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双环切口多区段乳腺切除缩乳术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d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森洋 男,1970年生,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已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摘要]目的:探索一种巨乳缩小后乳房形态和功能俱佳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乳晕周围双环切口,采用乳腺基底蒂方法,对乳腺组织作放射状桔瓣样多区段切除进行缩乳整形术。结果:施术10例术后疤痕不明显,保存乳头乳晕的感觉,保留哺乳功能,并获得满意的美学形态。〖HT5"H〗结论:本术式行巨乳缩小塑形效果可靠,方法简便实用。


  [关键词]巨乳缩小乳晕切口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01)01-0035-03
  REDUCTION MAMMOPLASTY IN RESECTION OF MULTISECTION OF GLANDULAR TISSUE WITH PERIAREOLA DOUBLE RING INCISIONS REN Sen-yangYANG Pei-yingSHE Yu-hong et al Plastic Surgery,Affiliated No.3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of Ningbo university(Zhejiang 315020)
  [Abstract]Objective:To introduce a technique that keep nice configuration and good function after reduction mammoplasty.Methods:Two concentric circles were designed with the nipple in the centre.The skin between the two circles was deepithelized.Then three radiate wedge-shaped sections of glandular tissue in medial,lateral and inferior area are exised.Results:The technique has been performed on 10 cases with slight or moderate hypertrophic breast,which gives us satisfactory following up observation.Conclusion:The technique of reduction mammoplasty in resection of sections of glandular tissue with periareola concentric double ring incisions is a simple,practical and easy method.
  [Key words]Reduction mammoplastyPeriareola incision
  
  我们复习了近年乳房解剖研究后,设计乳晕周围双环切口,以乳腺基底部为蒂,采用乳腺放射状桔瓣样多区段切除的缩乳方法,近年来对10例巨乳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10例患者,年龄18岁~41岁,平均26岁,7例未婚,3例已婚育,根据Lalardrie(1988年)巨乳分型〔2〕,4例为轻度,6例为中度,均为双侧。术后每例切除组织重量0.3kg~0.8kg。
  
  2手术方法
  2.1手术设计患者站立位,以乳头为中心,在乳晕周围画内、外两圈,内圈直径4cm,外圈与内圈的距离可根据患者乳房的大小增减为2cm~3cm。标记出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在体表的投影,左乳为4点钟,右乳为8点钟。再标记出2~3点钟、5~7点钟及9~10点钟需要切除的乳腺体表投影范围(图1)。
  2.2操作步骤分别在内外两圈作切口,内圈深达真皮层,外圈深达乳腺包膜层下约1cm。去除两圈间的表皮。通过外圈切口在乳腺包膜层下用电刀作广泛的分离,皮瓣上保留0.5cm厚的乳腺组织,以保证皮瓣的血供,露出整个乳腺表面,在5~7点钟,9~10点钟及2~3点钟作放射状桔瓣样区段切除,深度达胸大肌筋膜表面上1cm~2cm,以免损伤基底血管,(图2)。切除多少要根据巨乳需要缩小多少来确定,一般乳房的外上区段、下部区段要多切除,内上区段少切除。彻底止血后,剩余乳腺组织自然合并,塑形缝合。下垂明显者用7号线,在乳腺上部向第二、三肋骨骨膜上悬吊缝合数针。先用荷包式连续缝合外圈真皮一周。将外圈缩小到与内圈相等,切口皮肤作间断缝合,术后加压固定包扎。
  
  3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乳头乳晕无坏死,除1例因切口部分感染而延期愈合,其余均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18个月,双侧乳房对称,乳头乳晕感觉及勃起功能良好。初期有1例因内外两圈皮肤直接缝合,三个月后乳晕直径增加2cm,并有瘢痕增生,于半年后再行矫正手术,其余9例效果满意。其中1例术后18个月生育后哺乳功能良好。典型病例手术前后及术中如图3~5。
  
  4讨论
  4.1以Mckissock的垂直双蒂法为代表的传统缩乳方法为了保证乳头乳晕的血供,均以真皮下血管网及皮下血管网为蒂,通过对乳腺组织的广泛切除、转移、重新分布来塑造新的乳房形态,其势必设计较长的纵横切口,术后留下很明显的瘢痕,并难以保留哺乳功能,乳头乳晕的感觉也受到影响。近年国内外学者对乳房内部血管构筑的解剖学研究〔1,2,3〕,让我们了解到乳头乳晕的血供除了真皮下血管网及皮下血管网以外,还有来自乳腺组织基底部的深部动脉供应,且有一支较为恒定的供应乳头乳晕的乳头乳晕深动脉,并作出结论:乳头乳晕只要接受来自任何一方的血供,都能保证其成活,并已在临床上获得应用〔4〕。基于上述的解剖基础,我们对乳房轻中度肥大、下垂不严重患者,设计乳晕双环切口,采用以乳腺基底动脉为蒂、作选择性多区段切除乳腺组织的手术方法。
  4.2本术式具有以下特点
  4.2.1设计乳晕周围双环状切口,术毕缝合后切口在乳晕周围,术后瘢痕小而隐蔽〔5〕
  4.2.2乳腺去除的方法是把乳房看成一个半球体,作桔瓣样多区段切除,然后把剩余的乳腺组织自然合并,塑形非常容易,无需传统术式的乳腺组织上下、左右转移,也不会出现因单区段大量切除而使剩余乳腺组织旋转塑形困难的问题〔5〕
  4.2.3切除乳腺的区段有选择性,避开了第四肋间神经的外侧前皮支所在位置(左4点钟,右8点钟)〔6,7〕,故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及勃起功能良好。
  4.2.4术中切除乳腺组织的方向是放射状以乳腺导管的分布进行的,保留了剩余乳腺组织的泌乳功能。
  4.3本术式的注意事项
  4.3.1本术式只适用于轻中度乳房肥大且下垂不严重者或双侧乳房不对称一侧偏大者。对重度乳房肥大的下垂者,由于本术式无法切除较大量皮肤及乳腺腺体,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4.3.2为解决内外圈切口不等长的问题,先在外圈皮肤真皮下作荷包式连续缝合缩小外圈,再间断缝合内外圈切口皮肤。
  4.3.3本术式对皮肤、皮下作了广泛的分离,使coopers韧带受到极大破坏,我们主张在乳腺上部与第二、三肋骨骨膜处悬吊几针,尚为必要。
  
  [参考文献]
  1Lalardrie JP.Reduction mammaolasty In:MGonza-lez-ullou etal(ED).Aesihetic plastic Surger.4ed st.Louis;The C.V.Mosby CO,1988:1~80
  2栾杰,杨佩瑛.乳房深部动脉供应及乳房内部血管构筑的巨微解剖[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2;8:204
  3Lalardrie JP.Reduction mammoplasty:genernal apprach and basic considerations[J]. Aesth Plast Surg.1982;6:81
  4Nedim Savaci.Reduction mammoplasty by the Central pedicle,Avoiding a Vertical Scar[J].Aesthetic plastic Surger.1996;20:171
  5李森恺等.乳晕切口巨乳缩小整形术[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7:275
  6Edmards EA.Surgical anotomy of the brewst.In Goldmyn RM(ED):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f the Breast.Boston;Little,Brown,1976:37
  7Farina MA.Lnneration of the nipple areolacommplex[J].Plast Reconstr Surg,1980:66:497
  收稿日期2000-06-16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李永忠 刘俊波 郑华飞 封占富 杨 辉 徐 巍  因一般随意皮瓣的设计要遵循长宽比例适当的原则,在肢体不应超过2∶1[1],这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为了增大皮瓣长宽比,扩大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减少术后皮瓣坏死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我们在15例超长随意皮瓣转移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皮瓣全部成活,取得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6岁~79岁。致
期刊
杨壮群 侯成群 郑信民 谭卫明 常晓峰 屠军波 白岫峰  (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颌面整形外科 西安710004)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的皮瓣设计方法行耳再造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法行耳再造26只。 结果:几种不同的方法均可完成耳再造术,但术后效果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采用方法三行耳再造,术后形态较好,收缩程度低,可有效利用扩张皮瓣。  [关键词] 耳再造;扩张皮瓣;设计
期刊
赵迷英 尹存贞 宋丽华 莫 群 田爱军 刘彦东 孙素焕  赵迷英,女,1965年毕业于张家口医学院医疗系,现任邢台眼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眼部整形外科工作十余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摘 要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方法:设计提上睑下肌缩短术联合Whitnall韧带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结果:共治疗400例,568只眼,获得良好效果。 结论:提上
期刊
朱光辉 濮礼臣 金惠玲 田奉宸  摘 要 目的:探索鼻翼缺损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既往采用的耳廓复合组织瓣、颞部镰状皮瓣、残存鼻翼的局部皮瓣、上臂内侧皮管、额部扩张皮瓣及全厚皮片所修复的鼻翼缺损共48个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鼻翼缺损畸形虽然术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每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确存在明显差别。结论: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和额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鼻翼缺损是比较满意的方法。  
期刊
耿文彦 王永海 赵 然  双侧唇裂常因前颌骨翘起、前唇发育不足而畸形程度较为严重,整复手术后仍留有较为明显的鼻唇部畸形。由于明显的手术设计错误导致术后畸形的病例虽不多见,但足以引起美容医师的警惕。现报告我科处理一例如下。    1 情况简介患儿,女,7岁。因唇裂术后上唇中部隆起畸形,无上前牙6年入院。患儿1周岁时曾在当地医院手术修补Ⅲ度唇裂,并且拔除上颌前乳牙。随着患儿长大,家长发现患儿鼻唇部局
期刊
孟令军 谢爱玲 经淑琴 刘国庆  孟令军,男。1962年生。1987年毕业于河北职工医学院。唐山市工人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治医师,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    颌面部软组织咬伤患者不多,但由于缺损部位和形状各异,处理无定则,如若处理不当常形成容貌毁损。现就我们所遇8例的早期修复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例中男性6例,女性2例。成人5例,儿童3例。人咬伤4例,狗咬伤2例,驴
期刊
潘宝华 鲁开化 张琳西  Z成形术是整形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手术设计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组织的可移动性,切开皮肤把形成的两个三角瓣相互交叉移位而达到延长或短缩效应、立体效应、直线分断效应、位置变换效应等。Z成形术对整形外科来说是一种最经典、应用最广泛,具有很高实用性的手术技巧,但也是一个看似简单,在实际运用手术设计时却有难度的局部皮瓣。在此就Z成形术的原理及应用加以论述,并提出临床设计的注意点。   
期刊
专业教育的程度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新兴的美容医学来讲,专业教育的研究与设置、教材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与使用等,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在这方面组织了较多的人力进行此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绩。其中该会委员原江西中医学院院长赵永耀教授工作尤为积极,在医学美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此,本刊就美容医学教育问题采访赵永耀教授。    记者 赵老,这几年您忙于医学美学
期刊
Patrick Bitter Jr.医学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皮肤科学会的常任讲师和圣何塞州立大学研究生项目常任讲师。是美国皮肤科学会、美国皮肤外科学会、美国医学和外科激光学会以及美国外科协会、加州医学协会和加州Santa Clara郡医学协会会员。  彼特博士,是"PhotoFacial TM "和光子嫩肤治疗技术的发明者,他自1986年起,彼特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的
期刊
皮肤衰老现象主要缘于日光照射后产生的紫外线(UV)对皮肤组织结构,如胶原组织和弹性纤维的破坏。同样,皮肤表面的改变受基因、人体内在因素以及疾病变化(如酒糟鼻等)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也逐步失去弹性。许多人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长期暴露于日光下,随着臭氧层的变薄和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群中也出现了因年龄、损伤或病变引起的可见斑记。我们发现年龄阶段在20~30多岁的人便有日光性弹力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