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还是“异化”?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p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意象一直是翻译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对文化意象的处理策略也历来是译界很有争议的一个话题,主要有“归化说”与“异化说”两种。前者主张以译文为导向,尽量减免译文读者理解时的语言“壁垒”;后者提倡以原文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的“洋风”、“洋味”。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针对“Milky Way”的翻译所引发的争议从未间断,本文在对这段翻译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文化意象翻译时的价值取向问题。
  关键词:文化意象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一 “奶路”?“银河”?——孰优孰劣
  1922年,赵景深先生在翻译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樊凯》(英译名Vanka,现通译为《万卡》)时,将其中一句“The whole sky spangled with gay twinkling stars, and the Milky Way is as distinct as though it had been washed and rubbed with snow for a holiday…”中的“Milky Way”译为“牛奶路”,遭到鲁迅先生的严厉批评。鲁迅在《风马牛》一文中指出,“牛奶路”貌似直译或硬译,但却由于无缘无故加入了“牛”而歪曲了原文本意。他认为正确的翻译应为“神奶路”。此后,“牛奶路”便被视为错译、误译,甚至乱译的一个典型一直盛传于译坛,赵也被当作“不谙文化”、“不负责任”的反面例子而引来不少的批评和非议。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围绕“Milky Way”的翻译所展开的“笔战”并未停止,某些批评者对它的兴趣仍然不减,时不时地把它拿出来嘲弄一番;另一方面,为赵“翻案”的呼声此起彼伏,一些热心人士声称“牛奶路”的译法展示了一种文化意象,迎合了儿童心理,颇具童趣,更为传神,空前绝后;还有不少人提出了第三种翻译方案——“银河”(或“天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Milky Way”到底是“奶路”还是“银河”?笔者认为,这场争论实际上触及的是文学翻译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即在翻译文化意象时我们应以原语文化为依托还是以译入语文化为导向?是采取异化翻译策略还是归化翻译手段?
  二 文化、意象与翻译
  文化离不开翻译,离开了翻译,文化就不能传播、融合;翻译避免不了文化,没有了文化,翻译便失去了价值、意义。难怪王佐良先生很早就说过,“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有文化,也必然有意象,因为文化的民族性、特殊性需要借助特定形式来体现。人类语言,不管多么发达,都不可能穷极客观世界中的一切,所以人脑丰富的想象力便大展宏图,他们赋予已有词汇其它不同的意义和“色彩”,在人们的心目中便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象,这就是谢天振教授所提出的文化意象概念: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文化意象或源于一个民族的传说,或源于这个民族早期的图腾崇拜。在该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形象在语言、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最后慢慢沉淀为一种文化象征。文化意象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山川河流,如泰山、黄河,可以是建筑雕像,如白宫、自由女神;可以是动植物,如蝙蝠、梅花,也可以是历史人物,如诸葛亮、曹操;可以是数字,如英语中的13;也可以是颜色,如汉语中的“红色”。然而,不同民族由于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的不同,表达同一概念或含义时用到的意象也就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出现冲突、错位现象,英汉语言中就存在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英语中的“white elephant”与汉语中的“白象”、“dog”与“狗”、“dragon”与“龙”、“red”与“红色”等,虽然字面意思相仿,但联想意义却大相径庭。
  文化意象的传递历来是翻译中的一道难题,这是因为文化偶合、意象重叠毕竟是少数。翻译过程中,我们面临最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意象冲突、错位现象。东西文化中的“银河”(或“天河”)与“Milky Way”就属这类例子。虽然二者指的都是晴朗夜空中的那条带状星群,但渊源又是何其的不同。在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银河”是将牛郎织女隔开的滔滔“天河”。在希腊神话中,“Milky Way”则是众神聚居的奥林帕斯山通往大地的“路”,它之所以如此璀璨闪亮,在西方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宙斯(Zeus),众神庙里的主神,暗地里和有夫之妇阿尔克墨涅(Alcmene)私通,生下了赫拉克勒斯(Hercules),结果被天后赫拉(Hera)得知。赫拉把小孩从凡间抢到天上,抱于怀中时,小孩因饿急吸吮起赫拉的乳汁,赫拉大怒急急将其抛下界,乳汁因此洒在天空,便成了Milk Way(奶路)。由此可见,“银河”与“Milky Way”的文化背景是多么的不同。没有了银河,牛郎织女美好而悲戚的爱情故事就不可能流传,中国式的情人节“七夕”也就失去了文化内涵;没有了“Milky Way”,聚居在奥林帕斯山上的众神就无法下山,凯旋归来的天神朱庇特也无法回朝。
  三 归化、异化:文化意象翻译的两大策略
  翻译时,意象错位、文化冲突常常使得译者束手无策,但译者因此便知难而退、对原文的文化缺省熟视无睹则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王东风指出,对于一个译者,最糟糕的就是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缺乏认识,从而将自己的意义真空转嫁给译语读者。捷克翻译理论家伊列克(Bohuslav Ilek)在《论意象的翻译》一文中指出,译者在翻译意象时存在三种弊病:“意象常常被略去不译”、“意象被译者解释、引申而遭破坏”、“一个新鲜的意象常常被陈旧、平庸的意象所取代”。为了避免原文意象的失落与歪曲,我们必须在译文中进行合理的补偿。
  归化和异化是我们处理文化因素时常用到的两种不同策略。归化、异化的思想源于德国哲学家施莱马赫(Schleiermacher),他在《论翻译的方法》(On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on)中指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文努蒂(Venuti)对施莱马赫的思想进行了拓展,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首次将归化(domestication)、异化(foreignization)作为翻译术语提出。根据《翻译学词典》,归化指的是“a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which a transparent,fluent style is adopt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f the foreign text for TL readers”(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异化指的是“a type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a TT is produced which deliberately breaks target conventions by retaining something of the foreignness of the original”(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不难看出,归化主张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遵从目的语的文化习惯,顺应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异化则恰恰相反,主张以源语文化为依托,再现源语文化精髓,保留源语异国情调,对于可能造成理解困难的成分进行文内补偿和文外补偿。
  四 从“Milky Way”的翻译看文化意象翻译时的归化、异化取向
  归化、异化之争由来已久,不同时期的学者见解各异。笔者认为,归化、异化之争体现的不仅是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更是译者的文化心态、文化观念问题。“银河”(或“天河”)与“奶路”显然是以上争执在翻译“Milky Way”时的具体体现和延伸。那么,面对“意象冲突”、“意象错位”的巨大障碍,我们如何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做出抉择?下面以“Milky Way”的翻译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银河”(或“天河”)能够唤起中国人记忆中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引导他们很快进入语境,淡化其对外来文化的陌生感,但同时,译者也将自己的意义真空转嫁给了读者,造成原文文化意象的变形和歪曲。另外,在语言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漏洞。为便于读者理解,先引英语原文和目前通行、公认译文如下:
  原文:The whole sky spangled with gay twinkling stars,and the Milky Way is as distinct as though it had been washed and rubbed with snow for a holiday…
  译文:天空布满了繁星,每一颗星都惬意地眨着眼睛。天河是如此晶莹透彻出来,好像人们为了迎接某一节日而用雪擦洗过一般……
  故事背景:沙俄时代的九岁男孩万卡不堪忍受城里备受欺凌的学徒生活,在圣诞前夜写信给他在农村的祖父,请求祖父把他接走。该句描写的就是万卡在写信时回想起与祖父在农村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
  第一,由于原文中的“路”被改造成了译文中的“河”,这就造成了译文字面搭配上的矛盾。人们可以洗“星星”、洗“月亮”,但却难以想象洗“河流”。虽然这条河流实际上也是由星星组成的,但它毕竟是将牛郎织女隔开的快速流动的“液体”。
  第二,由于译者将原文中的意象改装成了“国货”,涂上了自己民族的“颜色”,这就使小说中万卡的形象显得不中不西。人们很难想象在希——罗文化背景下的沙俄农村长大、强烈渴望摆脱痛苦生活的九岁男孩居然读过中国的神话故事,具有汉民族的文化思维。
  另外,从回译的角度讲,既然“Milky Way”可以翻译为“银河”,那么汉语中的“银河”也完全可以等同于“Milky Way”。如若我们用英语把牛郎织女的故事介绍给西方读者,他们就会百思不得其解:既然牛郎织女之间只隔一条“路”而不是“河”,他们为何还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路两边傻傻等待,喜鹊为何还要在“路”上搭桥促成他们一年一次的相聚。也许正鉴于此,国内有学者在翻译李清照《渔家傲·记梦》词中一句“星河欲转千帆舞”时,就采用了异化的手段,将其中的“星河”译为“The Silver River(银河)”,而不是英语中的“Milky Way”,这样就避免了船帆在“路”上舞动的字面矛盾。
  相比之下,“奶路”就能弥补以上之不足。笔者认为,翻译的目的就是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本着这个目的,翻译不仅要“求同”,更要“存异”。异化翻译能够再现不同民族在文化层面上的差异,有利于读者接触、了解外来文化,丰富语言表达,拓展知识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异化应是翻译文化意象时的主导方向,但异化也决不是简单的直译,赵景深的“牛奶路”同样站不住脚,因为在上面的希腊神话中,我们找不到“牛”的影子,所以也就谈不上“牛奶”,那是天后赫拉的“神奶”。
  五 结语
  讨论接近尾声,我们应该有了答案。在将来,“奶路”和“银河”的神话故事肯定还会在东西方继续流传下去,那么,有没有一种途径可以使东西方的读者同时了解自己和对方民族的神话并知道其差异呢?笔者认为:有,那就是翻译,因为翻译就是“在不同文化的隔阂中间搭桥铺路”。在文化背景存在诺大差异的东西方的“奶路”与“银河”之间,我们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座“译桥飞架东西”,因为语言可以隔阂,思想最终会融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异化才是文化意象翻译的大趋势,因为它更有助于传递文化,互通有无。和“银河”相比较,“奶路”更能反映出这种趋势,但绝不是赵景深笔下的“牛奶路”,我们相信鲁迅是对的,“神奶路”实际上已经给我们指明了这一方向。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陈秋劲:《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徐翰林:《最经典的短篇小说》,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杜争鸣:《翻译策略与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何向妮,女,1977—,陕西宝鸡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大学外语部。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对《左传》的考察,可以发现“复”、“反”、“还”、“归”在回来(去)义上的特点与它们能否引申出归还义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同步引申出的新的意义仍会保留由旧有意义而来的遗传义素,并拥有独立的存在价值;一组同义词中有几个词能够产生同步引申决定于概念系统对于意义表达的需要,这一点归根结底又是由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分类所决定的。  关键词:同步引申 遗传义素 价值 分类  中图分类号:H13
期刊
摘要笔者在专书研究中发现,西汉桓宽所著《盐铁论》出现了大量双音动词,其中包含不少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作了相应的收录,然也存在一些双音动词失收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搜集并考证,以备辞书修订时参考,亦为汉语词汇史积累一些上古双音动词的词汇材料。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双音动词 《盐铁论》 失收 考释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西汉桓宽所著《盐铁论》(
期刊
摘要清末民初是翻译小说的大盛时期,但由于译者在翻译中不忠实原著而受到传统翻译理论价值体系的批评,因此这时期的作品不能跻身于正统的“翻译作品”之列。但发生在世纪之交的翻译活动自身却具有无可辩驳的价值,因此要公正客观地评论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我们必须从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需求来认识,即描述和理解一个时期的翻译活动及翻译规范、评论一个时期的翻译作品,不但要审视其文学价值,还要考虑到其文化特征对翻译活
期刊
摘要语言的产生是必然的,其根本动力是人类内部世界的内容有强烈的表达的需要。语音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而是在人类迫切需要表达内部世界内容的强烈愿望刺激下、通过艰苦的锻炼和努力逐步产生的。意识焦点的融合作用,为本来并无天然联系的内部世界的内容和语音形式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并为其进一步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提供了可能性。而语言产生过程中的形式与内容不平衡,则为其它领域内的关于语言的研究留下了广泛的空间。  关
期刊
摘要徐道邻、张培基、许渊冲的译文在译界影响广泛,而三人对《葛底斯堡演说》的翻译则各有千秋:徐译最早完整地将该演说译为中文,但其译文部分地方词句不够精炼,有些地方存在欧化表达,文气略显涣散;张译紧扣原文,字比句对,一一相应,是难得的对照读本,但有些译句值得商榷;许译比较“神似”原作的风格,但有些表达过于追逐简洁,没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内涵。本文认为政治演说类文献的翻译重点是传达演说者的思想观念和政治
期刊
摘要标题是对整个文章的高度概括和提升,英语新闻标题既要言简意赅,又要新颖独特。本文主要从增词、减词、修辞三方面论述了新闻英语标题汉译技巧,以便打造精彩的标题。  关键词:英语新闻 标题 翻译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日益深入,我国各种媒体越来越多地利用翻译后的英语新闻满足受众的求知需求,以便读者尽快获知国际上最新发生的新闻。标题常被视
期刊
摘要本文以《简·爱》的祝庆英译本和黄源深译本中的诗歌翻译为例,从是否忠实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本意、译作是否自然流畅和保持原作诗一般的韵味三个方面,对两个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评判译作优秀与否的标准除了要忠实原著精神以外,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带有明显译者风格的特点也是评价译作好坏重要标准的结论。  关键词:《简·爱》 祝庆英 黄源深 翻译 风格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话语分析需要把话语作为受到认知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的互动的过程来进行。分析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人物偏见话语的人际意义对于揭示人物性格、心理变化等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独幕剧Twelve Angry Men中出现的偏见话语的分析,总结出人物的话语可以反映出话语之外的各种信息;说话人的偏见话语会向读者或观众揭示其性格、身份、心理状态及他们所属的或期望所属的社会群体。  关键词:Twelve
期刊
摘要翻译的文化转向给翻译界带来了新的方向和生机,也给我们引入了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即归化和异化。如直译与意译之争那样,归化与异化之争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亮点,同时也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那就是《译介学》。在这本书中,谢天振教授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特别谈到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笔者十分赞同他的观点,即坚持它们的共存,顺应翻译的发展趋势,更多地采用异化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期刊
摘要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三元关系的明示——推理交际行为。它包括原作者—译者、译者—译文读者两个交际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作出估计,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即让读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杨绛作品《洗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英译本在再现原作审美效果方面体现了最佳关联性。  关键词:最佳关联 交际意图 语境效果 《洗澡》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