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凡事都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接受新知识。那么怎样的导入才能有效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石呢?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导入新课,谈谈个人的做法和见解。
一、开门见山,讲授新知
“开门见山”即指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在讲授新课前,不加以其他环节,由教师直接引出新授课内容。
教学案例1:在讲《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什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大胆设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与什么共同之处?
教学案例2: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然后问:“这些图形认识吗?是什么图形呢?”接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用开门见山法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直接明了,简单高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也可以适时破题质疑,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二、复习旧知,迁移应用
数学知识逻辑严密﹑系统性强,新旧知识的关系总是环环紧扣,一个新知识的出现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演绎或推导出来的。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要先复习旧知识,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
教学案例3:在讲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学生之前已学过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课堂导入时,课件出示口算:26 3,45 7,3 57,20 34,56 10,23 50。让学生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揭示新课,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案例4:在讲授《整十数的乘法口算和估算》时,学生以前已学过整十数乘几的口算,课堂导入时,出示:23×1,1×12,20×3,6×60。说说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揭示新课,本节课继续学习整十数的乘法口算。
复习引入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也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的开始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情感反应,可以让学生更积极、主动、自主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新课标指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丰富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要把抽象的数学变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所不在。因此,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将数学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课堂。
教学案例5:在学《认识小数》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小数并了解小数的意义。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人民币,再出示一组商品的图案及价格,要求学生按商品的价格付钱。
书包15元,直尺0.2元,钢笔4元,铅笔0.8元
师:同学们去文具商店买过东西吗?现在老师当营业员,你们当一回顾客。如果买一把直尺,你应该怎样付钱?
生:我付一个两角的。
生:我付两个一角的。
师:如果买一支铅笔呢?
生:我付一个五角的,三个一角的。
生:我付一个五角的,一个两角的,还有一个一角的。
师:谁还有不同的付钱方式?
生:我可以付四个二角的。
生:我付的是八个一角的。
生:我也可以付四个一角的,还有两个两角的。
师:课件左边的两个钱数大家非常熟悉,都是整数。右边两个钱数看来也不陌生,都是小数,分别读作零点二和零点八,并会用付钱的方式表示这两个小数,知道了0.2元表示2角,0.8元表示8角。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认识小数。
2.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
教学案例6:在学《平年和闰年》时,教师先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一年过多少次生日?”学生纷纷说“一次”。老师接着说:“你们年年都有生日过,可是老师的一个好朋友就不是了。他现在40岁了,可是才过了10次生日!”这时学生都觉得非常奇怪,根据自己过生日的经验每年都有啊?为什么呢?学生迷惑不解,相互讨论,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都想知道为什么。此时教师说:“同学们,想知道我的好朋友为什么只过了10个生日吗?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学习新的知识。”
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3.游戏导入,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法不仅能满足儿童天性,激发儿童兴趣,而且能锻炼儿童的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更能锻炼儿童的综合能力,使儿童得到多元智能全面发展。
教学案例7:在学《10的分与合》时,老师准备一个盒子,里面装10颗糖果,课堂开始,老师说:我们一起来玩猜一猜的游戏,老师这里有一盒糖果,请你来随意拿出几颗,老师不看你拿的,就能猜出你拿了多少。玩几次游戏,发现老师每次都能猜对,老师为什么能猜得又快有准呢,学了今天的本领你也可以和老师一样厉害。接着开始本节课的新授环节。
这样利用游戏性教学导入新课,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当然,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节课到底选用哪种方法导入新课,要根据具体内容选用最恰当、最适宜的一种,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数学课堂这片沃土中绽放五彩缤纷的思维之花。
一、开门见山,讲授新知
“开门见山”即指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在讲授新课前,不加以其他环节,由教师直接引出新授课内容。
教学案例1:在讲《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什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大胆设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与什么共同之处?
教学案例2: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然后问:“这些图形认识吗?是什么图形呢?”接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用开门见山法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直接明了,简单高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也可以适时破题质疑,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二、复习旧知,迁移应用
数学知识逻辑严密﹑系统性强,新旧知识的关系总是环环紧扣,一个新知识的出现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演绎或推导出来的。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要先复习旧知识,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
教学案例3:在讲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学生之前已学过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课堂导入时,课件出示口算:26 3,45 7,3 57,20 34,56 10,23 50。让学生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揭示新课,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案例4:在讲授《整十数的乘法口算和估算》时,学生以前已学过整十数乘几的口算,课堂导入时,出示:23×1,1×12,20×3,6×60。说说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揭示新课,本节课继续学习整十数的乘法口算。
复习引入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也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的开始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情感反应,可以让学生更积极、主动、自主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新课标指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丰富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要把抽象的数学变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所不在。因此,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将数学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课堂。
教学案例5:在学《认识小数》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小数并了解小数的意义。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人民币,再出示一组商品的图案及价格,要求学生按商品的价格付钱。
书包15元,直尺0.2元,钢笔4元,铅笔0.8元
师:同学们去文具商店买过东西吗?现在老师当营业员,你们当一回顾客。如果买一把直尺,你应该怎样付钱?
生:我付一个两角的。
生:我付两个一角的。
师:如果买一支铅笔呢?
生:我付一个五角的,三个一角的。
生:我付一个五角的,一个两角的,还有一个一角的。
师:谁还有不同的付钱方式?
生:我可以付四个二角的。
生:我付的是八个一角的。
生:我也可以付四个一角的,还有两个两角的。
师:课件左边的两个钱数大家非常熟悉,都是整数。右边两个钱数看来也不陌生,都是小数,分别读作零点二和零点八,并会用付钱的方式表示这两个小数,知道了0.2元表示2角,0.8元表示8角。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认识小数。
2.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
教学案例6:在学《平年和闰年》时,教师先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一年过多少次生日?”学生纷纷说“一次”。老师接着说:“你们年年都有生日过,可是老师的一个好朋友就不是了。他现在40岁了,可是才过了10次生日!”这时学生都觉得非常奇怪,根据自己过生日的经验每年都有啊?为什么呢?学生迷惑不解,相互讨论,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都想知道为什么。此时教师说:“同学们,想知道我的好朋友为什么只过了10个生日吗?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学习新的知识。”
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3.游戏导入,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法不仅能满足儿童天性,激发儿童兴趣,而且能锻炼儿童的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更能锻炼儿童的综合能力,使儿童得到多元智能全面发展。
教学案例7:在学《10的分与合》时,老师准备一个盒子,里面装10颗糖果,课堂开始,老师说:我们一起来玩猜一猜的游戏,老师这里有一盒糖果,请你来随意拿出几颗,老师不看你拿的,就能猜出你拿了多少。玩几次游戏,发现老师每次都能猜对,老师为什么能猜得又快有准呢,学了今天的本领你也可以和老师一样厉害。接着开始本节课的新授环节。
这样利用游戏性教学导入新课,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当然,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节课到底选用哪种方法导入新课,要根据具体内容选用最恰当、最适宜的一种,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数学课堂这片沃土中绽放五彩缤纷的思维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