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正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的不断推进而变为现实。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启蒙课程,由于它所处的“时间”和“环境”的特殊性,(九年级是义务教育结束的学年,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要使这一理念得以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这两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有持久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从“序言课”开始,初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教材的第一单元课题1,阐述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关键,它涉及的“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多方面;通过重要事实让学生感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序言”内容中学科的定位明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使学生明确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有用、化学并不难学、要学好化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并充分利用“序言”这阶梯使学生尽快到达学习化学的境界。
2.在教学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教材安排了“家庭小实验”与“调查与研究”等内容。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老师平时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材料),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学生可通过观看教学录象、网络上查询资料、走出校园到工厂、社区等地方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培养创造能力。
3.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学习动力
由于社会的变迁,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毅力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学习兴趣就成了他们搞好学习的关键。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讨论,认真钻研去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去解决问题。当他们求得知识后,这种胜利者的心理就得到了满足。选择一些难易适当的题目,学生是愿意讨论的,讨论的结论往往又带有规律性,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4.在实验中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
寓美于教,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
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犹如钢花飞溅,“铜树”、“银花”、“今夜星光灿烂”……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二、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团队精神、合作能力较差。而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团队意识强、合作能力强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营造环境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
例如: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我边讲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点和步骤(写、配、注、标、查),边举例子。但仅凭教师一遍两遍地讲,是很难使所有的同学掌握所有的要点的。所以,在我举了两个例子后,便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前后两排学生为一组),练习书写十个化学方程式(其中包含了本节课必须掌握的要点,目的是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会正确书写)。
另外,我在组织学生辩论“使用塑料的利和弊”这节课时,我看到“正方”和“反方”的同学都做了明确的分工,有的到工厂、商场、社区、垃圾处理厂……实地调查、走访取证、搜集证据;有的上网查询资料;有的去搜集对方的不利资料(做到知己知彼)。作为辩手的同学则去观看每年的“世界大学生辩论会”的录象,学习辩论技巧……然后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在辩论会上,“正方”和“反方”的“辩手”的精彩辩论,赢得了阵阵掌声,其场面不亚于“世界大学生辩论会”。
其次,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的很好的“场所”和“机会”。在探究实验中,同学间的相互支持、相互间的默契和配合,集体的智慧……使得每次探究都获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以上形式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只有在小组每个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全班同学的学习才能够获得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
(作者单位:兰州市第六十九中学)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有持久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从“序言课”开始,初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教材的第一单元课题1,阐述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关键,它涉及的“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多方面;通过重要事实让学生感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序言”内容中学科的定位明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使学生明确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有用、化学并不难学、要学好化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并充分利用“序言”这阶梯使学生尽快到达学习化学的境界。
2.在教学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教材安排了“家庭小实验”与“调查与研究”等内容。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老师平时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材料),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学生可通过观看教学录象、网络上查询资料、走出校园到工厂、社区等地方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培养创造能力。
3.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学习动力
由于社会的变迁,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毅力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学习兴趣就成了他们搞好学习的关键。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讨论,认真钻研去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去解决问题。当他们求得知识后,这种胜利者的心理就得到了满足。选择一些难易适当的题目,学生是愿意讨论的,讨论的结论往往又带有规律性,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4.在实验中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
寓美于教,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
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犹如钢花飞溅,“铜树”、“银花”、“今夜星光灿烂”……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二、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团队精神、合作能力较差。而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团队意识强、合作能力强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营造环境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
例如: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我边讲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点和步骤(写、配、注、标、查),边举例子。但仅凭教师一遍两遍地讲,是很难使所有的同学掌握所有的要点的。所以,在我举了两个例子后,便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前后两排学生为一组),练习书写十个化学方程式(其中包含了本节课必须掌握的要点,目的是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会正确书写)。
另外,我在组织学生辩论“使用塑料的利和弊”这节课时,我看到“正方”和“反方”的同学都做了明确的分工,有的到工厂、商场、社区、垃圾处理厂……实地调查、走访取证、搜集证据;有的上网查询资料;有的去搜集对方的不利资料(做到知己知彼)。作为辩手的同学则去观看每年的“世界大学生辩论会”的录象,学习辩论技巧……然后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在辩论会上,“正方”和“反方”的“辩手”的精彩辩论,赢得了阵阵掌声,其场面不亚于“世界大学生辩论会”。
其次,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的很好的“场所”和“机会”。在探究实验中,同学间的相互支持、相互间的默契和配合,集体的智慧……使得每次探究都获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以上形式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只有在小组每个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全班同学的学习才能够获得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
(作者单位:兰州市第六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