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沙地区高校教师的银行理财偏好和银行理财现状的抽样调查,总结高校教师银行理财特点,发现他们在银行理财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就银行如何通过向高校教师提供更加符合他们理财特点的银行理财产品及服务以提高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银行理财产品;调查
一、高校教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情况调查综述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收入稳定且易于对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规划的群体,已越来越受到银行的关注[1]。银行可以在了解高校教师对理财的偏好的基础上,设置一些适合高校教师的特色理财服务,与高校教师实现双赢。但现阶段对于高校教师的理财偏好的调查却鲜有人问津。为此,我们向地处长沙市的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十几所高校的高校教师普及银行理财知识,并在银行理财方面对他们进行调查。本文主要就此次调查活动进行总结,期望有关调查结果能对银行向高校教师提供更加优质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方面有所裨益。
为了能准确地对高校教师的理财倾向进行调查,并为银行的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我们在该调查问卷中一共设置了39个问题,从高校教师可以进行理财的收入比例,已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构成,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对银行服务的偏好等方面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在长沙市主要的教师住宅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其余的10份通过电子邮件发出。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18份,回收率78.7%,其中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96.6%。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处理[2]。
二、调查问卷分析及结果
1. 高校教师收入、结余以及购买理财产品的情况
根据供求理论,收入是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对于高校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来说也是如此。高校教师的收入及其结余决定了其能够选择的理财产品种类和数量,如果不首先对高校教师收入、结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那么对于其购买理财产品的分析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首先统计了长沙地区高校教师月收入及其结余情况。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高校教师占6%,3000-5000元之间的占30%;5000-8000元之间的占26%;8000-10000元之间的占15%;10000-12000元之间的占13%;12000-15000元之间的占7%;15000元以上的占3%。每个月的结余占总收入的比重低于10%的高校教师占24%,该比重在10%-20%之间的高校教师占37%,该比重在20%-30%的高校教师有21%,该比重高于30%的高校教师占18%。调查结果还显示,只有47%的高校教师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另有53%的高校教师没有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当被问及未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原因时,39%的高校教师表示是因为对银行理财产品不了解,26%认为他们没有可以用来理财的钱,14%认为别的途径获得的利润更高,9%认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过高,8%表示对银行理财产品不信任,还有4%认为银行排队麻烦。
由此看来,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有经济实力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尚未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校教师却比已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校教师多。这表明银行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高校教师中大力拓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大幅提高购买率。
2. 高校教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
高校教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以及对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的偏好与选择。把银行理财产品看成是储蓄,或者更偏向于储蓄的高校教师占总人数的53%,而将银行理财产品看成是投资或更偏向于投资的高校教师占47%,故高校教师总体还是更偏向将银行理财产品看成是对资产的储蓄。
在风险方面,超过68%的高校教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风险,但明显小于股票;还有12%的高校教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大,担心托管机构投资失误会给自己的资产带来损失。
在被问及影响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最重要的因素时,68%的高校教师认为低风险是他们选择的首要因素,21%的高校教师认为金融机构的品牌最重要。
调查结果还表明,虽然高校教师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具有规避风险的意识,这也不阻碍他们对购买金融产品的积极期望。有56%的高校教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产增值。此外,还有20%的高校教师期望能够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抵御通货膨胀的压力,态度也显得很乐观。剩下的24%的高校教师为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支出和应对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而购买保险类金融产品。故银行的理财产品应该兼顾利润和资金安全,以吸引高校教师购买。
而当被问及愿意以何种方式接受银行理财服务时,41%的高校教师偏向柜台咨询及业务办理,而也有37%的高校教师愿意柜台咨询、网上购买以节省办理业务所需的排队时间。关于高校教师获取银行理财产品信息的渠道,有46%的高校教师通过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获取理财产品信息,23%的高校教师通过熟人介绍,13%的高校教师通过网络,8%的高校教师通过其它途径(如报纸等),还有10%的高校教师表示他们基本上没有获取银行理财产品信息的途径。
3. 高校教师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偏好
目前高校教师投资手段呈多样化的特点,涉及股票、期货、贵金属和银行理财产品等。由于股票、期货和贵金属等风险高,近期市场行情不佳,许多高校教师将投资目光转向了风险较低、收益尚可的银行理财产品。高校教师购买较多的银行理财产品有人民币理财产品和银行基金这两种。银行理财产品从期限上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的理财产品。以下就高校教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进行分析。
调查显示,35%的高校教师偏好60-90天的短期理财,28%偏好一年以上的长期理财产品,14%偏好180天-360天的产品,9%偏向15-30天的理财产品,另外有7%选择7天内(含7天)的理财产品。这表明高校教师一方面出于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倾向于选择流动性比长期理财产品好的60-90天的理财产品;而另一方面又出于不想频繁更换或转存的心理,倾向于选择一年以上的长期理财产品。所以银行可以开发新的服务,使得高校教师在转存或者更换理财产品的时候花费更少的时间与精力。 调查结果还呈现以下特点:有一定积蓄的高校教师偏向长期理财产品,而积蓄不多的年轻教师通常选择短期、流动性较高的理财产品。
以下就高校教师经常购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和银行基金进行探讨。
4. 高校教师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情况
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指银行以国债、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凭证,贷款信托计划,以及新股申购投资收益为保障,实现非资本保值。最常见的形式是债券,信托,新股认购及QDII[3]。人民币理财产品启动始于2004年10月,2005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正式发售人民币理财产品。至今为止,人民币理财产品仍是银行吸引小额资金流入的重要手段。我们以下列三种中国工商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4],对大学教师人民币理财偏好进行调查:第一种,投资期限31天,投资收益率为4.00%,5万元起购,客户投资收益率为4.00%(编号:BB1141);第二种,投资期限61天,最高年化收益率有望达到4.60%,10万元起购(编号:CFXT251);第三种,投资期限151天,最高年化收益率有望达到4.50%,5万元起购(编号:CFXT282)。结果表明,29%的高校教师表示愿意购买第一种理财产品;28%的高校教师表示愿意购买第二种理财产品;而43%的高校教师表示愿意购买第三种理财产品。可见,将近一半的高校教师偏向购买5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样可以节省理财产品期限过短导致的频繁转存所需的时间或避免没有合适的下一期产品而白白损失利息的情况。1个月和2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也很受高校教师的青睐,因为他们具有比长期理财产品更高的流动性,保障了以后的不时之需。而现在人民币理财产品大体上分成了两部分,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已占据了理财产品市场的大部分。虽然非保本的理财产品可能会带来比保本的理财产品更大的利润,但调查结果表明,49%的高校教师更偏向于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44%的高校教师愿意采用两者都买的方式来分散一部分风险,只有7%的高校教师认为他们只会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这些数据表明高校教师这一人群的风险规避意识较强。
5. 高校教师购买银行基金的情况
近年来中国基金业快速发展,基金已成为最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商业银行在货币、债券市场交易活跃,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经验[5],从而使其自营基金产品比普通基金公司的产品更有优势。同时,银行自营基金也可以充分借助银行的审慎投资文化,将商业银行安全稳健的经营理念渗透到基金的日常运作中。当被问及,在目前基金投资中,哪些问题是最主要的困扰因素时,有22%的高校教师认为不能方便、及时地了解所关心的基金产品的净值、重要公告等信息是最主要的困扰因素;38%的高校教师认为购买基金时不知如何评判一只基金的优劣是最主要的困扰因素;22%的高校教师认为不知如何确定申购或赎回的最佳时机是最主要的困扰因素;18%的高校教师认为不知如何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进行投资最主要的困扰因素。
当在被问及购买基金后,您通常会采取什么态度时,62%的高校教师会偶尔查看一下自己的账户盈亏,觉得差不多了就赎回;21%的高校教师会放心交给专家打理,注重长期收益;9%的高校教师会很紧张投资的盈亏,每天都要查看基金净值或收益率;还有8%的高校教师会频繁的申购、赎回或转换,以短期套利。
在被问及最希望通过何种方式获取基金投资知识和了解投资风险时,48%表示希望通过网络,31%希望通过销售人员介绍。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得知,基金经理是吸引高校教师成为客户的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这就要求基金经理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具有很强的数量分析和投资预测能力、丰富的证券从业与实战经验、战略性思维以及对市场变化敏感的国际化眼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各式各样的投资项目中做出最具有升值空间和潜力的投资组合。而基金与股票一样,与储蓄相比风险高了许多,受市场时机、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大,所以不知如何确定申购或赎回的最佳时机以及判断基金的优劣必然会减弱大家对基金的购买热情。对此可以加大宣传力,开设柜台和网上咨询,普及有关基金的知识,让高校教师更加了解基金,积极地将基金纳入到自己理财的考虑范围内。
三、建议
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有经济实力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尚未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校教师却比已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校教师多。这表明银行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高校教师中大力拓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提高购买率。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银行理财产品在高校教师中的营销力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行高校教师与银行理财专家见面会或开办讲座,让高校教师了解银行理财产品。二是完善网上交易平台与网上咨询系统,让高校教师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最新动态,并节省交易的时间。三是努力提升服务热情、改善服务质量,让高校教师信任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2) 注重高校教师专属银行理财产品研发。如开发趋于定期化的理财产品,使高校教师掌握购买规律,不让现金闲置在手上而白白损失利息,又能避免频繁变动而导致客户流失;又如开发小额理财产品,使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有能力购买理财产品,既能拓宽高校教师的投资渠道,又能提高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银行与高校教师的双赢。
(3)规范营销行为。高校教师文化素质高、法律意识强,应加大信息披露,充分、清晰、准确地揭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并避免夸大产品预期收益率的宣传。
参考文献:
[1] 崔吕萍.北京银行推出高校教师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北京商报,2010年9月8日,第七版.
[2]谢邦昌,朱建平,何海鹰.Excel 2007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Mengchun, D., & Jing, X. (2010). Research on Personal Financial Product Innovation in Commercial Banks of China.?Asian Social Science,?6(6), 115-118.
[4]中国工商银行网站http://www.icbc.com
[5]杨汛. 银行“自营”基金城商行首次试水基金公司. 北京日报,2013年3月13日http://bjrb.bjd.com.cn/html/2013-03/13/content_55521.htm
关键词:高校教师;银行理财产品;调查
一、高校教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情况调查综述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收入稳定且易于对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规划的群体,已越来越受到银行的关注[1]。银行可以在了解高校教师对理财的偏好的基础上,设置一些适合高校教师的特色理财服务,与高校教师实现双赢。但现阶段对于高校教师的理财偏好的调查却鲜有人问津。为此,我们向地处长沙市的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十几所高校的高校教师普及银行理财知识,并在银行理财方面对他们进行调查。本文主要就此次调查活动进行总结,期望有关调查结果能对银行向高校教师提供更加优质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方面有所裨益。
为了能准确地对高校教师的理财倾向进行调查,并为银行的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我们在该调查问卷中一共设置了39个问题,从高校教师可以进行理财的收入比例,已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构成,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对银行服务的偏好等方面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在长沙市主要的教师住宅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其余的10份通过电子邮件发出。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18份,回收率78.7%,其中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96.6%。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处理[2]。
二、调查问卷分析及结果
1. 高校教师收入、结余以及购买理财产品的情况
根据供求理论,收入是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对于高校教师购买理财产品来说也是如此。高校教师的收入及其结余决定了其能够选择的理财产品种类和数量,如果不首先对高校教师收入、结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那么对于其购买理财产品的分析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首先统计了长沙地区高校教师月收入及其结余情况。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高校教师占6%,3000-5000元之间的占30%;5000-8000元之间的占26%;8000-10000元之间的占15%;10000-12000元之间的占13%;12000-15000元之间的占7%;15000元以上的占3%。每个月的结余占总收入的比重低于10%的高校教师占24%,该比重在10%-20%之间的高校教师占37%,该比重在20%-30%的高校教师有21%,该比重高于30%的高校教师占18%。调查结果还显示,只有47%的高校教师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另有53%的高校教师没有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当被问及未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原因时,39%的高校教师表示是因为对银行理财产品不了解,26%认为他们没有可以用来理财的钱,14%认为别的途径获得的利润更高,9%认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过高,8%表示对银行理财产品不信任,还有4%认为银行排队麻烦。
由此看来,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有经济实力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尚未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校教师却比已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校教师多。这表明银行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高校教师中大力拓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大幅提高购买率。
2. 高校教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
高校教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以及对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的偏好与选择。把银行理财产品看成是储蓄,或者更偏向于储蓄的高校教师占总人数的53%,而将银行理财产品看成是投资或更偏向于投资的高校教师占47%,故高校教师总体还是更偏向将银行理财产品看成是对资产的储蓄。
在风险方面,超过68%的高校教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风险,但明显小于股票;还有12%的高校教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大,担心托管机构投资失误会给自己的资产带来损失。
在被问及影响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最重要的因素时,68%的高校教师认为低风险是他们选择的首要因素,21%的高校教师认为金融机构的品牌最重要。
调查结果还表明,虽然高校教师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具有规避风险的意识,这也不阻碍他们对购买金融产品的积极期望。有56%的高校教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产增值。此外,还有20%的高校教师期望能够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抵御通货膨胀的压力,态度也显得很乐观。剩下的24%的高校教师为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支出和应对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而购买保险类金融产品。故银行的理财产品应该兼顾利润和资金安全,以吸引高校教师购买。
而当被问及愿意以何种方式接受银行理财服务时,41%的高校教师偏向柜台咨询及业务办理,而也有37%的高校教师愿意柜台咨询、网上购买以节省办理业务所需的排队时间。关于高校教师获取银行理财产品信息的渠道,有46%的高校教师通过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获取理财产品信息,23%的高校教师通过熟人介绍,13%的高校教师通过网络,8%的高校教师通过其它途径(如报纸等),还有10%的高校教师表示他们基本上没有获取银行理财产品信息的途径。
3. 高校教师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偏好
目前高校教师投资手段呈多样化的特点,涉及股票、期货、贵金属和银行理财产品等。由于股票、期货和贵金属等风险高,近期市场行情不佳,许多高校教师将投资目光转向了风险较低、收益尚可的银行理财产品。高校教师购买较多的银行理财产品有人民币理财产品和银行基金这两种。银行理财产品从期限上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的理财产品。以下就高校教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进行分析。
调查显示,35%的高校教师偏好60-90天的短期理财,28%偏好一年以上的长期理财产品,14%偏好180天-360天的产品,9%偏向15-30天的理财产品,另外有7%选择7天内(含7天)的理财产品。这表明高校教师一方面出于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倾向于选择流动性比长期理财产品好的60-90天的理财产品;而另一方面又出于不想频繁更换或转存的心理,倾向于选择一年以上的长期理财产品。所以银行可以开发新的服务,使得高校教师在转存或者更换理财产品的时候花费更少的时间与精力。 调查结果还呈现以下特点:有一定积蓄的高校教师偏向长期理财产品,而积蓄不多的年轻教师通常选择短期、流动性较高的理财产品。
以下就高校教师经常购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和银行基金进行探讨。
4. 高校教师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情况
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指银行以国债、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凭证,贷款信托计划,以及新股申购投资收益为保障,实现非资本保值。最常见的形式是债券,信托,新股认购及QDII[3]。人民币理财产品启动始于2004年10月,2005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正式发售人民币理财产品。至今为止,人民币理财产品仍是银行吸引小额资金流入的重要手段。我们以下列三种中国工商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4],对大学教师人民币理财偏好进行调查:第一种,投资期限31天,投资收益率为4.00%,5万元起购,客户投资收益率为4.00%(编号:BB1141);第二种,投资期限61天,最高年化收益率有望达到4.60%,10万元起购(编号:CFXT251);第三种,投资期限151天,最高年化收益率有望达到4.50%,5万元起购(编号:CFXT282)。结果表明,29%的高校教师表示愿意购买第一种理财产品;28%的高校教师表示愿意购买第二种理财产品;而43%的高校教师表示愿意购买第三种理财产品。可见,将近一半的高校教师偏向购买5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样可以节省理财产品期限过短导致的频繁转存所需的时间或避免没有合适的下一期产品而白白损失利息的情况。1个月和2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也很受高校教师的青睐,因为他们具有比长期理财产品更高的流动性,保障了以后的不时之需。而现在人民币理财产品大体上分成了两部分,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已占据了理财产品市场的大部分。虽然非保本的理财产品可能会带来比保本的理财产品更大的利润,但调查结果表明,49%的高校教师更偏向于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44%的高校教师愿意采用两者都买的方式来分散一部分风险,只有7%的高校教师认为他们只会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这些数据表明高校教师这一人群的风险规避意识较强。
5. 高校教师购买银行基金的情况
近年来中国基金业快速发展,基金已成为最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商业银行在货币、债券市场交易活跃,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经验[5],从而使其自营基金产品比普通基金公司的产品更有优势。同时,银行自营基金也可以充分借助银行的审慎投资文化,将商业银行安全稳健的经营理念渗透到基金的日常运作中。当被问及,在目前基金投资中,哪些问题是最主要的困扰因素时,有22%的高校教师认为不能方便、及时地了解所关心的基金产品的净值、重要公告等信息是最主要的困扰因素;38%的高校教师认为购买基金时不知如何评判一只基金的优劣是最主要的困扰因素;22%的高校教师认为不知如何确定申购或赎回的最佳时机是最主要的困扰因素;18%的高校教师认为不知如何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进行投资最主要的困扰因素。
当在被问及购买基金后,您通常会采取什么态度时,62%的高校教师会偶尔查看一下自己的账户盈亏,觉得差不多了就赎回;21%的高校教师会放心交给专家打理,注重长期收益;9%的高校教师会很紧张投资的盈亏,每天都要查看基金净值或收益率;还有8%的高校教师会频繁的申购、赎回或转换,以短期套利。
在被问及最希望通过何种方式获取基金投资知识和了解投资风险时,48%表示希望通过网络,31%希望通过销售人员介绍。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得知,基金经理是吸引高校教师成为客户的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这就要求基金经理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具有很强的数量分析和投资预测能力、丰富的证券从业与实战经验、战略性思维以及对市场变化敏感的国际化眼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各式各样的投资项目中做出最具有升值空间和潜力的投资组合。而基金与股票一样,与储蓄相比风险高了许多,受市场时机、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大,所以不知如何确定申购或赎回的最佳时机以及判断基金的优劣必然会减弱大家对基金的购买热情。对此可以加大宣传力,开设柜台和网上咨询,普及有关基金的知识,让高校教师更加了解基金,积极地将基金纳入到自己理财的考虑范围内。
三、建议
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有经济实力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尚未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校教师却比已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校教师多。这表明银行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高校教师中大力拓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提高购买率。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银行理财产品在高校教师中的营销力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行高校教师与银行理财专家见面会或开办讲座,让高校教师了解银行理财产品。二是完善网上交易平台与网上咨询系统,让高校教师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最新动态,并节省交易的时间。三是努力提升服务热情、改善服务质量,让高校教师信任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2) 注重高校教师专属银行理财产品研发。如开发趋于定期化的理财产品,使高校教师掌握购买规律,不让现金闲置在手上而白白损失利息,又能避免频繁变动而导致客户流失;又如开发小额理财产品,使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有能力购买理财产品,既能拓宽高校教师的投资渠道,又能提高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银行与高校教师的双赢。
(3)规范营销行为。高校教师文化素质高、法律意识强,应加大信息披露,充分、清晰、准确地揭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并避免夸大产品预期收益率的宣传。
参考文献:
[1] 崔吕萍.北京银行推出高校教师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北京商报,2010年9月8日,第七版.
[2]谢邦昌,朱建平,何海鹰.Excel 2007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Mengchun, D., & Jing, X. (2010). Research on Personal Financial Product Innovation in Commercial Banks of China.?Asian Social Science,?6(6), 115-118.
[4]中国工商银行网站http://www.icbc.com
[5]杨汛. 银行“自营”基金城商行首次试水基金公司. 北京日报,2013年3月13日http://bjrb.bjd.com.cn/html/2013-03/13/content_55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