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单导学”是在“任务驱动”的框架内,在某个教学环节或整个教学流程中,以教师的指导学习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体,以“活动单”为媒介,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先学后教,教后再学”中,“学”的着力点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的着眼点在于思想、方法的引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体现在以“活动单”为媒介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品质。“主体”体现在学习亲自参加活动,完成任务,在参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下,重新组织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起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
先学之“学”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从时间上讲,先学后教就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二是独立性。独立性是先学最本质的特性。先学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基本环节。三是异步性。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
后教的“教”也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针对性的教才能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二是参与性。先学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课堂,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不仅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还参与评价,全过程地实质性地参与课堂。三是开放性。现在学生先学了,课堂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就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确定。所以课堂里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课堂真正开放,更加注重学生的质疑、交流、讨论。
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单导学”实践中,有效实施“先学后教,教后再学”呢?
1.重构建材,设计活动留有探索余地
我们的课堂应该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现有的常见教材以课程为中心而不以活动为中心。因此有必要重构建材。设计活动。在备课的时候,应以学习目标为依据,注意学生基础、接受能力和心理年龄特点,考虑到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形式的活动设计,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突出知识的主干,大胆删减。
2.转变师生关系,引发“先学”
我们转变教师角色,走下“前面”的讲台,走到学生的“中间”或者“后面”。与学生成为学习伙伴,这些学生完全能够在“活动单”的指引下“先学”。这正应验了马斯洛的“人类需要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他们享受探究的乐趣,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跟在老师后面模仿。
3.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结合。促进“先学”
现代社会注重“团队合作”,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先学”不仅是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还包括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由于种种因素,个体自主探究学习有时完成不了任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相互交流讨论,共享伙伴经验,可以汇集小组成员的智慧,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突出问题,淡化题目,
在数学教学中,应倡导让学生感受生活,体会思维方法:课堂上的题目不单纯以“题目”的形式而是更多地以“问题”的形式给出,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与“题目”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对学生而言意义截然不同。如果是“题目”,学生就在潜意识中想:这道题是老师给出的范例,我们只要听懂或者按照老师说的做出结果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普遍而非常有害的现象:很多学生上课时毫无“自我”意识。它们把老师指定的“题目”例行公事般完成后,就感觉无事可做了。反过来,当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之后会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5.加强课堂评价,重视“后教”
在对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评估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成果,切忌不要在学生面前简单评论谁对谁错。活动开展成功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在学生交流任务完成结果的时候,老师也应耐心地听取,充分发掘其闪光点,保护其积极性。
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后教”。在“先学”中容易集中犯错的地方,或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由老师讲解,并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系统总结,指导方法。同时,课堂上学生会有许多收获和创意,我们要及时评价,作出反馈,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激情,并且指出改进措施。增强学生“再学”的勇气和信心。实施策略上,“后教”不一定由老师讲解,小组讨论、组间答辩、师生相互质疑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教”的形式。
6.“再学”与“先学”呼应
“再学”是对“先学”的修正。是对“后教”的内化。通过“再学”。可以改正错误,可以解决“先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把之前学到的杂、乱、散、繁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再学”中,同样提倡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此时,学生会感觉思路更加清晰,探究方向更加明朗,学习起来更加有兴趣,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再学”中,同样可以突出问题,淡化题目,这时不管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在“先学”中带来的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
在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解放了学生,课堂真正成为了一个快乐求知的殿堂,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要求老师静下心来,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起钻研教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心设计“活动单”,老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得更充分,掌握的资料更丰富。因为,我们渐渐发现,学生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他们常常为了一个知识点而争论不休,甚至找出某某资料给对方以有力的打击,驳得对方哑口无言。这时候的老师就必须应用广博的知识,否则。关键时候还可能成为学生的“俘虏”。这正应了一句俗语:“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在“先学后教,教后再学”中,“学”的着力点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的着眼点在于思想、方法的引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体现在以“活动单”为媒介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品质。“主体”体现在学习亲自参加活动,完成任务,在参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下,重新组织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起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
先学之“学”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从时间上讲,先学后教就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二是独立性。独立性是先学最本质的特性。先学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基本环节。三是异步性。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
后教的“教”也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针对性的教才能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二是参与性。先学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课堂,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不仅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还参与评价,全过程地实质性地参与课堂。三是开放性。现在学生先学了,课堂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就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确定。所以课堂里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课堂真正开放,更加注重学生的质疑、交流、讨论。
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单导学”实践中,有效实施“先学后教,教后再学”呢?
1.重构建材,设计活动留有探索余地
我们的课堂应该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现有的常见教材以课程为中心而不以活动为中心。因此有必要重构建材。设计活动。在备课的时候,应以学习目标为依据,注意学生基础、接受能力和心理年龄特点,考虑到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形式的活动设计,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突出知识的主干,大胆删减。
2.转变师生关系,引发“先学”
我们转变教师角色,走下“前面”的讲台,走到学生的“中间”或者“后面”。与学生成为学习伙伴,这些学生完全能够在“活动单”的指引下“先学”。这正应验了马斯洛的“人类需要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他们享受探究的乐趣,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跟在老师后面模仿。
3.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结合。促进“先学”
现代社会注重“团队合作”,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先学”不仅是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还包括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由于种种因素,个体自主探究学习有时完成不了任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相互交流讨论,共享伙伴经验,可以汇集小组成员的智慧,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突出问题,淡化题目,
在数学教学中,应倡导让学生感受生活,体会思维方法:课堂上的题目不单纯以“题目”的形式而是更多地以“问题”的形式给出,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与“题目”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对学生而言意义截然不同。如果是“题目”,学生就在潜意识中想:这道题是老师给出的范例,我们只要听懂或者按照老师说的做出结果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普遍而非常有害的现象:很多学生上课时毫无“自我”意识。它们把老师指定的“题目”例行公事般完成后,就感觉无事可做了。反过来,当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之后会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5.加强课堂评价,重视“后教”
在对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评估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成果,切忌不要在学生面前简单评论谁对谁错。活动开展成功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在学生交流任务完成结果的时候,老师也应耐心地听取,充分发掘其闪光点,保护其积极性。
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后教”。在“先学”中容易集中犯错的地方,或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由老师讲解,并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系统总结,指导方法。同时,课堂上学生会有许多收获和创意,我们要及时评价,作出反馈,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激情,并且指出改进措施。增强学生“再学”的勇气和信心。实施策略上,“后教”不一定由老师讲解,小组讨论、组间答辩、师生相互质疑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教”的形式。
6.“再学”与“先学”呼应
“再学”是对“先学”的修正。是对“后教”的内化。通过“再学”。可以改正错误,可以解决“先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把之前学到的杂、乱、散、繁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再学”中,同样提倡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此时,学生会感觉思路更加清晰,探究方向更加明朗,学习起来更加有兴趣,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再学”中,同样可以突出问题,淡化题目,这时不管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在“先学”中带来的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
在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之后,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解放了学生,课堂真正成为了一个快乐求知的殿堂,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要求老师静下心来,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起钻研教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心设计“活动单”,老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得更充分,掌握的资料更丰富。因为,我们渐渐发现,学生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他们常常为了一个知识点而争论不休,甚至找出某某资料给对方以有力的打击,驳得对方哑口无言。这时候的老师就必须应用广博的知识,否则。关键时候还可能成为学生的“俘虏”。这正应了一句俗语:“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