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黑人文学一直处于美国文学界的边缘,纵然在美国四百多年文化历史发展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家和非常有价值的作品,但因其产生在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所以在正统的美国文学史中长期处于“缺席”状态,没有得到文学界的重视,一直处于非主流的境地。我国学者对美国黑人文学的研究、探讨也少之甚少,本文旨在从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一下美国黑人文学的产生背景及写作手法,以便有助于学者对美国黑人文学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美国 黑人文学 文化 精神诉求 模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在美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和较长的发展过程,表现了黑人被奴役、被迫害的处境,以及为自己的解放而勇于斗争的精神,成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直到1993年美国黑人小说家托妮·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美国黑人文学才逐渐进入了美国文学的主流视野。
最早来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奴隶,将从非洲祖先那流传下来的歌曲节奏融进新的宗教信仰中,创作出了对美国黑人文学影响最广的一种歌曲。他们将所有苦难、忧伤、信仰以及对自由的向往,都融入到他们的歌曲中,带入他们的祈祷里。
非洲黑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传统宗教,其核心内容为尊天敬祖。来到美国后非洲传统宗教与基督教融合为宗教混合教义与现实的矛盾,让黑人奴隶们拥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白色子民不该虐待黑同胞,因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非洲文化的重要内容为非洲神话民俗,尤其是音乐舞蹈。非洲音乐以感情丰富为主要特征,舞蹈则动作粗犷有力、旋律强烈感人。
毋庸置疑,美国黑人为美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却像牲口一样受尽了磨难。美国黑人文学作为黑人民族话语的代言人,必然要用自己的作品为自己说话。在苦难的岁月里,黑人靠歌声表达心中的悲愤,用民间歌谣传递起义的信息,用诗歌抒发自己的心声。早期美国黑人文学,表现了黑人劳动者的质朴淳厚、感情的深沉、战斗中的刚毅和受迫害受奴役的生活,不少作品既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又有一定的艺术造诣。黑人文学的出现,使美国文学具有更广泛的民族内容和更深刻的民主精神。
美国黑人文学真正开始于18世纪,后在一代代非裔作家努力下,经历了以休斯顿为领袖的哈莱姆文艺复兴(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末),以赖特为领袖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诺主莫里森为领袖的第三次高潮(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黑人文学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非裔作家的精神诉求,而此诉求是与黑人民族悠久的民族历史、坚定的民族信仰和灿烂的祖先文化,以及黑人在美国的生存压力紧密相关的。
20世纪20年代,爆发了美国黑人以文化“首府”——纽约哈莱姆区为中心,以复兴黑人民间文化遗产、表现民族自我、反对种族歧视和振兴美国黑人文化为主要内容,在保持黑人尊严和个性的前提下,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为宗旨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也就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
20世纪初,美国黑人面临着贫穷和种族歧视,当时的哈莱姆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艺术社会革新运动的地区之一,著名的黑人运动领袖杜博斯和阿兰·罗克,在为争取黑人的社会地位而不懈努力;兰斯顿·休斯把黑人的苦难写入了他的现代诗中;艾灵顿公爵引入了黑人爵士和布鲁斯音乐;艺术家阿伦·道格拉斯、马罗·琼斯带来了现代表现主义风格。
这一时期休斯顿·贝克(Houston A.Baker,Jr.)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其诗歌充分表达了对黑人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种族歧视的愤慨。他在诗中柔和美国黑人布鲁斯,爵士乐、拉格泰姆等传统音乐和口头歌谣,创造了美国黑人诗歌的基本模式。从《年轻女子的布鲁斯》看出经典的布鲁斯形式,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中采用爵士乐的一种——比巴波音乐,更好的表达了黑人渴望表现民族文化、控诉民族歧视的心情。休斯顿通过在作品中弘扬并加工黑人音乐、舞蹈、艺术、传说、民俗、方言的做法传递出那个时代的精神诉求:热爱、实践民族宗教文化传统并对之形成自信、自豪的态度是广大黑人在环境恶劣的异乡,抨击种族歧视构建精神家园的思想武器。
赖特、鲍德温和艾利森是第二次高潮的代表。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的《土生子》被认为是黑人文学的里程碑,标志着黑人文学第二次高潮的到来,也真正迫使美国社会对黑人文学刮目相看。出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写作行为对于黑人作家来说一直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抗争”式的。赖特指出黑人文学创作,应该从表现中产阶级黑人的理想和挫折,转移到下层市民的愤怒和不满。
一时间,赖特式的抗议文学大量出现,作为抗议派的领袖,赖特的作品拒绝传统的通过黑人音乐、黑人教堂、黑人大家庭的传统生存策略,但并未抛弃非洲传统文化和宗教。他在小说中赋予比格极强的生命力,象征着非洲原始又神秘的力量在比格身上的生生不息,而比格以暴抗暴的行为正是赖特一直以来的精神诉求:美国黑人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应该利用其生命力去和白人反抗,才能获得幸福自由。
作为一名美国当代黑人女性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尼·莫里森致力于护持和弘扬黑人文化,她的小说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莫里森视写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在作品中凸显性别、种族、文化,以充满诗意的文笔,描绘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对立与错位、排斥与融合、冲突与影响的复杂关系。莫里森一系列神话般的书写更震撼了整个美国文坛,《所罗门之歌》借奶娃寻找自己的种族归属再现黑人祖先文化。《乐园》接描写袭击修道院对种族主义提出警告。《柏油娃》中森和雅丹的分手,《爵士乐》中乔与维奥利特的和解,表达了对黑人自身融合的关注。莫里森把广大黑人的历史和生存现状,置于整个文化大背景下,认真梳理和概括了美国黑人精神的发展史,用自己浩瀚的文学画卷,传递了自己的精神诉求:美国黑人民族只有在热爱自己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基础上,重视过去、正视现在,积极主动从自身融合走向黑白融合,才能实现美国黑人和美国白人的双赢。
从黑人文学理论角度来说,当美国文化的同化模式把黑人排斥在外的时候,黑人为了争取白人的承认自觉地接受了这一模式,即为了证明黑人与白人同样是人,他们自动抹杀了黑人的特殊性与独特性,抹杀了黑人与白人在种族、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美国黑人文学理论家盖茨在《权威、(白人)权力与(黑人)批评家》中讲述的亚历山大·克拉梅尔,就是这样一位自觉认同同化主义模式的黑人知识分子。
克拉梅尔坚信:“对于黑人来说,掌握主人的语言是他通向文明、通向理性及社会平等的唯一道路。”然而,当同化的熔炉终于被迫向黑人打开大门时,后者却不再接受它那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前提了。他们纷纷由“平等”转而寻求,并肯定自己的“差异性”。
盖茨告别了他的先驱:“现在,我们终于必须戴上黑人特性授予权力的面具,并且用那种语言——黑人特有的语言——说话。”这表明有色人种不再把自己与白人的差异,视为耻辱和低人一等的标志,他们不仅不再为自己的肤色感到自卑,而且开始把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经验,看作是力量与认同的资源。
黑人哲学家阿皮亚解释道,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种族主义社会里的黑人,那你就必须时时防范对你的尊严的冒犯。在这样的语境里,仅仅要求有尊严地生活是不够的,要求享有平等的尊严也是不够的。你必须要求作为一个黑人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尊严。韦斯特认为这种“新型的文化差异政治”的特点是“弘扬多样性和异质性,拒斥同一性与同质性”,要求的平等不是同化主义的“等同”,而是文化差异之间的平等。这种差异政治是边缘化社会群体“对当代全球状况的创造性反应”。
黑人女权主义者巴巴拉·史密斯认为,人们无需拥有“共同文化”也可以进行交流,而且一直是这样交流的。共同文化、民族文化、主流文化都是霸权文化的代码。她激愤地宣称:“我们从来没有共同性,我们不可能产生共同性,我们也不需要共同性!”美国一位大学负责人曾沮丧地说:美国人所津津乐道的文化“熔炉”模式已经被“沙拉钵”模式取代了。
今天的美国,众皆为一的口号已颇具争议性,因为他一方面表示融合,同时各部分可能会顽固的保持独立性。而事实上美国人既是黑人也是白人,既富有也贫穷,既是新教徒也是天主教徒或犹太教徒。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民族和种族背景,大熔炉观念已经逐步让位于“沙拉钵”模式。黑人文学作家们也用其内心的力量和智慧,在“沙拉钵”里享有同等的地位,成为美国文学一支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鲍维娜:《美国黑人文学的两种思潮》,《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作者简介:张凤香,女,1971—,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美国 黑人文学 文化 精神诉求 模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在美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和较长的发展过程,表现了黑人被奴役、被迫害的处境,以及为自己的解放而勇于斗争的精神,成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直到1993年美国黑人小说家托妮·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美国黑人文学才逐渐进入了美国文学的主流视野。
最早来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奴隶,将从非洲祖先那流传下来的歌曲节奏融进新的宗教信仰中,创作出了对美国黑人文学影响最广的一种歌曲。他们将所有苦难、忧伤、信仰以及对自由的向往,都融入到他们的歌曲中,带入他们的祈祷里。
非洲黑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传统宗教,其核心内容为尊天敬祖。来到美国后非洲传统宗教与基督教融合为宗教混合教义与现实的矛盾,让黑人奴隶们拥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白色子民不该虐待黑同胞,因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非洲文化的重要内容为非洲神话民俗,尤其是音乐舞蹈。非洲音乐以感情丰富为主要特征,舞蹈则动作粗犷有力、旋律强烈感人。
毋庸置疑,美国黑人为美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却像牲口一样受尽了磨难。美国黑人文学作为黑人民族话语的代言人,必然要用自己的作品为自己说话。在苦难的岁月里,黑人靠歌声表达心中的悲愤,用民间歌谣传递起义的信息,用诗歌抒发自己的心声。早期美国黑人文学,表现了黑人劳动者的质朴淳厚、感情的深沉、战斗中的刚毅和受迫害受奴役的生活,不少作品既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又有一定的艺术造诣。黑人文学的出现,使美国文学具有更广泛的民族内容和更深刻的民主精神。
美国黑人文学真正开始于18世纪,后在一代代非裔作家努力下,经历了以休斯顿为领袖的哈莱姆文艺复兴(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末),以赖特为领袖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诺主莫里森为领袖的第三次高潮(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黑人文学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非裔作家的精神诉求,而此诉求是与黑人民族悠久的民族历史、坚定的民族信仰和灿烂的祖先文化,以及黑人在美国的生存压力紧密相关的。
20世纪20年代,爆发了美国黑人以文化“首府”——纽约哈莱姆区为中心,以复兴黑人民间文化遗产、表现民族自我、反对种族歧视和振兴美国黑人文化为主要内容,在保持黑人尊严和个性的前提下,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为宗旨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也就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
20世纪初,美国黑人面临着贫穷和种族歧视,当时的哈莱姆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艺术社会革新运动的地区之一,著名的黑人运动领袖杜博斯和阿兰·罗克,在为争取黑人的社会地位而不懈努力;兰斯顿·休斯把黑人的苦难写入了他的现代诗中;艾灵顿公爵引入了黑人爵士和布鲁斯音乐;艺术家阿伦·道格拉斯、马罗·琼斯带来了现代表现主义风格。
这一时期休斯顿·贝克(Houston A.Baker,Jr.)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其诗歌充分表达了对黑人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种族歧视的愤慨。他在诗中柔和美国黑人布鲁斯,爵士乐、拉格泰姆等传统音乐和口头歌谣,创造了美国黑人诗歌的基本模式。从《年轻女子的布鲁斯》看出经典的布鲁斯形式,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中采用爵士乐的一种——比巴波音乐,更好的表达了黑人渴望表现民族文化、控诉民族歧视的心情。休斯顿通过在作品中弘扬并加工黑人音乐、舞蹈、艺术、传说、民俗、方言的做法传递出那个时代的精神诉求:热爱、实践民族宗教文化传统并对之形成自信、自豪的态度是广大黑人在环境恶劣的异乡,抨击种族歧视构建精神家园的思想武器。
赖特、鲍德温和艾利森是第二次高潮的代表。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的《土生子》被认为是黑人文学的里程碑,标志着黑人文学第二次高潮的到来,也真正迫使美国社会对黑人文学刮目相看。出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写作行为对于黑人作家来说一直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他们的文学基本上是“抗争”式的。赖特指出黑人文学创作,应该从表现中产阶级黑人的理想和挫折,转移到下层市民的愤怒和不满。
一时间,赖特式的抗议文学大量出现,作为抗议派的领袖,赖特的作品拒绝传统的通过黑人音乐、黑人教堂、黑人大家庭的传统生存策略,但并未抛弃非洲传统文化和宗教。他在小说中赋予比格极强的生命力,象征着非洲原始又神秘的力量在比格身上的生生不息,而比格以暴抗暴的行为正是赖特一直以来的精神诉求:美国黑人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应该利用其生命力去和白人反抗,才能获得幸福自由。
作为一名美国当代黑人女性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尼·莫里森致力于护持和弘扬黑人文化,她的小说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莫里森视写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在作品中凸显性别、种族、文化,以充满诗意的文笔,描绘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对立与错位、排斥与融合、冲突与影响的复杂关系。莫里森一系列神话般的书写更震撼了整个美国文坛,《所罗门之歌》借奶娃寻找自己的种族归属再现黑人祖先文化。《乐园》接描写袭击修道院对种族主义提出警告。《柏油娃》中森和雅丹的分手,《爵士乐》中乔与维奥利特的和解,表达了对黑人自身融合的关注。莫里森把广大黑人的历史和生存现状,置于整个文化大背景下,认真梳理和概括了美国黑人精神的发展史,用自己浩瀚的文学画卷,传递了自己的精神诉求:美国黑人民族只有在热爱自己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基础上,重视过去、正视现在,积极主动从自身融合走向黑白融合,才能实现美国黑人和美国白人的双赢。
从黑人文学理论角度来说,当美国文化的同化模式把黑人排斥在外的时候,黑人为了争取白人的承认自觉地接受了这一模式,即为了证明黑人与白人同样是人,他们自动抹杀了黑人的特殊性与独特性,抹杀了黑人与白人在种族、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美国黑人文学理论家盖茨在《权威、(白人)权力与(黑人)批评家》中讲述的亚历山大·克拉梅尔,就是这样一位自觉认同同化主义模式的黑人知识分子。
克拉梅尔坚信:“对于黑人来说,掌握主人的语言是他通向文明、通向理性及社会平等的唯一道路。”然而,当同化的熔炉终于被迫向黑人打开大门时,后者却不再接受它那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前提了。他们纷纷由“平等”转而寻求,并肯定自己的“差异性”。
盖茨告别了他的先驱:“现在,我们终于必须戴上黑人特性授予权力的面具,并且用那种语言——黑人特有的语言——说话。”这表明有色人种不再把自己与白人的差异,视为耻辱和低人一等的标志,他们不仅不再为自己的肤色感到自卑,而且开始把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经验,看作是力量与认同的资源。
黑人哲学家阿皮亚解释道,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种族主义社会里的黑人,那你就必须时时防范对你的尊严的冒犯。在这样的语境里,仅仅要求有尊严地生活是不够的,要求享有平等的尊严也是不够的。你必须要求作为一个黑人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尊严。韦斯特认为这种“新型的文化差异政治”的特点是“弘扬多样性和异质性,拒斥同一性与同质性”,要求的平等不是同化主义的“等同”,而是文化差异之间的平等。这种差异政治是边缘化社会群体“对当代全球状况的创造性反应”。
黑人女权主义者巴巴拉·史密斯认为,人们无需拥有“共同文化”也可以进行交流,而且一直是这样交流的。共同文化、民族文化、主流文化都是霸权文化的代码。她激愤地宣称:“我们从来没有共同性,我们不可能产生共同性,我们也不需要共同性!”美国一位大学负责人曾沮丧地说:美国人所津津乐道的文化“熔炉”模式已经被“沙拉钵”模式取代了。
今天的美国,众皆为一的口号已颇具争议性,因为他一方面表示融合,同时各部分可能会顽固的保持独立性。而事实上美国人既是黑人也是白人,既富有也贫穷,既是新教徒也是天主教徒或犹太教徒。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民族和种族背景,大熔炉观念已经逐步让位于“沙拉钵”模式。黑人文学作家们也用其内心的力量和智慧,在“沙拉钵”里享有同等的地位,成为美国文学一支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鲍维娜:《美国黑人文学的两种思潮》,《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作者简介:张凤香,女,1971—,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