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力图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学的侧重点由被动地“教”转向主动地“学”,以使学生能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来对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进行亲身参与,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下面,本文就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情境;趣味;生活;探究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扮演着“听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僵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鉴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以问题为契机,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依据,贴合教学的具体内容来恰当创设情境,以使物理课堂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一、依托趣味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于学习思维活跃的高中生而言,兴趣同样是驱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和探索活动的起点与原动力。基于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不妨依托趣味情景,在课堂教学之初以问题为契机,以教学的具体内容为依据来巧妙创设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在一个调整好斜面角度的木板上端放置了一根弹性系数很小的塑料弹簧。之后,我让一名学生用手拉着弹簧上端,轻轻地将弹簧拉成拱门一样。待松手后,整根弹簧就会像杂技演员翻跟斗一样不停地翻转下去。这一饶富趣味性的现象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让学生先自己动手研究这一现象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并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致都很高,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起来。待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顺势引出了新课内容。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依托趣味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便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动机培养
物理是一门十分复杂和广博的知识体系,抽象性、微观性、时空性是物理学科的突出特性,但鉴于“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是物理学科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进行充分挖掘,并以问题为契机,在此基础上展开情境创设,以便在强化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观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用物理的知识与方法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圆周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我为学生播放了田径运动员比赛时的视频,并回想自己跑步时的场景。之后,我向学生问道:“为什么运动员在转弯的时候会减慢速度,其身体会出现倾斜的情况呢?”再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内容时,我则引入了在车启动或者刹车时人的身体会感到一种力促使身体保持原来的状态这一生活现象。由于学生在日常坐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一问题,所以学生纷纷对此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这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使学生逐步具备用一定的物理的知识与方法解释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深化理解认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適应当今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在此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日益走进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视野,它迎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被大范围推崇和应用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认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摩擦力”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引导学生感知了生活中的摩擦力,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极富探究价值的问题:“你认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待学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猜想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共同拟定一份实验方案,并利用现有的实验用具来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以便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扫清障碍。如此一来,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认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就必须要积极适应教改要求,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不断探索和寻求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以使学生在疑中思,在思中学,从而促使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能够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雒志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235.
[2] 刘丽华.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学周刊,2016(27):137-138.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情境;趣味;生活;探究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扮演着“听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僵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鉴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以问题为契机,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依据,贴合教学的具体内容来恰当创设情境,以使物理课堂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一、依托趣味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于学习思维活跃的高中生而言,兴趣同样是驱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和探索活动的起点与原动力。基于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不妨依托趣味情景,在课堂教学之初以问题为契机,以教学的具体内容为依据来巧妙创设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在一个调整好斜面角度的木板上端放置了一根弹性系数很小的塑料弹簧。之后,我让一名学生用手拉着弹簧上端,轻轻地将弹簧拉成拱门一样。待松手后,整根弹簧就会像杂技演员翻跟斗一样不停地翻转下去。这一饶富趣味性的现象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让学生先自己动手研究这一现象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并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致都很高,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起来。待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顺势引出了新课内容。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依托趣味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便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动机培养
物理是一门十分复杂和广博的知识体系,抽象性、微观性、时空性是物理学科的突出特性,但鉴于“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是物理学科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进行充分挖掘,并以问题为契机,在此基础上展开情境创设,以便在强化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观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用物理的知识与方法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圆周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我为学生播放了田径运动员比赛时的视频,并回想自己跑步时的场景。之后,我向学生问道:“为什么运动员在转弯的时候会减慢速度,其身体会出现倾斜的情况呢?”再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内容时,我则引入了在车启动或者刹车时人的身体会感到一种力促使身体保持原来的状态这一生活现象。由于学生在日常坐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一问题,所以学生纷纷对此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这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使学生逐步具备用一定的物理的知识与方法解释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深化理解认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適应当今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在此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日益走进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视野,它迎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被大范围推崇和应用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认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摩擦力”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引导学生感知了生活中的摩擦力,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极富探究价值的问题:“你认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待学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猜想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共同拟定一份实验方案,并利用现有的实验用具来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以便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扫清障碍。如此一来,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认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就必须要积极适应教改要求,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不断探索和寻求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以使学生在疑中思,在思中学,从而促使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能够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雒志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235.
[2] 刘丽华.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学周刊,2016(27):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