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上好语文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和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窗,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根据教学实际,发挥学生主体性,上好语文课呢?
一、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恰恰是知识生长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了解文本,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知识经验,才能打开课堂教学生成的缺口。如在教学《我的老师》时我是这样开头的:“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的老师和为什么喜欢吗?”课文中记叙的事情虽然离学生很久远,但师生情是同学们所熟悉的,那动情的述说激活了学生记忆深处难忘的师生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验到了真情。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自然有不同的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恰恰为课堂提供了有趣话题的土壤,让课堂因此而生动起来。作文教学往往是令教师头疼的,可是从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去引导学生,教学的选材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记得在引导学生写“感动的一件事”的课堂上,我让大家想身边是否有感動你的事时,学生一筹莫展,在我的再三启发和鼓励下,其中一个学生没有把握地举起手说:“老师,我有一次坐车的经历,不知算不算感动的事。”我鼓励他说说看,他娓娓道来:“一次等车时,天气很冷,我在车站好不容易等来一辆公共汽车,大家一拥而上,我挤在车门前没上去,这时感觉后面有双手用力地从后面把我向上推,我终于挤上了车,正当我想回头看看是谁助我一臂之力时,车门却已经关上了,站台上留下等车的人,其中就有那位无名‘英雄’。老师,您觉得这件事算感动的事吗?”学生带着怀疑的目光望着我,而我则大加肯定:“这是多好的素材啊!为什么不行?感动就在我们身边,谁还有这样感人的小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踊跃举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和宝藏,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和挖掘,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进程应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善于捕捉学生思想上的动态,情感上的变化,对学生最大的关注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在教学《火烧云》时,当我正绘声绘色地讲解着火烧云变化多端的形状,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认为作者写得并不美。”对于这种标新立异的见解大家面面相觑,我也被弄得莫名其妙,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我猜想学生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于是调整心态,耐心地追问:“你为什么认为写得不美?你认为怎样写才是美的?”学生振振有词地说:“火烧云的颜色多,形状多,作者分开写就不美,应把颜色和形状结合起来写。”多么富有创意的想法啊!于是我继续鼓励她说出你想怎样来改编,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绘道:“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赤色的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才站起来……”其他的学生在她的感染下也都跃跃欲试,参与到对课本的改编当中。由于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宝贵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延伸,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让学生挖掘了美,表现了美,感受了美。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正如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出的那样,每个人的智慧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逻辑思维,同时又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不同,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心得体会,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学习的独到之处,积极创设交流活动,使得学生能在与别人的思维碰撞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认知方式。承认差异,承认个性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语文课上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识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教学《江畔独步寻花》时,事先预设的程序是:读诗题,解诗意,想诗境,诵诗篇。可刚一讲课,便有一位学生发问:“诗中写的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议论纷纷,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把学生分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教室收集资料,一组在书库查资料,一组到花园观察。最后,学生不仅深入地体会了诗歌内容,而且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是个特殊的个案,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需要高度的教学机智。
总之,作为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从生命高度指导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成为一个不拘泥于课本,成为一个好学、乐学,富于创造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游铭钧.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和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窗,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根据教学实际,发挥学生主体性,上好语文课呢?
一、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恰恰是知识生长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了解文本,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知识经验,才能打开课堂教学生成的缺口。如在教学《我的老师》时我是这样开头的:“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的老师和为什么喜欢吗?”课文中记叙的事情虽然离学生很久远,但师生情是同学们所熟悉的,那动情的述说激活了学生记忆深处难忘的师生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验到了真情。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自然有不同的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恰恰为课堂提供了有趣话题的土壤,让课堂因此而生动起来。作文教学往往是令教师头疼的,可是从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去引导学生,教学的选材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记得在引导学生写“感动的一件事”的课堂上,我让大家想身边是否有感動你的事时,学生一筹莫展,在我的再三启发和鼓励下,其中一个学生没有把握地举起手说:“老师,我有一次坐车的经历,不知算不算感动的事。”我鼓励他说说看,他娓娓道来:“一次等车时,天气很冷,我在车站好不容易等来一辆公共汽车,大家一拥而上,我挤在车门前没上去,这时感觉后面有双手用力地从后面把我向上推,我终于挤上了车,正当我想回头看看是谁助我一臂之力时,车门却已经关上了,站台上留下等车的人,其中就有那位无名‘英雄’。老师,您觉得这件事算感动的事吗?”学生带着怀疑的目光望着我,而我则大加肯定:“这是多好的素材啊!为什么不行?感动就在我们身边,谁还有这样感人的小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踊跃举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和宝藏,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和挖掘,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进程应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善于捕捉学生思想上的动态,情感上的变化,对学生最大的关注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在教学《火烧云》时,当我正绘声绘色地讲解着火烧云变化多端的形状,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认为作者写得并不美。”对于这种标新立异的见解大家面面相觑,我也被弄得莫名其妙,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我猜想学生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于是调整心态,耐心地追问:“你为什么认为写得不美?你认为怎样写才是美的?”学生振振有词地说:“火烧云的颜色多,形状多,作者分开写就不美,应把颜色和形状结合起来写。”多么富有创意的想法啊!于是我继续鼓励她说出你想怎样来改编,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绘道:“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赤色的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才站起来……”其他的学生在她的感染下也都跃跃欲试,参与到对课本的改编当中。由于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宝贵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延伸,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让学生挖掘了美,表现了美,感受了美。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正如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出的那样,每个人的智慧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逻辑思维,同时又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不同,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心得体会,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学习的独到之处,积极创设交流活动,使得学生能在与别人的思维碰撞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认知方式。承认差异,承认个性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语文课上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识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教学《江畔独步寻花》时,事先预设的程序是:读诗题,解诗意,想诗境,诵诗篇。可刚一讲课,便有一位学生发问:“诗中写的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议论纷纷,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把学生分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教室收集资料,一组在书库查资料,一组到花园观察。最后,学生不仅深入地体会了诗歌内容,而且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是个特殊的个案,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需要高度的教学机智。
总之,作为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从生命高度指导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成为一个不拘泥于课本,成为一个好学、乐学,富于创造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游铭钧.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