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ongshan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当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学习环境及学习氛围等的问题,使得中职教育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关于中职思想品德教学。本文先阐述中职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意義,接着提出中职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此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教育;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脱离实际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反感,而且空洞的理论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们所实际面临的问题,无法对他们进行实际而有效地引导。学校教师往往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归因于学生的品德问题,而不去深入探究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上的自卑、偏激、方向感不明确等等常见问题往往不能用比较浅层和笼统的德育理论解决,它要求教师能够真正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面临的问题,用自己作为教师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作为长者所拥有的实际经验给予他们悉心的指导,让他们真正摆脱自己的心理阴影,重建健康、积极、高尚的思想品德。
  一、中职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初中毕业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正是求知欲望强烈的一段时期。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天有太多的信息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细胞。中职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面之广,令人惊叹,特别是通过网络这个便利的渠道,成为多种资源的占有者。但是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课内容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程也是如此。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发现,除了计算机、焊接工艺、面点烹饪、数控机床等等极具操作性的课程很受中职学生的欢迎之外,像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这类的文化课,学生就普遍觉得厌倦,即使是专业理论课学生们也表现出厌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那是由于多数学生以就业为目标,他们认为文化课毫无用处,是在浪费时间。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单一,且多数倾向于实用功能,通过快速学习,从而快速就业,如此既浪费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又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利。
  由于毕业就面临着就业,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主要是向中职学生传递道德习惯意识和法律法规常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为将来就业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本文就如何将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生活化做深入研究。
  (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中职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学过于注重理论,使得学 生学习兴趣难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包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习惯和道德思想水平。因此,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都更显得有趣、生动,从主观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 师之间的思想共鸣,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
  中职思想品德课程属于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但在一定层面上来看,又可以发现其具体的一面。尤其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在思想层面,属于半理性半感性的阶段,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乎着学生理性思想的建立与成熟价值观的建立,所以将思想品德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将对于学生的理性思想以及价值观的建立非常有帮助,可以降低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和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知识,并且进一步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学习成绩。
  二、中职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德育目标应符合实际生活,让中职生觉得切实可行
  德育目标应符合实际生活,而不是一些空洞的论调,能让中职生觉得切实可行,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只有这样,他们才有进行德育学习的动力。传统的中职生的德育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学校生活,中职生应养成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职业品格。然而,现实是中职生确实存在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不良习惯,如中职生大多基础课比较差劲,学习不够刻苦努力,意志力薄弱,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不能很好的遵守校规班规。上课容易走神,不能很好的接受课堂内容,课后又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时作弊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中职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并产生逆反心理。
  (二)德育内容要内化于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曾经讲过:“教育即生活的过程,不是生活的预备”,德育更是如此。德育工作必须切实的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才能使学生真正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让学生的德育课程不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而是更多在实践中感受道德、践行道德,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中职学校的德育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理论性太强,抽象难懂,我们应该把它们内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使之具体化,从学生的需求和践行的需要出发,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具体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不断 矫正自己、完善自己。
  (三)改革德育课程,改革德育教学方式,实现德育途径生活化
  现在中职学校主要的德育方式和渠道仍旧是德育课。但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内容非常陈旧,严重脱离学生实际,仅仅是空洞说教,让人感觉枯燥无味,极易引起学生反感,不能达到良好的 教学效果。所以对德育课的教学进行改革已刻不容缓,教学内容 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很好地引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 们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一定要灵活多样,教育者 要善于运用教育艺术,使德育课生动活泼,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课 堂,达到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 挥中职德育的主渠道作用。班主任要学会信任并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师生间要平等地进行交流,班主任要对学生一 视同仁,不得有所偏袒,而且对问题学生应予以特殊关注。
  (四)建立科学、民主的德育评价机制   传统意义下主要有两个德育评价方式,一是通过德育课的 考试成绩进行评价;二是以班主任的学期评语、操行进行评级。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不够民主,评价的激励作用难以实现,而且这种评价方式也不够科学和公正。对学生的评价,若不能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就是不客观、不全面的。德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必须以重行动取代重分数,这样才能做到评价的公正客观,才能让学生信服,并积极融入到评价体系中。
  (五)师生关系整体改善,优化教学思想
  中职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除了自身就业的学习动力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中职教师的人格魅力。只有教师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改善师生关系,将中职教育尽量生活化,让学生知道学习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既有助于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推进教学进度。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中职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差生”,多是简单处理,粗暴对待,缺乏應有的沟通,教师说教式的沟通方式,学生并不买账,进而出现教师不喜欢学生,学生讨厌教师的情况,教学效果极差。因此,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首先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是基础,在教师尊重学生之后,才有可能迎来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的局面。中职教师由于所教授的学生的特殊性,工作起来往往困难重重,但只要时刻谨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处处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着想,在课堂上多一些宽容和爱护,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学生会很容易接受。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中职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基本课程,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和发展,因此,加强中职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感悟。
  参考文献
  [1]  王腾波. 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108.
  [2]  何瑶.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4):3.
  [3]  赵静. 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07):195.
  [4]  孙润军. 中职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51.
其他文献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  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
期刊
摘 要: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三观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本文立足以培训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践与研究为探究的过程,希望借此为小学英语培训学生感恩意识的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意识;实践与研究 
期刊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深受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其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一切教学模式与活动的开展都能以学生为中心而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让学引思,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并针对其能力的培养进行多元教学模式与活动的创新。基于这多元化优势,教师应当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全面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探究中,力求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以学
期刊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力图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学的侧重点由被动地“教”转向主动地“学”,以使学生能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来对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进行亲身参与,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下面,本文就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情境;趣味;生活;探究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中,通常是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引导其掌握数学方法,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是教师的重点所在。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一直是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拦路虎,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解决应用题,提升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应用题的教学特点,精选教材内容,培养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在解题中养成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
期刊
摘 要:基于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首先分析出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展小组合作,提高阅读效率;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增强时效三种途径。最后分析出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使学生能够始终维持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准,确保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古诗词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教师引领学生与古人会话、通古人哲思的重要教育实施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古诗词的教育引导,并借助多样化的古诗词教学实施手段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掌握、品评能力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完善,进而促使学生凭借古诗词成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  古诗词中既有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期刊
摘 要:近些年,在我国农村农作物栽培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农作物的生产和发展是人类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体现。在历史上,中国就被称之为是“农业大国”,而在历史材料中有记载的,至少可以追随到八千年前,那时候,甲骨文中就已经详细的记载了黍、麦、禾、糠等农作物的名称和种植记录。由此可见,我国对农作物的栽培自古以来就有着很深的研究,同时在世界农业历史中,也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发言权。然而,农作物栽培学作为一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笔者对当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感到忧心忡忡。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列举当前高中生存在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第二,提出加强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树立健康第
期刊
摘 要:《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是作者从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水滴滴穿石块这一现象的引发思考。本文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教学进行了以下几大探讨。  关键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是作者从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水滴滴穿石块这一现象引发思考,提出观点,并举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