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例如:如何进行专题式历史教学,如何开设历史选修课,如何进行历史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如何改进高中历史学习方式,历史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必须要钻研,要做学习型的教师。下面结合本人的体会,谈谈怎样做一位学习型历史教师。
一、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
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不仅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而且几乎所有的模块都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如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和各种自然科学。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方面要加深历史专业学识,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使自己由单一的专业型教师成长为复合型教师。
近几十年来,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也不断深入。史学研究一方面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对历史问题作微观探析,另一方面也呈现综合化研究的态势,这对中学历史教学必然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看到,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摈弃了某些陈旧的观念。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点。
二、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
历史教师平时的教学不应只满足几本教参或大学通史教材,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师可从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如陈寅恪、陈垣、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翦伯赞等写就的大量传世学术论文中,选择若干精彩篇章来阅读。可以多角度地了解历史问题的侧面,还可以体会史学家是如何使用史料、诠释史料以及进行论证与说明的,从而使历史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史课堂教学就如同一篇史学论文,可以解析为一个个有组织的教学重点,通过一步步的论证(资料讨论、问题推理)来建构一个清晰的历史图像。历史教师可以借史学论文研读来学习如何用论证的方法架构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习当代历史教育教学理论
不管采用何种历史教学法,从根本上说,与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及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关。近10多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成果,如赵恒烈、金相成等的《历史教育学》,聂幼犁、朱煜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齐健等的《历史教育价值论》,陈伟国、何成刚的《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赵亚夫的《国外历史教育透视》,王雄的《历史教学心理学》,王宏志的《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等;还有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等,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重要资料。此外,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书籍除了五套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之外,还有一些专著,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新华出版社)等。
四、订阅历史教学专业期刊
自2003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之后,2004年历史教学的权威刊物《历史教学》就专门开设了《关注新课改》栏目,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如:曹大为的《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等。2005年该栏目更加关注高中历史新课改,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如徐新的《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陆安的《拿什么拯救你,历史课——一个教研员的课改札记》、任世江的《研究新课标教材,推进新课程改革》等;陕西师大主办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也开设了《走进新课程》栏目,发表了陈伟国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文章;华南师大主办的《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开辟了《高中新课程探》栏目,发表了黄牧航的《谈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材处理的三个层次》、魏恤民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的开设》、马执斌的《实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周朝阳的《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等文章,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拜读。
一、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
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不仅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而且几乎所有的模块都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如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和各种自然科学。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一方面要加深历史专业学识,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使自己由单一的专业型教师成长为复合型教师。
近几十年来,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也不断深入。史学研究一方面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对历史问题作微观探析,另一方面也呈现综合化研究的态势,这对中学历史教学必然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看到,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摈弃了某些陈旧的观念。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点。
二、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
历史教师平时的教学不应只满足几本教参或大学通史教材,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师可从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如陈寅恪、陈垣、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翦伯赞等写就的大量传世学术论文中,选择若干精彩篇章来阅读。可以多角度地了解历史问题的侧面,还可以体会史学家是如何使用史料、诠释史料以及进行论证与说明的,从而使历史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史课堂教学就如同一篇史学论文,可以解析为一个个有组织的教学重点,通过一步步的论证(资料讨论、问题推理)来建构一个清晰的历史图像。历史教师可以借史学论文研读来学习如何用论证的方法架构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习当代历史教育教学理论
不管采用何种历史教学法,从根本上说,与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及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关。近10多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成果,如赵恒烈、金相成等的《历史教育学》,聂幼犁、朱煜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齐健等的《历史教育价值论》,陈伟国、何成刚的《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赵亚夫的《国外历史教育透视》,王雄的《历史教学心理学》,王宏志的《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等;还有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等,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重要资料。此外,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书籍除了五套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之外,还有一些专著,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新华出版社)等。
四、订阅历史教学专业期刊
自2003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之后,2004年历史教学的权威刊物《历史教学》就专门开设了《关注新课改》栏目,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如:曹大为的《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等。2005年该栏目更加关注高中历史新课改,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如徐新的《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陆安的《拿什么拯救你,历史课——一个教研员的课改札记》、任世江的《研究新课标教材,推进新课程改革》等;陕西师大主办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也开设了《走进新课程》栏目,发表了陈伟国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文章;华南师大主办的《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开辟了《高中新课程探》栏目,发表了黄牧航的《谈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材处理的三个层次》、魏恤民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的开设》、马执斌的《实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周朝阳的《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等文章,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