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让媒介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下,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迅速迈上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道路。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和记者的工作方式,同时也对作为“传统媒体人”的电视新闻记者带来新的压力,本文旨在对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顺应形势应对挑战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记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于2014年8月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新型主流媒体的建构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地提升了普通人的“话语权”,日益模糊了专业新闻记者的角色身份,作为职业的电视新闻记者怎样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顺应形势占领阵地引领舆论成为亟需考虑的问题。
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对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要求,尤其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抢滩“互联网”,为了不断满足网络时代受众对新闻新鲜性、便捷性的要求,博取“眼球效应”,不少媒体、记者甚至不顾政治大局忽略新闻本质,造成了新闻事实的扭曲和传播的低俗化。
一是加强党性修养。网络传播内容的丰富多元及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的普及加剧了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传播,电视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新闻信息报道者的记者,更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记者首先应加强党性修养,在政治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牢固树立起在变化多端的舆论场中保持权威、去伪存真弘扬主旋律的大局意识;其次要深刻領会党中央在每个时期的文件精神实质,把握大政方针,关心国内外形势,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以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水平。
二是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当前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低门槛”的特性使虚假信息、负面信息泛滥,而媒体对于舆论的控制性功能减弱,“把关人”作用严重弱化。因此,媒体融合时代的电视记者,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在引用相关信息时注意区分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做到独立思考,辨明真伪,筛选核实。要培养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在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时,对新闻线索尤其是网络爆料要冷静判断,认真核实。
二、扎实的新闻采编策划等专业素质
当前学界认为媒体融合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同业融合”,即报纸和报纸、广播和广播、电视跟电视的融合;二是“跨媒体融合”,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的融合。三是“信息传播终端融合”,即多媒体信息集成。这就对当代新闻记者的采写、编辑、摄影、播报等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深厚的新闻专业功底。首先应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学习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社交媒体、媒介融合、大数据等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全新理念,研究新媒体传播现象与规律,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其实要有较高的文字采写水平,拍摄符合媒体融合时代的短小生动的视频,越是在互联网这种“快节奏”时代,越是要凸显传统新闻人“求真”、“求精”的可贵态度和精神。
二是提升本土化节目策划能力。在媒体融合时代,作为电视新闻记者,更要懂得“取长补短”,发挥电视媒体权威性高、群众认同度高、门槛低等特性,提升电视新闻播报的生动性与吸引力。此外,随着中国区县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区县电视媒体在当地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都占有绝对优势,在本土观众心目中,区县电视台的亲切感无可取代。因此,新闻记者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多策划贴近民生亲近本土的电视节目,结合互联网传播特性,及时为广大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在媒体融合的新闻环境下,新闻记者除了具备更能适应竞争与发展需要的全媒体素质外,还要能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提升新闻报道水平。
一是使用新媒体丰富新闻报道形式和内容。传播技术的发展进步赋予电视媒体人更加丰富的报道形式,从“有图有真相”,到音频、视频、APP等多媒体形式的新闻报道,可以从文字、图片、视音频全方位展示新闻信息。因此,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记者,既要文字采写水平过关,又能成为能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为电视拍摄节目、为网站提供图片的“全能记者”,不断学习并拥有熟练的图片软件使用能力、视频编辑能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图表制作处理能力等。
二是借助新媒体塑造自身及媒体形象。除了运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业务工作,新媒体本身对于塑造自身和所在媒体的形象也有巨大作用。例如央视新闻中心于两年前开通微博“央视新闻”,以首发新闻、独家报道、图像优势为特色,与更多网友分享优质的实时信息、新闻资讯、观点评论等,并将网络舆情及时反馈到节目中,进一步拓展央视新闻的传播渠道,拉近与网民的距离。因此,新闻记者也可以开通所在电视新闻媒体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通过主页设计、风格打造、话题选择、互动参与等方式,进行媒体品牌营销,让媒体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扬长避短,与新媒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引业界关注——媒体深度融合热潮将至[[EB/OL]. http://www.gapp.gov.cn/news/1656/223719.shtml.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3]李军林.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
[4]毕坦,杨峥.提升网络环境下的记者素质[J].《新闻爱好者》,2010.1.
[5]栾轶玫.融媒体记者:理念与平台之战[J].《视听界》.2012.5.
[6]程忠良,梅玉明.全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的变化[J].《青年记者》.2010.6.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记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于2014年8月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新型主流媒体的建构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地提升了普通人的“话语权”,日益模糊了专业新闻记者的角色身份,作为职业的电视新闻记者怎样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顺应形势占领阵地引领舆论成为亟需考虑的问题。
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对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要求,尤其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抢滩“互联网”,为了不断满足网络时代受众对新闻新鲜性、便捷性的要求,博取“眼球效应”,不少媒体、记者甚至不顾政治大局忽略新闻本质,造成了新闻事实的扭曲和传播的低俗化。
一是加强党性修养。网络传播内容的丰富多元及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的普及加剧了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传播,电视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新闻信息报道者的记者,更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记者首先应加强党性修养,在政治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牢固树立起在变化多端的舆论场中保持权威、去伪存真弘扬主旋律的大局意识;其次要深刻領会党中央在每个时期的文件精神实质,把握大政方针,关心国内外形势,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以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水平。
二是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当前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低门槛”的特性使虚假信息、负面信息泛滥,而媒体对于舆论的控制性功能减弱,“把关人”作用严重弱化。因此,媒体融合时代的电视记者,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在引用相关信息时注意区分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做到独立思考,辨明真伪,筛选核实。要培养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在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时,对新闻线索尤其是网络爆料要冷静判断,认真核实。
二、扎实的新闻采编策划等专业素质
当前学界认为媒体融合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同业融合”,即报纸和报纸、广播和广播、电视跟电视的融合;二是“跨媒体融合”,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的融合。三是“信息传播终端融合”,即多媒体信息集成。这就对当代新闻记者的采写、编辑、摄影、播报等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深厚的新闻专业功底。首先应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学习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社交媒体、媒介融合、大数据等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全新理念,研究新媒体传播现象与规律,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其实要有较高的文字采写水平,拍摄符合媒体融合时代的短小生动的视频,越是在互联网这种“快节奏”时代,越是要凸显传统新闻人“求真”、“求精”的可贵态度和精神。
二是提升本土化节目策划能力。在媒体融合时代,作为电视新闻记者,更要懂得“取长补短”,发挥电视媒体权威性高、群众认同度高、门槛低等特性,提升电视新闻播报的生动性与吸引力。此外,随着中国区县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区县电视媒体在当地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都占有绝对优势,在本土观众心目中,区县电视台的亲切感无可取代。因此,新闻记者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多策划贴近民生亲近本土的电视节目,结合互联网传播特性,及时为广大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在媒体融合的新闻环境下,新闻记者除了具备更能适应竞争与发展需要的全媒体素质外,还要能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提升新闻报道水平。
一是使用新媒体丰富新闻报道形式和内容。传播技术的发展进步赋予电视媒体人更加丰富的报道形式,从“有图有真相”,到音频、视频、APP等多媒体形式的新闻报道,可以从文字、图片、视音频全方位展示新闻信息。因此,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记者,既要文字采写水平过关,又能成为能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为电视拍摄节目、为网站提供图片的“全能记者”,不断学习并拥有熟练的图片软件使用能力、视频编辑能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图表制作处理能力等。
二是借助新媒体塑造自身及媒体形象。除了运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业务工作,新媒体本身对于塑造自身和所在媒体的形象也有巨大作用。例如央视新闻中心于两年前开通微博“央视新闻”,以首发新闻、独家报道、图像优势为特色,与更多网友分享优质的实时信息、新闻资讯、观点评论等,并将网络舆情及时反馈到节目中,进一步拓展央视新闻的传播渠道,拉近与网民的距离。因此,新闻记者也可以开通所在电视新闻媒体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通过主页设计、风格打造、话题选择、互动参与等方式,进行媒体品牌营销,让媒体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扬长避短,与新媒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引业界关注——媒体深度融合热潮将至[[EB/OL]. http://www.gapp.gov.cn/news/1656/223719.shtml.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3]李军林.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
[4]毕坦,杨峥.提升网络环境下的记者素质[J].《新闻爱好者》,2010.1.
[5]栾轶玫.融媒体记者:理念与平台之战[J].《视听界》.2012.5.
[6]程忠良,梅玉明.全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的变化[J].《青年记者》.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