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育,怎一个“缺”字了得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t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构建通往生活世界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巩固认知、加强体验并转化为行为,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当前的德育工作中恰恰缺失了实践教育这一点。
  一、缺失的实践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陷入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
  1.缺失安全实践教育。安全教育应成为全民素质提高的必修课,但时至今日安全课程在许多学校仍不被重视。不少教师自己对“应注意的自然灾害”和“应特别关注的意外事故”都说不明白,不知道火灾发生时该怎样自救脱险,何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救护知识,缺乏在遭遇紧急事件时的应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安全工作是一项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科学,即便学生有了系统而专业的安全知识,谁又能保证在突发事件而前,不经训练的他们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2.缺失公民意识实践教育。实践证明,人的良好品质的形成常常是通过行为实践获得的,行为的训练不仅可以形成人的素质,也有助于形成人的观念、情感和信念,使人们在行动中懂得做人的道理。而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学生参加公共实践活动的机会过少,导致学生缺乏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应注重公民知识的传授及伦理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不只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注重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准则和对人对己的一般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缺失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社会成员的身份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形成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民主意识;培养关心他人的意识,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社会活动组织能力等。由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新意,社区组织的实践活动单调、乏味,往往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弥补实践教育缺失的建议
  1.完善和开放校际资源,为德育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借鉴。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评价体系不是依靠个体的力量所能完成的。加强校际资源交流,如对校园网、图书馆等设施进行建设与完善并向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研究提供平台,将有助于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更大范围内感知道德的力量。
  2.政府应加强对德育实践教育的引导,还学校德育发展的空间。政府对道德实践教育的认同、倡导、支持、鼓励将极大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如政府对以往不合理教育体系进行的再修订,对现行教育制度(如学制)进行必要的改进,支持、鼓励实践教育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如此,实践教育才可能会有明显的改善。
  3.学校应重视德育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师在教学时采用讲述、讨论、辩论、唱歌、角色扮演、参观、游戏等方式,充分利用视听教具,能增强教学效果。学校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此来改变机械的行为训练。教师应向学生展示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具體、多样的体现,同时在课堂上引入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案例,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培养他们对现实道德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改革德育评价流程。首先,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与学生整个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要引导他们积极构建完整的道德生活,获得丰富的道德经验,就必须将道德评价置于社会整体要求中,学校在其中应起到接受社会反馈并对此进行总结、改善和反馈的作用。其次,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自我表现的真实性具有不确定性,在社会中体现的道德素养才是持久的、恒定的道德习惯。为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家庭的德育资源,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可以建立各种道德教育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和依托校园生活环境和整个社区环境,形成完整的学校、家庭、社会j结合的大道德教育网络,使教育内容更加充实,使道德教育更加真实、有效。
其他文献
在我省、市教研室领导的引领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以把握教学的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最后真正落实课程要求为目的,笔者按照个体研修与同伴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地理课标细化。    一、细化课标的具体做法    1 反复诵读前言,了解课程性质,体会课程的基本理念,逐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
【摘要】英语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事业的飞速发展,英语在大学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好一门外语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英语水平对于学生就像一种持续性资源,尤其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文化知识能力越深厚,竞争优势就会越明显。因此,大学生更应该把握好大学时间,学好英语,来巩固自身实力。但是纵观现代大学教育,英语教学陷入了新一轮的瓶颈,如何满足学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中的Section B 2a—2e课文为例,展示了如何在网课背景下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核心素养;网课;初中英语;读写课  【作者简介】罗欢欢,厦门一中初中部。  随着电脑设备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受新冠肺炎疫情的
【摘要】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班班通”进课堂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本文将从六个方面阐述笔者在实践中如何利用“班班通”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班班通;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快速发展,“班班通”走进了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关注学生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培养学生人文情怀、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下面笔者以设计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中“神权下的自我”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相关文学艺术作品的基础上感悟人文情怀,以培育课堂情味。  【新课导入】师: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上帝将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痛苦的人生历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名言警句是其一大特色和亮点。蕴涵智慧、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既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又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既可以丰富教学语言,又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其产生共鸣。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加以利用,就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名言警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如果教师能重视思想品德教材上的名言警句,引
【摘要】本研究在人文英语教育论的框架下,探讨通过“综合英语”课程语言与知识相融合的方式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教师应依托课文主题或信息,以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同步培养的方式,使学生在文明互鉴中内化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基于文化自信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英语教育论;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何晴(1985.01-),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医科大学文理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
【摘要】近年来口语技能大赛越来越多,也受到各个学校的高度关注,并且口语技能大赛也是反映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主要方式。还可以发现各个高校口语教学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本文主要探究口语技能大赛模式以及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口语大赛;口语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李培,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英语口语教学。但教
【摘要】隨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文在全世界的普及,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中文项目便应运而生。美国犹他州中文沉浸式项目与其他普通中文教学项目不同,其面向美国犹他州中小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中文的环境。本文将对中文沉浸式项目课堂管理方法进行探讨并给出实际案例分析,为今后的沉浸式项目的普及和中文教学项目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沉浸式项目;课堂管理;教学方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急需转型,借助课程改革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整体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英语;教学思考  【作者简介】黄丽云,莆田华侨中学。  本文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英语教学进行背景分析,提出了若干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与进步的意见和建议。  一、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背景  1.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高中英语经历了若干重要且创新的教育改革后,教学内容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