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美研制脚蹼游泳机器人
日前,日本大阪大学和美国缅因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用脚蹼游泳的机器人,它可像鸭嘴兽一样灵巧地用脚蹼潜水,在水中转圈。
这个机器人高1.5米,重13.5千克,身上有4个装有脚蹼的运动装置。主要用途是:如果搭载照相机,可代替潜水员进行潜水作业;还可以用来检查桥墩和堤坝裂缝等。
(徐双华)
科学家监测“慢地震”现象
新西兰地质和核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在新西兰北岛的吉斯伯恩附近监测到了所谓的“慢地震”现象:自2004年10月底以来,这一地区每天向东移动近2毫米。
在新西兰这个地震多发的国家里,一般每年都能看到陆地水平移动约30毫米的现象。
科学家说,几乎可以断定,这一现象是由位于吉斯伯恩附近的波弗蒂湾海床下约20千米的两个地质构造板块边缘的运动所产生的。地质构造力量通常使这个城市每年向西移动约5毫米。由于多年来不断地西移,吉斯伯恩受到拉撑,此次缓慢东移正是对这种拉撑的纠正。
科学家认为,在新西兰的部分地区,“慢地震”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释放了部分压力,降低了产生破坏性地震的风险。
(徐双华)
仿水猎蜘蛛体表结构的游泳衣
德国波恩大学的科学家一直设想人在游泳潜水时能不湿身,为此他们对水猎蜘蛛进行研究。这种蜘蛛在山涧溪边岩上伏击小鱼。一旦侦察到猎物,就会以闪电般速度跃入水中,咬一口鱼使其中毒麻醉,然后返回边岩,而其身体还是干的。这要归功于围绕它身体的一个空气套。为了揭开秘密,生物学家扎内克·泽曼仔细观察这个动物,在其身体上发现了储存空气的细小鬃毛。他的目标是人工制造类似水猎蜘蛛体表结构的面料,并做成套子或游泳衣,保护水下仪器免受腐蚀,或者保护游泳者免遭冻伤。人浸泡在15℃以下的水中不得超过半小时,否则会冻僵直至死亡。他与邓肯多夫纺织与代工研究所合作,已获成功。
(谷 祥)
俄推出最新型“风雪”鱼雷
俄入役的“风雪”鱼雷能在水下以360千米/时的速度潜行。该型鱼雷拥有独特的外形,可在水下形成超空泡,使航行鱼雷遇到水阻力降低10倍多。据悉,现今的该型鱼雷,经过俄鱼雷工程师们的潜心研究,又推出了其最新的改进型,即能以400千米/时的速度在水下航行。据军事专家称,到2050年,世界上将没有任何一种反鱼雷系统能捕捉到这种超高速航行的鱼雷。据称,这种最新改进型“风雪”鱼雷,还将于近期装备一种可使鱼雷沿航迹进行复杂机动的特种装置,这种机动无任何规律。因此,计算机将无法计算出其轨迹。此外,这种最新改进型的鱼雷战斗部将携带350千克炸药(美、英最厉害的鱼雷装药280千克),只需一枚即可击沉万吨级核潜艇、水面战舰;重创5~8万吨级的航母。
(照 川)
美研发“海上侦察兵”光电监视系统
美海军和科尔摩根光电公司订了一项价值370万美元的、研发“海上侦察兵”光电监视系统合同。
该系统为一个稳定的综合成像系统。该系统具有能提供360度、昼夜24小时的监视能力。其组成是:1、高分辨率的彩色昼光摄像机;2、多视场的夜视仪;3、自动化的全方位扫描装置;4、图象跟踪装置和目视安全激光测距仪等。
该系统的研发工作将在2006年3月完成。研发成功的光电监视系统,将装备在美海军现役所有的“伯克”级驱逐舰上。
(照 川)
日最新型宙斯盾驱逐舰下水
日本海上自卫队两艘改进型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爱拓(Atago)级的第一艘已经在三菱重工下水。该舰成本为13亿美元。其排水量为7700吨,比排水量为7250吨的金刚级驱逐舰大,是在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的基础上建造的。
改型包括2架三菱H—60J海鹰直升机的机库,增加了6个Mk41型垂直发射单元。爱拓级也被安装了升级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SPY—1D(V)型对空搜索雷达,作为日本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对金刚级SPY一1(D)型雷达的改进。该舰还安装了SQQ—89(V)型反潜系统,替代SQS一53B/C型声纳系统。第二艘爱拓级驱逐舰将于2006年6月铺设龙骨,于2008年3月建造完成。
(晓 徐)
德将在印度洋部署海啸预警系统
德国计划在今年10月底前开始在印度尼西亚海域部署德国制造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浮筒,预计到2007年下半年,由德国开发的这套海啸预警系统将投入使用。
这套海啸预警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个装有GPS信号发射装置的测量浮筒以及安置在海底的压力水平测量装置。浮简和压力水平测量装置可以把搜集到的水压和波浪移动等信息通过卫星传送出去。德国“太阳”号科考船将在10月底前开始在印度尼西亚海域部署首批两个GPS浮筒。这套预警系统的优点是能够“实时传输数据”,有望减轻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徐双华)
英利用海星研制抗癌新药
英国科学家最近透露,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中常见的状似五角星的棘皮动物海星,可能会为人类提供新型的抗癌药物。
由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重点研究了从海星中提取的一种“环相关激酶”。该酶可以对健康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起到开关式的控制作用,在很多癌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该酶被激活而“打开”时,细胞会产生分裂,相反则细胞分裂停止。虽然人类和其他动物体内都含有“环相关激酶”,但海星所产的卵中“环相关激酶”含量尤为丰富。研究人员指出,由于海星能产生数以万计富含“环相关激酶”的卵,可为实验室提供大量的实物样品进行测试,同时为寻找可抑制其活性的物质提供极大便利。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将借助计算机弄清“环相关激酶”的三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何种物质能对其起到抑制作用。
(徐双华)
用纳米技术制造新型电池
日本东芝电器科研所,日前开发成功一款采用纳米微粒子作为材料的新型充电电池。利用纳米微粒子的均衡固定性能,使锂离子平滑地吸附在电池的负极上,即使快速充电时也不用分解有机电解液。此外,该型电池还具有储能密度高、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据称,充电量80%,仅需1分钟;1000次充放电,电池容量仅损耗1%。
(照 川)
日前,日本大阪大学和美国缅因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用脚蹼游泳的机器人,它可像鸭嘴兽一样灵巧地用脚蹼潜水,在水中转圈。
这个机器人高1.5米,重13.5千克,身上有4个装有脚蹼的运动装置。主要用途是:如果搭载照相机,可代替潜水员进行潜水作业;还可以用来检查桥墩和堤坝裂缝等。
(徐双华)
科学家监测“慢地震”现象
新西兰地质和核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在新西兰北岛的吉斯伯恩附近监测到了所谓的“慢地震”现象:自2004年10月底以来,这一地区每天向东移动近2毫米。
在新西兰这个地震多发的国家里,一般每年都能看到陆地水平移动约30毫米的现象。
科学家说,几乎可以断定,这一现象是由位于吉斯伯恩附近的波弗蒂湾海床下约20千米的两个地质构造板块边缘的运动所产生的。地质构造力量通常使这个城市每年向西移动约5毫米。由于多年来不断地西移,吉斯伯恩受到拉撑,此次缓慢东移正是对这种拉撑的纠正。
科学家认为,在新西兰的部分地区,“慢地震”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释放了部分压力,降低了产生破坏性地震的风险。
(徐双华)
仿水猎蜘蛛体表结构的游泳衣
德国波恩大学的科学家一直设想人在游泳潜水时能不湿身,为此他们对水猎蜘蛛进行研究。这种蜘蛛在山涧溪边岩上伏击小鱼。一旦侦察到猎物,就会以闪电般速度跃入水中,咬一口鱼使其中毒麻醉,然后返回边岩,而其身体还是干的。这要归功于围绕它身体的一个空气套。为了揭开秘密,生物学家扎内克·泽曼仔细观察这个动物,在其身体上发现了储存空气的细小鬃毛。他的目标是人工制造类似水猎蜘蛛体表结构的面料,并做成套子或游泳衣,保护水下仪器免受腐蚀,或者保护游泳者免遭冻伤。人浸泡在15℃以下的水中不得超过半小时,否则会冻僵直至死亡。他与邓肯多夫纺织与代工研究所合作,已获成功。
(谷 祥)
俄推出最新型“风雪”鱼雷
俄入役的“风雪”鱼雷能在水下以360千米/时的速度潜行。该型鱼雷拥有独特的外形,可在水下形成超空泡,使航行鱼雷遇到水阻力降低10倍多。据悉,现今的该型鱼雷,经过俄鱼雷工程师们的潜心研究,又推出了其最新的改进型,即能以400千米/时的速度在水下航行。据军事专家称,到2050年,世界上将没有任何一种反鱼雷系统能捕捉到这种超高速航行的鱼雷。据称,这种最新改进型“风雪”鱼雷,还将于近期装备一种可使鱼雷沿航迹进行复杂机动的特种装置,这种机动无任何规律。因此,计算机将无法计算出其轨迹。此外,这种最新改进型的鱼雷战斗部将携带350千克炸药(美、英最厉害的鱼雷装药280千克),只需一枚即可击沉万吨级核潜艇、水面战舰;重创5~8万吨级的航母。
(照 川)
美研发“海上侦察兵”光电监视系统
美海军和科尔摩根光电公司订了一项价值370万美元的、研发“海上侦察兵”光电监视系统合同。
该系统为一个稳定的综合成像系统。该系统具有能提供360度、昼夜24小时的监视能力。其组成是:1、高分辨率的彩色昼光摄像机;2、多视场的夜视仪;3、自动化的全方位扫描装置;4、图象跟踪装置和目视安全激光测距仪等。
该系统的研发工作将在2006年3月完成。研发成功的光电监视系统,将装备在美海军现役所有的“伯克”级驱逐舰上。
(照 川)
日最新型宙斯盾驱逐舰下水
日本海上自卫队两艘改进型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爱拓(Atago)级的第一艘已经在三菱重工下水。该舰成本为13亿美元。其排水量为7700吨,比排水量为7250吨的金刚级驱逐舰大,是在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的基础上建造的。
改型包括2架三菱H—60J海鹰直升机的机库,增加了6个Mk41型垂直发射单元。爱拓级也被安装了升级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SPY—1D(V)型对空搜索雷达,作为日本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对金刚级SPY一1(D)型雷达的改进。该舰还安装了SQQ—89(V)型反潜系统,替代SQS一53B/C型声纳系统。第二艘爱拓级驱逐舰将于2006年6月铺设龙骨,于2008年3月建造完成。
(晓 徐)
德将在印度洋部署海啸预警系统
德国计划在今年10月底前开始在印度尼西亚海域部署德国制造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浮筒,预计到2007年下半年,由德国开发的这套海啸预警系统将投入使用。
这套海啸预警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个装有GPS信号发射装置的测量浮筒以及安置在海底的压力水平测量装置。浮简和压力水平测量装置可以把搜集到的水压和波浪移动等信息通过卫星传送出去。德国“太阳”号科考船将在10月底前开始在印度尼西亚海域部署首批两个GPS浮筒。这套预警系统的优点是能够“实时传输数据”,有望减轻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徐双华)
英利用海星研制抗癌新药
英国科学家最近透露,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中常见的状似五角星的棘皮动物海星,可能会为人类提供新型的抗癌药物。
由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重点研究了从海星中提取的一种“环相关激酶”。该酶可以对健康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起到开关式的控制作用,在很多癌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该酶被激活而“打开”时,细胞会产生分裂,相反则细胞分裂停止。虽然人类和其他动物体内都含有“环相关激酶”,但海星所产的卵中“环相关激酶”含量尤为丰富。研究人员指出,由于海星能产生数以万计富含“环相关激酶”的卵,可为实验室提供大量的实物样品进行测试,同时为寻找可抑制其活性的物质提供极大便利。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将借助计算机弄清“环相关激酶”的三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何种物质能对其起到抑制作用。
(徐双华)
用纳米技术制造新型电池
日本东芝电器科研所,日前开发成功一款采用纳米微粒子作为材料的新型充电电池。利用纳米微粒子的均衡固定性能,使锂离子平滑地吸附在电池的负极上,即使快速充电时也不用分解有机电解液。此外,该型电池还具有储能密度高、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据称,充电量80%,仅需1分钟;1000次充放电,电池容量仅损耗1%。
(照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