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职工是高校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群体。以A校为例,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发现当前高校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呈现喜忧参半的局面。基于此,高校应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特色活动,加大学习和践行力度;以局部带动整体,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扩大践行范围,巩固践行效果;扎根于教学,做到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加固践行延安精神的途径;注重实效,着力推进三类群体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
关键词:高等学校;延安精神;教职工
作者简介:赵军(1978-),男,安徽桐城人,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于水莲(1989-),女,山东章丘人,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宜昌市2012年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延安精神在高校知识分子中的践行研究”(项目编号:2012skl3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183-02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报告会也相继在各地举行。高校是传播文化和践行文化的圣地,故“延安精神进校园”成为各个高校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举措。一般认为,“延安精神进校园”关键在落实“三进”,即延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但“三进”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主体对延安精神的认同和践行程度。教职工也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主体成员,延安精神进校园,落实“三进”,最终还是依赖于教职员工对延安精神的高度认同和扎实践行。本研究以A校为例,调查高校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现状,从而为深化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A校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该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并根据党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推进延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本研究以A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向该校教职工随机发放问卷,收集教职工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践行信息,并管中窥豹,以期剖析当前高校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现状。
本研究以高校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现状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问卷为封闭式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包括学历、政治面貌、岗位、年龄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具体调查问题,分别从教职工对延安精神的了解、认知、理解和践行等维度设计问题。课题组以随机形式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400份,无效问卷8份,有效率达97%。问卷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二、调查数据分析
1.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1)关于教职工对延安精神的认知调查。数据处理发现,在392份有效样本中,关于“您是否经常听说延安精神?”的调查,选择“几乎没有”、“很少”、“经常”的被调查者分别占全部有效样本的8.67%、48.98%、42.35%;值得关注的是,关于该问题的调查,被调查的297位中共党员中,有8.42%的党员“几乎没有”听说过延安精神;47.13%的党员“很少”听说延安精神;只有44.44%的党员“经常”听说延安精神。关于“您了解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吗?”的调查,选择“很了解”、“一般”、“不清楚”的被调查者分别占全部有效样本的16.3%、70.15%、13.52%。
(2)关于高校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的必要性调查。数据处理发现,在392位被调查者中有78.32%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弘扬延安精神;有8.42%的人认为“没必要”;而13.27%的人则认为“说不清”。
(3)关于学校践行延安精神的基本评价调查。数据处理发现,11.5%的教职工认为学校对延安精神的继承状况是“理想的”;有4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好说”;有46.7%被调查者认为“不理想”。而对于“您认为学校最能体现延安精神的群体是哪些?”的调查,在392位被调查者中,选择“教学一线教师”的比例最高,为31.38%;其次为“学校离退休老师”,比例为28.06%;而选择“不好说”的比例为27.55%;选择“校、处级领导干部”的比例为 8.16%;选择“一般管理人员”的比例为4.85%。
(4)关于学校践行延安精神的策略调查。数据处理发现,关于“您认为学校践行延安精神的关键是什么?”的调查,56.9%的被调查者认为关键在于“将教学放在第一位”;8.4%的人认为关键在于“将科研放在第一位”;5.6%的人认为关键在于“将服务社会放在第一位”;28.8%的人认为关键在于“将文化引领放在第一位”。关于“实践延安精神,学校亟待开展的工作是什么?”的调查,在392位被调查者中有22.96%的人认为目前学校亟待“建立大学章程,实现校务公开”;有37.24%的人认为学校目前应该“去行政化,加强服务意识”;21.43%的人认为学校应该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18.37%的人认为学校应该“处理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2.调查问卷的相关性分析
学历、政治面貌、岗位、年龄是把握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四个维度。为进一步把握A校教职工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的深层次情况,现分别从这四个维度,选择四个问题(见表1),剖析各维度与教职工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的相关性。
(1)学历、政治面貌对调查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所示,学历和政治面貌与上述问题之间均呈不相关。这表明,教职工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与否可能并不受教职工学历、政治面貌层次的影响。
(2)岗位对调查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所示,岗位与“您认为延安精神在学校的继承状况如何?”调查问题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根据统计原理,结合对数据相关赋值,可以初步认为,从教师、管理人员、双肩挑到后勤服务人员,随着角色的不断变迁,他们对延安精神在学校的继承状况,其肯定态度趋于不断提升状态。反而言之,在极端意义上,相对于后勤服务人员,教师对上述问题的判断可能否定色彩更为浓厚。 (3)年龄对调查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所示,年龄与“您是否经常听说延安精神?”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这说明年龄大的教职工听说延安精神的频次要高于年轻教职工。而年龄与“您了解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吗?”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性负相关。根据统计原理,结合对数据相关赋值,可以初步认为,年龄大的教职工,尤其是50岁以后的教职工,相对于30岁以下的教职工,更为了解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调查基本结论
1.教职工比较认同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
研究表明,在392位教职工中有78.32%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弘扬延安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A校教职工比较认同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而这一认同现状也必将为学校开展弘扬践行延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2.教职工尤其是中共党员对延安精神的认知状况有待提高
研究表明,调查样本中只有42.35%的教职工经常听说延安精神,高达70.15%的教职工对延安精神的内涵了解一般,甚至还有教职工完全不清楚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而被调查的党员中,有8.42%的党员“几乎没有”听说过延安精神。据此可以作出初步判断,A校教职工尤其是中共党员对延安精神的认识状态还不尽理想,其认知程度尚需进一步提升。
3.教职工对学校继承延安精神的现状判断,整体上趋向于持否定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有41.8%的教职工对学校继承延安精神的状况是否理想不知道如何作答,更有46.7%的教职工认为学校延安精神的继承状况不理想。据此可以认为,A校继承延安精神的状况不尽理想,该校对继承延安精神的工作落实尚不到位。
4.教职工对学校教师通过教育教学践行延安精神,相对而言持肯定态度
教育教学是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手段,被调查者中,31.38%的人员认为教学一线教师最能体现延安精神,该比例在四个备选项(学校离退休教师、校处级领导干部、一般管理人员、教学一线教师)中处于最高。这也说明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其践行延安精神相对而言更为值得肯定。
5.教职工岗位、年龄等因素与教职工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存在较高相关性,而学历、政治面貌与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无相关性
现实中人们可能认为,学历和政治面貌往往是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但在A校,延安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职工的学历和政治面貌对其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教职工的岗位、年龄等因素,则对其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四、调查对策建议
对A校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教职工在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方面,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局面。针对上述可能普遍存在的现象,高等学校必须统筹兼顾,开拓创新,立足于自身实际,不断探索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新思路。
1.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特色活动,加大学习和践行力度
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教职工整体上肯定延安精神的积极意义,认同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价值。这为在高校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如何发挥这一氛围的价值,就需要高校立足于这一氛围,突破传统常规思路,开展特色活动,吸纳更多人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加大践行力度。譬如开办延安精神学习班、召开延安精神讨论会、评定延安精神践行标兵等。
2.以局部带动整体,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扩大践行范围和巩固践行效果
研究表明,最能体现延安精神的往往是处在一线的教师群体和年龄较长的教职工群体。因此,有必要以他们为榜样,既要给他们以精神鼓励,也要给他们以物质奖励,更要以制度认同的方式给予其肯定,从而发挥其持续的榜样示范和带头作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向优秀践行者学习的潮流。除此以外,更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在领导干部中形成良好的践行延安精神的风气,加深延安精神的践行效果。
3.扎根于教学,做到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加固践行延安精神的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以教学为主带动践行延安精神是学校教职工的普遍呼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固然重要,但教书育人是这些功能之源,是大学存身立命之基。因此,高校应了解教师群体的诉求,以教师、学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为其提供现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进而激发其践行延安精神的激情,从而加固高校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途径。
4.注重实效,着力推进三类群体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
调查结果表明,党派对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并无显著相关性。但客观上中共党员理应对延安精神有更高的认同和理解。因此,高校首先要着力推动中共党员在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充分体现并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同时,鉴于目前年轻教职工和一般管理人员对延安精神的认知和践行不够理想,高校也应着力以这两类群体为对象,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其对延安精神的认同和理解,并将延安精神内化为实际行动,在现实工作中不断践行延安精神。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高等学校;延安精神;教职工
作者简介:赵军(1978-),男,安徽桐城人,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于水莲(1989-),女,山东章丘人,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宜昌市2012年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延安精神在高校知识分子中的践行研究”(项目编号:2012skl3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183-02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报告会也相继在各地举行。高校是传播文化和践行文化的圣地,故“延安精神进校园”成为各个高校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举措。一般认为,“延安精神进校园”关键在落实“三进”,即延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但“三进”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主体对延安精神的认同和践行程度。教职工也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主体成员,延安精神进校园,落实“三进”,最终还是依赖于教职员工对延安精神的高度认同和扎实践行。本研究以A校为例,调查高校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现状,从而为深化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A校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该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并根据党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推进延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本研究以A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向该校教职工随机发放问卷,收集教职工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践行信息,并管中窥豹,以期剖析当前高校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现状。
本研究以高校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现状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问卷为封闭式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包括学历、政治面貌、岗位、年龄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具体调查问题,分别从教职工对延安精神的了解、认知、理解和践行等维度设计问题。课题组以随机形式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400份,无效问卷8份,有效率达97%。问卷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二、调查数据分析
1.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1)关于教职工对延安精神的认知调查。数据处理发现,在392份有效样本中,关于“您是否经常听说延安精神?”的调查,选择“几乎没有”、“很少”、“经常”的被调查者分别占全部有效样本的8.67%、48.98%、42.35%;值得关注的是,关于该问题的调查,被调查的297位中共党员中,有8.42%的党员“几乎没有”听说过延安精神;47.13%的党员“很少”听说延安精神;只有44.44%的党员“经常”听说延安精神。关于“您了解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吗?”的调查,选择“很了解”、“一般”、“不清楚”的被调查者分别占全部有效样本的16.3%、70.15%、13.52%。
(2)关于高校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的必要性调查。数据处理发现,在392位被调查者中有78.32%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弘扬延安精神;有8.42%的人认为“没必要”;而13.27%的人则认为“说不清”。
(3)关于学校践行延安精神的基本评价调查。数据处理发现,11.5%的教职工认为学校对延安精神的继承状况是“理想的”;有4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好说”;有46.7%被调查者认为“不理想”。而对于“您认为学校最能体现延安精神的群体是哪些?”的调查,在392位被调查者中,选择“教学一线教师”的比例最高,为31.38%;其次为“学校离退休老师”,比例为28.06%;而选择“不好说”的比例为27.55%;选择“校、处级领导干部”的比例为 8.16%;选择“一般管理人员”的比例为4.85%。
(4)关于学校践行延安精神的策略调查。数据处理发现,关于“您认为学校践行延安精神的关键是什么?”的调查,56.9%的被调查者认为关键在于“将教学放在第一位”;8.4%的人认为关键在于“将科研放在第一位”;5.6%的人认为关键在于“将服务社会放在第一位”;28.8%的人认为关键在于“将文化引领放在第一位”。关于“实践延安精神,学校亟待开展的工作是什么?”的调查,在392位被调查者中有22.96%的人认为目前学校亟待“建立大学章程,实现校务公开”;有37.24%的人认为学校目前应该“去行政化,加强服务意识”;21.43%的人认为学校应该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18.37%的人认为学校应该“处理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2.调查问卷的相关性分析
学历、政治面貌、岗位、年龄是把握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四个维度。为进一步把握A校教职工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的深层次情况,现分别从这四个维度,选择四个问题(见表1),剖析各维度与教职工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的相关性。
(1)学历、政治面貌对调查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所示,学历和政治面貌与上述问题之间均呈不相关。这表明,教职工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与否可能并不受教职工学历、政治面貌层次的影响。
(2)岗位对调查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所示,岗位与“您认为延安精神在学校的继承状况如何?”调查问题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根据统计原理,结合对数据相关赋值,可以初步认为,从教师、管理人员、双肩挑到后勤服务人员,随着角色的不断变迁,他们对延安精神在学校的继承状况,其肯定态度趋于不断提升状态。反而言之,在极端意义上,相对于后勤服务人员,教师对上述问题的判断可能否定色彩更为浓厚。 (3)年龄对调查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所示,年龄与“您是否经常听说延安精神?”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这说明年龄大的教职工听说延安精神的频次要高于年轻教职工。而年龄与“您了解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吗?”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性负相关。根据统计原理,结合对数据相关赋值,可以初步认为,年龄大的教职工,尤其是50岁以后的教职工,相对于30岁以下的教职工,更为了解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调查基本结论
1.教职工比较认同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
研究表明,在392位教职工中有78.32%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弘扬延安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A校教职工比较认同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而这一认同现状也必将为学校开展弘扬践行延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2.教职工尤其是中共党员对延安精神的认知状况有待提高
研究表明,调查样本中只有42.35%的教职工经常听说延安精神,高达70.15%的教职工对延安精神的内涵了解一般,甚至还有教职工完全不清楚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而被调查的党员中,有8.42%的党员“几乎没有”听说过延安精神。据此可以作出初步判断,A校教职工尤其是中共党员对延安精神的认识状态还不尽理想,其认知程度尚需进一步提升。
3.教职工对学校继承延安精神的现状判断,整体上趋向于持否定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有41.8%的教职工对学校继承延安精神的状况是否理想不知道如何作答,更有46.7%的教职工认为学校延安精神的继承状况不理想。据此可以认为,A校继承延安精神的状况不尽理想,该校对继承延安精神的工作落实尚不到位。
4.教职工对学校教师通过教育教学践行延安精神,相对而言持肯定态度
教育教学是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手段,被调查者中,31.38%的人员认为教学一线教师最能体现延安精神,该比例在四个备选项(学校离退休教师、校处级领导干部、一般管理人员、教学一线教师)中处于最高。这也说明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其践行延安精神相对而言更为值得肯定。
5.教职工岗位、年龄等因素与教职工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存在较高相关性,而学历、政治面貌与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无相关性
现实中人们可能认为,学历和政治面貌往往是影响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但在A校,延安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职工的学历和政治面貌对其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教职工的岗位、年龄等因素,则对其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四、调查对策建议
对A校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教职工在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方面,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局面。针对上述可能普遍存在的现象,高等学校必须统筹兼顾,开拓创新,立足于自身实际,不断探索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新思路。
1.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特色活动,加大学习和践行力度
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教职工整体上肯定延安精神的积极意义,认同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价值。这为在高校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如何发挥这一氛围的价值,就需要高校立足于这一氛围,突破传统常规思路,开展特色活动,吸纳更多人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加大践行力度。譬如开办延安精神学习班、召开延安精神讨论会、评定延安精神践行标兵等。
2.以局部带动整体,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扩大践行范围和巩固践行效果
研究表明,最能体现延安精神的往往是处在一线的教师群体和年龄较长的教职工群体。因此,有必要以他们为榜样,既要给他们以精神鼓励,也要给他们以物质奖励,更要以制度认同的方式给予其肯定,从而发挥其持续的榜样示范和带头作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向优秀践行者学习的潮流。除此以外,更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在领导干部中形成良好的践行延安精神的风气,加深延安精神的践行效果。
3.扎根于教学,做到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加固践行延安精神的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以教学为主带动践行延安精神是学校教职工的普遍呼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固然重要,但教书育人是这些功能之源,是大学存身立命之基。因此,高校应了解教师群体的诉求,以教师、学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为其提供现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进而激发其践行延安精神的激情,从而加固高校教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途径。
4.注重实效,着力推进三类群体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
调查结果表明,党派对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并无显著相关性。但客观上中共党员理应对延安精神有更高的认同和理解。因此,高校首先要着力推动中共党员在传承和践行延安精神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充分体现并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同时,鉴于目前年轻教职工和一般管理人员对延安精神的认知和践行不够理想,高校也应着力以这两类群体为对象,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其对延安精神的认同和理解,并将延安精神内化为实际行动,在现实工作中不断践行延安精神。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