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 “十二五”规划隆重出台了。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行到“十二五”时期,中国这个社会对我们的政府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现在我们的政府在角色定位上出现哪些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政府的职能是做什么;第二个是这种组织结构是不是能够适应这些职能,就是我们讲的体制的问题;第三是人员队伍在这个体系内部能不能执行完成这些任务;最后是行为方式,即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准则去做这些事情的,这是四个最核心的要素。
首先从职能上来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政府的职能确实在不断调整改变。到了今天,我认为政府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调控,二是政府要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三是政府要去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
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都做的很好,非常努力。但是,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做的还不够:
第一个方面就是在怎么样更好的去完善市场环境、让这个市场更加公平、更加有效上,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很多领域有很多行政垄断,阻碍了有效市场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市场的监管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国的产品、服务从总量上来讲都是富富有余的,但是真正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仍然是稀缺的。比如牛奶中的三聚氰氨的问题,教育问题等等,由于政府监管不力,现在很多高质量的产品很难得到保证。大家去买食品的时候,总要担心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假冒伪劣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政府不加强监管,我们经济的质量是很难去提高的。
第三个方面就是公平分配的问题。过去,我们特别注重经济发展这一块,就是怎么把饼做大的问题。但是现在发现,仅仅把饼做大还不够,还希望这个饼分配的更加公平。这个更加公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所谓的二次分配,通过税收等给全社会成员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这里面就包括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等等。
我觉得,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政府需要去重新考虑的。改革开放这些年,从计划经济上退出来,政府把有些事情完全交给市场,今天看来完全交给市场也有它的问题。所以,这些方面可能需要政府去重新寻找更好、更高效的办法来提供服务。实际上有些问题早在二十年前都提出过的,但是这些方面总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我认为这里有观念的问题。目前政府人员总觉得国有企业是“亲生儿子”,对民营企业总觉得稍微要远一点,原来那种行政色彩的影子还很难完全摆脱。
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些内在矛盾的地方。要是从考核政府来讲,很多地方政府还是很欢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因为这些企业能创造就业机会,创造GDP,创造地方财政收入,我认为更多的是国家在政策制订上难免有一定的偏差。原来的国有企业承担了相当的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偏向国企一点也是应该的。但是,这些包袱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就应该卸掉,让这些企业真正像市场上其他的企业一样,能够轻装上阵,公平的竞争。所以,就这一点,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没有完全到位,还得需要继续做。
另外一方面,民营企业等其他类型企业,怎么样能够更加规范的去经营,怎么样能够把相应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改进的地方。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这两方面,都应该鼓励企业向市场化的、负责任的主体方面转变,政府只需要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作为政府来讲,应对一些中小企业进行一定的支持和扶持,因为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很大。这些企业处在刚刚发展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扶持,才有可能去更好的参与竞争。
对于政府的职能定位的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体制来保证。举个例子,关于监管的缺失,这些年来,我国的监管体系也建了一些,比如国家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等。但是,对这些机构本身的职能定位是什么,它完成职能定位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如何给它提供这些相应的资源等方面,还是远远不足的,体制不健全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关于政府应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的问题,我觉得很难笼统的去说。其实,中国的中央政府不是大政府,中国的中央政府从规模来讲,从所管的事情来讲,跟其他国家相比并不算大。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一个部几百人,大部制里一个部也就上千人,比较特殊的像外交部、商务部等,由于包括有驻外机构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大一些。
但我国的地方政府是好几套班子,跟中央政府对应起来,一下乘几十个省市自治区到几千个县,这个数就非常大了。
尽管我国地方的政府机构非常庞大,但是还有些方面,又远远不足。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这方面,跟其他国家相比,力量差距还是很大的。
对于我国一些省级政府开始直接管县一级机构,撤并掉中间的市级政府机构的尝试,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它的管理模式需要稍微多元化一点。举个例子,大的省份下面有很多很多县,省直管县也许一时还有点困难。但小的省份,它下面的县市本来就不多,一定要通过一个中间级别的市级再去管县,显然没有必要。另外,管理上现在可以应用的各种工具大大改善,通讯、交通工具非常发达。我记得原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过,新中国建立之初,他管辖的范围往往是根据骑自行车运行的远近来决定的,一天里你能骑到哪儿,哪儿就作为你合理的管理范围。今天,可以开汽车了,国土面积没变化,从一个地方开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个范围就大了,而且有很多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因此一级政府能够管理的范围也确实可以更扩大一些,减少管理层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这项工作是不是能够一刀切要商榷。不同地方要有不同的模式,有的地方省管县从财政开始入手,有的从人事入手,我觉得都可以去尝试,如果最后形成的模式不完全一样,我觉得也应该允许。
首先从职能上来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政府的职能确实在不断调整改变。到了今天,我认为政府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调控,二是政府要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三是政府要去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
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都做的很好,非常努力。但是,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做的还不够:
第一个方面就是在怎么样更好的去完善市场环境、让这个市场更加公平、更加有效上,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很多领域有很多行政垄断,阻碍了有效市场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市场的监管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国的产品、服务从总量上来讲都是富富有余的,但是真正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仍然是稀缺的。比如牛奶中的三聚氰氨的问题,教育问题等等,由于政府监管不力,现在很多高质量的产品很难得到保证。大家去买食品的时候,总要担心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假冒伪劣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政府不加强监管,我们经济的质量是很难去提高的。
第三个方面就是公平分配的问题。过去,我们特别注重经济发展这一块,就是怎么把饼做大的问题。但是现在发现,仅仅把饼做大还不够,还希望这个饼分配的更加公平。这个更加公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所谓的二次分配,通过税收等给全社会成员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这里面就包括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等等。
我觉得,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政府需要去重新考虑的。改革开放这些年,从计划经济上退出来,政府把有些事情完全交给市场,今天看来完全交给市场也有它的问题。所以,这些方面可能需要政府去重新寻找更好、更高效的办法来提供服务。实际上有些问题早在二十年前都提出过的,但是这些方面总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我认为这里有观念的问题。目前政府人员总觉得国有企业是“亲生儿子”,对民营企业总觉得稍微要远一点,原来那种行政色彩的影子还很难完全摆脱。
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些内在矛盾的地方。要是从考核政府来讲,很多地方政府还是很欢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因为这些企业能创造就业机会,创造GDP,创造地方财政收入,我认为更多的是国家在政策制订上难免有一定的偏差。原来的国有企业承担了相当的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偏向国企一点也是应该的。但是,这些包袱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就应该卸掉,让这些企业真正像市场上其他的企业一样,能够轻装上阵,公平的竞争。所以,就这一点,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没有完全到位,还得需要继续做。
另外一方面,民营企业等其他类型企业,怎么样能够更加规范的去经营,怎么样能够把相应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改进的地方。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这两方面,都应该鼓励企业向市场化的、负责任的主体方面转变,政府只需要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作为政府来讲,应对一些中小企业进行一定的支持和扶持,因为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很大。这些企业处在刚刚发展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扶持,才有可能去更好的参与竞争。
对于政府的职能定位的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体制来保证。举个例子,关于监管的缺失,这些年来,我国的监管体系也建了一些,比如国家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等。但是,对这些机构本身的职能定位是什么,它完成职能定位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如何给它提供这些相应的资源等方面,还是远远不足的,体制不健全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关于政府应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的问题,我觉得很难笼统的去说。其实,中国的中央政府不是大政府,中国的中央政府从规模来讲,从所管的事情来讲,跟其他国家相比并不算大。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一个部几百人,大部制里一个部也就上千人,比较特殊的像外交部、商务部等,由于包括有驻外机构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大一些。
但我国的地方政府是好几套班子,跟中央政府对应起来,一下乘几十个省市自治区到几千个县,这个数就非常大了。
尽管我国地方的政府机构非常庞大,但是还有些方面,又远远不足。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这方面,跟其他国家相比,力量差距还是很大的。
对于我国一些省级政府开始直接管县一级机构,撤并掉中间的市级政府机构的尝试,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它的管理模式需要稍微多元化一点。举个例子,大的省份下面有很多很多县,省直管县也许一时还有点困难。但小的省份,它下面的县市本来就不多,一定要通过一个中间级别的市级再去管县,显然没有必要。另外,管理上现在可以应用的各种工具大大改善,通讯、交通工具非常发达。我记得原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过,新中国建立之初,他管辖的范围往往是根据骑自行车运行的远近来决定的,一天里你能骑到哪儿,哪儿就作为你合理的管理范围。今天,可以开汽车了,国土面积没变化,从一个地方开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个范围就大了,而且有很多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因此一级政府能够管理的范围也确实可以更扩大一些,减少管理层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这项工作是不是能够一刀切要商榷。不同地方要有不同的模式,有的地方省管县从财政开始入手,有的从人事入手,我觉得都可以去尝试,如果最后形成的模式不完全一样,我觉得也应该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