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谈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l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注重兴趣激发
  1、巧导入。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
  2、用媒体。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视频,FLASH,PPT等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习文言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距离,吸引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3、多竞赛。争强好胜是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如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竞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他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比“满堂灌”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4、重激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不是随波逐流,这更能激活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性评价,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及时报以掌声,或做出激励性评价,或发给他一个“创新卡”,或授予他创新能手的称号等,都能促使学生更加强烈的创新动机,进一步发展创新潜能。
  二、注重学法指导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不失为一良策。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习惯。养成了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1、学会读注解。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学习方法。
  3、反复诵读,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古代私塾先生授课十分重视诵读、积累,他们让学生读古文,由初读而熟读,再由熟读而成诵,他们坚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正因为这种强化的诵读积累,才造就了古代众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文思泉涌的文学巨擘。为此,每教一篇文言文,可采用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结合起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通过反复读,不断揣摩着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长期潜移默化,培养了较强的语感。
  三、注重品味体验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实质上是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因此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体现出人文的关怀。此外,语文学科有广阔的想象拓展空间,文言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的眼里只有学生,这是新课程理念精髓所在;以目标为起点,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教师的眼里只有目标,这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的眼里如何只有学生?课堂教学如何紧扣教学目标?  随想(一):基于目标,才是有质量的教学  教学目标具有过程和阶段的含义,何为教学目标导向?就是要在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控制教学内容和建构教学过程。如在教授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可以让学生扣住题目
期刊
《故乡》是初中语文的经典教材。笔者执教多年,现就两个细节谈谈自己的认识,求教于方家,以期能丰富课堂教学。  1、“藏”。  “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这是“我”冒着严寒回到故乡初见母亲时母亲的神态。“瓦楞上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老屋寂寥、破败,家境衰落,母亲内心凄凉。但见到儿子把心事藏起来,为的是不让漂泊在外的儿子一见面就难受。心细如发的儿子还是发觉了,哽咽无语。此情此境,勾起了多少
期刊
语言是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每一个作家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张爱玲的作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她小说语言的独特魅力是分不开的。集中来看,奇妙的比喻,诡异的色彩运用,和她小说里反复出现的各种象征和意象,是其小说语言的主要特色。在她的作品中构成了独特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比喻与暗示的奇妙运用  张爱玲的小说有诸多令人叫绝的奇喻,张爱玲是一个不吝啬使用比喻的作家,她仿佛就是一个在
期刊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从教的学校是山区农村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山区初中生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语文基础差,大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学生面对习作题,愁眉紧锁,搜索枯肠,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或是凭空捏造,讲套话,编文章,照搬范文。这是我们山区农村中学生习作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那么,如何紧密结合山区农村实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多年的山区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重点
期刊
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急剧膨胀的社会,各种信息排山倒海般的向我们涌来。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必须具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准确而又迅速地完成各种交际任务。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失分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不乏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整天的读呀,写呀,做呀——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可最终的考试成绩却与之付出大相径庭,学生灰心、叹气,老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初中语文重要的教学部分。长期以来,怎样上好阅读课是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兼顾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本人总结出一些关于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语言注重精练幽默和富有情感性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而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感情、交换思想的桥梁,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
期刊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闪现着教师教学智慧的火花。提问要遵循提问的原则,运用提问的技巧,讲究提问的艺术,从而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那应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呢?  一、提问要有吸引性  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
期刊
一直以来,古诗词都不好教,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一提到学古诗词,他们有畏惧的心理。在此,本人对教学体会谈一谈古诗词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认真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布置的预习是在老师指引下有针对性、适量的练习。如,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出来做,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让学生课前写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比较学习,明
期刊
一、老师教的误区  1、作文教学是软指标,所以没有像课文分析教学那样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  语文课教学生作文之所以是重中之重的重要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是在各种考试中的分值最高。一直以来,由于没有一个能够确有把握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来考量作文的教学效果,所以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专门的课时安排,以至于许多教师并没有拟定一个适合学生的系统化的写作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只是走走过场,有时虽然有美其名曰的“作文课”,其实
期刊
直觉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思维形式的整体性,人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拘泥于一部分的研究往往不得要领,而反回来做整体考察则豁然开朗,着眼于从整体上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往往可以激发直觉。无庸讳言,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整体直觉能力十分低下,状况堪忧。产生的原因除了学生阅历、学力、智力、悟力等方面有差异外,还因为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而代之以繁琐的纯逻辑的冷静剖析。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