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次教研活动的多视角审视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sh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的形式与目标
  
  上学期末,区教研员在安排这个学期的教研工作时,提出了“主动性学习”主题下小团体滚动式研究的工作。初听起来,这项研究很新鲜。那么,究竟什么是“主动性学习”主题下小团体滚动式研究呢?在后来的工作会议上,经过教研员精心讲解,我得到了答案:“主动性学习”是要研究的目标;小团体滚动式则是教研活动的组织方式。与大型的教研活动恰好相反,这项教研活动由为数不多的几位教师自由搭配,组成一个个教研小组,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循环上课、听课和研讨。即选定一节课,第一次活动先请其中的几位教师来上。课后经过听课教师的讨论和交流,发掘问题、优化教案、改进教学流程。几天后举行第二次活动,请小组内另外几位教师再来上同样的内容。课后所有教师对照上次的活动再进行深入研讨与反思。教研员观摩整个教研活动过程并进行指导。经过这样几次教学研讨活动,最终实现以下目标:
  1.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之中,避免了因为活动团体过大,每位教师参与机会不多的难题。
  2.通过每次的上课与评课交流,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案的改进,提高教师上课的技巧,优化教学流程。
  3.借助这个持续性的小团体滚动式教研活动,对如何在课堂中实现“主动性学习”进行探讨,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主动性学习”的思想。
  
  活动的安排与过程
  
  通过自由组合,我们小组的成员主要来自六个学校。本学期第一次小团体滚动式研究的时间安排在三四月份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授课内容为:第二册第14课《美妙的海洋世界》。
  3月18日,由我和另外一位教师在慈城中心小学开启了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角度一:作为执教者
  我第一个出场。由于是借班上课,等学生在座位上坐好后,我先请班长介绍了一下他们班,随后向学生做了自我介绍。通过与他们交流,我简单掌握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风格。于是,对事先准备的教案适当微调后导入新课。在课的前半段,教学一直很顺利。在我讲到利用“百度图片搜索”搜索鱼的图片时,第一个问题出现了:虽然我已经讲过了“百度”网站怎么进入、“关键词”怎么输入,但还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正确打开网址和输入关键词。这一环节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后来,在处理从网上下载的鱼的图片时,学生又在白色边缘的处理上花了大量时间。以致我尽管简化了教学内容,还不得不延长了几分钟才勉强结束本课。对于这节课,我原本胸有成竹,没料到学生会在上述两个环节中出现这么大的困难。我自己感觉这节课是上砸了,同时,也很关注接下来的第二位教师是怎么上的。也许我能从他那儿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角度二:作为听课者
  课间活动后,第二位教师上场了。他也首先和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接着,他出示了一幅“美丽的海洋世界”图画,并向学生提问:对于完成这样一幅画,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提出了一些诸如鱼的大小、多少、泡泡怎么解决等问题。这个引入让我眼前一亮。这些问题不正是这节课的关键吗?如果让学生按照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来上课,不也正是主动性学习的体现吗?但遗憾的是,好像这位教师对教学节奏也没有控制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也出现了和上节课一样的问题——由于学生在输入网址和对图片白色边缘的处理上花了很长时间,教学内容也无法在课时内完成。
  我们的教学出现了同样的问题,那会不会是我们安排的教学环节都不够合理呢?这种想法在我心中顿生。听完课后,我特别想就这些问题与第二位授课教师交流观点,同时,也非常想知道别的教师是怎么看的。
  角度三:作为参与者
  接下来,我们几位教师趁热打铁,马上进行了评课以及研讨。每位教师都针对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环节的安排进行了发言。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两位教师都没有按时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应该说是不成功的。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留给学生的操作时间不足。大家的建议是将其分解为两个课时,把组合成一幅“海洋世界”图画的操作内容放到第二课时。我们还一致认为,第二位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提问是非常好的导入设计,切中了在课堂教学中探索“主动性学习”的主题。
  通过深入研讨,教师们还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教学重点应是如何处理鱼的白色边缘部分等。几位在下次活动中要上课的教师也表示,要根据这次讨论的结果再次修改教案,争取在下次活动中上得更出色。参与讨论的每一位教师都切实感受到了这次教研活动带给自己的收获。当然,我也在讨论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活动后的反思
  
  首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我整理思路,形成了一些想法与同行们共享。
  自组团 促参与
  在我们平时的教研活动中,一般都采用指定一位或几位教师上课,再在听课后由各位教师进行评课和研讨的形式进行。每次活动的过程千篇一律,面对上课、听课和研讨模式的固定,教师们往往会出现缺乏兴趣的表现,最终导致教师参与程度不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这次是“自组团”,教师们自由组合而成“小团体”。组团的教师们有着大致相同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参与的积极性比以往高。像在这次活动中,无论是授课还是研讨,教师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此外,在活动中每位教师可以对执教者、听课者、参与者三个角色进行自由切换,大大增加了活动的灵活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们的参与兴趣。
  
  小团体 增几率
  
  在“小团体”活动中,每位教师参与活动的几率要比在那种大团体研究中参与的几率高。首先,每位教师必须在一次活动中体验执教者、听课者与参与者这三个角色。这样,教师完整参与活动的机会大为提高。其次,在活动后的研讨中,每位教师的发言机会也大大提高。以往在大团体活动后的研讨中,教师们的发言并不积极。原因有很多,有一点已得到大家的共识,那就是很多教师都担心自己在这么多教师面前说错话,面子上过不去,索性放弃了发表意见的机会。“小团体”则不然,一是人比较少;二是教师们比较熟悉,感觉即使说错也没有关系。正因为如此,教师们都能畅所欲言。
  
  “滚动式”出效率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会针对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得出结论。在以往,教师们虽然在教研活动中得到了许多的启发,也都会将研讨的结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但教研活动过后,针对相同内容的再次活动很少,这就缺少了对活动的后续探讨。活动研讨后所得出的结论到底好不好,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得合不合适,在短时间内很难评价。“滚动式”研究则增强了活动的持续性,能够对一个问题进行反复研讨,一遍不行,再来第二遍,而且第二次的活动紧跟在第一次活动之后,第一次得出的结论会很快在第二次活动中得到验证,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同时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保障。
  
  多角色 扩视野
  
  在往常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最多有两种——执教者或听课者。在整个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最多只能从两种视角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虽然活动中有教学的交流与研讨,但作为单个教师就很难理解处于执教者与听课者时的区别。用不同的身份来参与教研活动的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与想法。小团体滚动式教研活动则让教师体验了用三种身份来参与活动,这也就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前言·  林培源的新作《以父之名》与上一部小说集《钻石与灰烬》一样,都瞄准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乡土社会。在他的小说中,乡土并不是某种慰劳回忆的道德乌托邦,而是现代性介入乡土社会后所呈现的断层土壤。  《以父之名》讲述了一个关于故乡、关于父辈、关于逃离的故事。信德年少时失去了父亲,并且无论从外貌、性格还是家庭背景上,他都不为乡亲们所喜欢。父爱和尊严“双重缺席”的信德即便到了谈婚论嫁的日子也丝毫拿不出取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与研修互动平台依据“由学科教学专家、教授领衔主持,与广大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一起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的理念,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了一个进行教学研讨和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与专家沟通的桥梁,也使专家能更深入了解中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  一、需求分析  针对已有网络平台存在的问题,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我院开发了北京市中小
信息技术的关键是应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做出判断和选择。作为校长,在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和改造学校以适应现代化时代要求的过程中,不仅要想得好,还要想得妙,要充分体现信息化的特征,不断增加传统学校教育产品、教育资源的附加值,不断创造新的教育产品与教育资源,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流程与教育智慧,以不断适应未来信息化、个性化、民主化、开放型时代。  为什么有的学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举步维艰?为什么信息技术在有些学
小常识   PowerPoint中控件的添加、属性设置、VBA程序的编制与运行    右击“工具栏”空白区,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控件工具箱”添加相应工具栏。单击其中的、等按钮后,再单击幻灯片中需要放置相应文本框或按钮的位置即可添加相应控件。  右击任一控件,选择“属性”命令即弹出相应控件的“属性”对话框,然后可以进行属性的下列基本参数设置(请参考案例):建议对文本框设置BackColor(背景色)
从城市与街道的喧嚣中步入府学胡同小学,我忽然产生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红与灰搭配的古代建筑充满了庄严与厚重之感,仿佛一下将人带入历史的长河中。府学胡同小学兴建于元末,依据孔庙形式建造,其建筑古色古香,之中的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奎星阁)、祠(文天祥祠)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穿过古代建筑区,进入学生学习的教学楼,我立刻被另一种感觉紧紧抓住:现代化的教室、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布置,使
1979年上映的电影《小花》取材于长篇小说《桐柏英雄》,讲述了两位“小花”的传奇故事:1930年桐柏山區的一户姓赵的贫困人家,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了人家,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董红果和小花同岁,于是改名也叫小花。多年后,解放军进入桐柏山区,已经18 岁的赵小花(陈冲饰)到部队寻找两年前为躲避抓壮丁投奔革命队伍的哥哥赵永生(唐国强饰),却没想到赵永生
在信息时代,如果您现在还让学生以纸笔方式进行自测练习,是不是显得有些笨拙?既然知道计算机的快速处理能力超强,为何不让它们这些特点为教学服务?在Word中利用控件和VBA程序编制交互式自测练习,可以自动批改客观题的答题结果,并为主观题提供参考答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一、自测练习文档交互界面与功能简介    自测练习题目选自笔者的“Intenet网络及其应用”课程的期末考试题。W
崔浦的奇幻漂流与《漂海录》  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朝鲜成宗十八年的正月三十日,正奉王命在济州岛出差的朝鲜济州三邑推刷敬差官(五品)崔浦(1454—1504)接到了父亲病逝的消息。闰正月三日,崔浦并从者42人打算从济州岛渡海回罗州奔丧,不料途中遭遇海难。此后的14天内,崔浦一行人“随涛上下,莫知所适”(朴元熇:《崔浦〈漂海录〉校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P5),在茫茫大海中无助漂流,
老子思想是中国先民在“轴心时代”于人类精神领域取得的一项创造性成果,不但长期滋养着中华文明,为中国人提供了日用不觉的哲学智慧,而且还通过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成为了全人类共享的思想资源。然则在老子思想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普通读者乃至专业学者往往因为《道德经》内容与结构的晦涩而难以准确理解老子思想的丰富内涵,以至于该思想中所蕴含的许多跨越时空的智慧经常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和运用。有鉴于此,德国著名汉学家汉斯
《在网页中插入图片》的授课内容是教师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信息技术》第六册第15课《美化网页》为蓝本,结合时代热点和学生对FrontPage软件有一定基础的学情,创造性地提炼而成的。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在网页中插入图片,初步感知插入图片能够美化网页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插入图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