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沈”、“著”的追溯,沈著的释义、特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沈著;释义;特点
一、沈著释义
杨廷芝《诗品浅解》(简称浅解)对沈著的注解,“深沈确著”。
(一)“沈著”在“纤秾”之后
杨振纲的《诗品解》对《二十四诗品》的整体结构脉络有自己的看法,他把这二十四品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他认为第一品“雄浑”的提出是因为,“诗文之道,或代圣贤立言,或自抒其怀抱,总要见得到,说得出,务使健不可挠,牢不可破,才可当不朽之一,故先之以雄浑”【1】。第二品“冲淡”,杨振纲解释为如果雄浑过度,会出现“猛”、“浊”【2】的情况,因此,冲淡是必要的。第三品“纤秾”,在杨看来,冲淡会导致“流入枯槁一路”【3】,因此提出纤秾。以此类推,前后品之间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直到第二十三品。“流动”作为最后一品,在杨看来,它显示出了诗的最终、也是最高要求,那就是与符合循环往复的天地之道,“其在《易》曰:变动不拘,周流六虚。天地之化,逝者如斯。盖必具此境界,乃为神乎其技,而诗之能事毕矣。故终之以流动”【4】。
杨振纲对“沈著”的说道也遵循了这个规律,是继“纤秾”之后的,“纤则易至于冗,秾则或伤于肥,此轻浮之弊所由滋也,故进之以沈著”【5】。冗,古字“宂”,会意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人在屋下,无田事也”,没有农事的人闲散在家。还有《周礼·地官·槁人》,“槁人,掌共外内朝冗食者之食”,贾公彦疏,“谓以次当直,留在朝宿不还,须以食供之。冗食者,冗,散也,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散吏。以上直不归家食,槁人供之,因名冗食者”【6】,这里的冗食者讲通俗一点就是不干活,吃白饭的人。从《说文》和《周礼》可以看出,冗,就是闲散无事,没有必要存在的,甚至是繁杂多余的。肥,《说文》“肥,多肉也”,如果词彩过于浓艳华丽,就会给人一种很油腻的感觉。轻浮,《玉篇》“浮,水上曰浮”,字面意思是重量太轻,浮于水的表面,《国语·楚语上》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轻浮”,这里的“轻浮”用在人身上,就是不庄重、轻率、浮躁,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只重表面,徒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丰富、坚实的内容和思想。孙联奎的《诗品臆说》也点到,“纤,细微也。秾,秾郁也。细微,意到;秾郁,辞到”,纤秾最合适的阐释就是“意到,辞也到”,情志、言辞都很好的得以展现,但如果过于纤秾,就容易出现过于注重情志表达和言辞的表面化,失掉真美,会有一种累赘、多余之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提出了“沈著”。
(二)对“沈”、“著”的追溯
沈,现写作“沉”,与“浮”相对,不浮于表面,《诗经·小雅·菁菁其莪》里面有一句“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再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广雅》里说,“沈,没也”,《玉篇》里的说法是“沈,直林切,没也,浊也,止也,又式枕切,姓也”。它的甲骨文写法是周围是水,中间是牛,把牛沉入水中,是一种祭祀时牺牲的一种用法。没,《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曰:“没,湛也。湛各本作沈,浅人以今字改之也。没者,全入于水。……小雅,曷其没也。传云,没,尽也。论语没階。孔安国曰,没,尽也。”【7】没的本义就是没入水中。那么,湛和尽,又是什么呢?湛,《说文》“湛,没也”,《说文注》:“古书浮沈字多作湛。湛沈古今字。沉又沈之俗也。下文云,没,湛也。二字转注。” 湛、沈与沉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湛,《老子·四章》中“湛兮似或存”,楼宇烈将“湛”校释为“深暗不可见之貌”,王凯教授在《老子<道德经>校释》中将“湛”解释为“隐约”,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踪迹【8】。尽,就是极致、穷尽,程度上就是完全、全部。可见,沈,是完全埋没、隐藏在表层之下的,用在人或者文学上大都可以理解为深沉、不轻浮。
著,就是执著,原来是指对某个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忧生于执著,惧生于执著,凡无执著心,亦无所忧惧”,本是佛家劝诫的话,后来流入汉语词汇中,就有了汉语中的执著,它主要表现为保持着专注、坚持不懈、坚定不移、雷打不动的态势,时间上是持久的,方向或目标上是专一的,态度上是诚恳、真挚、不虚假的。
综上所述,如果用现在的话说,沈著就是深沉、不轻浮,执著、不虚假。
二、“沈著”的特点
从沈著的释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一,含蓄的语言风格。二,真挚深厚、纯粹而又超脱的情感基调。
(一)含蓄的语言风格
要符合沈著的深沉和不轻浮,就要做到语言表达上要含蓄、含而不露,不能把诗的内涵、情志等展现地过于显露直白。对于这一点《二十四诗品》第十一品“含蓄”也有相关论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1、“沈著”与“含蓄”的对比
这两品的语言风格上是及其相似的,都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藏性。此外,都含有不尽之情。
笔者认为,不同之处在于“情”。“含蓄”中的“情”,温柔、宛转、悠扬,而“沈著”的“情”相对与“含蓄”来说,更加深沉,拥有更加深厚的积淀。
2、“沈著”的含蓄风格
这种含蓄的、不直白显露的风格,不仅受到“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诗学观念的影响,而且受到了道家的影响,像老子主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庄子主张“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外,魏晋时期玄学“言意之辨”中的“言不尽意”观点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这种语言风格与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的“隐”有异曲同工之妙,“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 “若篇中乏隐,等宿儒之无学,或一叩而语穷”,如果全篇缺乏含蓄,就跟没有学问的老儒一样,一问就露馅儿了,等等,都指出了含蓄的重要性。
在“沈著”中,这种深沉与含蓄主要是通过将情志蕴藏在一定的意境中来表现的。意境是主体的情志与作为客体的物的和谐的统一与结合,作为客体的物是展现在眼前的,主体的情志是隐藏起来的,是依附于客体的。这种隐藏的情志是需要读者自己通过想象,或者结合个人经历去琢磨、体会和感受的。 比如说,“绿林野屋, 落日气清。脱巾独步, 时闻鸟声”,写了隐居之人的生活环境以及日常的活动。绿林之中隐藏着山野之屋,环境优雅寂静,落日之后空气更加清爽,隐居之人在旷野之中脱下头巾,独自漫步于幽静的山野中,时而传来打破寂静的婉转的鸟鸣声,显现出环境的幽静,虽然这里没有直接写隐居人沈著的精神状态,但是通过对环境与行为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再如,“如有佳语,大河前横”,郭绍虞的解释为“窃以为大河前横,当即言语道断之意。钝根语本谈不到沈著,但佳语说尽,一味痛快,也复不成为沈著。所以要在言语道断之际,而成为佳语,才是真沈著”【9】,因为“言不尽意”,语言已经达到无法表达深沉的精神状态的界限了,这时候打住,会给人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领略隐藏的情志。
(二)真挚深厚、纯粹而又超脱的情感基调
不虚假要求情感真挚,感情要诚恳、真挚、不虚假、专一、专注,它不掺杂任何功利性,不受世俗的干扰,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纯粹的情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或昂扬向上,或低沉洒脱。诗篇要含有最真挚的情感。
情感对诗来说是很重要的。《毛诗序》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汉书·翼奉传》中也有一句:“诗之为学,情性而已。”刘勰曾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对当时追求声律、对偶和辞彩的齐梁诗坛痛陈其弊端,“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有些人热衷于高官厚禄,却高唱着要去过山野之人的隐居生活,有些人一心忙碌于政务,却虚假地讲着世外桃源的美好,讲的与内心情志完全相反,口是心非,高度赞扬了“为情而造文”的《诗经》,“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
真挚的情感更重要。《礼记·表记》中说“情欲信”,就是指感情要诚恳,要真实。道家也强调“真”,《庄子·渔父》中说: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真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但道理是相同的,没有人会真心地喜欢虚假的东西,只有真心才能换来真心,只有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发自内心的感情才会有感染力,才能产生共鸣,就如袁宏道《行素园存稿引》所说“行世者必真,悦俗者必媚,真久必见,媚久必厌,自然之理也”。
情感真挚被很多人所推崇,像明代李贽提出“童心说”。李贽所说的童心,与老子的“比于赤子”有些类似,赤子是无欲无求的,赤子之心没有受外界的干扰,是最纯洁的,没有受到任何世俗之气的污染,保持了最为自然、真实的本性。
结合“沈著”来看,中间四句,“鸿雁不来, 之子远行。所思不远, 若为平生”,前两句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后两句是安慰自己,所思之人就像不曾远离,这种萦回往复的心理活动,表明隐居之人与所思之人的情感一定很深厚、诚挚,以至于虽然分离,对对方有深深的思念之情,但两人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所思之人就如同依然在身边一样,而这种情感是自然生发的,没有任何的功利性,纯任自然。
虽然情感非常真挚、深厚,但是并没有直接迸发出来,而是隐藏在含蓄的语言中,融入到幽人的意境中,“所思不远,若为平生”和“如有佳语,大河前横”四句将这种超脱展现的淋漓尽致,《皋兰课业本原解》提到,“此言沈挚之中,仍是超脱,不是一味沾滞,故佳。盖必色相俱空,乃见真实不虚。若落与迹象,涉于言诠,则缠声缚律,不见玲珑透彻之悟,非所以为沈著也”。
这种真挚、纯粹而又超脱的情感有很重要的两个特性,那就是稳定性和持久性。
第一,稳定性
这种真挚、深厚、纯粹的情感,发自肺腑,自身对这种情感具有很高的认同感,因此它是坚固不摧的。另外,情感的稳定性还可以从“沉”、“著”看出。
《玉篇》对沈的解释是:“沈,直林切,没也,浊也,止也,又式枕切,姓也。”何为“止”?《玉篇》里说:“止息也,住也,容止也。”“息”又是什么?《说文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引申为休息之称。”【10】这里提到了“休”,《玉篇》里解释为“息也,定也”,进一步“定,徒听切,安也,住也,息也”。又说到了“安”,《玉篇》的解释是“安定也”,《说文注》里的解释为“安,竫也。……方言曰,安静也”【11】。《说文注》又说“竫,亭安也。亭者,民所安定也。故安定曰亭安”【12】。“亭”,《说文注》曰:“亭,民所安定也。……释名曰,停也,人所停集。按云,民所安定者,谓居民于是备盗贼,行旅于是止宿也。亭定叠韵,亭之引申为停止。俗乃制停、渟字。依释名则汉时已有停字。”【13】综上所述,“沈”还有停止、安静、安定的意义倾向,安定就不会轻易变化,由此总结出稳定性这一特点。
其实这一点,从“著”也可以看出。执著,就不会轻易改变,具有稳定性。
第二,持久性
情感的持久性,也就是情感的专一。这一点,主要是来自于“著”,执著,坚持不懈。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大河前横”。“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眼前的长河滚滚向前,正如时间在不停的流逝,在孔子看来是这样的。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水是源源不断的,不停的循环的,没有尽头,情感就像这眼前的大河一样,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具有持久性。
注释
【1】【2】【3】【4】【5】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袁枚著,郭绍虞辑注:《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5,7,42,9
【6】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12
【7】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57
【8】王凯:《老子<道德经>释解》,人民出版社,2012:22
【9】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袁枚著,郭绍虞辑注:《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0
【10】【11】【12】【13】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02,339,500,227
关键词:沈著;释义;特点
一、沈著释义
杨廷芝《诗品浅解》(简称浅解)对沈著的注解,“深沈确著”。
(一)“沈著”在“纤秾”之后
杨振纲的《诗品解》对《二十四诗品》的整体结构脉络有自己的看法,他把这二十四品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他认为第一品“雄浑”的提出是因为,“诗文之道,或代圣贤立言,或自抒其怀抱,总要见得到,说得出,务使健不可挠,牢不可破,才可当不朽之一,故先之以雄浑”【1】。第二品“冲淡”,杨振纲解释为如果雄浑过度,会出现“猛”、“浊”【2】的情况,因此,冲淡是必要的。第三品“纤秾”,在杨看来,冲淡会导致“流入枯槁一路”【3】,因此提出纤秾。以此类推,前后品之间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直到第二十三品。“流动”作为最后一品,在杨看来,它显示出了诗的最终、也是最高要求,那就是与符合循环往复的天地之道,“其在《易》曰:变动不拘,周流六虚。天地之化,逝者如斯。盖必具此境界,乃为神乎其技,而诗之能事毕矣。故终之以流动”【4】。
杨振纲对“沈著”的说道也遵循了这个规律,是继“纤秾”之后的,“纤则易至于冗,秾则或伤于肥,此轻浮之弊所由滋也,故进之以沈著”【5】。冗,古字“宂”,会意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人在屋下,无田事也”,没有农事的人闲散在家。还有《周礼·地官·槁人》,“槁人,掌共外内朝冗食者之食”,贾公彦疏,“谓以次当直,留在朝宿不还,须以食供之。冗食者,冗,散也,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散吏。以上直不归家食,槁人供之,因名冗食者”【6】,这里的冗食者讲通俗一点就是不干活,吃白饭的人。从《说文》和《周礼》可以看出,冗,就是闲散无事,没有必要存在的,甚至是繁杂多余的。肥,《说文》“肥,多肉也”,如果词彩过于浓艳华丽,就会给人一种很油腻的感觉。轻浮,《玉篇》“浮,水上曰浮”,字面意思是重量太轻,浮于水的表面,《国语·楚语上》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轻浮”,这里的“轻浮”用在人身上,就是不庄重、轻率、浮躁,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只重表面,徒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丰富、坚实的内容和思想。孙联奎的《诗品臆说》也点到,“纤,细微也。秾,秾郁也。细微,意到;秾郁,辞到”,纤秾最合适的阐释就是“意到,辞也到”,情志、言辞都很好的得以展现,但如果过于纤秾,就容易出现过于注重情志表达和言辞的表面化,失掉真美,会有一种累赘、多余之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提出了“沈著”。
(二)对“沈”、“著”的追溯
沈,现写作“沉”,与“浮”相对,不浮于表面,《诗经·小雅·菁菁其莪》里面有一句“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再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广雅》里说,“沈,没也”,《玉篇》里的说法是“沈,直林切,没也,浊也,止也,又式枕切,姓也”。它的甲骨文写法是周围是水,中间是牛,把牛沉入水中,是一种祭祀时牺牲的一种用法。没,《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曰:“没,湛也。湛各本作沈,浅人以今字改之也。没者,全入于水。……小雅,曷其没也。传云,没,尽也。论语没階。孔安国曰,没,尽也。”【7】没的本义就是没入水中。那么,湛和尽,又是什么呢?湛,《说文》“湛,没也”,《说文注》:“古书浮沈字多作湛。湛沈古今字。沉又沈之俗也。下文云,没,湛也。二字转注。” 湛、沈与沉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湛,《老子·四章》中“湛兮似或存”,楼宇烈将“湛”校释为“深暗不可见之貌”,王凯教授在《老子<道德经>校释》中将“湛”解释为“隐约”,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踪迹【8】。尽,就是极致、穷尽,程度上就是完全、全部。可见,沈,是完全埋没、隐藏在表层之下的,用在人或者文学上大都可以理解为深沉、不轻浮。
著,就是执著,原来是指对某个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忧生于执著,惧生于执著,凡无执著心,亦无所忧惧”,本是佛家劝诫的话,后来流入汉语词汇中,就有了汉语中的执著,它主要表现为保持着专注、坚持不懈、坚定不移、雷打不动的态势,时间上是持久的,方向或目标上是专一的,态度上是诚恳、真挚、不虚假的。
综上所述,如果用现在的话说,沈著就是深沉、不轻浮,执著、不虚假。
二、“沈著”的特点
从沈著的释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一,含蓄的语言风格。二,真挚深厚、纯粹而又超脱的情感基调。
(一)含蓄的语言风格
要符合沈著的深沉和不轻浮,就要做到语言表达上要含蓄、含而不露,不能把诗的内涵、情志等展现地过于显露直白。对于这一点《二十四诗品》第十一品“含蓄”也有相关论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1、“沈著”与“含蓄”的对比
这两品的语言风格上是及其相似的,都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藏性。此外,都含有不尽之情。
笔者认为,不同之处在于“情”。“含蓄”中的“情”,温柔、宛转、悠扬,而“沈著”的“情”相对与“含蓄”来说,更加深沉,拥有更加深厚的积淀。
2、“沈著”的含蓄风格
这种含蓄的、不直白显露的风格,不仅受到“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诗学观念的影响,而且受到了道家的影响,像老子主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庄子主张“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外,魏晋时期玄学“言意之辨”中的“言不尽意”观点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这种语言风格与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的“隐”有异曲同工之妙,“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 “若篇中乏隐,等宿儒之无学,或一叩而语穷”,如果全篇缺乏含蓄,就跟没有学问的老儒一样,一问就露馅儿了,等等,都指出了含蓄的重要性。
在“沈著”中,这种深沉与含蓄主要是通过将情志蕴藏在一定的意境中来表现的。意境是主体的情志与作为客体的物的和谐的统一与结合,作为客体的物是展现在眼前的,主体的情志是隐藏起来的,是依附于客体的。这种隐藏的情志是需要读者自己通过想象,或者结合个人经历去琢磨、体会和感受的。 比如说,“绿林野屋, 落日气清。脱巾独步, 时闻鸟声”,写了隐居之人的生活环境以及日常的活动。绿林之中隐藏着山野之屋,环境优雅寂静,落日之后空气更加清爽,隐居之人在旷野之中脱下头巾,独自漫步于幽静的山野中,时而传来打破寂静的婉转的鸟鸣声,显现出环境的幽静,虽然这里没有直接写隐居人沈著的精神状态,但是通过对环境与行为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再如,“如有佳语,大河前横”,郭绍虞的解释为“窃以为大河前横,当即言语道断之意。钝根语本谈不到沈著,但佳语说尽,一味痛快,也复不成为沈著。所以要在言语道断之际,而成为佳语,才是真沈著”【9】,因为“言不尽意”,语言已经达到无法表达深沉的精神状态的界限了,这时候打住,会给人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领略隐藏的情志。
(二)真挚深厚、纯粹而又超脱的情感基调
不虚假要求情感真挚,感情要诚恳、真挚、不虚假、专一、专注,它不掺杂任何功利性,不受世俗的干扰,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纯粹的情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或昂扬向上,或低沉洒脱。诗篇要含有最真挚的情感。
情感对诗来说是很重要的。《毛诗序》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汉书·翼奉传》中也有一句:“诗之为学,情性而已。”刘勰曾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对当时追求声律、对偶和辞彩的齐梁诗坛痛陈其弊端,“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有些人热衷于高官厚禄,却高唱着要去过山野之人的隐居生活,有些人一心忙碌于政务,却虚假地讲着世外桃源的美好,讲的与内心情志完全相反,口是心非,高度赞扬了“为情而造文”的《诗经》,“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
真挚的情感更重要。《礼记·表记》中说“情欲信”,就是指感情要诚恳,要真实。道家也强调“真”,《庄子·渔父》中说: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真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但道理是相同的,没有人会真心地喜欢虚假的东西,只有真心才能换来真心,只有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发自内心的感情才会有感染力,才能产生共鸣,就如袁宏道《行素园存稿引》所说“行世者必真,悦俗者必媚,真久必见,媚久必厌,自然之理也”。
情感真挚被很多人所推崇,像明代李贽提出“童心说”。李贽所说的童心,与老子的“比于赤子”有些类似,赤子是无欲无求的,赤子之心没有受外界的干扰,是最纯洁的,没有受到任何世俗之气的污染,保持了最为自然、真实的本性。
结合“沈著”来看,中间四句,“鸿雁不来, 之子远行。所思不远, 若为平生”,前两句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后两句是安慰自己,所思之人就像不曾远离,这种萦回往复的心理活动,表明隐居之人与所思之人的情感一定很深厚、诚挚,以至于虽然分离,对对方有深深的思念之情,但两人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所思之人就如同依然在身边一样,而这种情感是自然生发的,没有任何的功利性,纯任自然。
虽然情感非常真挚、深厚,但是并没有直接迸发出来,而是隐藏在含蓄的语言中,融入到幽人的意境中,“所思不远,若为平生”和“如有佳语,大河前横”四句将这种超脱展现的淋漓尽致,《皋兰课业本原解》提到,“此言沈挚之中,仍是超脱,不是一味沾滞,故佳。盖必色相俱空,乃见真实不虚。若落与迹象,涉于言诠,则缠声缚律,不见玲珑透彻之悟,非所以为沈著也”。
这种真挚、纯粹而又超脱的情感有很重要的两个特性,那就是稳定性和持久性。
第一,稳定性
这种真挚、深厚、纯粹的情感,发自肺腑,自身对这种情感具有很高的认同感,因此它是坚固不摧的。另外,情感的稳定性还可以从“沉”、“著”看出。
《玉篇》对沈的解释是:“沈,直林切,没也,浊也,止也,又式枕切,姓也。”何为“止”?《玉篇》里说:“止息也,住也,容止也。”“息”又是什么?《说文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引申为休息之称。”【10】这里提到了“休”,《玉篇》里解释为“息也,定也”,进一步“定,徒听切,安也,住也,息也”。又说到了“安”,《玉篇》的解释是“安定也”,《说文注》里的解释为“安,竫也。……方言曰,安静也”【11】。《说文注》又说“竫,亭安也。亭者,民所安定也。故安定曰亭安”【12】。“亭”,《说文注》曰:“亭,民所安定也。……释名曰,停也,人所停集。按云,民所安定者,谓居民于是备盗贼,行旅于是止宿也。亭定叠韵,亭之引申为停止。俗乃制停、渟字。依释名则汉时已有停字。”【13】综上所述,“沈”还有停止、安静、安定的意义倾向,安定就不会轻易变化,由此总结出稳定性这一特点。
其实这一点,从“著”也可以看出。执著,就不会轻易改变,具有稳定性。
第二,持久性
情感的持久性,也就是情感的专一。这一点,主要是来自于“著”,执著,坚持不懈。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大河前横”。“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眼前的长河滚滚向前,正如时间在不停的流逝,在孔子看来是这样的。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水是源源不断的,不停的循环的,没有尽头,情感就像这眼前的大河一样,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具有持久性。
注释
【1】【2】【3】【4】【5】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袁枚著,郭绍虞辑注:《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5,7,42,9
【6】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12
【7】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57
【8】王凯:《老子<道德经>释解》,人民出版社,2012:22
【9】司空图著,郭绍虞集解,袁枚著,郭绍虞辑注:《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0
【10】【11】【12】【13】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02,339,5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