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上睑肌折叠加强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r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 萍 王健民 赵玉英 王崇山 张美红 杨路勇 郝月军 马秀峰 刘和荣
  1981年Mccord曾提出用提上睑肌折叠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1),但缺少精确可靠的评估方法。1995年之后,我们在其基础上研究了提上睑肌折叠加强术用于矫正轻度上睑下垂,共行手术56例,76只眼,获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6例,单侧36例,双侧20例;年龄13岁~78岁;男37例,女19例;先天性上睑下垂49例;老年性上睑下垂7例;均为肌力在8mm以上,下垂量在2mm以内的轻度下垂患者。
  
  2 手术方法
  2.1 提上睑肌肌力测定 用拇指向后向下压住眉部,以阻断额肌的提上睑作用,嘱患者尽量向下注视,用钢尺0点对准上睑缘,再嘱患者尽量向上看,睑缘从下向上提高的幅度即提上睑肌肌力,正常情况下为13mm~16mm(2)。肌力与手术量的关系见表1。
  2.2 手术操作
  2.2.1 设计重睑切口线及皮肤的切除量。用2%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做局部浸润麻醉。沿重睑切口线切开皮肤、切除多余的皮肤及切口下方部分轮匝肌。
  2.2.2 于轮匝肌下暴露出睑板和提上睑肌腱膜附着处。自睑板上缘沿提上睑肌前间隙向上分离至相应高度。
  2.2.3 用1号白丝线分别穿过睑板板层,于内、中、外三处与睑板上方相应高度的提上睑肌腱膜行"8"字缝合固定,如眶脂肪膨出,应切除膨出的脂肪。皮肤切口行重睑成形术之间断缝合5~10针,使切口上下缘平整对齐。
  2.2.4 术区包扎24时后暴露双眼,每日清洁、消毒,5日拆线。
  
  3 手术效果
  3.1 根据1998年我院制定的上睑下垂手术效果分级标准.(3),对56例受术者均于术后3个月观察手术效果。其结果优良率85.7%,有效率100%(见表2)。
  


  表1 肌力与手术量的关系
  


  
  3.2 典型病例 某男,27岁,右上睑轻度下垂,肌力8mm,手术量12mm。图1,2为术前及术后3月照片。
  


  图1,2 典型病例手术前及术后3月照
  
  4 讨论
    轻度上睑下垂采用常规的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筋膜悬吊术,手术量难以准确。早在1981年Mccord提出用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术中用三根褥式缝线穿过睑板上缘的内、中、外三部分与相应高度的提上睑肌健膜"U"形缝合,固定。手术量为10mm~12mm(1)。1995我们将Mccord法用于临床。但因手术量欠精确,有部分病例上睑位置欠矫,且约半数病例术后发生腱膜缝线滑脱现象。为此,我们研究出提上睑肌折叠加强术,它是在Mccord提上睑肌折叠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的一种更为精确可靠的手术方法。
  4.1 肌力与手术量 我们将轻度下垂患者按其肌力大小分为三个组,8-9mm组,10-11mm,12mm以上组,并确定了相应的手术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及术后效果观察总结出"肌力+手术量=20mm"这个规律,效果确切。肌肉折叠的手术量测量应为自然闭睑状态下,自睑板上缘向上方量取。
  4.2 简化手术步骤、减少创伤 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相比,本手术不需分离提上睑肌后间隙及剪断内、外角节制韧带,对组织损伤小、术时短、术后反应轻.(4),术后恢复快。
  4.3 术后上睑位置稳定性增强 提上睑肌手术以往均采用"U"形褥式缝合以缩短提上睑肌,术后上睑活动时,缝线可使提上睑肌的纵行纤维劈裂,出现缝线滑脱松动而使上睑位置下降,本手术采用"8"字缝合,避免了上述缺点。
  4.4 术后重睑美观、自然 术中去除部分轮匝肌和脂肪后,肌肉折叠缝合不会使上睑雍肿,外观比较自然、美观。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提上睑肌折叠加强术设计合理,具有损伤小、省时、术后上睑位置稳定的优点,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Mccord CD. Oculoplastic Surgery. New York:1981:25
  2 徐乃江.实用眼科成形手术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94~96
  3 白萍.上睑提举试验检查法临床应用效果的前瞻性研究,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8;(3)185
  4 白萍,尹存贞.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中国美容医学杂志。1998;(4)212
  
  收稿日期 1999-11-25
  编辑/姜如蓉
  
  
  
  
其他文献
孟令军 谢爱玲 经淑琴 刘国庆  孟令军,男。1962年生。1987年毕业于河北职工医学院。唐山市工人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治医师,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    颌面部软组织咬伤患者不多,但由于缺损部位和形状各异,处理无定则,如若处理不当常形成容貌毁损。现就我们所遇8例的早期修复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例中男性6例,女性2例。成人5例,儿童3例。人咬伤4例,狗咬伤2例,驴
期刊
潘宝华 鲁开化 张琳西  Z成形术是整形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手术设计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组织的可移动性,切开皮肤把形成的两个三角瓣相互交叉移位而达到延长或短缩效应、立体效应、直线分断效应、位置变换效应等。Z成形术对整形外科来说是一种最经典、应用最广泛,具有很高实用性的手术技巧,但也是一个看似简单,在实际运用手术设计时却有难度的局部皮瓣。在此就Z成形术的原理及应用加以论述,并提出临床设计的注意点。   
期刊
专业教育的程度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新兴的美容医学来讲,专业教育的研究与设置、教材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与使用等,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在这方面组织了较多的人力进行此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绩。其中该会委员原江西中医学院院长赵永耀教授工作尤为积极,在医学美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此,本刊就美容医学教育问题采访赵永耀教授。    记者 赵老,这几年您忙于医学美学
期刊
Patrick Bitter Jr.医学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皮肤科学会的常任讲师和圣何塞州立大学研究生项目常任讲师。是美国皮肤科学会、美国皮肤外科学会、美国医学和外科激光学会以及美国外科协会、加州医学协会和加州Santa Clara郡医学协会会员。  彼特博士,是"PhotoFacial TM "和光子嫩肤治疗技术的发明者,他自1986年起,彼特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的
期刊
皮肤衰老现象主要缘于日光照射后产生的紫外线(UV)对皮肤组织结构,如胶原组织和弹性纤维的破坏。同样,皮肤表面的改变受基因、人体内在因素以及疾病变化(如酒糟鼻等)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也逐步失去弹性。许多人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长期暴露于日光下,随着臭氧层的变薄和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群中也出现了因年龄、损伤或病变引起的可见斑记。我们发现年龄阶段在20~30多岁的人便有日光性弹力纤
期刊
任森洋 男,1970年生,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已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摘要]目的:探索一种巨乳缩小后乳房形态和功能俱佳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乳晕周围双环切口,采用乳腺基底蒂方法,对乳腺组织作放射状桔瓣样多区段切除进行缩乳整形术。结果:施术10例术后疤痕不明显,保存乳头乳晕的感觉,保留哺乳功能,并获得满意的美学形态。〖HT5"H〗结论:本术式行
期刊
脂溢性角化斑(俗称老年斑)患者,是医学美容科室常见的求美就医者。我们在近期内先后用武汉重光公司出产的CHR-ⅡD型美容手术仪,治疗脂溢性角化斑19例,取得满意疗效。    1治疗过程  1.1患者取坐式或仰卧式体位;给受术部以75%酒精依次常规消毒;皮损表浅均不作麻醉,如面积大、皮肤受损深,则可以2%利多卡因进行局麻。  1.2开启电源,功率不宜用过大;将功率调至1~2档位置;根据治疗需要,将电极
期刊
刘开东 男,1962年生,枣庄市口腔医院美容整形外科主治医师。已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参编专著3部。[摘要]目的:总结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颏部充填26例的临床体会,寻找一种理想的整形填充材料。方法: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与多种药物混合成可推动状态,行颏部注射。结果:26例颏部充填患者,经随访3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颏部充填,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外表不留瘢痕等优点。  [关
期刊
[摘要]目的:文章总结了使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临床经验。方法:从1997年10月到2000年4月,采用这种新型软组织填充材料矫正乳房、面颊、颞部、下肢、臀部和外生殖器等,共2279例。结果:填充前后比较,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总体并发症1.97%,经处理痊愈。结论:近期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使用方便,说明所应用的操作技术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软组织填充美容外科  [中图分类号]R3
期刊
面部除皱术是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术后往往有局部皮肤麻木情况,我科发现额颞部除皱术后半月自行热敷致皮肤烫伤1例,特汇报如下,提醒同仁注意。    1病例蔡某,女性,45岁,因面中上部皱纹增多,皮肤松弛,在本科行冠状切口面中上部提升额颞部除皱术,术后效果良好。半月后患者仍感觉术区麻木,自行热敷,致额上部红肿伴数个水泡,约有2cm×5cm表皮脱落,遂到本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额颞部皮肤浅Ⅱ度烫伤。立即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