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合作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改变学生单调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激励学生真正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使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增强,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就针自己的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来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科学分组 提高实效
合理分组,能使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积极的互促作用,避免小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组。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在实践教学中,组建小组时我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的:1、自愿性原则:六个人自愿一个小组,这为他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互助性原则: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应尽可能考虑小组中好、中、差三类学生的搭配,这样有利于他们开展一帮一活动,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3、互补性原则: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学会交流、学会心理的沟通。在组建小组时我还考虑了他们性格方面的互补性。如:能说会道、眼疾手快、性格开朗的学生与沉思冥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之间的组合,这样在合作过程中,他们取长补短、相互感染,为最终形成默契营建良好的心理合作基础和心理合作环境。通过建立合理学习小组,还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二、明确任务 提高实效
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在设计合作学习内容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把这段时间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布置清楚,要让每个小组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明白通过怎样“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无目标地讨论、交流,其结果是各持已见,毫无合作的意义,还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各小组成员分工不同,为了能让学生各尽其能、发挥己长,还要做好小组长和其他成员的培训,明确各自的主要职责,以更好的为小组建设增添活力。
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任务,组织组员展开合作讨论,会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对组员的发言能够做出合理的评价,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学习中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所有组员:积极思考组长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认真听取组员的发言,认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待组员要做到民主,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要对组员的表述做出相应的评价,有不同意见应该大胆提出。
记录员:准确地记录小组内共同讨论的成果,对有价值的成果或同学发言要详实记录,并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它小组的联络和协调
作业检查员 :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预习提纲、作业完成情况等;
纪律监督员: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监督组员的纪律和组内违反小组合作学习规则的行为。
注意小组成员职务由组长把关,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每位同学都体验不同的角色,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三、把握时机 提高实效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合作交流的时间太短,会使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没有充分讨论的时间,学生之间不同的想法不能充分表达,就没有争论,也就不会有生动、活跃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合作这一环节时,一定要有预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合作技巧。合作交流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显得课堂杂乱无序。当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在组间巡视,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及时引导、掌握学生的学习交流成果,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归纳和总结,做好画龙点睛之笔。
四、评价激励 提高实效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过程结束之后,根据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的表现,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脑活跃,及时的总结和评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激发学习热情的同时巩固了知识。
评价要面向小组。学生小组讨论后,老师根据巡视和组内交流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增强了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评价形式要多样。针对中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他们体验成功。除了平常奖励的小红花、小红旗等,我还设立了最佳表现奖,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出。获最佳表现奖的小组在全班交流经验,让小组成员谈谈体会。这样,引发了小组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
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要想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还需要我们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创新,真正有效地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就针自己的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来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科学分组 提高实效
合理分组,能使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积极的互促作用,避免小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组。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在实践教学中,组建小组时我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的:1、自愿性原则:六个人自愿一个小组,这为他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互助性原则: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应尽可能考虑小组中好、中、差三类学生的搭配,这样有利于他们开展一帮一活动,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3、互补性原则: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学会交流、学会心理的沟通。在组建小组时我还考虑了他们性格方面的互补性。如:能说会道、眼疾手快、性格开朗的学生与沉思冥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之间的组合,这样在合作过程中,他们取长补短、相互感染,为最终形成默契营建良好的心理合作基础和心理合作环境。通过建立合理学习小组,还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二、明确任务 提高实效
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在设计合作学习内容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把这段时间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布置清楚,要让每个小组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明白通过怎样“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无目标地讨论、交流,其结果是各持已见,毫无合作的意义,还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各小组成员分工不同,为了能让学生各尽其能、发挥己长,还要做好小组长和其他成员的培训,明确各自的主要职责,以更好的为小组建设增添活力。
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任务,组织组员展开合作讨论,会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对组员的发言能够做出合理的评价,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学习中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所有组员:积极思考组长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认真听取组员的发言,认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待组员要做到民主,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要对组员的表述做出相应的评价,有不同意见应该大胆提出。
记录员:准确地记录小组内共同讨论的成果,对有价值的成果或同学发言要详实记录,并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它小组的联络和协调
作业检查员 :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预习提纲、作业完成情况等;
纪律监督员:在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监督组员的纪律和组内违反小组合作学习规则的行为。
注意小组成员职务由组长把关,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每位同学都体验不同的角色,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三、把握时机 提高实效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合作交流的时间太短,会使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没有充分讨论的时间,学生之间不同的想法不能充分表达,就没有争论,也就不会有生动、活跃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合作这一环节时,一定要有预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合作技巧。合作交流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显得课堂杂乱无序。当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在组间巡视,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及时引导、掌握学生的学习交流成果,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归纳和总结,做好画龙点睛之笔。
四、评价激励 提高实效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过程结束之后,根据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的表现,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脑活跃,及时的总结和评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激发学习热情的同时巩固了知识。
评价要面向小组。学生小组讨论后,老师根据巡视和组内交流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增强了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评价形式要多样。针对中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他们体验成功。除了平常奖励的小红花、小红旗等,我还设立了最佳表现奖,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出。获最佳表现奖的小组在全班交流经验,让小组成员谈谈体会。这样,引发了小组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
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要想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还需要我们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创新,真正有效地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