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判决》:卡夫卡对犹太教的质疑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判决》是卡夫卡第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父子冲突的表层结构背后隐藏着“原罪—惩罚—救赎”的深层宗教原型结构模式。本文试从《判决》的结构模式分析入手,探究《判决》的深层原型模式与犹太教的救赎之路的冲突,进而解读卡夫卡对犹太教的质疑。
  关键词:卡夫卡;《判决》;犹太教
  一、《判决》的结构模式分析
  1、表层情节结构模式分析
  卡夫卡的《判决》作为一篇短篇小说,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所以其表层情节结构也很清晰。这篇小说的表层结构主要围绕着父子冲突来展开,讲述了奥尔格·本德曼给他的一位在异国彼得堡的幼年朋友写了一封信,在他准备将这封信寄给朋友之前他要先告诉他的父亲,征求父亲的意见与父亲产生争执并被父亲判决的故事。
  2、深层结构模式分析
  卡夫卡的《判决》所蕴含着的深层意义绝不仅仅只是父子冲突那么简单,格奥尔格在故事中对父亲的那种畏惧、敬畏、百依百顺和生怕哪个环节没有做到当儿子的责任的近乎荒诞的描写,是主人公身上的一种原罪意识的体现。“出生于犹太家庭的卡夫卡,饱受犹太人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由于文化无意识的积淀,犹太教中的‘原罪’思想深深植入他的生命。”[1]人生来世世代代都是有罪的,世上的这一切苦难就是上帝对人们犯罪的惩罚,所以人们必须忍受一切苦难,唯有向上帝认罪,才能得到救赎。
  卡夫卡的《判决》中,主人公格奥尔格身上具有深深的原罪意识,而他的父亲则像是圣父一样。故事中的父亲有一些古怪的行为举止,从常人的角度很难理解,但是从宗教的角度来思考的话,父亲就好比是上帝在人世间的化身。格奥尔格对父亲表现得百依百顺和敬畏,就越能凸显出父亲的圣父形象。“格奥尔格对父亲的态度是一种带有原罪感的‘人子’对上帝与生俱来的内疚和自责。他看到年老不便的、身着不太清洁的内衣、显得疲惫的父亲时,这种内疚自责负罪感便愈发强烈。”[2]所以,格奥尔格竭尽自己的全力做一些可以表达孝顺的事情,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始终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最终他遭受了父亲严厉的判决。
  在故事中有一个细节的描述,在格奥尔格下楼奔向河边的那一刹那,女仆惊呼了一声“我主耶稣!”这个细节的描述,仿佛让读者明白了格奥尔格对“圣父”百分百的顺从和敬畏,在那一刻他终于得到了救赎一般。在基督教文明中,“人只有敬奉上帝,宽容博爱,才能在末日审判时涤净罪孽,升入天堂”[3]卡夫卡《判决》中所隐藏的深层结构模式正是“原罪—惩罚—救赎”的深层宗教原型模式。
  二、《判决》的深层原型模式与犹太教救赎之路的冲突
  1、犹太教的救赎之路
  犹太教以《圣经》作为根本经典,“犹太教信仰上帝创造人类,犹太人是雅赫維的特选子民,以‘摩西十诫’(奉唯一上帝而不可拜别神;不可创造和崇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名字;严守安息日为圣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他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财物。)为上帝与以色列人的立约。”[4]犹太教认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上帝,这个唯一的上帝就是犹太教的耶和华。这个唯一的上帝在犹太教看来是永恒的、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所以,犹太教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上帝创造了人,也创造了宇宙中的一切,宇宙中所有一切的源泉是上帝。
  犹太教还认为上帝是人类的救世主,上帝因为爱和善创造了世界,所以上帝创造完世界之后又给予人类以充分的关照。犹太人认为上帝对他们有着特别的关照,只要犹太人遵守律法,怀着虔诚和敬畏的心来遵守律法,就能蒙恩,上帝就会赦免他们的罪,让他们得到救赎。犹太教的救赎之路就是试图通过遵守律法规范,来得到上帝的赦免,让自己得到救赎。
  2、《判决》的深层原型模式与犹太教“因行称义”的冲突
  上文分析中,卡夫卡《判决》中父子冲突的表层结构背后隐藏着“原罪—惩罚—救赎”的深层宗教原型结构模式。从整个故事来看,文中的格奥尔格身上存在着一种深深的原罪意识,而他的父亲在文中就好比圣父的象征。格奥尔格从一开始到结尾都怀着无比虔诚和敬畏的心情向他的父亲认罪,格奥尔格试图遵守“摩西十诫”中的“孝敬父母”来赎罪。格奥尔格近乎卑微的认罪和近乎疯狂的遵守律法,但最后得到的不是父亲的赦免,而是父亲无情的判决。
  犹太教信仰唯一的上帝,他们认为只要遵守律法就能得救,犹太教试图通过自己完美的言行来“因行称义”。“犹太教通过宗教戒律要求民族成员在家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在外体恤穷人、怜爱孤儿寡妇,为商要买卖公平,判案要公正无私,对成员的最高要求就是‘爱邻如己’。”[5]在《判决》中,格奥尔格对父亲做到了百分百的孝敬和敬畏,格奥尔格深知自己身上有罪,因此他遵守律法,听从父亲所说的一切,企图上帝能够赦免他。可是,当《判决》中的父亲无情地判决格奥尔格投河而死的时候,格奥尔格才明白自己并没有被赦免,这个判决与犹太教信仰的遵守律法来得救相冲突。
  三、从《判决》看卡夫卡对犹太教的质疑
  犹太人认为“人类要敬畏上帝、热爱上帝,虔诚的犹太人一直寻求以其全部所有来热爱上帝,这种热爱是通过在每日生活中切切实实地遵从上帝的律法来表达的,因此律法对犹太人来说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6]犹太教想通过遵守律法来得救,但根据上文的分析,卡夫卡《判决》中所蕴藏的深层宗教原型模式与犹太教的信仰有相冲突的地方,《判决》中父亲对格奥尔格的判决就是一个吊诡。
  “犹太教以对上帝的信仰为基础,以做人为目的,重点突出行为和律法的作用,因而被视为‘尚行之教’,其救赎之路也可以概括为‘因行称义’。”[7]犹太教认为这些戒律规范从一神中汲取了超越一切世俗的力量,所以这些伦理规范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全社会范围内的犹太人都遵守戒律规范,并试图遵守戒律规范来得到救赎。因为“犹太教的本质是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恭行践履,而不是单纯的抽象信仰”[8],所以犹太人在生活中践行这些戒律规范,并不是对宗教信仰的补充和替代,而是宗教信仰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犹太教想通过遵守戒律规范来得救,但《判决》中格奥尔格遵守了戒律,并没有得到救赎。卡夫卡在《判决》中用格奥尔格的死来质疑犹太教,指出人得救的唯一出路就是死,人如果想通过自己行为的完美来得救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靠自己的行为来称义。
  四、结语
  卡夫卡是一位深刻的宗教作家,他的《判决》用看似简单的父子冲突的主题,揭示了“原罪—惩罚—救赎”的深层宗教原型模式。透过这一深层宗教原型模式,可以挖掘出其与犹太教“因行称义”的冲突,卡夫卡在《判决》中不惜用格奥尔格的死来质疑犹太教,揭露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靠自己行为的完美来称义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谢春平、黄莉、王树文.卡夫卡文学世界中的罪罚与拯救主题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09),第25页.
  [2]吕沙东.“穴鸟”的敬畏与仇恨——卡夫卡《判决》的意义重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5(09).
  [3]梁工.基督教文学[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01).第264页.
  [4]王友三.中国宗教史[M].齐鲁书社.1991(11).第1053页.
  [5]徐新.探索古文明书系:探索希伯来文明[M].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03).第59页.
  [6]王晓朝、李磊.宗教学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6(01).第197页.
  [7]潘光.犹太研究在中国---三十年回顾:1978-2008[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08).第39页.
  [8]大卫·鲁达夫斯基.近现代犹太宗教运动[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5页.
  作者简介:
  王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野草》与《恶之花》的差异与思考,寻找二者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上的异同。悲观主义的时间意识以及思想的双重性,是这两位作家的创作共性,而“求真”与“求善”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是两位作家时间意识内涵不同的主因。  关键词::恶之花》;《野草》;时间意识  一、《恶之花》与《野草》时间性范畴的比较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转向自身、诉诸内省的一次艺术尝试,是极具个人性的纯粹的生  命体验
期刊
1.はじめに  藤本敏之は『日米における呼称語の比較』の中で、「日本語の呼称体系を概観して気づくことは、日本語が社会的目上、目下の関係を重視していることである。つまり、一般に親族名称や職業、地位名称は、上位者に対する対称詞、あるいは上位者が用いる自称詞として、また固有名詞や人称名詞は、対等者及び下位者に対する対称詞、あるいは対等者及び下位者が用いる自称詞として、整然と位置づけられている。これは日本
期刊
摘 要:《西方哲学简史》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作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来阐述: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纵观全书,我们不难从字里行间寻得罗素的许多评论,所以本书实质上是一部他对于哲学历史的主观论述。基于对其中一些评论的思考、看法和异议,我将在下文中就几个片段发表一些浅见。  关键词:真理;中庸;正义;平等;均贫富  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一)中庸之说的例外  亚里士多德有一种
期刊
摘 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苗族与侗族一直是相互扶持的两个民族,俗话说“侗苗是一家”在这两个民族大迁徙与融合的过程中,民族间的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怀化位于湖南西部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之称。是湖南少数民族聚集的一个“多民族文化村”,长期以来,侗、苗、等50多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正因如此,各少数民族间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在一点一点的更新、替换,从舞
期刊
《雷雨》是由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在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和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为恢复草原生态系统,促进了牧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生态资源;草原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政策  一、肃南县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还不够完善  该县草原生态补助还没有形成一种合理的补偿制度,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草场多,人口少
期刊
摘 要:《梅雨之夕》是施蛰存先生的作品。施蛰存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更偏向于心理分析小说。《梅雨之夕》也不例外,这部作品的心理分析来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整部作品注重描写主人公的潜意识,尤其注重写主人公内心的自我冲突。从怦然心动到跃跃欲试到想入非非以及最后的恋恋不舍,怅然若失。施蛰存用细腻的笔法记述了一位男子记述了一位下班回家的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之后的一段心灵历程。《梅雨之夕》的
期刊
摘 要:《萧萧》是沈从文写于1929年的一部短篇小说,主人公萧萧天真懵懂,小说描写了她成为童养媳后的成长历程,其间多种力量交织,旧与新同时影响着萧萧的生命进程,但意外的结局安排却使萧萧从封建文化与新文化的夹道中脱身,靠着生命本身的重量获得生存权力,这体现了沈从文对生命力量的尊重。  关键词:沈从文;萧萧;生命  一、文本分析  在萧萧的成长历程中,童养媳的身份贯彻始终,她的经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
期刊
说到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你一定会想到严监生。之所以会这样,一要感谢高中课本与高中老师的一再灌输,二要感谢吴敬梓老先生妙笔生花的叙述——后者应该更主要。让我们重温那段经典桥段,姑且命名“两个手指头的故事”。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流行舞之爵士舞风格类型问题展开探讨,笔者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和见解,希望借阅者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流行舞;爵士舞;风格类型  关于爵士舞的来源其是被带到美洲大陆的非洲奴隶跳的非洲乡土舞蹈。而这种舞蹈正式被划入到舞蹈种类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舞蹈具有自由、开放且节奏性强以及即兴、动感性等特点。又因为艺术形式不同的缘故,爵士舞没有爵士乐占
期刊