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蓝天 纯洁的白云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部优秀的政治题材电影,《窃听风暴》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并将这种意识形态升华到了人性的高度,增加了影片的深度与广度。影片将叙事纳入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虚构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并通过对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刻画,引起了观众情感的真实共鸣。
  
  关键词: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人物性格
  
  《窃听风暴》主要讲述了前东德斯塔西情报工作人员维恩勒对著名右派剧作家德雷曼以及其夫人克丽丝玛利亚的生活实施监听,却在监听的过程中逐渐被剧作家的真性情、真爱、才华所感染和打动,从而转为保护剧作家度过那个“危险时期”的故事。《窃听风暴》是一部优秀的政治题材电影,它体现了导演对前东德时期社会主义集权制度的反思,同时赞扬了艺术的生命力,歌颂了人性的自由与崇高。2006年影片在德国上映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同时还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先后获德国国家电影节金萝拉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等7项大奖,第79届奥斯卡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等。巨大的成功来源于电影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对艺术的关怀以及对人性回归的呼唤。
  
  一、影片的意识形态色彩
  
  “意识形态通常被定义为反映社会需要和个别的个人、团体、阶级或文化向往的一组意念。……每部电影都偏向某种意识形态,因此褒扬某些角色、组织、行为及动机为正面的,反之也贬抑相反的价值为负面的。”[1]《窃听风暴》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影片的这种意识形态具体表现为在感情上倾向于无拘无束、思想自由的艺术家们,他们是社会的良知,在这个严酷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直面人生、勇敢说话、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同时影片冷静地批判了集权者的残暴和虚伪以及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可恶行径,尤其表现为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对艺术家的控制。通过两者的对比,该片从人权和人性的角度出发,批判了东德的社会制度对普通人(影片中着重表现为对于艺术家)权利的漠视和侵害,表达了人们在压抑中对自由、开放、民主的环境的深切渴望,并通过片中著名艺术家艾尔伯特之口直接道出了大众对于这个“毫无人权,根本不让人说话的国家”的反抗与呐喊。
  “散漫的、多样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最终要受到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的决定性制约的。”[2]电影的观众(文本的阅读者)在电影与现实的误认中就不自觉地臣服于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其自觉的实践者。在《窃听风暴》中,导演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不自觉实践者,将他所认可的主流意识形态附着于电影之上,或作为隐含在文本之下的一条暗流。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通过电影建构的世界,产生了对于影片主人公——其实质为代表着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物形象——的认同,也就不自觉地在精神上与导演握手,达成与导演所表达的观念的契合,这便是电影的魔力。进一步说,观众通过导演建构的那个电影世界来认同这个价值观,从而把这种价值观不自觉地应用于生活和精神的其他方面。博德里在《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一文中指出,电影是一种需要明确意识形态的机器,而且意识形态必须占据和观众视点重合的那个点,使之总是和观众的心理趋向“不谋而合”,与其说是迎合不如说电影是在“暗度陈仓”似地引导,或者说电影总是想方设法把观众带入到它所期待的那个价值体系中去。《窃听风暴》所倡导的自由、人权、平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占据了电影的“这一点”,所以电影就顺理成章地展现了这一主流意识形态。
   影片还探讨了体制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影片人物豪斯说:“一个人如果能适应每一种环境,那么他就不是人了。”同样一种文化若能适应每一种制度,那么它就已经失去其本真了。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它是超越国界、超越体制的。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也要着眼于生活。因此,艺术家是社会的良知,是黑暗中的灯塔。影片开头部分,由德雷曼导演、德雷曼夫人主演的精彩戏剧深深地感动了作为特工的维恩勒。在监听过程中,艺术家们真诚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热情洋溢的生活打动着特工维恩勒,让我们看到艺术的强大感染力。但是艺术却又是在体制的夹缝中生存的,众多艺术家被监听,人身自由以及言论自由都被限制。在这个夹缝中,有的人选择决绝抵抗——自杀而终;有的人选择消极逃避——依靠服用药物来苟且偷生;也有人在逃避后选择直面——通过作家的笔来揭露社会,反抗体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的两重性:一方面它无拘无束,可以任意驰骋;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受到体制的制约,甚至是在体制的高压下苟延残喘。
  
   二、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由于电影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具有特殊性,因此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归属于左右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阵营。以德雷曼夫妇为代表的艺术家们指向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意识形态,以特工维恩勒为代表的上层建筑派,他们为捍卫体制不惜利用一切手段,集中代表着左倾集权统治的意识形态。导演将这两种意识形态下的人格都统摄于人性的高度之中。维恩勒在监听的过程中实现了人性的回归和价值的重新判断,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人格的崇高。德雷曼在逃避和直面社会现实的改变中树立了艺术家崇高的人物形象。
  文学理论中讲到,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就是能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3]《窃听风暴》通过对东德社会主义制度时期这一典型环境中像维恩勒这样的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突出了人物性格特征,同时还提高了影片的思想深度。“人物的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4]特务维恩勒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主义热情、专业的职业操守以及高超的职业技术的人,他是电影中所展现的那个时代的产物,没有这样的集权制度,便不会激发这样的人格。影片开场通过维恩勒审讯犯人的驾轻就熟以及课程教学的严肃认真的交叉剪辑,展现了他过硬的专业技能、冷静的思维、对自身职业所具有的崇高感以及作为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荣誉感和使命感。“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发展变化。”[5]维恩勒这种高度的职业敏感来自于他所处的环境,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时代信仰。这种信仰驱使着他这样做,不作他想。“但是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6]在监听的过程中,维恩勒逐渐受到艺术家真性情、真爱的熏陶和才华的吸引,人物性格发生了转变,开始怀疑自己以前的信仰。维恩勒是整部影片最大的矛盾集合体,一方面,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且他身为一名特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与准则;但是另一方面,良知的觉醒,人性的复苏,使他察觉到了异样的端倪,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自己的信仰,甚至是自己的国家。
  德雷曼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他有着诗意充盈的、敏感多思的、眼光超越的、痛苦忧伤的、向往着自由和舒展个性的诗人之心。他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自由散漫的性格特征表现在他不会打领带,买菜回家的路上会放下菜篮和小朋友踢一场球,毫不吝啬地表现出对女友的爱与依赖——在德雷曼夫人演出结束后两人在后台耳语亲热,回家后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孩一样抱着自己女友的肚子,尽显天真与烂漫。人物性格不仅可以通过一个细节或者一个场景来体现,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个事件来体现。对于女友背着她与部长来往一事,他没有恼羞成怒,而是用温暖的怀抱表达了他的宽容与理解,同时也力劝女友做自己,相信自己,不要依附于权势。对于好朋友之死,他只是默默地用一曲《好人奏鸣曲》来表达他的哀伤与怀念。通过这两件事,我们认识到了德雷曼的一颗温润的诗人之心,他的真情与真诚不仅打动了剧中人物维恩勒还打动了作为观众的我们,此时观众的情感与剧中人物达到了统一,共鸣得以产生。德雷曼展现了艺术家生命的斑斓色彩,性格的丰富多彩,同时还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优秀的知识分子灵魂的深度。对于体制他一开始的态度是回避,不主张用激进的方式去对抗,后来好朋友的死让他清醒,他决心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抱着一颗博爱的心拯救大众,揭露当局的丑闻与不公。这样的人物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到真实的情感,德雷曼的性格和灵魂是合乎理想的,具体表现在合乎了观众的心理情感期待。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德雷曼性格的弱点——过于天真和善良,轻信他人,这样的性格在那个时代注定是需要被保护的。
  
  三、结语
  
  《窃听风暴》是一部优秀的德国电影,它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不影响其艺术性,反而给电影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细细体会剧中人物性格及其命运时,特殊时代背景下人物灵魂的深度也同样令人叹服。一个时代的阴霾终将过去,而一个人物的悲剧却无法挽回。苦难的灵魂经过觉醒最终得到拯救,显得如此深刻和动人。片中布莱希特那首美丽的小诗就是对电影最好的注脚:信仰和爱情要像树一般挺拔直立,它们就像蓝天中飘过的那朵云一样洁白无瑕。只要我们相信,它就是那样。
  
  注释:
  [1]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
  [2] 峻冰:《20世纪外国现代电影理论的发展轨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3][4][5][6]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第221页、第222页、第222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其他文献
对有些人,性是乏味的本能,对另一些人,性是体验美好生活的潜能。从本能到潜能要的不是频率是韵律。白天在外,每个人努力“修身”;晚上关好房门,与你的他甜蜜“养性”。 和相爱的人做爱做的事,以爱孕育,以性滋润,幸福绵长……  主持人悠游站在“性福”的路口为您铺设坦途,欢迎您的匿名参与赏读。  E-mail:[email protected]      如果把完美的性爱比作是一段段唯美悠扬的小夜曲,那么
期刊
偷看手机盗取QQ密码在他的办公室安排线人……这些缺乏档次又吃力不讨好的方法已经过时了。识破男人正被引诱或已经外遇的法宝是看他最近的穿衣打扮。除非你的BF或老公是模特或时装设计师,否则男人很少像女人那样根据潮流改变自己的着穿风格。当他突然挑剔你买的衬衣的颜色或衣橱里频频出现“开会发的、朋友送的”内衣内裤甚至袜子,多半敌情已经出现。增强自信,理智还击,毕竟你是目前在他身边的女人。     男人质变看行
期刊
张中信是一位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也是一位思路敏捷、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激情满怀,壮志凌云。一生都在为事业,为前途奋斗不息、拼搏不止,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体现人生的价值。  他是受传统文化教育培养而成长起来的一代炎黄子孙中的一位,骨子里深藏着忠孝节义的基因,正气凛然,乐于助人,好打抱不平,为身边的朋友、同仁所敬佩。我知道张中信这个名字已有好几年了,传闻中,他给我留下了好印象。前年一个偶然的
期刊
我看大部头的专业书,讲的是人的性格与职位匹配的原理。我测试了自己的,然后马上测了她的,她是我很熟悉的一个人,尽管我并未见过她。  我记着她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大欢喜,小悲伤。她当主编了,她打了儿子悦擎一顿,她做了红酒醉梨,她去北京出差了。  她有几张很漂亮的艺术照,她臭美地把那些照片放大,挂在自己卧室的墙上。  那时候她清瘦,眉眼如画,娴静如水,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婉约的宋词。  我曾把那些照片做成电脑
期刊
张中信是与我神交已久的青年诗人。后来读到了他寄来的散文诗集《失语的村庄》(第Ⅰ卷),便被他所精心营造的文学乡村世界吸引住了。中信的文本叙述朴实、粗粝,却可直抵生活的本相与事物的本质内在,颇具心魂的震撼之内力。故在我主持的《大众阅读报》文艺版上接连编发了他的两个专版,并配发了简介和评论,在散文诗坛引起了反响。  日前,中信来电话,他要出版《失语的村庄》(第Ⅱ卷),并说海梦老兄答应作序。他想要我再给他
期刊
走进野茶灞    1  露珠的晶莹,晾晒着老村的屋脊。  雾岚的翅膀把山峦浪漫成一幅早晨的剪影。  牛娃子家那个被花轿和唢呐吹吹打打娶进门的新娘,不到半年时间,便以一对双生子的啼哭声,惊破了小村人疑惑不安的眼睛。  当双生子开始满村乱跑时,那张贴在牛娃子家门楣上的大红“喜”字,还挂着若隐若现的苦笑。  2  夜猫一声长一声短地嚎哭,悲怆而凄凉的声音刺破夜的眼。  一个头顶长布衣衫,光着双脚的中年妇
期刊
摘要:不管有意无意,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国历史发展的简略图,也是一部“美国人”的形成史。小说向读者展示了美国作者笔下“美国人”的根本特点:开拓性与包容性。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开拓性;包容性    提到美国人,我们脑中很快出现的形象有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马丁·路德·金等,他们都是美国人的杰出代表。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属于
期刊
摘要:《贝奥武甫》作为欧洲最早的史诗之一,记录了欧洲先祖最初“结构”世界、解释世界的企图。《贝奥武甫》是对固有人物角色模式的一种重构,是结构主义解析的一个范例文本。    关键词:史诗;结构主义;人物角色模式;重构    一、史诗:“结构”世界的永恒追求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认识世界的脚步。人类祖先极其敏锐地对周围的世界作出反应,同时将这些反应以各种形式保存下来,流传至今。  史诗是人类
期刊
摘要: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并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歌剧、舞剧等。迪斯尼于1998年推出了动画电影《花木兰》,中国拍摄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也于2009年年底上映。通过对照这两个电影文本,详细解读其各自不同的电影语言,可以发掘潜藏在银幕背后的不同文化特征。    关键词:《花木兰》;迪斯尼;角色设置;文化观念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宋郭茂倩收编
期刊
摘要:台湾诗人洛夫的《与李贺共饮》起笔突兀,却挥洒得自然流畅。纵横古今,想象奇特,意气昂扬,思想深致,诡异奇绝,充分体现了洛夫的诗魔风格。    关键词:洛夫;诗魔;《与李贺共饮》    李贺,一个中唐郁郁不得志的诗人,一个被古人誉为“诗鬼”的人。  洛夫,一个台湾新诗运动的旗手,一个被今人誉为“诗魔”的人。  诗鬼也罢,诗魔也罢,他们都是诗坛的幽魂,在洛夫不经意吟成的《与李贺共饮》这首诗中,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