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村级财务管理直接关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能否顺利高效进行。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根据当地实情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村级财务管理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步摸索和实践了不同形式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成效凸显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为依托,归纳并总结了经济发展脉络中村级财务管理的不同模式,剖析了现有的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以及进一步的优化措施,以期为农村经营管理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发展 村级财务管理 会计委托代理
村级财务管理从本质而言是一项核算、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其核算、监督和控制的对象区别于企业的筹资、投资、经营和分配活动,而是对直接归农民占有、支配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各项财务活动。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业无税时代”的到来,农村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无限的生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也有了空前的壮大。但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也遭遇了较大的管理阻碍,例如,集体财产物资管理失控、村级现金管理混乱、部分开支无管束、民主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为了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根据当地实情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村级财务管理措施,也逐步摸索和实践了不同形式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
1.村级财务管理的发展沿革
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农村经济秩序正常运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工作,全国各农村地区也开始展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村级财务管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村级财务管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改革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涌现出了不同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
1.1村级财务管理起步阶段
村级财务管理起步于“村有村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自己配备财务人员,独立设置账簿,单独开设银行账户,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村级的财务核算、资金管理均在村或组进行[1]。“村有村管”这种模式独立性很强,缺少对村级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村级自治权限很大,对村集体的财务持完全的支配权和管理权,因此,人情关系比较复杂,很容易滋生村干部的腐败,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大批的村干部也因此失去群众的信任,有的村干部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由此,也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贫穷的陷入了另一种贫穷——人才流失。
1.2 村级财务管理發展阶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村有村管”这种模式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健康发展的脚步,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村级财务管理进入发展阶段,逐步探索出另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村账站管。村账站管,即在集体资金所有权不变、资金独立核算权不变、资金管理权不变、债权债务归属不变等“四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乡镇经管站对村组财务账目实行统一管理,只代理记账,但不代管资金[2]。相比“村有村管”的无监督模式,“村账站管”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乡镇经管站对村组的监督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在“村账站管”模式行使的前几年里,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信心有了较大的增强,村级财务也得到了较高的规范。但是,随着整体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集体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村账站管”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例如, 乡镇经管站仅执行代管记账职能,而村干部为了逃避经管站监管开始私设账簿,隐瞒收支,导致账实不符,集体资产流失,财务管理职能失效,“村账站管”这种模式逐渐不再适应村级财务管理了。
1.3 村级财务管理改革阶段
伴随着21世纪,我国全面拉开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序幕。 2006年1月1日全国的农民迎来一个好消息:全部免征农业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村级财务管理而言,取消农业税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但这也并非意味着农村财务混乱的状况已经解决,它对农村财务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例如,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不规范,村集体收入大幅度减少,甚至入不敷出,干群关系也一定程度恶化,农村社会的稳定团结也受到一定影响。经过多年的摩擦和探索,全国大部分农村开始推行一种新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这种管理模式是在坚持村级资产集体所有权不变、使用权不变、决策权不变、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会计代理中心,由村民投票通过,自愿以村组为单位与农村会计代理中心签订农村财务代理书面委托协议书,代理中心代理农村会计、出纳业务,农村取消管理员,只设一名报账员的模式[3]。
根据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实施该制度的调研报告,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制度设计比较完善,制度成本也比较小,它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的规范化。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自开始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以来,仅仅2年的时间,全市已有1060个村、占比99%,实行了村会计委托代理制 ,村级资金实现了日清月结,账目清晰规范,预算执行较好,资产保值可观,开支合理有效,全市仅招待费一项便节约开支332万元。此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在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降低非生产性开支的同时,也推行了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进一步降低了农村财务办公支出,有利缓解了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资金短缺的问题。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是在农村改革逐步深化中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是在实践中对“村有村管”、“村账站管”等模式的提升与完善。
2.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存在的缺陷
随着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变换,在不同的阶段成效得以呈现,但也仍然无法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其他模式在执行过程的缺陷,但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2.1 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
任何一种制度的实施都需要基础的支撑,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推行的过程中,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做为农村财务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目的是规范村级财务,对村干部的权力给予一定的监管,而村干部是该制度的执行者,部分村干部认识程度并不高,缺乏工作积极性,还有少数村干部并未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而是立足于自身利益角度去看待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主观地认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实施剥夺了他们对资金的绝对使用权,削减了他们在村级组织的领导权力,降低了他们在村集体中的社会地位。
2.2民主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经统计,目前绝大部分乡村均已采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但是全面的监督带来的是民主的缺失。一部分村干部认为该制度对村级财务管得过细过死,使他们的话语权无法体现,给实际的农村基层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大大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除了在民主管理上缺乏以外,在监督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完善,这也与我国历史性遗留下来的农民意识有一定的关系,农民在长期的压迫和辛劳作业中已经逐步放弃了自己监督的权利,认为村集体的财务与管理工作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监督的缺乏也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腐败化。
2.3财务管理者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农村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整体队伍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总体而言,村级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沿海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绝大部分经过相应的专业教育和培训,遵纪守法意识较强,业务水平相对较高,账目明细较全。而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村级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财务人员大多数只有初中学历,有的甚至只有小学学历,部分财务工作人员甚至未取得相关职业证书,未参与后期会计继续教育与学习,遵纪守法观念较淡薄,业务处理较随意,账目不清晰,审核和监督不健全,财务管理理念缺失。
2.4 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惩罚规则
从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实施的实际总体情况来看,虽然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限制,也设定了具体的工作办法,绝大部分村级财务工作人员还是对自己的分工比较清楚,知道什么阶段该处理什么业务,也知道如何去处理业务,但是对于违反规则制度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经济后果,以及自身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目前却没有较明细的规定加以恒定。据了解,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少数地区,出现了多头出纳、往来账目管理混乱和财务清理核对不及时等问题,较大程度影响了农村财务的正常秩序。村级财务管理惩罚制度的缺失,一方面纵容了违纪违法行为的滋生,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村集体经济的损失。
3.村級财务管理优化对策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现有主题模式实践中出现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无论问题严重与否,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化解并优化:
3.1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认识
针对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应该通过后期培训和异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提高村干部的认识,转变他们原有的消极思想,让他们明白,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及时对集体资产的负责,通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也是对自身的负责,防止自己陷入腐败的漩涡。在提高村干部的同时,加大村级财务管理的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村级财务管理政策,支持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拾对村干部的信心,从本质上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3.2 内外兼修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管
目前,村级财务管理在监管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可以内外兼修,共同构筑监管的堡垒。外部监管要求村级财务管理有明确的财务公开制度,确保村级财务定时、定点公开,对全部村民透明,当然也需要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将强村民知晓权、监督权的引导。内部监管则要求村级财务管理从代理中心到村干部,必须层层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专门监管代理中心在代管账务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监管村干部在实际业务中的公平和公正性,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在公正的监管下进行。
3.3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多管齐下,一方面,从人才来源上加以优化,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人才引进”等渠道招纳一批拥有职业证书的财会专业大学生充实村级财务工作岗位,从知识结构上填补现有村级财会人员的塌陷;另一方面,从人才稳定上加以优化,通过制定相应的晋升渠道,提供实时的后期进修培训,明晰薪酬的奖惩等,从社会地位、薪资报酬和精神追求上稳定已有的或者即将加入的村级财会工作人员队伍,从本质上避免因人员频繁流失而造成的交接失误和损失。
3.4制定惩罚规则保障制度有效推行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缺乏惩罚规则的缺陷,首先应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制定行之有效的违纪违法处罚制度,用制度对行为加以约束。其次,制度的执行者最终还是人,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引导,通过正面认识的培训和反面例子的教育,使相关人员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违纪违法对集体财产的侵蚀的严重性以及对自身个人内心思想腐化的后果。当然,处罚制度是对后果的牵制,还应通过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从源头上减少违纪违法现象的出现。
4.结语
村级财务工作错综复杂而又任重道远,在当前整体经济稳步优质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经济发展也迎来了大好的机遇,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探索新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中,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与经济发展和地区实情紧密结合,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车元章,綦好栋.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J].财会通讯,2003(7):20-22.
[2] 张楚堂,李超楠.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
[3] 刘菁.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及亟待解决的问题[J].农村经济,2012(3):122-124.
[4] 崔国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山东经济,2007(5):83-88.
[5] 罗丽云.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集对策建议[J].财经农业经济,2017(1):17-18.
[6] 万云伟.试论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完善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07):135-136.
【关键词】 农村发展 村级财务管理 会计委托代理
村级财务管理从本质而言是一项核算、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其核算、监督和控制的对象区别于企业的筹资、投资、经营和分配活动,而是对直接归农民占有、支配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各项财务活动。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业无税时代”的到来,农村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无限的生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也有了空前的壮大。但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也遭遇了较大的管理阻碍,例如,集体财产物资管理失控、村级现金管理混乱、部分开支无管束、民主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为了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根据当地实情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村级财务管理措施,也逐步摸索和实践了不同形式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
1.村级财务管理的发展沿革
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农村经济秩序正常运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工作,全国各农村地区也开始展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村级财务管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村级财务管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改革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涌现出了不同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
1.1村级财务管理起步阶段
村级财务管理起步于“村有村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自己配备财务人员,独立设置账簿,单独开设银行账户,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村级的财务核算、资金管理均在村或组进行[1]。“村有村管”这种模式独立性很强,缺少对村级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村级自治权限很大,对村集体的财务持完全的支配权和管理权,因此,人情关系比较复杂,很容易滋生村干部的腐败,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大批的村干部也因此失去群众的信任,有的村干部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由此,也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贫穷的陷入了另一种贫穷——人才流失。
1.2 村级财务管理發展阶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村有村管”这种模式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健康发展的脚步,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村级财务管理进入发展阶段,逐步探索出另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村账站管。村账站管,即在集体资金所有权不变、资金独立核算权不变、资金管理权不变、债权债务归属不变等“四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乡镇经管站对村组财务账目实行统一管理,只代理记账,但不代管资金[2]。相比“村有村管”的无监督模式,“村账站管”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乡镇经管站对村组的监督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在“村账站管”模式行使的前几年里,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信心有了较大的增强,村级财务也得到了较高的规范。但是,随着整体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集体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村账站管”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例如, 乡镇经管站仅执行代管记账职能,而村干部为了逃避经管站监管开始私设账簿,隐瞒收支,导致账实不符,集体资产流失,财务管理职能失效,“村账站管”这种模式逐渐不再适应村级财务管理了。
1.3 村级财务管理改革阶段
伴随着21世纪,我国全面拉开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序幕。 2006年1月1日全国的农民迎来一个好消息:全部免征农业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村级财务管理而言,取消农业税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但这也并非意味着农村财务混乱的状况已经解决,它对农村财务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例如,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不规范,村集体收入大幅度减少,甚至入不敷出,干群关系也一定程度恶化,农村社会的稳定团结也受到一定影响。经过多年的摩擦和探索,全国大部分农村开始推行一种新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这种管理模式是在坚持村级资产集体所有权不变、使用权不变、决策权不变、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会计代理中心,由村民投票通过,自愿以村组为单位与农村会计代理中心签订农村财务代理书面委托协议书,代理中心代理农村会计、出纳业务,农村取消管理员,只设一名报账员的模式[3]。
根据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实施该制度的调研报告,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制度设计比较完善,制度成本也比较小,它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的规范化。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自开始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以来,仅仅2年的时间,全市已有1060个村、占比99%,实行了村会计委托代理制 ,村级资金实现了日清月结,账目清晰规范,预算执行较好,资产保值可观,开支合理有效,全市仅招待费一项便节约开支332万元。此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在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降低非生产性开支的同时,也推行了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进一步降低了农村财务办公支出,有利缓解了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资金短缺的问题。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是在农村改革逐步深化中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是在实践中对“村有村管”、“村账站管”等模式的提升与完善。
2.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存在的缺陷
随着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变换,在不同的阶段成效得以呈现,但也仍然无法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其他模式在执行过程的缺陷,但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2.1 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
任何一种制度的实施都需要基础的支撑,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推行的过程中,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做为农村财务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目的是规范村级财务,对村干部的权力给予一定的监管,而村干部是该制度的执行者,部分村干部认识程度并不高,缺乏工作积极性,还有少数村干部并未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而是立足于自身利益角度去看待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主观地认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实施剥夺了他们对资金的绝对使用权,削减了他们在村级组织的领导权力,降低了他们在村集体中的社会地位。
2.2民主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经统计,目前绝大部分乡村均已采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但是全面的监督带来的是民主的缺失。一部分村干部认为该制度对村级财务管得过细过死,使他们的话语权无法体现,给实际的农村基层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大大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除了在民主管理上缺乏以外,在监督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完善,这也与我国历史性遗留下来的农民意识有一定的关系,农民在长期的压迫和辛劳作业中已经逐步放弃了自己监督的权利,认为村集体的财务与管理工作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监督的缺乏也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腐败化。
2.3财务管理者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农村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整体队伍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总体而言,村级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沿海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绝大部分经过相应的专业教育和培训,遵纪守法意识较强,业务水平相对较高,账目明细较全。而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村级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财务人员大多数只有初中学历,有的甚至只有小学学历,部分财务工作人员甚至未取得相关职业证书,未参与后期会计继续教育与学习,遵纪守法观念较淡薄,业务处理较随意,账目不清晰,审核和监督不健全,财务管理理念缺失。
2.4 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惩罚规则
从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实施的实际总体情况来看,虽然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限制,也设定了具体的工作办法,绝大部分村级财务工作人员还是对自己的分工比较清楚,知道什么阶段该处理什么业务,也知道如何去处理业务,但是对于违反规则制度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经济后果,以及自身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目前却没有较明细的规定加以恒定。据了解,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少数地区,出现了多头出纳、往来账目管理混乱和财务清理核对不及时等问题,较大程度影响了农村财务的正常秩序。村级财务管理惩罚制度的缺失,一方面纵容了违纪违法行为的滋生,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村集体经济的损失。
3.村級财务管理优化对策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现有主题模式实践中出现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无论问题严重与否,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化解并优化:
3.1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认识
针对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应该通过后期培训和异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提高村干部的认识,转变他们原有的消极思想,让他们明白,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及时对集体资产的负责,通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也是对自身的负责,防止自己陷入腐败的漩涡。在提高村干部的同时,加大村级财务管理的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村级财务管理政策,支持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拾对村干部的信心,从本质上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3.2 内外兼修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管
目前,村级财务管理在监管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可以内外兼修,共同构筑监管的堡垒。外部监管要求村级财务管理有明确的财务公开制度,确保村级财务定时、定点公开,对全部村民透明,当然也需要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将强村民知晓权、监督权的引导。内部监管则要求村级财务管理从代理中心到村干部,必须层层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专门监管代理中心在代管账务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监管村干部在实际业务中的公平和公正性,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在公正的监管下进行。
3.3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多管齐下,一方面,从人才来源上加以优化,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人才引进”等渠道招纳一批拥有职业证书的财会专业大学生充实村级财务工作岗位,从知识结构上填补现有村级财会人员的塌陷;另一方面,从人才稳定上加以优化,通过制定相应的晋升渠道,提供实时的后期进修培训,明晰薪酬的奖惩等,从社会地位、薪资报酬和精神追求上稳定已有的或者即将加入的村级财会工作人员队伍,从本质上避免因人员频繁流失而造成的交接失误和损失。
3.4制定惩罚规则保障制度有效推行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缺乏惩罚规则的缺陷,首先应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制定行之有效的违纪违法处罚制度,用制度对行为加以约束。其次,制度的执行者最终还是人,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引导,通过正面认识的培训和反面例子的教育,使相关人员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违纪违法对集体财产的侵蚀的严重性以及对自身个人内心思想腐化的后果。当然,处罚制度是对后果的牵制,还应通过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从源头上减少违纪违法现象的出现。
4.结语
村级财务工作错综复杂而又任重道远,在当前整体经济稳步优质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经济发展也迎来了大好的机遇,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探索新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中,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与经济发展和地区实情紧密结合,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车元章,綦好栋.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J].财会通讯,2003(7):20-22.
[2] 张楚堂,李超楠.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
[3] 刘菁.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及亟待解决的问题[J].农村经济,2012(3):122-124.
[4] 崔国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山东经济,2007(5):83-88.
[5] 罗丽云.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集对策建议[J].财经农业经济,2017(1):17-18.
[6] 万云伟.试论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完善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07):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