个未来。它告诉家长,哈罗教育重在提供学生一个独一无二的怡情怡志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在其中愉快、均衡地发展,不断发掘潜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也许在学校里你不是全能冠军,但哈罗所做的就是要帮助你在将来成为社会精英。这是何等的诱人!
接下来,它开始展示了其兑现诺言的方法。首先是装备精良的硬件,学校的IT设施,高尔夫球场和剧院在全英中学里首屈一指;运动场,运动馆,网球场,足球场,美术馆,教堂……各种设施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农场。800多名学生住的是单间,而不是集体宿舍。这些家底儿,真不是一朝一夕挣来的,普通学校望尘莫及。它的另一张王牌是戏剧和音乐。音乐部每年演出60场音乐会(甚至和专业团体同台演出),戏剧部每年排演40部话剧。这种艺术熏陶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校对1999~2004年间的837名毕业生所作的调查显示,选择艺术作为大学主修专业的学生(222人),仅次于社会科学(247人),列第二位,占毕业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哈罗强调在学校每个学生同等重要,你的任何潜能都不会被埋没,学校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俱乐部多达46种,给你足够的发展空间。学校的老师和教职工随时准备提供你所需的一切帮助和支持。哈罗按2比1的比例配备教职工,目前在校800多名学生,有教职1400名,教员90名。所有老师全部住校,辅导晚间和周末的学习,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课后每个学生配专人辅导员,这种单兵教练,倒是很好地体现了2000年前孔夫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棵树,那哈罗堪称根深叶茂,只是它长在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里,老百姓很难有乘凉的机会。但不管怎样,哈罗中学的故事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讲着,只要有英雄出现,它就还会继续讲下去。
尽管是贵族学校,光有钱也不行
哈罗中学手册的首页校长致词,明确表示了其培养职业精英、业界领袖的教育目标。不过哈罗中学建立的初衷,并非如此。它的创建人约翰·雷恩,是一个有文化的农场主和慈善家,他热心教育,一生资助过30个男孩。为了给当地的普通农民和市民的男孩们一个受教育的机会,1572年约翰·雷恩在哈罗地区地势最高的山丘顶上,修建了红砖校舍。据说学校的建成受到了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授权。不知是重男轻女,还是约翰·雷恩真的了解单一性别教育的优势,他主张男女分校。尽管平民教育的理念中断了,但400多年来哈罗中学一直延续着男校传统。
包括教室、各系所、图书馆、12栋学生寝室、陈列馆、演讲大厅、教堂……都保持了都铎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的原貌。当你沿着狭窄的山地车道走上哈罗山丘的顶部,会强烈地感到一种时空的割裂,或是倒转,如果不是身边不时有巴士驶过,你会觉得似乎不经意间时光倒转7200年。就在你恍惚之间,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中的孩子们迎面走来,擦肩而过……于是那些一队队的,三三两两身着学生制服,头戴草帽的男孩们,就成了这凝固时空中一道流动的风景。
作为过客,我们满足于欣赏眼前的风景,但对于花了巨额学费的家长们,绝不会只是来欣赏风景的。没有谁可以一直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吃传统的老本,拿不出响当当的业绩,空谈过去,恐怕连没落贵族的份儿都难保。哈罗的股东深谙此理,他们采取既认钱也认人的政策,尽管学校瞄准的是大款的公子,但光有钱也没戏,你还得是块料儿。新生入学考试有相当的竞争性,每年从500人中录取160个新生,其中包括单科优异的特长生。这样从源头开始把关,保证了品种的优良。新生第一年(13~14岁)是适应期,第二第三年(14~16岁)教学的目标是针对国家的GCSE统考(近似中考),第四第五年(16~18岁)则集中备战国家A级统考(近似高考)。可见对于应试,哈罗一点都不含糊。哈罗中学教学大纲和公费学校的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他们在每年中学排名中,名列前茅。哈罗向家长保证,成绩优异的学生上牛津剑桥,即使成绩最差的孩子也会有足够的分数上一个好学校。有了这样的保证,家长才会心甘情愿的把钞票点给学校,否则他们花了大把的银子,到头来还换不来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不是比窦娥还冤吗?
哈罗帮助你成为社会精英
故事讲到这有了相当的说服力,因为哈罗保证了一个短期的现实的利益。更为诱人的是,它还许给孩子们一个未来。它告诉家长,哈罗教育重在提供学生一个独一无二的怡情怡志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在其中愉快、均衡地发展,不断发掘潜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也许在学校里你不是全能冠军,但哈罗所做的就是要帮助你在将来成为社会精英。这是何等的诱人!
接下来,它开始展示了其兑现诺言的方法。首先是装备精良的硬件,学校的IT设施,高尔夫球场和剧院在全英中学里首屈一指;运动场,运动馆,网球场,足球场,美术馆,教堂……各种设施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农场。800多名学生住的是单间,而不是集体宿舍。这些家底儿,真不是一朝一夕挣来的,普通学校望尘莫及。它的另一张王牌是戏剧和音乐。音乐部每年演出60场音乐会(甚至和专业团体同台演出),戏剧部每年排演40部话剧。这种艺术熏陶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校对1999~2004年间的837名毕业生所作的调查显示,选择艺术作为大学主修专业的学生(222人),仅次于社会科学(247人),列第二位,占毕业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哈罗强调在学校每个学生同等重要,你的任何潜能都不会被埋没,学校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俱乐部多达46种,给你足够的发展空间。学校的老师和教职工随时准备提供你所需的一切帮助和支持。哈罗按2比1的比例配备教职工,目前在校800多名学生,有教职1400名,教员90名。所有老师全部住校,辅导晚间和周末的学习,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课后每个学生配专人辅导员,这种单兵教练,倒是很好地体现了2000年前孔夫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棵树,那哈罗堪称根深叶茂,只是它长在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里,老百姓很难有乘凉的机会。但不管怎样,哈罗中学的故事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讲着,只要有英雄出现,它就还会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