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场经济下,煤矿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只有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做好成本管理控制才能在市场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成本管控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企业的最终盈利。本文对煤矿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对加强成本管控的有效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煤炭企业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有效途径
煤炭企业属于挖掘类行业,其成本构成十分复杂,额外支出波动难以预测,季度、年度浮动也较大。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大块,显性成本包括经营成本、设备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库存销售成本、运输销售成本、水电成本,隐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安全支出成本、环境治理成本、技术革新成本。正是由于煤炭企业成本结构的多元化、复杂化,导致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一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特点、人工成本比重大
1.1、煤炭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属于地下作业,离不开大量的劳动力,工资成本在总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由于近年通货膨胀的不断发展,工资也随之上升,经测算,煤矿企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已经由原先的30%上升到40%,并且有着不断上涨的趋势。
1.2、原材料重复利用率高
煤矿产业的原材料不构成产品的实体,主要是固定材料的消耗,如大型的开采设备、工具等。这些大型材料、工具以及坑木代用品等都是可以回收起来进行多次重复利用的。
1.3、成本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国家的能源政策、世界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变动、行业动态,以及煤炭企业在开采、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抗因素等都影响着煤炭企业的成本。
国家的能源政策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动态,市场环境预示着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价格关系的变动左右着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计划。这些外界因素都会加大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同时企业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地质水文条件不同都影响着企业的开采的难度。
1.4、安全成本高
煤炭开采属于危险性行业,火灾、水患、断层、瓦斯、冒顶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方面加大了企业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了安全费用的计提标准,做好照明、通风、防火、排水等安全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安全事故频发,善后处理费用也增加了成本控制的不确定性。而在未来的几年内,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还将进一步上升,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控的有效途径
2.1、强化成本管控意识,健全成本管控制度
提高成本管控意识是成本管理的关键,要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深入到管理层。配备专门的人才进行成本管理控制,既要熟悉煤矿的生产技术又要懂得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保证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要将生产的全体员工视为成本管理的主体,尤其是负有责任的人员,在企业内部形成自主的管理意识,调动全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提高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
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利于全面成本控制的的规章制度,对成本进行分级管理。从煤矿企业的高层到各区、班的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制,制定规范的考核方法,权责统一配合必要的奖惩制度,提高成本管控的效用。
2.2、提高员工素质与技术投入,降低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占了煤炭企业成本40%,要想有效地对成本进行管控必须要做好人工成本的控制工作。首先,要优化一线工人的架构,不断提高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我国的煤矿企业历史较久,很多老矿区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机械化程度低,所用的员工不仅人数多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他们多为农民轮换工,平均教育水平都在初中左右,这样的工人素质就要求用工数量必须要多。企业要通过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对他们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使用大型开采设备的技巧和能力,定期对培训结果、员工素质进行检验,做到每人一档,奖惩结合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另一方面要优化设备的升级,不断提高开采的机械化程度。机械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用工的数量,企业在生产中不能光拼数量拼人力,而是要秉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思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走集约高效型发展的路子,真正地将人工成本降下来。
2.3、发挥区队、班组的力量,加强材料成本控制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在班组中设立专门的核算人员,编制材料每月、每周、每日的核算情况,减少库存。结合生产实际和安全质量的标准进行材料的控制,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材料的投入。将材料成本的控制纳入效益指标中,材料的预计使用量、实际消耗量必须严格统计、考核。再由基层区队干部对班组的材料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和奖惩,将生产一线的成本核算、控制与管理层的监督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4、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控制额外成本
很多煤炭企业在其他方面大大方方,在安全生产方面却很吝啬,认为安全的投入对生产没有多大的作用。其实不然,煤炭属于高危行业,只有抓好安全生产才是企业长久快速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要树立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做好防火、排水等安全工作,只有保证安全生产才能降低企业的额外成本投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整体上做到降低成本、提速发展。
2.5、压缩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的高居不下是近年很多煤炭企业感到棘手的问题,管理费用高主要是制度不全、审批不严、权限分散造成的,财务费用的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利息净支出。针对管理费用,企业要明确各项管理费用的开支范围、开支用途。开支标准,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结合勤政、廉政建设,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减少非生产性的管理费用支出。
减少财务费用的支出一是要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二是要提高贷款利润率;三是要加强资金需要的控制。虽然市场很景气,销售额很高,但是很多煤炭企业的资金都被应收账款占用着,严重影响着资金利用率。煤炭企业应该加大力度,收回欠款,找出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因素,加速资金周转。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资金周转不灵、控制不好直接影响企业效益,正确计算资金成本,预测资金需求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头戏。
总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任重而道远。企业必须强化成本管理控制的意识,将成本的管控与技术发展、安全生产相结合,做到全员管理、全方位控制。
参考文献:
[1]周晨涛.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10).
[2]李卫云.煤炭企业集团成本管理控制探讨[J].2012(07).
[3]王东瑞.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中国外资.2013(03).
[4]王玉武.煤炭产品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探讨[J].中国煤炭.2012(38).
关键词:煤炭企业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有效途径
煤炭企业属于挖掘类行业,其成本构成十分复杂,额外支出波动难以预测,季度、年度浮动也较大。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大块,显性成本包括经营成本、设备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库存销售成本、运输销售成本、水电成本,隐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安全支出成本、环境治理成本、技术革新成本。正是由于煤炭企业成本结构的多元化、复杂化,导致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一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特点、人工成本比重大
1.1、煤炭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属于地下作业,离不开大量的劳动力,工资成本在总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由于近年通货膨胀的不断发展,工资也随之上升,经测算,煤矿企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已经由原先的30%上升到40%,并且有着不断上涨的趋势。
1.2、原材料重复利用率高
煤矿产业的原材料不构成产品的实体,主要是固定材料的消耗,如大型的开采设备、工具等。这些大型材料、工具以及坑木代用品等都是可以回收起来进行多次重复利用的。
1.3、成本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国家的能源政策、世界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变动、行业动态,以及煤炭企业在开采、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抗因素等都影响着煤炭企业的成本。
国家的能源政策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动态,市场环境预示着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价格关系的变动左右着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计划。这些外界因素都会加大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同时企业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地质水文条件不同都影响着企业的开采的难度。
1.4、安全成本高
煤炭开采属于危险性行业,火灾、水患、断层、瓦斯、冒顶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方面加大了企业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了安全费用的计提标准,做好照明、通风、防火、排水等安全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安全事故频发,善后处理费用也增加了成本控制的不确定性。而在未来的几年内,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还将进一步上升,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控的有效途径
2.1、强化成本管控意识,健全成本管控制度
提高成本管控意识是成本管理的关键,要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深入到管理层。配备专门的人才进行成本管理控制,既要熟悉煤矿的生产技术又要懂得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保证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要将生产的全体员工视为成本管理的主体,尤其是负有责任的人员,在企业内部形成自主的管理意识,调动全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提高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
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利于全面成本控制的的规章制度,对成本进行分级管理。从煤矿企业的高层到各区、班的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制,制定规范的考核方法,权责统一配合必要的奖惩制度,提高成本管控的效用。
2.2、提高员工素质与技术投入,降低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占了煤炭企业成本40%,要想有效地对成本进行管控必须要做好人工成本的控制工作。首先,要优化一线工人的架构,不断提高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我国的煤矿企业历史较久,很多老矿区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机械化程度低,所用的员工不仅人数多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他们多为农民轮换工,平均教育水平都在初中左右,这样的工人素质就要求用工数量必须要多。企业要通过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对他们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使用大型开采设备的技巧和能力,定期对培训结果、员工素质进行检验,做到每人一档,奖惩结合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另一方面要优化设备的升级,不断提高开采的机械化程度。机械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用工的数量,企业在生产中不能光拼数量拼人力,而是要秉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思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走集约高效型发展的路子,真正地将人工成本降下来。
2.3、发挥区队、班组的力量,加强材料成本控制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在班组中设立专门的核算人员,编制材料每月、每周、每日的核算情况,减少库存。结合生产实际和安全质量的标准进行材料的控制,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材料的投入。将材料成本的控制纳入效益指标中,材料的预计使用量、实际消耗量必须严格统计、考核。再由基层区队干部对班组的材料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和奖惩,将生产一线的成本核算、控制与管理层的监督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4、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控制额外成本
很多煤炭企业在其他方面大大方方,在安全生产方面却很吝啬,认为安全的投入对生产没有多大的作用。其实不然,煤炭属于高危行业,只有抓好安全生产才是企业长久快速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要树立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做好防火、排水等安全工作,只有保证安全生产才能降低企业的额外成本投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整体上做到降低成本、提速发展。
2.5、压缩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的高居不下是近年很多煤炭企业感到棘手的问题,管理费用高主要是制度不全、审批不严、权限分散造成的,财务费用的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利息净支出。针对管理费用,企业要明确各项管理费用的开支范围、开支用途。开支标准,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结合勤政、廉政建设,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减少非生产性的管理费用支出。
减少财务费用的支出一是要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二是要提高贷款利润率;三是要加强资金需要的控制。虽然市场很景气,销售额很高,但是很多煤炭企业的资金都被应收账款占用着,严重影响着资金利用率。煤炭企业应该加大力度,收回欠款,找出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因素,加速资金周转。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资金周转不灵、控制不好直接影响企业效益,正确计算资金成本,预测资金需求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头戏。
总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任重而道远。企业必须强化成本管理控制的意识,将成本的管控与技术发展、安全生产相结合,做到全员管理、全方位控制。
参考文献:
[1]周晨涛.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10).
[2]李卫云.煤炭企业集团成本管理控制探讨[J].2012(07).
[3]王东瑞.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中国外资.2013(03).
[4]王玉武.煤炭产品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探讨[J].中国煤炭.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