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境教学激活音乐课堂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新课标所提倡的“加强音乐审美教育”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以音乐情境教学的重要地位。情境在课堂中的运用是无可替代的,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若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理想的情境,将对音乐教育的有效实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设 音乐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88–02
  
  现代美育提倡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马克思也说过:“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过,并且以后也不可能有的。”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小学的情境教学是指在音乐课堂上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感受、欣赏、表现等音乐智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情感因素对智力活动的影响。他强调指出:“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那么如何来实施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设乐境,以趣促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保持注意、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是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各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小学生学音乐兴趣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如今音乐课本中大多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贴近,让学生亲临其境,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使他们对音乐充满兴趣,学习效果则不言而喻。比如我在教七个音符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我把同学们带入了《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中,在美丽的小木屋上分别画着七个小矮人的形象,又准备了七个帽子,上面分别写上了七个唱名,学生分为七组,各组分别戴着写有唱名的帽子。音乐开始,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做律动,他们认真地听辩、愉快地游戏,在欢乐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开展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和音乐一起“飞”。课堂成为了学习的乐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整个音乐课堂生动活泼,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最终使学生觉得学习音乐是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强烈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二、创设语境,激情引思
  
  语言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也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它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用优美动听、自然流畅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语调向学生描绘歌曲中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悲伤等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话语,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使学生的感受进入情境之中,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歌曲的情境中穿梭、寻找,入境激情,由情引思,引发想象。例如:我在上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时,先让学生完整聆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境,然后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和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术魅力。总之,语言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要有画龙点睛式的表述,才能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深化情境教学,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三、创设美境,愉悦身心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它必须突出音乐的、艺术的或审美的特点。音乐教育要以“美”愉悦儿童身心,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稚气十足的孩子,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美,去发现美、创造美呢?这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运用情境教育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在教学中,我发现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审美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音乐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春雨润物,悄然渗透。”比如在上音乐课《嘀哩嘀哩》时,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播放春景幻灯片,精心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景:碧绿的山林、烂漫的花草、快乐的小鸟、天真的少年,潺潺的流水。此时,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形成了“美”的观念,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由此可见,创设教学,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伦所希望的那种教师的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学过程。
  
  四、创设幻境,升华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想象是音乐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审美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想象与艺术的训练结合起来,启发开拓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努力在艺术的自我表现中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如果只从“听”、“唱”的方面去感受、理解音乐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利用录像、美术作品等为学生创设幻想的情境,使听、唱与看、想、表现结合起来。比如在《我们的田野》的教学中,我在教室中布置一个田野的场景。当音乐声响起,随之播放描绘大自然风光的录像片段:巍巍的群山,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湖水,无边无际的稻田……歌曲的形象有静、有动,在这音与像完美结合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的情感为之感动,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他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田野上,碧绿的湖水边……准确地捕捉到了歌曲的艺术形象,并把自己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融汇到那柔美和谐的音色中。是啊,这就是情境艺术的魅力,情境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由此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尽情地打开想象的空间,展示自我,体现个性。在平等和谐且充满激情的音乐课堂上,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我们的精心设计中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情境教育,就是给孩子添翼,用情感扇动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快乐地飞向美的、智慧的、无限光明的童话般的王国。”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开展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综合的发展,用情境教学激活音乐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军委胡主席指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建军治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为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军队院校更要牢固确立和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始终摆在首要战略位置,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
期刊
摘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高校该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文章通过对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高校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科交汇、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教学体系等一系列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创新 高校 产学研战略联盟 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0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学风建设势在必行。文章对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新形势下学风建设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规律,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内容。  关键词:高校 学风建设 问题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25–03    学风是学校的生命线,学风的好坏直
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071000)  摘 要:道德实践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目标的过程中具有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完善的重要作用。文章从高校道德教育的实际出发,提了道德实践的机制创新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道德实践 大学生 思想道德形成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14–02
期刊
摘 要:优化改善心智模式是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第二项修炼,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创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习型组织。本文尝试将这一理论与技术和班级建设相结合,从学生心智模式的角度来探讨和谐班级的创建。  关键词:和谐 心智模式 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31–02    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匀称”。
期刊
|摘 要: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理工科学生完成各专业课学习所必须学习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高等数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数学方法。  关键词:旋转曲面 旋转轴 坐标轴 曲面方程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
期刊
摘 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做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要求全社会为我们提供心理健康有利的氛围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确自我心理健康的现状,学会对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以利于我们自身的生理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 心理健康 自我维护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48–02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摘 要:远程考试是远程教育的必然要求,传统的远程考试系统的实现通常有C/S模式、B/S模式,基于Web Services的远程考试系统及基于Agent的远程考试系统是基于新技术的实现模式。  关键词:远程考试 C/S B/S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54–02    远程考试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使用计算机进行远程考试,可以大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68–01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满足于“讲授”而剥夺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串讲加解释”的教学结构模式,教师唱“独角戏”,而学生则成为装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一言堂”导致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劳而无功,教学效果欠佳,形成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两难局面。  新课程标准指出:进行课程改革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符号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热点之一,并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本文在界定了网络符号消费的含义、特点的基础上,对青少年产生网络符号消费行为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 符号消费 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73–02    伴随电子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