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幻象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uzh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世界充斥着图像媒体带来的视觉冲击,人们不断对种种新的视觉形象接纳、消费和认可。“震惊”取代了“韵味”,“奇观”取代了“艺术”,那些紧张而又令人震惊的视觉冲击力时刻刺激着人们的敬畏之情和消费欲望。在这样的大浪潮中,建筑学也难逃被裹挟的命运。建筑细部作为建筑整体形象中微妙的视觉成分,将会走向何方?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关键词】 建筑细部;视觉文化;影响;媒体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一、细部及其在视觉文化下的意义
  细部是建筑整体中加以局部处理的联接部位,包括功能性联接部位、结构性联接部位、形态性联接部位。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细部是建筑结构和材料的做法的体现。从大众的角度而言,细部是建筑整体形象中在特定尺度下被感知的元素。
  黑川纪章说,建筑细部就是建筑的一个局部,从远处看、从整体看这个局部它们并没有很强的个性,然而,当人们逐渐贴近它们,观察它们,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局部就是细部。这段话指出了细部在整体下不可分割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人对细部认知的主要感官是视觉。
  细部受到功能、技术、艺术、气候、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它们往往起源于纯粹功能的需求,或者由于建造工艺所必须,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变得日益完善和丰富,最终演化成某种带有视觉特征的要素呈现在大众面前。
  照相、电影、数字媒体技术带来了人对世界感知方式的全面转变,加之迅猛发展的无线网络增加了分享和传播的速度和渠道,信息的获取不再局限于文字叙述或者真实感受,而走向了一种莫可名状的参与性的视觉体验中。图像成为这个时代最为丰富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图像的转向带来了深入大众生活的视觉文化的崛起,在此种情境中,眼见未必为真,所感也未必源于所见。
  建筑拥有物化的外在和思维性的内在两重意义。建筑艺术本身虽然是通过材料艺术得以实现,但是它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设计或者构思的抽象艺术。建筑师需要承担起洞悉大众审美情趣,并发展与引申这种不自觉的情趣倾向,将之物化为建筑的一部分的责任。在大众受到媒体冲击的当下,视觉文化无疑在建筑师的创作上打下了烙印。建筑师在诸多结构、材料、做法中徘徊,做出若干一次性的单项选择。建筑细部作为一个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成为最具有回旋余地的部分。建筑师在大众美学潮流下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细部的未来。
  二、现代建筑的探索
  “装饰就是罪恶”,路斯表明了现代建筑在细部上的鲜明的观点,细部的装饰性被剥离并抛弃。伴随着这样的论调,国际式的方盒子横行一时。从视觉角度上说,现代主义在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是用大构建的动态穿插取代了小构件的静态排列,由此得到的建筑在做成模型之后,其拍照所得与古典建筑缩小后相比,有着更大的动态感和吸引力。这一点似乎可以解释在现代建筑发展中许多的建筑师喜欢建筑模型的原因——提供了真实环境中无法获得的角度,更好地展示了现代主义的美学理念。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图1)在功能、空间、结构和构造方面都堪称现代主义的典范之作。他曾专门用新式飞机来俯视拍摄包豪斯学校,并声称他拍的新建筑是让人们从空中欣赏的。格罗皮乌斯的平民式建筑源于当时社会低迷的经济状况,宣扬广泛建造的可能性,却要用这样一种近乎奢侈的方式向大众呈现出来。毫无疑问,这种非人视角的鸟瞰图带来的震撼是普通视角无法比拟的,某种程度上也许促进了包豪斯形象的传播。表现角度的变化强调了建筑师想要表达的形体,提供了掩盖细部的可能。由此带来的对大众的视觉影响值得思考。
  “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密斯追求极简主义的同时在技术和材料中寻找纯净表现的美学。他有时甚至以牺牲建筑的功能性为代价,例如范思沃斯住宅(图2),无论在设计、构造还是形式方面都堪称完美,但却遭到了业主关于实用性的投诉——纯净的玻璃盒子提供了让人震撼的视觉感受的同时造成了使用者私密性的丧失;又或者不惜制造与结构不相符合的虚假表象,克朗楼的钢柱喷涂了消防涂料之后包裹钢板来传达建筑师特有的美学追求。伴随着图像的传播,密斯近乎偏执的坚持自己的美学符号带来的效果是人们对于他的国际式纯净方盒子的认同,建筑师对于细部有意为之的做法与大众的视觉感知共同成为这种文化标签形成背后的有力推手。
  弗兰姆普顿的建构文化提出了建筑的材料、构造和工艺如何反映和体现社会文化与建筑艺术的问题。其关注点落在了建造逻辑与结构逻辑的表达真实与否的讨论中。大多数的建筑细部均包含艺术形式和技术构造两个方面,最终的设计结果无非是在强调与掩盖的天平上寻找一个平衡点。忠于建造逻辑的包豪斯被创作者用不那么真实的方式表达给大众,格罗皮乌斯的“换一个角度”带来了关于细部可以被弱化的可能性。密斯伪造细部的做法则似乎表明了建筑师在视觉文化中对于大众审美潮流的某种迎合。
  三、当代的不同声音
  (一) OMA的选择
  库哈斯早年从事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的身份使其产生了对于文化形态转变的敏感和理解,他几乎拥抱了与当下有关的全部认知和感觉,这其中视觉因素显得尤为突出。
  在波尔图音乐厅(图3)中,库哈斯的思考点来源于音乐厅和建筑内外公众的联系。他将标准的鞋盒式的音乐厅与跳跃错落的休息空间和楼梯坡道并置,给人游走其中街景和室内的穿插感受,使在建筑中停留具有了必要性。建筑既不是某个确定视点的建筑形象,也不完全是连续的运动中的视觉形象,而是需要一看再看或者一再体验的艺术。在注重空间体验的同时,材料和细部则以一种常态的方式表现出来,不再执拗地追求某种独特的效果。大量使用的亚光钢板、穿孔金属板以及背后透光的卡布龙胶板,使得整个空间内部呈现出非均匀的光泽和质感,波浪形的曲面玻璃材料让所有的反射和透影都有些迷幻的效果,入口处不锈钢镜面材料的指示牌则提取了建筑折面的元素,并没有刻意的感觉。   “没有钱,就没有细部”,库哈斯对标准化的细部的广泛采用成为他在荷兰建筑界受到围攻的一大原因。如同当代艺术的非物质化倾向,库哈斯的建筑与建构无关,其作品中的细部构造并不是建造意义上的,也不反映建造的逻辑和秩序,而是通过自然的细部直接而朴实无华地反映日常生活。
  (二)SANNA的坚持
  以SANAA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在国际上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日本媒体界评论其是当代电视和录像等媒体培养起来的一代。在他们的作品中,视觉的不确定成为最普遍的体验。而对于轻盈、轻薄、极少、透明等设计概念的追求,使得他们要面临来自技术和材料的各种挑战。
  在直岛轮渡码头项目中,SANAA为了追求屋面薄而平的视觉特征,尽可能减少了屋面坡度。从剖面可以看出,70米的长度上只存在0.35米的高差。0.5%的排水坡度肉眼无法识别,给人一种屋顶是绝对水平的感觉(图4)。
  在追求超平视觉效果时,SANAA将建筑洞口处的窗户设置在紧贴外墙外侧的位置,而传统窗台滴水的设置也被他们有意舍弃,为了防止墙面被污染,常需要喷涂自洁涂料。由于洞口缝隙会积攒一定量的灰尘,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大量灰尘仍会对白色墙体的洞口下沿处造成污染,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观感。
  纯净的视觉形象在造成视觉冲击的同时备受功能性问题的拷问,需要建筑师付出种种精细的设计来达到二者的平衡。可惜,SANAA这些尝试却无法在照片中被感知到。
  四、结语
  艺术史学家沃尔夫林将照相术的发明比作艺术教育的神灯,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教育学生学会观察,而不是装腔作势地夸夸其谈。直观的视觉体验增加了认知的广度,却无益于提高深度。视觉文化带来的快速模仿和复制增加了图像化思考的功利色彩。学生更重视模型带来的效果而不去关心建造的意义和细部的构成,建筑学的生成过程变成了纸上谈兵。这正在成为当下建筑学教育面临的桎梏。
  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建筑师获得影响力的捷径是在媒体中取得广泛的参与度。建筑师在有意无意地和媒体建立一种关系。媒体借助建筑的影响力标榜自身的权威性,建筑师在媒体中高谈阔论自己的美学宣言。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某些似乎为了上杂志而建造的建筑,由于没有细部的思考使得他们形态优美却冷酷无情,变成了一种类似广告、电影、雕塑甚至平面设计一样的可以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的文化符号或者公关手段。细部的视觉感知性正逐步在真实与图像中变得暧昧和游离。建筑所蕴含的视觉特征不同于其他视觉艺术的魅力,在于其可以被感知、被体验,在岁月的打磨中历久弥新,而缺乏细部的建筑又如何能做到这些呢?现代建筑在与视觉文化的并行发展中给出了不同的回应,忽略、选择、坚持或者其他。期待看到更多建筑师对真实可感的细部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范思正.体现在细部的建筑观[J].新建筑,2013(5).
  [2]陈镌,莫天伟.从建筑表皮到表皮建筑[J].新建筑,2008(5).
  [3]陈镌,莫天伟.上帝是否还在细部之中——论当代荷兰建筑的细部设计[J].新建筑,2006(2).
  [4]沈康.从观念到实践——西方近现代建筑的视觉文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
  [5]李冬冬.现代建筑细部演变规律与当代倾向[J].华中建筑,2009(9).
  [6]秦佑国.中国建筑呼喊精致性设计[J].建筑学报,2003(1).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这是一个特殊的春天,新冠疫情肆虐,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之际,我们也迎来了又一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许多女性同胞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她们远离家人和故里,背负着崇高的使命,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勇敢地顶起了抗击疫情的“半边天”。本刊邀请多位女艺术家为这些“最可爱的人”送上节日祝福,并表达对她们的崇高敬意!  艺术家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名,笔画相同排名不分先后):  于敏,福建艺术职业学
期刊
【摘要】 苏珊·海沃德的《电影研究:关键词》在英美学界畅销多年,该书精选了近200个关涉电影研究的关键词,对重要的电影类型、电影理论和电影运动做了历史的概览。海沃德紧紧挂靠当下流行的文化研究理论,对阶级、种族、性别等议题采取了高度关注的姿态。同时作为一名女性学者,海沃德的行文中具有一种女性主义的自觉。该书开放式的学术思路和编纂方法同样十分有趣,可以为国内学者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电影研究
期刊
【摘要】 马徐维邦在中国早期电影类型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代表作《夜半歌声》更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恐怖片。《夜半歌声》是马徐维邦根据好莱坞电影《歌场魅影》改编而来,本文将以《夜半歌声》的本土化改编为例,通过对影片的叙事结构、导演对于主要角色的改造以及影片本身呈现出的西方审美形态进行分析,指出《夜半歌声》在表现恐怖的同时,或可作为受早期美国电影影响与本土化语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新版闽剧《红裙记》既充分传承闽剧的传统艺术价值,又注入了新生代闽剧演员的艺术表演,同时融合了现代乐队音响配器和简约古朴的舞美设计,不仅赋予传统剧目以新生,而且对于当代戏曲新剧目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迪引领意义。作品大胆运用创作技法,删繁就简,化旧为新,呈现出更加符合现代观众审美视听品味的闽剧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极具感染力,吸引了更多年轻的观众群体和艺术爱好者,焕发出艺术的时代魅力。  【关键
期刊
【摘要】 有“映像诗人”美称的岩井俊二是日本电影界不可多得的导演,其在结合日本传统电影特色与西方现代电影因素基础上所拍摄的青春电影,凭借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发展与内在情感阐发引起观者强烈共鸣,并在日本影坛掀起青春电影的热潮。爱情作为众人一生关注的永恒焦点与青春电影中的经典主题,是岩井俊二展现自身清新自然、细腻唯美电影风格的喜用元素,在其电影中拥有复杂多变的表达方式与深刻动人的内在意蕴。本文旨在从岩井
期刊
传统中国村落社会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以乡村精英为主导的、宗族式的自生秩序,其内部的平衡是依靠礼俗仪式等象征性的文化符号来维系的。这就使得宗族祠堂成为了各种乡村公共文化现象的衍生中心。自近代以来,新兴的国家权力实现了对社会各层次的覆盖与重构,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全能国家”的政治模式,使前述传统乡村自生秩序逐渐从衰落走向隐现。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国家权力的一定程度收缩,传统以血缘为中心
期刊
【摘要】 造型问题与空间问题关系相当密切,但两者并不等同。造型观念先于空间观念。中国画的进一步创新必将超越造型观念,转向空间观念。宗白华认为,传统绘画空间是书法性空间,并且往往以有形有限的景物呈现无穷的宇宙空间。丰子恺认为,传统绘画空间是文学性空间,它主要表现为“引诗入画”,将远近不同的景物置于同一平面上观看。两位学者各有所见,但他们的主要缺陷是将文人画的特点视为全体中国画的特点。当代中国画的创新
期刊
【摘要】 陈劲松先生是福建省业内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款式丰富,功底扎实,用笔沉着痛快,线条骨力洞达,章法变化有序,笔调师出有缘。本文主要通过品鉴其几部作品,感受到其书法创作的旨趣。  【关键词】 陈劲松;书法;赏析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陈劲松先生是工作在厦航一线的中层管理干部,也是福建省业内颇有名气的书法家。他学习书法30多年了,小楷研习“二王”、赵孟頫、王宠和《灵
期刊
【摘要】 中国艺术史上,以文本入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显著标志,具体表现为以文学主题为绘画主题、以书法形式题写文字于画面、以书法笔法和笔意入画三种形式,文本作为艺术作品的主题来源和画面元素,体现和运用在绘画作品上可分为“隐性文本”和“显性文本”。在不同的主题和侧重点的影响下,文本和图像展现出不同的构图和技法等外在表现模式,可分为所谓的“立象尽意”、“系辞尽言”和“书画一体”三种方式,形成了从分裂的“图
期刊
【摘要】 黄梅戏青衣的塑造,既要符合其共性审美需要,又要深刻认识其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塑造出“小剧种不小人物”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为此,作为一名青衣演员,除了要有娴熟的技艺,还要有加强自己的人生修养。  【关键词】 黄梅戏;青衣;物理分析;化学壮骨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青衣  青衣也称青衣旦,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多称青衣,南方多称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