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来,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去说,以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给数学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的天空飞翔,那么怎么才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教学实践 探索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情境要有“数学味”
情境应是有选择的,就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简而言之,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服务于“数学味”。 创设的情境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比较具体、明确,要求教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
2 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及思维特点,教学中应不断变换刺激的角度,多给学生一些新鲜的刺激,让学生全方位,多侧面接收信息。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借助孩子们喜爱的童话中的角色“七个小矮人”,从“七个小矮人”的图片中找到变化规律,从而导入教学“7的乘法口诀”。借助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数的激动人心的画面,让孩子们了解倒计数时的10、9、8、7…………用的时间单位就是“秒”,激发孩子们学习《秒的认识》的积极性。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曲,让学生观察播放时间,从孩子们司空见惯的画面过渡到《24时计时法》的教学,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提问,给课堂注入活力
对学生来说,创设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且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快乐地探索思考。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提问呢?
1、树立信心,敢于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尽管我们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试图启发学生提问,但是会提出问题的学生还是少得可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对老师有恐惧感,不敢提问;(2)有些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怕提出不合适的问题让老师或同学笑话,所以干脆不问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不能处处摆出权威者的样子,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压力。要用平等、宽容和友善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努力做好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合作者。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并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提问,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
2、设置悬念,产生疑问
要想让学生提问,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一片带着问题的土壤,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播下问题的种子,一点点的生根发芽。例如: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谁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学生回答后,老师故意设置悬念:“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8岁了,过了8个生日。小红也是八岁了,可他却过了两个生日。学生就会自己提出疑问,为什么八年只过了两个生日呢?这样悬念设疑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刺激,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习新知的强烈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教师要运用有效沟通技能,改进交流方式
1 恰当反馈与赞扬。
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让孩子们感受10秒的长短时,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完成活动,老师在小结时,对用舞蹈表现的孩子们说:“你真能干,你一定认真地学过舞蹈!”对用拍手的孩子们说:“你很有节奏感,你的音乐学得真棒!”课堂中这样的赞扬伴随着活动中孩子们的出色表现而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夸张,真实地表达老师对孩子们由衷的希望和祝福:“你比老师想得还要多,你真行!”、“你很勇敢,声音再大一点,好吗?”、 “你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助老师,去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你瞧,通过努力,你成功了,祝贺你!”等等。
2 善于倾听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力。
四、建立民主和谐氛围,加强有效互动
新课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适应发展的粗昂新精神。这些发展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双翅膀让学生学生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高涨气氛才能经久不衰;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
1、让“兴趣点”成为学生飞翔的“起点”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前边我们已经说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有想飞的欲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让它成为学生想要飞翔的起点。
2、让“知识点”成为学生飞翔的路径
让学生在数学的天空自由飞翔,这里的自由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把握好学生飞翔的一个路径,那就是要围绕知识点去飞,在数学课堂中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生生之间的互动,都要围绕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学知识点,更不能让一些教学手段(多媒体,知识竞赛,教学游戏,创设的情景等)喧宾夺主,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方向,给学生一条通往知识目标的教学途径,让学生朝着最终目标,沿着这个途径展翅飞翔。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教学实践 探索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情境要有“数学味”
情境应是有选择的,就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简而言之,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服务于“数学味”。 创设的情境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比较具体、明确,要求教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
2 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及思维特点,教学中应不断变换刺激的角度,多给学生一些新鲜的刺激,让学生全方位,多侧面接收信息。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借助孩子们喜爱的童话中的角色“七个小矮人”,从“七个小矮人”的图片中找到变化规律,从而导入教学“7的乘法口诀”。借助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数的激动人心的画面,让孩子们了解倒计数时的10、9、8、7…………用的时间单位就是“秒”,激发孩子们学习《秒的认识》的积极性。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曲,让学生观察播放时间,从孩子们司空见惯的画面过渡到《24时计时法》的教学,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提问,给课堂注入活力
对学生来说,创设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且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快乐地探索思考。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提问呢?
1、树立信心,敢于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尽管我们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试图启发学生提问,但是会提出问题的学生还是少得可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对老师有恐惧感,不敢提问;(2)有些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怕提出不合适的问题让老师或同学笑话,所以干脆不问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不能处处摆出权威者的样子,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压力。要用平等、宽容和友善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努力做好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合作者。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并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提问,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
2、设置悬念,产生疑问
要想让学生提问,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一片带着问题的土壤,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播下问题的种子,一点点的生根发芽。例如: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谁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学生回答后,老师故意设置悬念:“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8岁了,过了8个生日。小红也是八岁了,可他却过了两个生日。学生就会自己提出疑问,为什么八年只过了两个生日呢?这样悬念设疑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刺激,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习新知的强烈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教师要运用有效沟通技能,改进交流方式
1 恰当反馈与赞扬。
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让孩子们感受10秒的长短时,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完成活动,老师在小结时,对用舞蹈表现的孩子们说:“你真能干,你一定认真地学过舞蹈!”对用拍手的孩子们说:“你很有节奏感,你的音乐学得真棒!”课堂中这样的赞扬伴随着活动中孩子们的出色表现而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夸张,真实地表达老师对孩子们由衷的希望和祝福:“你比老师想得还要多,你真行!”、“你很勇敢,声音再大一点,好吗?”、 “你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助老师,去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你瞧,通过努力,你成功了,祝贺你!”等等。
2 善于倾听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力。
四、建立民主和谐氛围,加强有效互动
新课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适应发展的粗昂新精神。这些发展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双翅膀让学生学生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高涨气氛才能经久不衰;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
1、让“兴趣点”成为学生飞翔的“起点”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前边我们已经说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有想飞的欲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让它成为学生想要飞翔的起点。
2、让“知识点”成为学生飞翔的路径
让学生在数学的天空自由飞翔,这里的自由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把握好学生飞翔的一个路径,那就是要围绕知识点去飞,在数学课堂中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生生之间的互动,都要围绕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学知识点,更不能让一些教学手段(多媒体,知识竞赛,教学游戏,创设的情景等)喧宾夺主,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方向,给学生一条通往知识目标的教学途径,让学生朝着最终目标,沿着这个途径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