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臆解】
修养高的人品性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有不争之德,身处众人所厌恶的低洼潮湿之地而不嫌弃,所以说水性几乎近于道。上善之人亦如水,可以存身于任何地方而无怨尤,心地善良有如沉静的水潭,与人友善交往,言谈恪守诚信,从政能致天下清平,行事讲法度且有能耐,举动善于把握时机顺应天时。正因为他们有水的不争之德,所以就不会招致怨恨。
【评说】
尽管老子认为天地可以不仁,圣人亦可以不仁,但他决非无情之人,他的思想深处,其实是极为柔软与善良的。他同情弱者,反对强权;主张节俭,反对奢华;要求统治者顺应天道,无为而治……所有这一切,出发点都是在于保护普通民众的利益。正因如此,他推崇水性,认为水“几于道”。苏轼亦称道水为“天下之至性者”。对于道甘处卑下的品性,庄子在《知北游》里有此解释:“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可是,古往今来,很多的统治者只会以“天地不仁”来开脱自己的罪恶,而忽略了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主张。从“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来看,老子决不是主张统治者可以无所作为,他只是要求不要胡作非为,而是要“善”为,要顺天地之道自然而为。我们曾经的领导者想法幼稚,硬要与天斗与地斗,那是强作为,实是愚昧之至!但另一方面,如果窃居高位者无所事事,尸位素餐,那亦是无能,还“不如回家卖红薯”。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臆解】
占有得太多终会失去,不如自己先行放下;把铁器锻打得异常锐利,那尖锋不可能保持得太久。就算金银财宝充盈栋宇,没有谁能够长久保有;富贵者骄横跋扈而不知收敛,那只会自取灾祸。成就了功业而名扬天下的时候,最好是急流勇退,这才是顺应天道。
【评说】
本章的道理很直白,稍微明白点事理的人们都懂得,只是正如古语所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很多人总是临事而迷,不知道佛家“放下着”这句偈语的奥义,也听不进曹雪芹《了了歌》的劝导,而只有到了最后大限来临时才恍然彻悟,可惜为时已晚。就像晋代的石崇,明代的沈万山,清代的和珅,哪一个不是富甲天下,然而到头来,谁得了善终?特别是那些高高在上者,总以为天下江山是自己打下的,便要长久把持,而为了守住已经取得的名位,甚至不惜残害所有可能取而代之的贤能人士,这便是违逆天道了。秦始皇不是梦想大秦帝国江山永固,基业传至子孙万代么?他以为焚书坑儒之后,便没有人能号召天下了,结果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智慧永远存在于民间,任何统治者都不要妄想把自己个人或集团的意志强加于天下。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臆解】
守住形体,护住灵魂,谨守道之精气,能做到永远不分离吗?凝聚精气,保持心态柔和,能像婴儿一样无思无虑吗?清除心中所有的妄见,能做到不存一丝一毫的杂念吗?想要爱护普天下的民众,治理好国家,能做到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吗?人们在张开与关闭口鼻呼吸吐纳之际,在与外物相交通的时候,能做到不滋生事端吗?心胸敞亮,洞悉世间万事万物之奥妙,还能够做到貌似无知无识吗?
【评说】
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其本意并不反“知”,他只是看不惯统治者以“知”而欺世盗名罢了,不然又何来“明白四达”之说?比如以鬼神来愚弄天下百姓,让所有人精神受控于神意,进而自觉接受并服从人间的所谓“天子”的领导。人若要消除心中的所有杂念与妄见,说到底还得借助于智慧。关于文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臆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其实,对于“道”的求索,不也需如此么?探寻,思虑,最终恍然大悟,在这个过程中,智慧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本章末尾尚有“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几句,我也认为当归入第51章为宜。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臆解】
把三十根辐条凑集到一个轴头上,就可以做成车轮,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做成车子,因为车内空虚才能载物或载人,有车的功用;揉捏粘土制成陶器,因为器内空虚才可以盛装物品,有器的功用;筑好墙壁,开好门窗,建好房屋,因为室内空虚才可以容人,有室的功用。总而言之,任何器物之所以于人有益,功用正在于它们的虚空之处。
【评说】
“有”与“无”的对立统一,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听起来似乎相当玄奥,但有了这三个实例,我们便不难理解了。由此延伸开来,比如说事物的形与质,到底哪个更重要呢?如果没有形式,本质又如何依附与施为?如果没有本质的功用,空有形式又有什么意义?再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来看,一方面,前人的经验积累与知识是后人认识世界的基础,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怀疑的态度,后人又怎么能进步与超越?乾隆时书法家翁方纲批评刘石庵的字没一笔是古人的,而刘石庵却回击他没一笔是自己的,他们争论的焦点,其实便是有与无的问题。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只关注事物的“有”,还要留意它背后的“无”。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臆解】
迷恋五彩缤纷的颜色,最终会伤害人的视力;沉迷于悦耳动听的音律,最终会伤害人的听力;贪恋奇珍异味,最终会败坏人的口味;纵马原野,热衷于狩猎,最终会使人变得狂暴残忍;嗜好金银珠宝玉石等难得的物品,最终会使人丧失本性,干出违法背德的勾当。所以,圣人治理天下,首要的是让民众吃饱肚子,而不在意如何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因而能做到舍弃繁华奢侈,坚持节俭淳朴。
【评说】
老子主张人类放弃物质享受,这当然有偏激的一面,事实上,人类也根本做不到。不过,他的俭朴生活主张确有很多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反思。比如说管仲认为国君贪恋女色不是毛病,关键是要善于执政,事实上齐桓公也做到了,并且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想想他的结局,身死之后竟然停尸于宫中,儿子们为了继位而无人过问后事,不是也很悲哀么?尤其是在他之后,齐国就威风不再,与小国无异,只有受人欺凌的份。比如当今之世,人们太过追求物质享受,结果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其后果早已显露出来。不仅如此,因为依恋物质太甚,现代人几乎变成了物的奴隶,“形为物役”,而且为了拥有得多,相应的付出也就更多,活得很累,因而幸福指数也不见得高到哪里去。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
【臆解】
世人常把宠辱看得太重,一旦获得尊宠或是遭到凌辱,便以为是了不得的大事情,甚至把它们看得比自身还重要。怎么理解宠辱若惊呢?在一般人看来,受尊宠是值得高兴的事,而遭到凌辱则很痛苦,因而即使得到了尊宠与高位还担心失去,即使远离了凌辱与祸患又害怕重来,所以无论得失,总是生活在惊惧之中。如何理解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深重的祸患意识,只因为太在意自身的感受。如果我不顾虑自身,还怕什么祸患呢?所以,只有那种不计个人宠辱,看重天下如重自身,兼爱天下如爱自己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评说】
事实上,要想所有人都超凡脱俗,如佛家所言万念皆空,不计荣辱,那很难做到,只要是人便不可能完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老子有时可谓强人所难。不过,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淡化荣辱观,拥有一份精神的自由,没有必要太过关注身外浮名与他人的褒贬,因为,太在意它们会使人活得很累。而人的一生总是很短暂,健康与快乐才是最宜珍惜的人生财富,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会放下心里的重负,让生活变得更加闲适。《庄子》里记载,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人问其故,他如此解说:“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这是真正看淡了荣辱的达人。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臆解】
明明有色彩,可用眼睛去看,却又似乎什么也看不见,这就叫夷;明明有声音,可用耳朵去听,却又似乎什么也听不到,这就叫希;明明有形体,可用手去摸,却又似乎什么也摸不着,这就叫微。这三个方面,我们无法刨根问底进行细究,所以合而称之为道。它居高不皦洁光明,处下不阴晦暗昧。因为它非一色,非一声,非一形,故无法用明确的语言来描述,并给它命名,只好把它归类为非实体的物质。这就叫做没有具体形状的状貌,没有实体物质的存在,可以称之为惚恍,也即是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想要正面相迎却看不到它的起始,想要尾随其后却又看不到它的终止,这就好比拿古圣先贤的治国方法来驾驭今天的现实,哪里才是起始与终止呢?要解决天下纷争、大道失统的问题,关键是要了解天道的本源,明白古人制订治国方略的前提与根本,这才是真正懂得纲纪。
【评说】
得与失常在于一念之间,这也是老子的哲学观。比如看到美丽的女子不动情那便是“夷”,听到悦耳的音乐不动心那便是“希”,拥有珍宝也视同草芥那便是“微”。从另一方面说,看到了又如何?听到了又怎样?得到了又多些什么?人生于世,不可能永远拥有某些东西,甚至连自身的生命,也只是短暂的拥有。人若明白了个中因由,才有可能达到“无身”的境界,自然可以“无见”、“无闻”、“无得”,进而“无欲以观其妙”,化道于心并融身于道,彻悟世间万事万物之奥。明道之人治理国家,不会单纯套用上古圣人治国的方法,而是明了应该如何依道而制订治国的大计方针。苏辙就说过:“学圣人者,不如学道。圣人之所是而吾是之,其所非而吾非之,是以貌从圣人也。以貌从圣人,名近而实非,有不察焉,故不如学道之必信。”(《孟子解二十四章》)今之执政者若能深明此理,依道而立法并施政,则是天下苍生之幸。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不新成。
【臆解】
古时候那些悟道并能依道而行的人,思想精微玄妙,与天地相通,精神世界深邃旷达,常人莫知其极。正是因为常人莫知其极,所以我在此勉强加以形容:行事之前谨慎迟疑,就像在冬天里将要跋涉冰河;行事之后依然警觉小心,就像防备所有的邻人窥见其隐私;举止庄重严肃,就像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客人;情欲日以消散,就像是春天里将要消融的坚冰;性情敦厚,有如未经雕琢的天然玉石;心胸豁达,有如空旷深广的山谷;混沌的样子,有如一潭浊水;清静的样子,有如一片汪洋;恬静的样子,仿佛没有止境。谁能让浑浊的流水变得清澈?只有让它安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让安定的局面得以长久保持?只有让它运动起来,自由而缓慢地生发。守住这任由万物自行缓慢生发之道,才能让世事稳健前行而不致盈溢;也只有那不求奢泰盈溢之人,才能隐匿光芒,不刻意求新求成,最终有所成就。
【评说】
这里,与其说是老子给上古得道之士画像,倒不如说是他的自画像:谨小慎微,犹犹豫豫,彬彬有礼,恬淡无为;实则是深藏不露,内敛精神。这种人,要么没有举动,一旦深思熟虑,蓄势待发,必然所向无敌。历史上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可谓深得此道之精髓。可能是因为穷怕了的缘故,当今的国人为了发财,胆大妄为,什么都不顾忌,把实践论奉为无尚法宝,行事不经过严密论证,全然不考虑后果,结果怎么样?无须举例说明,且看那些曾经勇于发明创造的科学家们,是不是转而担忧地球还能存在多久?我们是到了该向老子学习智慧的时候了,不要一讲到国学就是孔子。我以为,在老子面前,孔子不值一提,而我们却在世界各国开设孔子学院,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臆解】
修养高的人品性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有不争之德,身处众人所厌恶的低洼潮湿之地而不嫌弃,所以说水性几乎近于道。上善之人亦如水,可以存身于任何地方而无怨尤,心地善良有如沉静的水潭,与人友善交往,言谈恪守诚信,从政能致天下清平,行事讲法度且有能耐,举动善于把握时机顺应天时。正因为他们有水的不争之德,所以就不会招致怨恨。
【评说】
尽管老子认为天地可以不仁,圣人亦可以不仁,但他决非无情之人,他的思想深处,其实是极为柔软与善良的。他同情弱者,反对强权;主张节俭,反对奢华;要求统治者顺应天道,无为而治……所有这一切,出发点都是在于保护普通民众的利益。正因如此,他推崇水性,认为水“几于道”。苏轼亦称道水为“天下之至性者”。对于道甘处卑下的品性,庄子在《知北游》里有此解释:“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可是,古往今来,很多的统治者只会以“天地不仁”来开脱自己的罪恶,而忽略了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主张。从“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来看,老子决不是主张统治者可以无所作为,他只是要求不要胡作非为,而是要“善”为,要顺天地之道自然而为。我们曾经的领导者想法幼稚,硬要与天斗与地斗,那是强作为,实是愚昧之至!但另一方面,如果窃居高位者无所事事,尸位素餐,那亦是无能,还“不如回家卖红薯”。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臆解】
占有得太多终会失去,不如自己先行放下;把铁器锻打得异常锐利,那尖锋不可能保持得太久。就算金银财宝充盈栋宇,没有谁能够长久保有;富贵者骄横跋扈而不知收敛,那只会自取灾祸。成就了功业而名扬天下的时候,最好是急流勇退,这才是顺应天道。
【评说】
本章的道理很直白,稍微明白点事理的人们都懂得,只是正如古语所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很多人总是临事而迷,不知道佛家“放下着”这句偈语的奥义,也听不进曹雪芹《了了歌》的劝导,而只有到了最后大限来临时才恍然彻悟,可惜为时已晚。就像晋代的石崇,明代的沈万山,清代的和珅,哪一个不是富甲天下,然而到头来,谁得了善终?特别是那些高高在上者,总以为天下江山是自己打下的,便要长久把持,而为了守住已经取得的名位,甚至不惜残害所有可能取而代之的贤能人士,这便是违逆天道了。秦始皇不是梦想大秦帝国江山永固,基业传至子孙万代么?他以为焚书坑儒之后,便没有人能号召天下了,结果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智慧永远存在于民间,任何统治者都不要妄想把自己个人或集团的意志强加于天下。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臆解】
守住形体,护住灵魂,谨守道之精气,能做到永远不分离吗?凝聚精气,保持心态柔和,能像婴儿一样无思无虑吗?清除心中所有的妄见,能做到不存一丝一毫的杂念吗?想要爱护普天下的民众,治理好国家,能做到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吗?人们在张开与关闭口鼻呼吸吐纳之际,在与外物相交通的时候,能做到不滋生事端吗?心胸敞亮,洞悉世间万事万物之奥妙,还能够做到貌似无知无识吗?
【评说】
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其本意并不反“知”,他只是看不惯统治者以“知”而欺世盗名罢了,不然又何来“明白四达”之说?比如以鬼神来愚弄天下百姓,让所有人精神受控于神意,进而自觉接受并服从人间的所谓“天子”的领导。人若要消除心中的所有杂念与妄见,说到底还得借助于智慧。关于文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臆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其实,对于“道”的求索,不也需如此么?探寻,思虑,最终恍然大悟,在这个过程中,智慧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本章末尾尚有“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几句,我也认为当归入第51章为宜。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臆解】
把三十根辐条凑集到一个轴头上,就可以做成车轮,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做成车子,因为车内空虚才能载物或载人,有车的功用;揉捏粘土制成陶器,因为器内空虚才可以盛装物品,有器的功用;筑好墙壁,开好门窗,建好房屋,因为室内空虚才可以容人,有室的功用。总而言之,任何器物之所以于人有益,功用正在于它们的虚空之处。
【评说】
“有”与“无”的对立统一,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听起来似乎相当玄奥,但有了这三个实例,我们便不难理解了。由此延伸开来,比如说事物的形与质,到底哪个更重要呢?如果没有形式,本质又如何依附与施为?如果没有本质的功用,空有形式又有什么意义?再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来看,一方面,前人的经验积累与知识是后人认识世界的基础,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怀疑的态度,后人又怎么能进步与超越?乾隆时书法家翁方纲批评刘石庵的字没一笔是古人的,而刘石庵却回击他没一笔是自己的,他们争论的焦点,其实便是有与无的问题。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只关注事物的“有”,还要留意它背后的“无”。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臆解】
迷恋五彩缤纷的颜色,最终会伤害人的视力;沉迷于悦耳动听的音律,最终会伤害人的听力;贪恋奇珍异味,最终会败坏人的口味;纵马原野,热衷于狩猎,最终会使人变得狂暴残忍;嗜好金银珠宝玉石等难得的物品,最终会使人丧失本性,干出违法背德的勾当。所以,圣人治理天下,首要的是让民众吃饱肚子,而不在意如何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因而能做到舍弃繁华奢侈,坚持节俭淳朴。
【评说】
老子主张人类放弃物质享受,这当然有偏激的一面,事实上,人类也根本做不到。不过,他的俭朴生活主张确有很多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反思。比如说管仲认为国君贪恋女色不是毛病,关键是要善于执政,事实上齐桓公也做到了,并且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想想他的结局,身死之后竟然停尸于宫中,儿子们为了继位而无人过问后事,不是也很悲哀么?尤其是在他之后,齐国就威风不再,与小国无异,只有受人欺凌的份。比如当今之世,人们太过追求物质享受,结果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其后果早已显露出来。不仅如此,因为依恋物质太甚,现代人几乎变成了物的奴隶,“形为物役”,而且为了拥有得多,相应的付出也就更多,活得很累,因而幸福指数也不见得高到哪里去。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
【臆解】
世人常把宠辱看得太重,一旦获得尊宠或是遭到凌辱,便以为是了不得的大事情,甚至把它们看得比自身还重要。怎么理解宠辱若惊呢?在一般人看来,受尊宠是值得高兴的事,而遭到凌辱则很痛苦,因而即使得到了尊宠与高位还担心失去,即使远离了凌辱与祸患又害怕重来,所以无论得失,总是生活在惊惧之中。如何理解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深重的祸患意识,只因为太在意自身的感受。如果我不顾虑自身,还怕什么祸患呢?所以,只有那种不计个人宠辱,看重天下如重自身,兼爱天下如爱自己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评说】
事实上,要想所有人都超凡脱俗,如佛家所言万念皆空,不计荣辱,那很难做到,只要是人便不可能完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老子有时可谓强人所难。不过,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淡化荣辱观,拥有一份精神的自由,没有必要太过关注身外浮名与他人的褒贬,因为,太在意它们会使人活得很累。而人的一生总是很短暂,健康与快乐才是最宜珍惜的人生财富,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会放下心里的重负,让生活变得更加闲适。《庄子》里记载,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人问其故,他如此解说:“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这是真正看淡了荣辱的达人。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臆解】
明明有色彩,可用眼睛去看,却又似乎什么也看不见,这就叫夷;明明有声音,可用耳朵去听,却又似乎什么也听不到,这就叫希;明明有形体,可用手去摸,却又似乎什么也摸不着,这就叫微。这三个方面,我们无法刨根问底进行细究,所以合而称之为道。它居高不皦洁光明,处下不阴晦暗昧。因为它非一色,非一声,非一形,故无法用明确的语言来描述,并给它命名,只好把它归类为非实体的物质。这就叫做没有具体形状的状貌,没有实体物质的存在,可以称之为惚恍,也即是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想要正面相迎却看不到它的起始,想要尾随其后却又看不到它的终止,这就好比拿古圣先贤的治国方法来驾驭今天的现实,哪里才是起始与终止呢?要解决天下纷争、大道失统的问题,关键是要了解天道的本源,明白古人制订治国方略的前提与根本,这才是真正懂得纲纪。
【评说】
得与失常在于一念之间,这也是老子的哲学观。比如看到美丽的女子不动情那便是“夷”,听到悦耳的音乐不动心那便是“希”,拥有珍宝也视同草芥那便是“微”。从另一方面说,看到了又如何?听到了又怎样?得到了又多些什么?人生于世,不可能永远拥有某些东西,甚至连自身的生命,也只是短暂的拥有。人若明白了个中因由,才有可能达到“无身”的境界,自然可以“无见”、“无闻”、“无得”,进而“无欲以观其妙”,化道于心并融身于道,彻悟世间万事万物之奥。明道之人治理国家,不会单纯套用上古圣人治国的方法,而是明了应该如何依道而制订治国的大计方针。苏辙就说过:“学圣人者,不如学道。圣人之所是而吾是之,其所非而吾非之,是以貌从圣人也。以貌从圣人,名近而实非,有不察焉,故不如学道之必信。”(《孟子解二十四章》)今之执政者若能深明此理,依道而立法并施政,则是天下苍生之幸。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不新成。
【臆解】
古时候那些悟道并能依道而行的人,思想精微玄妙,与天地相通,精神世界深邃旷达,常人莫知其极。正是因为常人莫知其极,所以我在此勉强加以形容:行事之前谨慎迟疑,就像在冬天里将要跋涉冰河;行事之后依然警觉小心,就像防备所有的邻人窥见其隐私;举止庄重严肃,就像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客人;情欲日以消散,就像是春天里将要消融的坚冰;性情敦厚,有如未经雕琢的天然玉石;心胸豁达,有如空旷深广的山谷;混沌的样子,有如一潭浊水;清静的样子,有如一片汪洋;恬静的样子,仿佛没有止境。谁能让浑浊的流水变得清澈?只有让它安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让安定的局面得以长久保持?只有让它运动起来,自由而缓慢地生发。守住这任由万物自行缓慢生发之道,才能让世事稳健前行而不致盈溢;也只有那不求奢泰盈溢之人,才能隐匿光芒,不刻意求新求成,最终有所成就。
【评说】
这里,与其说是老子给上古得道之士画像,倒不如说是他的自画像:谨小慎微,犹犹豫豫,彬彬有礼,恬淡无为;实则是深藏不露,内敛精神。这种人,要么没有举动,一旦深思熟虑,蓄势待发,必然所向无敌。历史上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可谓深得此道之精髓。可能是因为穷怕了的缘故,当今的国人为了发财,胆大妄为,什么都不顾忌,把实践论奉为无尚法宝,行事不经过严密论证,全然不考虑后果,结果怎么样?无须举例说明,且看那些曾经勇于发明创造的科学家们,是不是转而担忧地球还能存在多久?我们是到了该向老子学习智慧的时候了,不要一讲到国学就是孔子。我以为,在老子面前,孔子不值一提,而我们却在世界各国开设孔子学院,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