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和规划我国未来五年至十五年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建议时明确提出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新要求。贯彻这一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成为当前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要抓好三点:一是现有基层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是基础;二是治理方式、治理手段创新是关键;三是基层干部能力的提升是根本。
关键词:治理效能;治理体系;治理方式和治理工具;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国家治理的效能,决定着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社会能否长期繁荣稳定。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中明确提出“国家治理效能要有新提升”,并要求“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贯彻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成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围绕这一目标任务要求,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现有基层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是基础
在长期的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保障了最基本的基层治理运行。虽然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上不断更新,基层社会治理所面对的问题也在不断地演化,很多地方尝试创新新的治理体系治理机制也卓有成效,但从当前整个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来看,目前所施行的各种治理方法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比如自去年以来的疫情防控,作为防控一线的基层社区、村居如何能做到萬无一失,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重要的还是依赖强大的制度优势的支持。经调查,很多基层街道社区党委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协调辖区资源,结合辖区实际,制订防控工作方案,迅速展开全面动员,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到群防群治队伍,组成党委、党员志愿者、网格长、网格员、楼院长的防控责任链条,构建起“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院”五级防疫网,实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联动机制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出强大威力。当前需要做到的还需在稳固现有的基层治理体系、治理机制,发挥好其基础作用,保障最基本的基层治理运行,发挥好我国的制度和体系优势。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辩证思维辩证发展的思想方法思想体系来应对各种新型问题。按照四中五中全会神要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二、基层治理方式、治理手段创新是关键
面对纷繁复杂的地方公共性问题,特别是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事件的突袭,基层治理方式和治理工具的创新成为必然。例如,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防控要求,使之成为疫情防控最有效的一线阵地,社区治理水平和效能得到了充分的“大考”,虽然艰难“过关”,但治理方面的不足亦暴露无遗:硬软件配套资源的缺乏、责重权轻人手少的问题、全链条专业化保障的漏洞、治理手段的僵硬死板都无遗成为约束之痛。因此适应时势之变,创新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成为保障治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首先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保障基层治理方向正确。要立足幸福百姓,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其次,要学习研究现有的已有成功实践的新型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用以借鉴参考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完善。再次,要完善和健全社会治理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重视对优秀的专业人员和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调动并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博采众长,加快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创新。
三、基层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是根本
人是最活跃的要素。基层治理效能的保障、基层治理水平的提高,最根本的还是一个基层治理队伍人员的素质能力问题。当前的基层治理存在着涉及范围广、数量多、人员不足、能力不齐、岗位混杂、责任不清的问题。尽管各地每年都会通过不同形式招考、引进一大批的基层工作人才,但是基层组织仍然处于责重权轻人员少的状态,人才留不住,责任不到位,工作穷应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客观因素固然不少,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基层干部往往需要应对上级多个部门的工作,人的精力有限,致使力不从心,穷于应付,服务群众意识大打折扣;再比如基层干部能力不一,部分干部缺少应对新型问题的能力,需要进行更加全面专业的业务能力培训以及对于新型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但由于繁琐的工作任务,往往又难抽出更多时间接受培训、进行充电,基层治理能力得不到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大打折扣。另外,动力不足、年龄老化,缺少新鲜血液等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基层治理工作成效。因此,一要在政策上需要向基层倾斜,包括人、财、物;二要加大基层干部的培养培育力度,制定与完善培训、引进机制,防止无人可用、有人无用;三要千方百计为基层干部减负。同时完善对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
贯彻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抓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同时,更需要综合施策,比如,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的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农村村民的参与度等,还有各地因地制宜的治理平台、治理载体以及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
[2]孙蔚.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光明日报》2015.
[3]高宇.加强改革创新,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中外交流》2018。
[4]王大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魂 《前线》2020.
[5]杨磊 许晓东.市域社会治理的问题导向,机构功能与路径选择 《改革》2020.
[6]李军洋 李君如 .《前线》2020.
作者简介:吴玉玲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建设、党建及时政
关键词:治理效能;治理体系;治理方式和治理工具;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国家治理的效能,决定着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社会能否长期繁荣稳定。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中明确提出“国家治理效能要有新提升”,并要求“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贯彻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成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围绕这一目标任务要求,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现有基层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是基础
在长期的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保障了最基本的基层治理运行。虽然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上不断更新,基层社会治理所面对的问题也在不断地演化,很多地方尝试创新新的治理体系治理机制也卓有成效,但从当前整个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来看,目前所施行的各种治理方法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比如自去年以来的疫情防控,作为防控一线的基层社区、村居如何能做到萬无一失,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重要的还是依赖强大的制度优势的支持。经调查,很多基层街道社区党委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协调辖区资源,结合辖区实际,制订防控工作方案,迅速展开全面动员,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到群防群治队伍,组成党委、党员志愿者、网格长、网格员、楼院长的防控责任链条,构建起“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院”五级防疫网,实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联动机制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出强大威力。当前需要做到的还需在稳固现有的基层治理体系、治理机制,发挥好其基础作用,保障最基本的基层治理运行,发挥好我国的制度和体系优势。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辩证思维辩证发展的思想方法思想体系来应对各种新型问题。按照四中五中全会神要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二、基层治理方式、治理手段创新是关键
面对纷繁复杂的地方公共性问题,特别是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事件的突袭,基层治理方式和治理工具的创新成为必然。例如,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防控要求,使之成为疫情防控最有效的一线阵地,社区治理水平和效能得到了充分的“大考”,虽然艰难“过关”,但治理方面的不足亦暴露无遗:硬软件配套资源的缺乏、责重权轻人手少的问题、全链条专业化保障的漏洞、治理手段的僵硬死板都无遗成为约束之痛。因此适应时势之变,创新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成为保障治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首先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保障基层治理方向正确。要立足幸福百姓,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其次,要学习研究现有的已有成功实践的新型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用以借鉴参考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完善。再次,要完善和健全社会治理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重视对优秀的专业人员和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调动并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博采众长,加快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创新。
三、基层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是根本
人是最活跃的要素。基层治理效能的保障、基层治理水平的提高,最根本的还是一个基层治理队伍人员的素质能力问题。当前的基层治理存在着涉及范围广、数量多、人员不足、能力不齐、岗位混杂、责任不清的问题。尽管各地每年都会通过不同形式招考、引进一大批的基层工作人才,但是基层组织仍然处于责重权轻人员少的状态,人才留不住,责任不到位,工作穷应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客观因素固然不少,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基层干部往往需要应对上级多个部门的工作,人的精力有限,致使力不从心,穷于应付,服务群众意识大打折扣;再比如基层干部能力不一,部分干部缺少应对新型问题的能力,需要进行更加全面专业的业务能力培训以及对于新型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但由于繁琐的工作任务,往往又难抽出更多时间接受培训、进行充电,基层治理能力得不到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大打折扣。另外,动力不足、年龄老化,缺少新鲜血液等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基层治理工作成效。因此,一要在政策上需要向基层倾斜,包括人、财、物;二要加大基层干部的培养培育力度,制定与完善培训、引进机制,防止无人可用、有人无用;三要千方百计为基层干部减负。同时完善对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
贯彻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抓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同时,更需要综合施策,比如,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的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农村村民的参与度等,还有各地因地制宜的治理平台、治理载体以及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
[2]孙蔚.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光明日报》2015.
[3]高宇.加强改革创新,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中外交流》2018。
[4]王大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魂 《前线》2020.
[5]杨磊 许晓东.市域社会治理的问题导向,机构功能与路径选择 《改革》2020.
[6]李军洋 李君如 .《前线》2020.
作者简介:吴玉玲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建设、党建及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