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之情境教学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功的物理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建立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激励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情境教学的意义,物理情境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物理情境教学的一些心得。通过情境教学的开展,从而达到学生轻轻松松的学,教师轻轻松松的教。以便于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境教学 兴趣 意义 感悟
  教学情境是泛指一切作用于教学主体,并能引起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解决了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知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作为一名教师,不断钻研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并积极实践,从而摸索一套适应教学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精益求精。成功的物理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建立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激励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所以,教学须让学生在物理情境中去体验和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物理教学情境能够促使教学主体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讨论,使学生更高效的去探索、去体验,把物理性息更好的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一、物理情境教学的意义。从忽视情境到现在的高度关注情境,直至无课不用情境。“情境”二字,已成了当前在教师口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因此,创设并研究物理教学情境,已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切入点;创设并研究物理教学情境,对于当前物理教学显的十分重要。
  (一)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状态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因此,真正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源于具体的物理情境。这种情境是无形的“情”于有形的“境”的有机融合,创设物理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情境中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创设物理情境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三)创设物理情境能加强对物理知识的记忆。一个恰当的情境就是一幅立体的图画,一幅包含多个物理知识点的图画。这样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口、耳、眼、大脑积极地去感知、去体验,并较好的建构知识网络。当这些知识源于体验而获得时,则极大地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力度。
  二、物理教学情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情境”中,只有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到的新知识。情境教学在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教师将“情境教学”用于实际教学实践时,出现种种误区。那么,设计教学情境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一)教学情境设计要注意学科特点。物理学科的内容具有严谨的结构,这就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教学情境,其中包括许多不同情境的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二)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的关系。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情境对于不同目标的内容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创设情境时,要把握好情境与这两者的关系,如提供学习资源的教学情境适用于知识的学习,渲染气氛的情境适用于角色的扮演,仿真教学情境适用于体验式问题解决教学等等。(三)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习者特征。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考虑到学习者的年龄和生理发展特征,要促进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教学情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外因”。无论是那一种教学情境,都要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知识意义构建服务。(五)学习任务与真实学习情境必须融合,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状态,教学情境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六)不能滥用媒体情境。信息技术对创设情境有潜在的优势,但是应该注意不能以媒体情境代替全部的真实情境。
  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用多种形式的物理情境,则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自身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中学物理情境教学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情境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情境教学的引入和开展,更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创造性的完成各种教学活动。(二)情境教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听众。在教学中,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心扉,教学过程逐渐固化、机械化,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情境教学推到了师生间的“这堵墙”,增强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动,促进师生间的信任。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大胆质疑、大胆提问。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更加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三)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利器。多媒体情境中的图像信息、声音信息给学生以“立体感”,使学生全方位融入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并在情境中理解知识、增强信心,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达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目的和途径,还包括方法和思维,引导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物理课的情境教学旨在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笔者将其总结为三个部分:(1)导课兴趣情境。要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关键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课前,有必要通过特定的教学情境,排除学生对其它活动的感知,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转到有意注意上来。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入,能达到激发学习,产生求知欲的作用,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时才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发展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上摩擦力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看看自己的鞋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接着我又问:为什么要把鞋底制造的非常粗糙了?当学生思考着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入新课,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如:在复习物态变化关于液化的知识时,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故事:据传某年夏天洋人宴请袁世凯,其中一甜点为冰激凌,上面不断的冒白气,袁世凯以为它很烫,用嘴吹了吹,谁知吃了一口却很凉,洋人以此为把柄大笑不止。请大家想一想冰激凌为什么冒白气?它与热汤上所冒白气有什么不同?虽然是已学过的知识,同学们依然很有兴趣。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把液化知识得以深化理解。可见,趣味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提高了效率。(2)课中问题情境、演示实验情境。问题情境以学生周围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其它学科的相关问题为切入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串,让学生在文体构成的情境中找出物理规律,并解释物理现象。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对较抽象的物理现象。例如:在讲到平均速度这个知识点时,我引入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并提出问题:兔子速度快还是乌龟速度快?为什么乌龟胜利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情境,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觉得物理不再是枯燥的讲解和生硬的规律。再例如:当我给学生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时,我首先拿出直尺问学生:同学们,请看看直尺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直的(有学生回答是长方体),然后我用手施力将直尺压弯再问学生:请同学们看看直尺什么变了?学生答:形状变了。接着追问: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吗?学生齐声回答:能!通过这样十分简单的情境展示,学生就能很容易的听懂老师的讲解,从而达到学生轻轻松松的学,教师轻轻松松的教。(3)课后知识应用情境。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知识。物理学渗透在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初中物理教学也存在大量生活实践内容。例如:在讲完轮轴知识将要下课时,我突然宣布:我们学了力的知识,看看谁的力气大。我故意挑选出身高相近的男女同学各一名,请他们上台扳手腕,女同学胆小不肯和男同学一比高下,引起部分同学的议论和笑声。同学们都认为不用比,女同学输定了。这时,我拿出提前备好的啤酒瓶,让男同学握住瓶的颈口部分,女同学握住瓶身部分,各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结果女同学胜利了。课堂一下炸锅了,同学们纷纷议论,并向我证实是否蕴含轮轴的知识。此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体验理解该知识点,效果非常明显。
  情境教学展开了我们的思路,让知识有趣更贴近生活,让师生关系融洽、平等,这更要求教师多收集素材,多思多想与知识点相关的情境、与实际相联系的情境、前沿学科的趣味情境,从而达到学生轻轻松松的学,教师轻轻松松的教。以便于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刘雍潜.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初级),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炳升,李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刘炳升,李容.物理教学参考资料,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金华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背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了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所起的作用和学习效率的重要性。而学生学习兴趣来源于教师的激发和对所学知识有效情境的创设,学生在这一情境引领下会把注意力和精力很快集中到所学知识中来,这样就会提高单位时间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教师选择与观察物体有关的语文诗词,有表情的进行朗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每一个过程。通过动手摆一摆,看一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建构对“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导向作用的听课评价标准是前提,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小班教学为方式,在实习实训环境下,实现教中学、学中做,是甄别一体化课程的客观条件,基于项目、案例的需要组织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体现在项目教学中,是甄别一体化课程的准则,也是该体系建构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为分析对象,采用自编的“学风建设调查问卷”,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中选取学风好的、学风差的典型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调查中,收集了关于平日出勤情况,学生对待旷课现象的态度及原因等相关资料。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为开展学生 思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独立院校 大学生 旷课现象  引言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具有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对目前文科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了造成文科生数学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和非智力因素因素以及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几个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己想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学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  [关键词]高中文科生 数学成绩差 原因 教学策略  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成绩较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期刊
在教学过程和学生作业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领域,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缺少评价整个课堂也就缺少了点睛之笔。  而美术又是一门特殊学科,学生的作业也具有特殊性,它带有学生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年龄特征。美术作业是检验教学结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作业评价是教学的有效辅导手段,是十分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教师利用作业评语传送期待,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合理的作业评语能促进学生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 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
期刊
现代散文以其短小精悍而又富有美感的文学形式,成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以质朴优美的文字、浓厚的乡土人情、凝重的历史积淀、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语文教学的原野飘香。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但当语文遭遇到应试评价时,这一理念就成了一纸空文。大家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语文的工具性上,使
期刊
[摘要]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成功教学”观点为动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不断改进、创新教法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借助模型、实物、多媒体为手段,巧妙运用语言,创造直观教学情景,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 创新 兴趣 信心 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教改的层层深入,课堂教法的改进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这是提高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初中数学
期刊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一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养人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关键词]审美 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依托审美体验这根主线,把审美体验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观,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把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音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