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2005年版《病理学》中是有所描述的。但在对AD、PD具体内容的阅读中,却疑惑地发现AD、PD中均引用了包涵体进行内容说明,初时稍感其中的包涵体使用存失误引用之嫌,随后查阅2005年版《病理学》其它相应内容,了解到2005年版《病理学》中引用包涵体的内容是有多处的。经仔细分析后,可确定2005年版《病理学》中赋予了包涵体有不同含意的广意应用。而包涵体在《医学微生物学》已作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并不是一个具有广意概括的概念。本文就2005年版《病理学》里存在着包涵体失误引用、滥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纠正、修改的建议。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包涵体;失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leimer disease AD)、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 PD)(注:下文这两种疾病简称AD、PD)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许多医学专著和医学教材中都有记载和叙述。恰巧的是2005年版《病理学》(2005年版《病理学》第六版,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注:下文简称2005年版《病理学》)内对AD、PD这两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同样是有描述的。但在对AD、PD具体内容的阅读中,疑惑地发现AD、PD中均引用了包涵体进行内容说明,初时稍感其中的包涵体使用存失误引用之嫌,随后查阅了2005年版《病理学》其它相应内容,了解到2005年版《病理学》中引用包涵体的内容是有多处的,如细胞内玻璃样变、病毒性肺炎等。经仔细分析后,不难确定2005年版《病理学》中赋予了包涵体有不同含意的广意应用。但包涵体这一概念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已作了明确的界定,并且不是一个具有广意概括的概念,另外2005年版《病理学》里也没有对包涵体进行个别概念的说明,这反映了2005年版《病理学》中存在着对包涵体失误引用、滥用的情况。
1 关于2005年版《病理学》内容里包涵体的相应节选
细胞内玻璃样变相关内容的叙述“细胞内玻璃样变:通常为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位于细胞浆胞质内。如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吸液作用的小泡重吸收原尿中的蛋白质,与溶酶体融合形成的玻璃小滴;……;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时,微管相关蛋白和神经微丝缠绕形成的包涵体等”。[1]
病毒性肺炎病理变化的叙述“……如麻疹性肺炎时出现巨细胞较多又称巨细胞肺炎。在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病毒包涵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约红细胞大小,其周围常有一清晰的透明晕,其在细胞内出现的位置常因感染病毒的种类不同而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时,病毒包涵体出现于上皮细胞的核内并呈嗜硷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时,出现于胞质内(嗜酸性);麻疹肺炎时则胞核和胞质内均可见到。检见病毒包涵体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理变化中肺部病变的叙述“……部分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典型的病毒包涵体,电镜证实为病毒颗粒……”。[3]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阿尔茨海默病(Alzleimer disease AD)病理变化中的Hirano小体的叙述“……Hirano小体为神经细胞树突近端棒形嗜酸性包涵体,生化分析证实大多为肌动蛋白,多见于海马锥形细胞。”[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 PD)病理变化中的叙述“早期无明显病变,晚期可见中脑黑质,桥脑的蓝斑及迷走神经运动核等处的神经色素脱色是本病相对具有特征性的变化,光镜下可见该处的神经黑色素细胞丧失,残留的神经细胞中有Lewy包涵小体形成,该小体位于神经细胞胞质内,呈圆形,中心嗜酸性着色,折光性强,边缘着色浅。电镜下,该小体由细丝构成,中心细丝致密,周围较松散…………。”[5]
从以上的选摘中,可说明2005年版《病理学》中包涵体的有关记载和叙述是有多处的,而且具体选摘出来的包涵体内容在涉及疾病、性质、特点、构成等方面都各自不尽相同,这也证明了2005年版《病理学》中的包涵体是被赋予了不同含意的广意应用。
2医学微生物学中对包涵体的概念界定
包涵体并不是具有广意概括的概念。包涵体概念最早始源、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并且在2005年版《医学微生物学》中已有充分的说明:“所谓包涵体就是指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6]在这里包涵体的病因、形态、结构特点等具体情况已有了明确的界定。包涵体是由于机体内易感细胞经致病病毒感染后形成,是致病病毒对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损害方式。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05年版《病理学》中存在着对包涵体的失误引用和滥用的问题。
3关于包涵体正确与失误引用的判断依据
关于判断包涵体引用的正确与失误,综合上述,符合《医学微生物》对包涵体概念界定,就是由致病病毒感染后导致机体易感细胞内出现的包涵体,属于包涵体的正确引用;而相反之,不是由致病病毒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形成的包涵体,则属于包涵体的失误引用。显然,2005年版《病理学》当中由麻疹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是对包涵体的正确引用。
在神经病学中对AD、PD的病因、发病机制有如下的描述:“阿尔茨海默病(AD)病因迄今未明,但可能与遗传和环境有关,发病机制与病变神经组织细胞的代谢异常和B-淀粉样蛋白沉淀有关。”[7]“帕金森病(PD)病因、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但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有关,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病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多种因素参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发病。”[8]在对AD、PD的病因、发病机制等基本内容的认识后,我们可以确定AD、PD与致病病毒感染是毫无联系的。结合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确定,在2005年版《病理学》里有关AD、PD等内容中涉及的包涵体,是不符合包涵体概念界定、形成病因和结构特点的,这是包涵体的失误引用。而这种忽略包涵体概念,失误引用、甚至滥用包涵体的情况,还出现在2005年版《病理学》里对细胞内玻璃样变中作以下的叙述“细胞内玻璃样变:通常为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位于细胞浆胞质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时,微管相关蛋白和神经微丝缠绕形成的包涵体等。”[1]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发人思考。
4包涵体失误引用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版《病理学》中对包涵体的概念的忽略和失误引用、滥用,却有其过中原由。
因为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里出现的假的包涵体因其形态、染色和在细胞内的位置等情况与真正的包涵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本文后已列出帕金森病与病毒性疾病的包涵体彩图作对比)。
由于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它医学学科构筑当中和大量有关的医学专著里都存在对包涵体失误引用、滥用的问题,故而这里2005年版《病理学》失误引用、滥用包涵体对AD、PD进行内容说明,也实属情理之中。
5纠正包涵体失误引用的建议
对于2005年版《病理学》包涵体的失误引用,综合上述可作以下纠正:更改名称、沿用原称,并删除不合事实的包涵体称谓以纠正。当然也不能排除还其他合理的方式纠正。例如阿尔茨海默病(AD)其病变神经细胞胞质之中出现的由微管相关蛋白沉淀、神经微丝缠绕构成的包涵体,可更改名称或沿用原称Hirano小体;而对帕金森病(PD)在病变发生时神经黑质细胞细胞质内圆形、嗜酸性着色的Lewy包涵小体,可删去“包涵”二字改称Lewy小体或更改名称。而有其他失误引用包涵体称谓的相应内容,也可采用以上方式或其他合理方式以纠正。
狂犬病之大脑,本病的病变特征为于大脑之海马回、小脑及脑的其他部位之神经细胞胞浆中可见有包涵体,称为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包涵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嗜酸性,境界清晰,大小约为2-10微米。一般为一个,有的也可为一个以上者。
参考文献
[1] 李玉林主编、唐建武副主编《病理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版,本文[1~5]节段分别选摘于该版本18页、166页、167页、353页、354页
[2]周正任主编、李凡副主编《病原微生物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本文[6]节段选摘于该版本 48页.
[3]王维治主编、罗祖明副主编《神经病学》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版,本文[7、8]节段选摘于该版本204页、266页.
[4] 内蒙古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主编,《彩色病理组织学图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本文彩图一选摘于该书183页图9-10.
[5] 王恩华主编 ,《病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彩图二选摘于该版本 311页图14-28.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包涵体;失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leimer disease AD)、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 PD)(注:下文这两种疾病简称AD、PD)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许多医学专著和医学教材中都有记载和叙述。恰巧的是2005年版《病理学》(2005年版《病理学》第六版,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注:下文简称2005年版《病理学》)内对AD、PD这两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同样是有描述的。但在对AD、PD具体内容的阅读中,疑惑地发现AD、PD中均引用了包涵体进行内容说明,初时稍感其中的包涵体使用存失误引用之嫌,随后查阅了2005年版《病理学》其它相应内容,了解到2005年版《病理学》中引用包涵体的内容是有多处的,如细胞内玻璃样变、病毒性肺炎等。经仔细分析后,不难确定2005年版《病理学》中赋予了包涵体有不同含意的广意应用。但包涵体这一概念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已作了明确的界定,并且不是一个具有广意概括的概念,另外2005年版《病理学》里也没有对包涵体进行个别概念的说明,这反映了2005年版《病理学》中存在着对包涵体失误引用、滥用的情况。
1 关于2005年版《病理学》内容里包涵体的相应节选
细胞内玻璃样变相关内容的叙述“细胞内玻璃样变:通常为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位于细胞浆胞质内。如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吸液作用的小泡重吸收原尿中的蛋白质,与溶酶体融合形成的玻璃小滴;……;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时,微管相关蛋白和神经微丝缠绕形成的包涵体等”。[1]
病毒性肺炎病理变化的叙述“……如麻疹性肺炎时出现巨细胞较多又称巨细胞肺炎。在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病毒包涵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约红细胞大小,其周围常有一清晰的透明晕,其在细胞内出现的位置常因感染病毒的种类不同而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时,病毒包涵体出现于上皮细胞的核内并呈嗜硷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时,出现于胞质内(嗜酸性);麻疹肺炎时则胞核和胞质内均可见到。检见病毒包涵体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理变化中肺部病变的叙述“……部分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典型的病毒包涵体,电镜证实为病毒颗粒……”。[3]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阿尔茨海默病(Alzleimer disease AD)病理变化中的Hirano小体的叙述“……Hirano小体为神经细胞树突近端棒形嗜酸性包涵体,生化分析证实大多为肌动蛋白,多见于海马锥形细胞。”[4]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 PD)病理变化中的叙述“早期无明显病变,晚期可见中脑黑质,桥脑的蓝斑及迷走神经运动核等处的神经色素脱色是本病相对具有特征性的变化,光镜下可见该处的神经黑色素细胞丧失,残留的神经细胞中有Lewy包涵小体形成,该小体位于神经细胞胞质内,呈圆形,中心嗜酸性着色,折光性强,边缘着色浅。电镜下,该小体由细丝构成,中心细丝致密,周围较松散…………。”[5]
从以上的选摘中,可说明2005年版《病理学》中包涵体的有关记载和叙述是有多处的,而且具体选摘出来的包涵体内容在涉及疾病、性质、特点、构成等方面都各自不尽相同,这也证明了2005年版《病理学》中的包涵体是被赋予了不同含意的广意应用。
2医学微生物学中对包涵体的概念界定
包涵体并不是具有广意概括的概念。包涵体概念最早始源、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并且在2005年版《医学微生物学》中已有充分的说明:“所谓包涵体就是指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6]在这里包涵体的病因、形态、结构特点等具体情况已有了明确的界定。包涵体是由于机体内易感细胞经致病病毒感染后形成,是致病病毒对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损害方式。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05年版《病理学》中存在着对包涵体的失误引用和滥用的问题。
3关于包涵体正确与失误引用的判断依据
关于判断包涵体引用的正确与失误,综合上述,符合《医学微生物》对包涵体概念界定,就是由致病病毒感染后导致机体易感细胞内出现的包涵体,属于包涵体的正确引用;而相反之,不是由致病病毒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形成的包涵体,则属于包涵体的失误引用。显然,2005年版《病理学》当中由麻疹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是对包涵体的正确引用。
在神经病学中对AD、PD的病因、发病机制有如下的描述:“阿尔茨海默病(AD)病因迄今未明,但可能与遗传和环境有关,发病机制与病变神经组织细胞的代谢异常和B-淀粉样蛋白沉淀有关。”[7]“帕金森病(PD)病因、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但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有关,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病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多种因素参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发病。”[8]在对AD、PD的病因、发病机制等基本内容的认识后,我们可以确定AD、PD与致病病毒感染是毫无联系的。结合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确定,在2005年版《病理学》里有关AD、PD等内容中涉及的包涵体,是不符合包涵体概念界定、形成病因和结构特点的,这是包涵体的失误引用。而这种忽略包涵体概念,失误引用、甚至滥用包涵体的情况,还出现在2005年版《病理学》里对细胞内玻璃样变中作以下的叙述“细胞内玻璃样变:通常为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位于细胞浆胞质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时,微管相关蛋白和神经微丝缠绕形成的包涵体等。”[1]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发人思考。
4包涵体失误引用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版《病理学》中对包涵体的概念的忽略和失误引用、滥用,却有其过中原由。
因为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里出现的假的包涵体因其形态、染色和在细胞内的位置等情况与真正的包涵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本文后已列出帕金森病与病毒性疾病的包涵体彩图作对比)。
由于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它医学学科构筑当中和大量有关的医学专著里都存在对包涵体失误引用、滥用的问题,故而这里2005年版《病理学》失误引用、滥用包涵体对AD、PD进行内容说明,也实属情理之中。
5纠正包涵体失误引用的建议
对于2005年版《病理学》包涵体的失误引用,综合上述可作以下纠正:更改名称、沿用原称,并删除不合事实的包涵体称谓以纠正。当然也不能排除还其他合理的方式纠正。例如阿尔茨海默病(AD)其病变神经细胞胞质之中出现的由微管相关蛋白沉淀、神经微丝缠绕构成的包涵体,可更改名称或沿用原称Hirano小体;而对帕金森病(PD)在病变发生时神经黑质细胞细胞质内圆形、嗜酸性着色的Lewy包涵小体,可删去“包涵”二字改称Lewy小体或更改名称。而有其他失误引用包涵体称谓的相应内容,也可采用以上方式或其他合理方式以纠正。
狂犬病之大脑,本病的病变特征为于大脑之海马回、小脑及脑的其他部位之神经细胞胞浆中可见有包涵体,称为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包涵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嗜酸性,境界清晰,大小约为2-10微米。一般为一个,有的也可为一个以上者。
参考文献
[1] 李玉林主编、唐建武副主编《病理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版,本文[1~5]节段分别选摘于该版本18页、166页、167页、353页、354页
[2]周正任主编、李凡副主编《病原微生物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本文[6]节段选摘于该版本 48页.
[3]王维治主编、罗祖明副主编《神经病学》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版,本文[7、8]节段选摘于该版本204页、266页.
[4] 内蒙古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主编,《彩色病理组织学图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本文彩图一选摘于该书183页图9-10.
[5] 王恩华主编 ,《病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彩图二选摘于该版本 311页图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