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0世纪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曹禺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制高点位置,他的话剧成就代表着当时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评论界曾称他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方面说明他的话剧在中国之份量相当于莎翁之于英国;另一方面似乎也暗示了二者的戏剧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之处。
关键词:曹禺 创作 外界环境
一、引言
曹禺,以其名篇《雷雨》、《日出》的问世而震动了中国剧坛,他的剧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开辟了中国话剧艺术的新境界;继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等前驱者的开拓之后,成为中国话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载入我国文学艺术的辉煌史册。
曹禺,原名萬家寶,1910年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潛江。他生母在生下他三天后去世,他是由继母抚养长大的。他的继母喜欢看戏,因此从小他就经常有机会随继母出入戏院,京戏、昆腔、河北梆子等各种曲艺和文明戏都使他着迷。12岁时进入被称为中国话剧摇篮的南开中学学习,出演过丁西林的《压迫》和易卜生的《娜拉》等,获得了丰富的舞台经验。1929年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就读时,更是广泛接触了从莎士比亚、易卜生到契坷夫、奥尼尔等的西方戏剧,几年间阅读了几百本中外剧作,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代话剧真正走向成熟,严格地讲是从曹禺的剧作问世后才开始的。—些文学史家曾有过这样的共识:“第一,从《雷雨》开始,话剧在广大的社会中,才成为引人入胜的戏剧,它为话剧树立了里程碑;第二,它使舶来的话剧,成为纯熟的本地风光的话剧,夸张一点说,为话剧建立了民族风格;第三,在穿插紧凑,对话生动,剧中人个性的突出各点上,都超越他的前辈,迄今仍无后来者。”应该说,这个评价是并不夸张的,是基本符合曹禺自身的价值以及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历史事实的。因此,曹禺研究,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国现代话剧本质特点的研究,曹禺研究的历程,同样也是整个中国现代话剧研究的重要一页。
二、曹禺创作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曹禺戏剧创作与宗教的关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是曹禺研究中的一个深层次领域,曹禺接受宗教的影响决不囿于某一具体宗教形态 ①,它是一种泛宗教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曹禺的主体意识中,主要体现在世界观、思维方式、人文理想等方面,渗透在创作实践中,则表现为一种沉潜隐秘的现象。
尽管戏剧文学有其艺术综合性的形态特征和人物命运冲突动作化的本质特征,但文学剧本作为叙事文学的一种,它与其它叙事文学一样,在结构上仍然由故事、人物、情境等一般叙事文学的最基本要素所构成。曹禺在早期的戏剧创作(指抗日战争爆发前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中,正是在故事、人物、情境等最基本的叙事文学要素的选择、取舍、运用以及对各要素之间的贯通处理等方面,表现出一种沉潜的宗教文化意蕴和宗教理念秩序。我们将此称之为潜宗教结构。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的作品被大量翻译引进中国。曹禺发表过一则谈话,表达自己对奥尼尔作品的接受和喜爱,其中,他特别提到奥尼尔的名作《榆树下的欲望》“资产阶级家庭争夺财产是一个普遍的主题。在奥尼尔的笔下,真正的爱与对财产的贪婪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最终年轻的爱碧为了表明她对丈夫前妻之子伊本的爱情,把两人的私生的孩子掐死。爱情似乎胜了,但伊本却和她遭受了罪恶的惩罚。
剧中每个人物都充溢着鲜明的美国乡土味。刻画人物即深又狠,两种欲望激烈的争斗,残酷性使人战粟,使人觉得奥尼尔对人生的探索多么深透。”可见,曹禺对《榆树下的欲望》这篇剧作的喜爱。此后,曹禺创作的第一部戏剧《雷雨》可以说是这部剧引进中国的翻版,当然外国作家与中国作家纵使作品上出现多大的吻合相似性,但是在根源上的心理因素,民族无意识的影响,宗教文化的差异,地理环境、人文政治背景的不同等,都会使作品呈现出趋近本民族自己文化的景图。所以本文主要从悲剧形态、父亲形象、后母形象、背景环境描写四个方面简述《榆树下的欲望》对《雷雨》的影响,以及曹禺的《雷雨》对其中国化的接受运用。
两位都是关于悲剧戏剧的大师,对悲剧都有深刻且明晰的理解,移进作品中则成为浓浓地化不开的宿命意识和无可奈何的悲剧结尾。似乎这就是天意,这就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亚里士多德的认为悲剧在于行动,所谓的命运悲剧是人的无知所导致,而这种无知所引起的一系列悲剧会像多米洛骨牌一触即发,难以遏制,最后的结果使人感到极端的难以接受、震撼和莫名的压抑,当这种情绪得到疏导释放,人就得到净化和升华。奥尼尔和曹禺的悲剧主题都在于对非理性、不可知的生命欲望所导致的人性变异,而变异最后的毁灭正是对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三、曹禺的创作特点
曹禺通过一系列戏剧创作,显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
1风格多样
曹禺在创作上不断吸取西方戏剧艺术和民族文艺中的养分,突破自己,丰富了现代戏剧的表现形式。《雷雨》中矛盾冲突紧张激烈,运用闭锁式结构,呈现出佳构剧的特征,主要人物相继死亡和发疯则具是古希腊悲剧常见的结局。虽然《雷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曹禺对这种太像戏的戏剧并不满意。在《日出》写作中,他就放弃了以人物的血缘纠葛来表现社会矛盾的做法,“想平铺直叙地写点东西,想敲碎了我从前拾得那一点点浅薄的技巧,老老实实重新学一点较为深刻的”。淡化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个人恩怨,用许多人生的片段来阐明一个观念,并将光明与黑暗的较量放在幕后进行。
2语言独特
简约、含蓄,具有心理的动作性和抒情性,是曹禺戏剧语言的又一特点。剧本比其他叙事性文体更注重语言的简练,曹禺的戏剧虽然在舞台指示中不惜篇幅叙述环境氛围,介绍出场人物,但很少用大段的对白或独白来表现人物性格、制造矛盾冲突,而是用简约、含蓄的语言来传递尽可能多的内容。一句看似漫不经心地问话、一声感叹,甚至是无言的停顿,都包含着内在的动作性和抒情性。《原野》第一幕仇虎与焦母之间的对话,在亲切中包含着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势,语言虽然简洁,但是内心的紧张情势却因之加重。《北京人》中,愫芳与曾家大少爷的充满暗示性的语言,表现了两个人在家族中的尴尬处境,以及他们内敛的性格和精神上的相通。而愫芳为曾文清作出放弃出走的决定后,在瑞贞不断地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追问下,一连用了十一个"恩"作答,语言简约之至,但躲避瑞贞的目光、皱眉、沉思、低头等一连串表情动作,反映了她不平静的内心世界。而正是这种惜墨如金的做法,使曹禺的戏剧平易自然又给人强烈的震撼。
参考文献
[1]《曹禺研究专集》(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
[2]曹禺.曹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曹禺.曹禺经典作品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
关键词:曹禺 创作 外界环境
一、引言
曹禺,以其名篇《雷雨》、《日出》的问世而震动了中国剧坛,他的剧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开辟了中国话剧艺术的新境界;继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等前驱者的开拓之后,成为中国话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载入我国文学艺术的辉煌史册。
曹禺,原名萬家寶,1910年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潛江。他生母在生下他三天后去世,他是由继母抚养长大的。他的继母喜欢看戏,因此从小他就经常有机会随继母出入戏院,京戏、昆腔、河北梆子等各种曲艺和文明戏都使他着迷。12岁时进入被称为中国话剧摇篮的南开中学学习,出演过丁西林的《压迫》和易卜生的《娜拉》等,获得了丰富的舞台经验。1929年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就读时,更是广泛接触了从莎士比亚、易卜生到契坷夫、奥尼尔等的西方戏剧,几年间阅读了几百本中外剧作,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代话剧真正走向成熟,严格地讲是从曹禺的剧作问世后才开始的。—些文学史家曾有过这样的共识:“第一,从《雷雨》开始,话剧在广大的社会中,才成为引人入胜的戏剧,它为话剧树立了里程碑;第二,它使舶来的话剧,成为纯熟的本地风光的话剧,夸张一点说,为话剧建立了民族风格;第三,在穿插紧凑,对话生动,剧中人个性的突出各点上,都超越他的前辈,迄今仍无后来者。”应该说,这个评价是并不夸张的,是基本符合曹禺自身的价值以及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历史事实的。因此,曹禺研究,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国现代话剧本质特点的研究,曹禺研究的历程,同样也是整个中国现代话剧研究的重要一页。
二、曹禺创作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曹禺戏剧创作与宗教的关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是曹禺研究中的一个深层次领域,曹禺接受宗教的影响决不囿于某一具体宗教形态 ①,它是一种泛宗教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曹禺的主体意识中,主要体现在世界观、思维方式、人文理想等方面,渗透在创作实践中,则表现为一种沉潜隐秘的现象。
尽管戏剧文学有其艺术综合性的形态特征和人物命运冲突动作化的本质特征,但文学剧本作为叙事文学的一种,它与其它叙事文学一样,在结构上仍然由故事、人物、情境等一般叙事文学的最基本要素所构成。曹禺在早期的戏剧创作(指抗日战争爆发前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中,正是在故事、人物、情境等最基本的叙事文学要素的选择、取舍、运用以及对各要素之间的贯通处理等方面,表现出一种沉潜的宗教文化意蕴和宗教理念秩序。我们将此称之为潜宗教结构。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的作品被大量翻译引进中国。曹禺发表过一则谈话,表达自己对奥尼尔作品的接受和喜爱,其中,他特别提到奥尼尔的名作《榆树下的欲望》“资产阶级家庭争夺财产是一个普遍的主题。在奥尼尔的笔下,真正的爱与对财产的贪婪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最终年轻的爱碧为了表明她对丈夫前妻之子伊本的爱情,把两人的私生的孩子掐死。爱情似乎胜了,但伊本却和她遭受了罪恶的惩罚。
剧中每个人物都充溢着鲜明的美国乡土味。刻画人物即深又狠,两种欲望激烈的争斗,残酷性使人战粟,使人觉得奥尼尔对人生的探索多么深透。”可见,曹禺对《榆树下的欲望》这篇剧作的喜爱。此后,曹禺创作的第一部戏剧《雷雨》可以说是这部剧引进中国的翻版,当然外国作家与中国作家纵使作品上出现多大的吻合相似性,但是在根源上的心理因素,民族无意识的影响,宗教文化的差异,地理环境、人文政治背景的不同等,都会使作品呈现出趋近本民族自己文化的景图。所以本文主要从悲剧形态、父亲形象、后母形象、背景环境描写四个方面简述《榆树下的欲望》对《雷雨》的影响,以及曹禺的《雷雨》对其中国化的接受运用。
两位都是关于悲剧戏剧的大师,对悲剧都有深刻且明晰的理解,移进作品中则成为浓浓地化不开的宿命意识和无可奈何的悲剧结尾。似乎这就是天意,这就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亚里士多德的认为悲剧在于行动,所谓的命运悲剧是人的无知所导致,而这种无知所引起的一系列悲剧会像多米洛骨牌一触即发,难以遏制,最后的结果使人感到极端的难以接受、震撼和莫名的压抑,当这种情绪得到疏导释放,人就得到净化和升华。奥尼尔和曹禺的悲剧主题都在于对非理性、不可知的生命欲望所导致的人性变异,而变异最后的毁灭正是对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三、曹禺的创作特点
曹禺通过一系列戏剧创作,显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
1风格多样
曹禺在创作上不断吸取西方戏剧艺术和民族文艺中的养分,突破自己,丰富了现代戏剧的表现形式。《雷雨》中矛盾冲突紧张激烈,运用闭锁式结构,呈现出佳构剧的特征,主要人物相继死亡和发疯则具是古希腊悲剧常见的结局。虽然《雷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曹禺对这种太像戏的戏剧并不满意。在《日出》写作中,他就放弃了以人物的血缘纠葛来表现社会矛盾的做法,“想平铺直叙地写点东西,想敲碎了我从前拾得那一点点浅薄的技巧,老老实实重新学一点较为深刻的”。淡化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个人恩怨,用许多人生的片段来阐明一个观念,并将光明与黑暗的较量放在幕后进行。
2语言独特
简约、含蓄,具有心理的动作性和抒情性,是曹禺戏剧语言的又一特点。剧本比其他叙事性文体更注重语言的简练,曹禺的戏剧虽然在舞台指示中不惜篇幅叙述环境氛围,介绍出场人物,但很少用大段的对白或独白来表现人物性格、制造矛盾冲突,而是用简约、含蓄的语言来传递尽可能多的内容。一句看似漫不经心地问话、一声感叹,甚至是无言的停顿,都包含着内在的动作性和抒情性。《原野》第一幕仇虎与焦母之间的对话,在亲切中包含着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势,语言虽然简洁,但是内心的紧张情势却因之加重。《北京人》中,愫芳与曾家大少爷的充满暗示性的语言,表现了两个人在家族中的尴尬处境,以及他们内敛的性格和精神上的相通。而愫芳为曾文清作出放弃出走的决定后,在瑞贞不断地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追问下,一连用了十一个"恩"作答,语言简约之至,但躲避瑞贞的目光、皱眉、沉思、低头等一连串表情动作,反映了她不平静的内心世界。而正是这种惜墨如金的做法,使曹禺的戏剧平易自然又给人强烈的震撼。
参考文献
[1]《曹禺研究专集》(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
[2]曹禺.曹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曹禺.曹禺经典作品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