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培养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web973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计算思维出现后计算机教育者开始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但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却并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教学活动中,但是在操作上却存在较大困难。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对可视化工具加以应用,实现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本文针对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培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工具;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思维
  一、思维可视化的基本概述
  1.思维可视化的概念
  思维可视化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首先提出它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源专家,在他的理念中将思维可视化作为不可视思维的展示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到思维过程。他认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讲解,还包括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发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包含大量的信息知识,这些知识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并加以记忆,借助传统模式的文字教学通常无法收获良好的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差,这就需要改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将思维可视化技术灵活地应用其中。
  2.思维可视化工具
  就当前教学情况来说,思维导图是实现思维可视化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东尼·博赞是思维导图的发明者,他又被称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2.5亿人在使用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工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人使用思维导图,它的作用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在此之后刘濯源主任及其团队花费了15年的时间用来研究思维导图,并对思维导图进行优化,将其转变为学科思维导图以供学生课程学习使用。思维可视化的应用需要从学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将普遍对象作为研究目标并总结出规律,找出满足该规律需求的可视化工具,之后以可视化工具为介质实现学科教学的深化,让计算思维培养具备完善的培训体系。
  3.引入思维可视化工具的意义
  如果个体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那么他在解决周边特定问题时能够总结出具有通用性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更快速地解决类似问题。在思维训练中类似理念是非常重点的内容,其本质是通过个体特性的总结找出共性,再将共性反作用于个体。计算思维就是特殊的思维训练,就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训练方法。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前提条件就是运用思维可视化这一工具,有效的方法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计算思维及计算思维教学的概述
  1.计算思维的定义
  计算思维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在2006年提出的,计算思维是对计算机科学的灵活运用,通过该技术解答相关问题完成系统设计,同时还能对人类的行为进行理解,这些过程都体现了丰富的思维活动。从本质上来说,计算思维就是计算机学科思维。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随着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不断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出现了“狭义工具论”。该理论对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具危害,在学习中学生也会淡化自身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最终导致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受到严重阻碍。要想有效克服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狭义工具论”,就可以将计算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途径,这样一来信息科技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三、思维可视化工具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
  1.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章节之间有着密切关联,课程内容既包括理论层面又包括实践层面,在结束课堂教学时教师都会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但大多都局限在口头叙述层面,所应用的文字也非常简单。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展开教学,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教师可以让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教学活动具有更好的条理性。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辅助下,教师可以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分类与整理,有利于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破,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信息技术知识面,让教学中所涉及的思维方式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持续性优化。
  2.辅助知識复习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参加信息技术水平测试,在测试前有必要展开系统性的复习工作,在复习时也应当按照理论与实践两部分进行,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小学生在复习时常常出现一边复习—边忘的问题,学习效率非常低下。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辅助复习,为学生突破复习难点,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将复习内容全部理解并牢牢掌握,在记忆的同时梳理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复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
  3.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既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行强化,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避免出现遗留问题。此外,学生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帮助下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验证自身知识掌握情况。由此可见,思维可视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教学有着积极作用,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探索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提升。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能够让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更为系统完善,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合理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与记忆力都会有显著提升。在教学技术的灵活应用下学生会逐渐改变固有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促进自身潜能的挖掘与思维能力的提升,良好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科思维导图的应用
  1.借助学科思维导图实现理论性知识的展示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理论性知识大约占到课程的一半,这部分知识点较为散乱,如果整堂课都被理论知识所贯穿就会使教学活动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高,学习质量较差。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对零散知识的讲解会较为散乱,教学过程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来回跳跃。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借助学科思维导图展开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并实现课堂教学知识的内化。例如在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时,由于课程内容主要是纯理论知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面对很多零散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可以采用案例引入,以知识教授进度为基础借助思维导图向学生展示知识点,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形成体系,帮助学生简化知识学习。   2.借助學科思维导图实现实践性知识的展示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部分实践性知识,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测试包括理论测试与操作测试,操作测试就是对学生实践性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教师可以将实践性知识进行合理的类别划分,并针对每个类别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对于实用操作中易于混淆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学科思维导图展开教学,通过归类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五、信息技术学科中思维可视化工具的思考
  1.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应重视日常渗透
  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已经针对孩子计算思维的培养做了一系列工作,有些质疑者认为如今所讨论的计算思维只是对传统教育的理论总结,是从概念的角度对其进行明确。要想做到计算思维的培养就需要具有概念上的了解,在明确种类的基础上有的放矢。但是通过简单的隐性思维显性化就能够找出症结所在,在传统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具有无意识性,或者说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并没有将其作为目标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明确计算思维,并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就能使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变为主动教学,促进偶然事件向必然事件的转变。
  2.重视课程设置的优化
  基于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以及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具有较大难度,固化的课程设置严重阻碍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进程。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着手于课程的优化设置,作为教师应当正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坚持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通过日积月累的作用实现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可视化工具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深度融合既能促进思维工具的灵活运用,还能实现传统教学内容的持续性优化,为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提供工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课程本身出发是解决计算思维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为学科思维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六、结束语
  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成了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这就需要关注人才计算思维的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计算思维培养的融入,这也是我国各地小学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为了让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保证教师计算思维教学的可行性,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道路,信息技术也不应再被当作工具学科或附属学科,而是要让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多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探究“五小”课程开发实施的有效策略。基础性课程:整体规划与分科推进相结合,拓展性课程:“阅·读”统整与序列安排相结合,创意性课程:自主创新与适切调整相结合。  【关键词】“五小”课程;开发实施策略  教师要关爱孩子,促进每个生命个体主动、生动活泼地生长拔节,尊重教育的规律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教育。“创造适合师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是我校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的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互动交流对于语言学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所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加适用于英语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应以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子、语法为主要目标,而是在听听、玩玩、唱唱、做做的欢乐气氛中,学到最基本的语言。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提供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的策略,帮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与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基本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备受关注。很多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尝试运用了情景教学法,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具体分析了情景教学法运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情景教学法  得益于系列创新教学法的运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性与有效性较之以往有了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在素质教育改革下,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需要,亟待进一步创新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自—互—导”模式更符合现代教育新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在提升学习有效性同时,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文章对小学语文“自—互—导”模式应用展开分析,基于教学要求选择有效
【摘要】初中生物并不作为升学考试的科目,因此教师和学生对生物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教学中也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其教学效率比较低。但是生物作为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生物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为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升课堂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建构小学区域绿色学业质量评价框架;实施动态多指标关联性监测;加大学业监测与区域专题现场调研的
【摘要】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动下,多数教师都能够重视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提升,主动地将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有着极为良好的推动作用。不过,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此展开了一些教学策略上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前言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当今
【摘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欣赏型主题德育模式采取德育活动设计审美化、目标系统化、内容序列化、组织多样化有及评价多元化的策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个体认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觀,力求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德育;序列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摘要】在我国新的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倡导的最新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并要求教师应该合理地将这—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环节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教育过程中,政治教学十分重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做好政治教学是所有政治教师都需要探索的重要任务。目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大重要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教育
【摘要】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数学知识内化思考的过程,而数学思考是通向有目的学习的最佳道路。文章首先分析了当下小学生数学思考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践行策略,并对研究所取得的结果进行表述与分析,最后进行成效总结,旨在通过研究探讨在班级授课制下的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并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